上锁驱动执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459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上锁驱动执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门锁上锁驱动执行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锁驱动执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汽车门锁上锁驱动执行器的上下壳分别设有圆弧瓦状或U形槽特征,通过上下壳组装盖合两圆弧瓦状特征(或瓦状加U形槽)形成圆筒形结构用于固定电机。电机装配时,电机正负极需先焊接导线,导线另一端从壳体内部引线孔穿到壳体外部,电机侧向装入壳体;导线穿出壳体一端与另一设有接插口特征的壳体的内部铜路焊接相连,盖合上下壳锁紧螺钉电机组装完成。同类产品上壳上设有接插件特征,产品组装时丝杆、蜗轮、电机、等部件都先装入下壳体中,上下壳盖合通过一端铰链式连接,另一端螺钉锁紧固定。上述结构电机正负极引脚与壳体接插口内部铜路需用导线过渡分别焊锡连接,并且导线一部份需从壳体穿出裸露在壳体外表面,装配结构复杂,装配麻烦,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且防水性较差。

目前市场上车门锁上锁驱动执行器的拉线外壳通过焊接或热熔集成在壳体上,然后再进行其他部件的组装,最后拉线伸出拉线外壳最外端压接拉线接头完成产品组装。由于不同车型上锁执行器与门锁空间布置的差异性导致上锁执行器拉线长度有多种规格,所以同类产品组装之前就要确定拉线外壳长度,如图1所示,一旦产品组装后就很难更改拉线外壳长度,不同长度的拉线需要更换整个壳体,产品匹配性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制作精度高、匹配性强、防水性能佳的上锁驱动执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锁驱动执行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旋转齿轮组件及丝杆拉线组件,所述旋转齿轮组件和丝杆拉线组件设于第一壳体内,所述上锁驱动执行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上形成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一壳体相连,用于形成丝杆拉线组件活动所需空间,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连接有用于容置驱动单元的套筒,所述驱动单元的部分穿出套筒后与旋转齿轮组件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上形成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驱动单元自第一通孔穿入套筒,驱动单元的部分自第二通孔穿出后与旋转齿轮组件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与第一壳体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面与套筒一体设置。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简化了整个结构的装配工艺,而第二壳体与套筒一体式结构则保证了驱动轴与蜗轮的精密接触配合,装配精度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底部设有可罩设于套筒顶部部分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端设有一个以上插针的电机和可与电机相连的接插件;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驱动轴,电机上还设有凸台,所述插针设于凸台的外围,所述接插件上设有可与插针电连的连接件,该连接件上形成供插针插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接插件上设有可与电机防转配合的定位凸部,所述电机外沿设有供定位凸部插入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分体式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丝杆拉线组件的部分穿过第三壳体后与拉线接头相连,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卡扣和设于第三壳体上的卡槽,所述第三壳体上形成有弹片,所述卡槽开设于弹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壳体上开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条形窄槽,两个窄槽之间形成所述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上形成供卡槽滑入的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壳体包括可套接于第一壳体上的罩体和连接在罩体上的延伸段,所述弹片设于罩体上,所述罩体贴合第一壳体外表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组装方便,电机组件从套筒一侧直接插入,用对接螺钉锁紧即可;2) 设计合理,产品制作精度高,本产品电机安装部位用圆筒形一体式设计替代同类产品上下壳分别用半圆弧扣合方式,有效改善了两部分半圆弧扣合结构对电机同轴度的累积制造误差;3) 模块化设计,产品匹配性强,本设计可以分作两个独立的单元(接插件、电机、蜗杆组成电源驱动单元和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旋转齿轮组件、丝杆拉线组件组成传动输出单元),对应不同车型线束护套只要更改电机组件的接插件形状就可以匹配;4) 外形美观,防水性好,电机和接插件组成一体式结构直接插入传动齿轮箱体一侧套筒的第一通孔,并且接插件安装贴合面整圆凸径正好与圆筒形开口端面整圆凹槽相贴合,再用螺钉锁紧后电机处在一个基本完全封闭的空间中,套筒外表面面也不再有导向裸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蜗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接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接插件与电机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除去第三壳体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8所示,一种上锁驱动执行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同轴连接在第一壳体1一端的第二壳体2、垂直连接在第一壳体1上的套筒3及同轴连接在第一壳体1另一端的第三壳体4。

第一壳体1内设有包括旋转齿轮组件和丝杆拉线组件的传动输出单元,旋转齿轮组件包括轴承11和转动连接在轴承11上的蜗轮12,蜗轮12的中心形成中空柱形结构121,轴承11套设在中空柱形结构121的外壁上,中空柱形结构121的内壁形成螺纹状结构122。丝杆拉线组件包括丝杆13和拉线16,丝杆13可移动地连接在中空柱形结构121内。第一壳体1内形成有轴承固定孔111,径向轴承11通过螺纹啮合一起压配到该轴承固定孔111内,轴承固定孔111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用于容置蜗轮12的腔室123,该腔室123的正下方具有与其上下相连通的连接部14。

第二壳体2一端形成封闭的中空柱形结构,其另一端形成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面21和第二连接面22,该第一连接面21与第一壳体1腔室123的端面可拆卸连接,从而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连形成用于容置传动输出单元及供丝杆13直线移动的空间,第一连接面21的背面具有辐射状的支撑筋23;第二连接面22上一体式连接有套筒3,套筒3内容置有驱动单元。

图5-8所示,驱动单元包括包括电机33和接插件34,电机33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电机33的凸台333和围设在凸台333外围两侧的两个矩形插针331,电机33的另一端设有驱动轴332,于本实施例中,驱动轴332为蜗杆,其与电机33同轴设置。

接插件34包括可与车身上的电路相连的接插口344和中空的圆盘结构,圆盘结构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可供凸台333伸入的限位槽345,限位槽345的外围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扇形凸台结构,相邻的扇形凸台结构之间形成两个焊接腔室346,焊接腔室346内垂直连接有连接件341,圆盘结构内包裹有铜路,铜路两端延伸穿出形成两个连接件,连接件341顶部开设有凹槽342,凹槽342的宽度与插针331的厚度相当,为了便于插针331插入凹槽342,凹槽342的顶部开口形成扩口状的倾斜面,当插针331与连接件341插接时,呈十字形结构。

为了防止接插件34与电机33发生旋转,在扇形凸台结构上形成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方形定位凸部343,在电机33的相应位置开设有大小、形状与定位凸部343相同的卡槽334。

如图8所示,接插件34与电机33一端相连后,将电机33的另一端自第一通孔31伸入套筒3,通过螺丝348穿过接插件34周向设置的三个连接环348与套筒3固连,套筒3上形成与第一通孔31同轴设置的第二通孔32,驱动轴332自第二通孔32伸出套筒3后,与蜗轮12接触配合,用于驱动蜗轮12转动。接插件2圆盘结构的周向边沿设置有整圆槽体347,该整圆槽体347可以与套筒3第一通孔31端部的整圆凸筋311配合,使得连接结构更加稳固。第二连接面22与套筒3上第二通孔32边缘的顶面一体连接。套筒3的外壁上位于第一连接面21的下方还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凸耳35,该连接凸耳35与第一壳体1的连接部14的端面可拆卸连接,连接部14为半圆形的中空柱形结构,其将套筒3的部分顶面和部分侧壁包覆。

第一壳体1的另一端通过分体式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有第三壳体4,拉线16自第一壳体1端部伸出之后伸入第三壳体4,第三壳体4包括罩体44和固定连接在罩体44上的延伸段45,延伸段45为与拉线16适配的中空长条柱形结构,罩体44为可贴合第一壳体1外壁地套接在第一壳体1端部的中空结构,其开口处沿轴向平行开设有两个条形窄槽43,两个窄槽43之间的罩体44侧壁就形成了具有弹性回复力的弹片42,弹片42上开设有方形卡槽41。对称的侧壁上都形成有上述结构。第一壳体1的相应位置外壁上设有方形卡扣15,该卡扣15靠近第三壳体4的一侧形成便于卡槽41滑入的倾斜面151,即卡扣15呈顶边下于底边的直角梯形结构。

装配时,先将旋转齿轮组件和丝杆拉线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选取具有车型需要的延伸段45长度的第三壳体4,拉线16从第一壳体1端部穿出后伸入第三壳体4内,罩体44套接在第一壳体1的端部,在外力作用下,弹片42沿着倾斜面151向第一壳体1的方向移动,当卡扣15滑入卡槽41内时,由于弹片42的回复力作用,实现第一壳体1和第三壳体4的稳固连接,拉线16穿过延伸段45后,截断多余的拉线压接拉线接头5,成品制造完成。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