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配式升降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14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配式升降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配式升降工作台,属于升降辅助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一些制造型企业中,通常会遇到诸如焊接、打磨、钻孔等一系列的制造工艺,这类制造工艺都需要一个工作台,以方便放置工装夹具、加工设备等等,但是传统企业内的这类工作台,都是固定式的,如果遇到工装夹具不同、加工设备不同、操作人员身高不同时,往往会造成操作人员实际在操作时,会变得非常不顺手,也不方便,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鉴于此,现有市面上也相应出现了可以升降的工作台,但是这类升降工作台通常只是针对于某一项制造工艺的专用工作台,当需要更换不同工种时,原来的工作台不再适用,企业需要购置新的升降工作台,这使得成本大幅度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配式升降工作台,使得升降工作台能适用于多种工种。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配式升降工作台,包括作业平台、底座和连接在作业平台和底座之间的升降叉架,所述升降叉架用于支撑所述作业平台上升和下降,所述升降叉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叉杆和第二叉杆,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外框架和与所述外框架可拆连接的作业面板,所述外框架与所述第一叉杆、第二叉杆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作业平台包括了外框架和作业面板,其中外框架是与升降叉架连接的,而作业面板是与外框架可拆连接的,所以作业面板本身就是可更换的,故用户需要更换工种时,只需要将作业面板更换即可,而外框架部分不用更换,相当于整个升降工作台,除了作业面板部分之外,其余都是通用的,对于用户而言,更换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作为优选,所述外框架包括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侧壁延伸有用于支撑所述作业面板的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外框架包括两根以上的围板,相邻的两根围板相互拼接,每根围板的底部延伸形成有所述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外框架包括四根围板,所述围板为型材,相邻两根围板之间通过角接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中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隔板支撑片。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支撑片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朝第一空腔延伸,所述第二支撑片朝所述第二空腔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外框架还包括顶架,所述第一叉杆一端与顶架铰接、另一端与底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叉杆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与顶架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第一叉杆与底座滑动配合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底座内设有供第一滑轮滑动的第一滑槽。

作为优选,第二叉杆与顶架滑动配合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滑轮,所述顶架内设有供第二滑轮滑动的第二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工作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工作台中第一连杆、伸缩元件、套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工作台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工作台的作业平台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通配式升降工作台,包括作业平台1和用于支撑所述作业平台1上升和下降的升降叉架2,升降叉架2在升降设备领域中已经是较为成熟的机械结构,当作业平台1做上下升降的运动时,升降叉架2也随之发生伸缩变形,所述升降工作台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所述升降叉架2,如图1中所示,两个升降叉架2分别位于升降工作台的两侧。

本实施例主要是用于制造业,故根据不同的制造工艺,需要更换不同的作业平台1,故本实施例所述作业平台1包括外框架11,所述外框架11与所述升降叉架2连接,所述外框架11内可拆连接有作业面板12。在更换过程中,外框架11是保持不动的,更换的只是作业面板12,具体如图6所示,当然,一个外框架11内可以安装不同种的作业面板12,本实施例中有两种作业面板12,即图6中所示的第一作业面板121和第二作业面板122。

所述外框架11包括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侧壁延伸有用于支撑所述作业面板12的支撑板111,本实施例中中空腔的每一侧侧壁上均延伸有支撑板111,作业面板12直接放置在支撑板111上,拆卸时,至需要从外框架11的底部托起作业面板12即可。

外框架11优选是包括两根以上的围板11a,相邻的两根围板11a相互拼接,本实施例中围板11a优选是型材,数量有4根,相邻两根围板11a之间采用角接头11b连接,4根围板11a围成一个框形结构,每根围板11a的底部延伸形成有支撑板111,所述作业面板12置于所述支撑板111上。

此外,作业平台1还包括一根隔板11c,该隔板11c也放置在支撑板111上,该隔板11c可以在支撑板111上滑动,所述隔板11c将所中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隔板11c的底部也设有类似支撑板111一样的隔板支撑片,利用该滑动式的隔板11c,可以让不同尺寸的作业面板12放置在外框架11内,而且还能稳定放置。优选的,所述隔板支撑片包括第一支撑片112和第二支撑片113,所述第一支撑片112朝第一空腔延伸,所述第二支撑片113朝所述第二空腔延伸,能够保证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四周侧均能起到支撑效果。

所述外框架11还包括顶架13,该顶架13与所述围板11a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31则设置在顶架13内,第二叉杆22上的第二滑轮221滑动在第二滑槽131内。

另外,本实施例中对升降叉架的锁定也做了改进,两个升降叉架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设有可伸缩的套管4,作业平台1升降时所述套管4产生相应伸缩,所述套管4上还安装有用于对所述套管4的伸缩长度进行多档锁定的锁止器5。

采用这种结构进行锁定的的优点在于:

1、作业平台1升降时,升降叉架2相应发生摆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的距离也会发生改变,套管4是连接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的,即作业平台1的升降高度变化转化成了套管4自身的伸缩长度的变化,换言之,控制套管4的伸缩长度相当于控制作业平台1的升降高度,而本实施例的套管4上就安装有锁止器5,锁止器5可以对套管4的伸缩长度进行多档锁定,故实现了作业平台1可以在多个高度上进行悬停锁定,当作业平台1上的作业工种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锁止器5将作业平台1的高度调节到合适位置;

2、由于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套管4、锁止器5都是与升降叉架2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可以不借助底座6或地面的前提下,就能实现自身的锁定功能,而且相对于用电机或油缸这类带自锁的驱动结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加低;

3、由于设置了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用一根套管4的伸缩长度同时协调控制两个升降叉架2,相当于两个升降叉架2的变形量或者摆动量都集中在同一个套管4上,不会产生两边不同步的问题,使得两个升降叉架2同步性、协调性更好;

同时,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是连接在两个升降叉架2之间,而套管4是连接在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之间,从而使得套管4、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与升降叉架2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从整体性摆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了两个升降叉架2在发生摆动过程中的同步性和协调性;

4、套管4的结构,自身是存在一定轴向长度的,该轴向长度决定了套管4在发生伸缩时,其最小的伸缩距离不会很短,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存在一个安全距离,防止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的距离过短,从而造成升降叉架2的支撑力不稳,如果作业平台1上放置的设备较重,极容易造成作业平台1发生倾倒,产生事故。

具体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叉架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叉杆21和第二叉杆22,第一叉杆21和第二叉杆22在各自的中间位置相互铰接,从而形成一个X形的转动架,这种X形的转动架在升降设备中已经非常成熟,本实施例中第一叉杆21一端为固定铰接端,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滑轮211,具体而言,第一叉杆21的顶端与作业平台1铰接,第一叉杆21的底端则与底座6滑动连接,底座6上设有供第一滑轮211滑动的第一滑槽61。

而本实施例中第二叉杆22的底端与底座6铰接,第二叉杆2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滑轮221,作业平台1上设有供第二滑轮221滑动的第二滑槽131。即在升降运动过程中,第一叉杆21的底端在底座6内滑动,而第二叉杆22的顶端则在作业平台1内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虽然设置了底座6,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可以得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6并不是必要的,第一叉杆21可以直接在地面上滑动,第二叉杆22也可以直接在地面实现固定铰接的作用。设置底座6是为了增加整体性而设置的。

所述第一连杆31连接在两根第一叉杆21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1是直接与两根第一叉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是连接在两根第二叉杆22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32是直接与两根第二叉杆22固定连接,而套管4则连接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是连接在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中间位置,这样稳定性更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套管4包括内管41和套设在内管41外的外管42,所述内管41和外管42,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一连杆31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32连接,本实施例中,内管41与第一连杆31铰接,外管42与第二连杆32铰接,所述外管42上设有穿孔421,所述内管41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穿孔421对位的档位孔411,紧固件或锁销之类的部件依次穿过穿孔421、档位孔411,可以将内管41和外管42保持轴向固定,由于有多个档位孔411,就可以实现轴向方向多个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锁止器5结构:所述锁止器5包括固定在套管4上的固定座51,固定座51设有内腔,该内腔内安装有锁定销52,锁定销52与内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元件53,如弹簧、橡胶垫等,锁定销52连接有拉线54,在弹性元件53的作用下,锁定销52可依次穿过穿孔421、档位孔411,当拉线54拉动时,锁定销52压缩弹性元件53,从而使得锁定销52从档位孔411内脱离,以完成内管41和外管42之间的解锁,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拉线54,作业平台1的上安装有操作扳机55,操作扳机55与该拉线5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锁止器5的结构仅仅为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锁止器5的结构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卡扣结构的,比如紧固旋钮结构等等,这种锁止器5均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为了保证升降工作台的在非人为情况下被解锁,本实施例中采用双开关解锁,所述套管4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锁止器5,本实施例中优选是两个锁止器5,其中一个安装在套管4的顶部,另一个安装在套管4的侧部,设置两个锁止器5,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在误操作的情况下,不小心触碰到其中一个锁止器5使其解锁时,另一个锁止器5仍然保证锁定,只有使用者在同时解锁两个锁止器5后,升降工作台才被完全解锁,这样可以提高升降工作台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使得升降工作台在升降时更加省力,两个升降叉架2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杆33,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杆33是固定连接在两根第二叉杆22之间,且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杆33位于第一连杆31的上方,第一连杆31和第三连杆33之间连接有伸缩元件7,具体而言,伸缩元件7一端与第一连杆31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3铰接。所述伸缩元件7产生伸缩时,所述套管4相应产生伸缩。设置伸缩元件7后,可以借助伸缩元件7的作用力来驱动升降工作台的升降,伸缩元件7可以是液压油缸、电动伸缩杆、气弹簧等,本实施例出于成本考虑,优选为气弹簧,当升降工作台需要下降时,则借助外力下压,使得作业平台1克服气弹簧的作用力下降,而当升降工作台需要上升时,则依靠气弹簧的回复力,将作业平台1提升。

作业平台1在上升或下降时,伸缩元件7对第一连杆31和第三连杆33都产生作用力,而尤其是第一连杆31处,既受到伸缩元件7的反作用力,又受到来自套管4处的水平拉力,第一连杆31处非常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为了让第一连杆31在保证成本较低的前提下,又能具有较好的承载效果,本实施例对第一连杆31与伸缩元件7、套管4的连接处做了结构优化,具体可参照图2、图4、图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31包括角钢部311,所述角钢部311上安装有与套管4铰接的第一铰接座313以及与伸缩元件7铰接的第二铰接座314,具体而言,角钢部311包括第一侧边311a和第二侧边311b,第一铰接座313和第二铰接座314都是主体呈U型状的铰接座,第一铰接座313包括一插槽3131,该插槽3131插装到第一侧边311a上,第一铰接座313的下半部分贴紧支撑在角钢部311的内壁,对第一侧边311a和第二侧边311b分别实现向上的支撑作用,而第二铰接座314包括一折角缺口3141,该折角缺口3141刚好与角钢部311的第一侧边311a和第二侧边311b贴合,使得第二铰接座314可以贴合压在角钢部311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铰接座313与角钢部311的贴合区域,与第二铰接座314与角钢部311的贴合区域,至少部分重叠,这里所指的第一铰接座313与角钢部311的贴合区域,其实是第一铰接座313贴紧作用在角钢部311上的边所围成的矩形区域,而同理,第二铰接座314与角钢部311的贴合区域,其实是第二铰接座314紧贴在角钢部311的边所围成的矩形区域,这两个区域有部分重叠后,可以使得伸缩元件7对第一连杆31的压力,有部分可以被第二铰接座314向上的支撑力所抵消,从而使得第一连杆31处所受到的剪切力减少,从而减少第一连杆31发生变形弯曲的几率。而且该结构的设计,在实际的多次升降实验测试中也表明,这种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杆31相对于传统未采用这种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杆31,其承载力要多出5倍以上。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连杆31还包括与角钢部311固定连接的圆管部312,角钢部311和圆管部312优选是焊接,所述圆管部312的两个端部分别延伸出对应侧的第一叉杆21,两个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211。从结构上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杆31采用的是成本最低的角钢和圆管,这种原材料取材容易,关键是在于通过结构的优化,使得在成本较低的前提下,却能实现承载力高出几倍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还对其他几处结构做了改进:

用户在驱动作业平台1下降过程中,防止作业平台1下降到最低位置时,作业平台1与底座6之间的间隙过小,容易发生夹伤事故。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所述底座6与作业平台1之间设置有防夹垫62,所述防夹垫62安装在底座6顶部或作业平台1底部,本实施例中防夹垫62安装在底座6的4个边角处,防夹垫62的高度在3cm~20cm之间,该区间范围内,可以尽可能保证用户使用安全。

另外,为了方便搬运整个升降工作台,所述底座6的一侧面安装有行走轮63,而该底座6在行走轮63的对立侧安装有把手64,当升降工作台被收纳后,可以将整个升降工作台竖立起来,让行走轮63着地,用户只需要拖动把手64处,就能降升降工作台当作行李箱一样拉动,非常方便,本实施例中,作业平台1上也设置了行走轮63,增加行走稳定性,而所述行走轮63则优选为万向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64的顶部包括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承接底座6的底部所在平面和底座6的顶部所在平面,将把手64设置成该形状,使得在不搬运的状态下,把手64可作为脚踏部来使用,倾斜面的设置也使得脚掌受力更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行走轮63、把手64的设置方式仅仅是优选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实施例的构思也容易想到,行走轮63、把手64也可以同时设置在作业平台1上,或者将行走轮63设置在底座6上,将把手64设置在作业平台1上,或者行走轮63设置在作业平台1上,把手64设置在底座6上。这些实施方式均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所述底座6的底部安装有垫脚65,所述垫脚65中至少有一个为调节垫脚65,调节垫脚65就是该垫脚65是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6上,转动垫脚65是可以调节底座6的离地高度,设置调节垫脚65可以调节作业平台1的水平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的升降叉架有一侧是与作业平台、底座是固定铰接的,而本实施例中升降叉架整体与作业平台、底座是滑动连接的,即第一叉杆的顶端与作业平台滑动连接、底端与底座滑动连接,第二叉杆的顶端与作业平台滑动连接,底端与底座滑动连接。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升降叉架之间、第二连杆与升降叉架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即第一连杆与第一叉杆之间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二叉杆之间是转动连接,而套管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则是固定连接。

而第三连杆,可以选择是与第二叉杆转动连接,而伸缩元件则与第三连杆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是与实施例1中一致,即第三连杆与第二叉杆固定连接,伸缩元件与第三连杆铰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