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翻装置及其带有自动上翻装置的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6553发布日期:2018-06-05 22:4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上翻装置及其带有自动上翻装置的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上翻装置及其带有自动上翻装置的家具。



背景技术:

柜子、台和箱子等家居用品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柜体与柜门、台脚与台面及箱体与箱门等往往需要通过开合装置连接起来,开合装置便于柜门、台面及箱门进行开合。但现有柜子、台和箱子的开合装置的结构复杂,使用不稳定,需要人工开合,而且开合装置内部的缓冲力大小不可调节,长时间使用会影响缓冲的效果,不能满足用户日常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工作稳定,智能性能好,缓冲力度可调的自动上翻装置及其带有自动上翻装置的家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上翻装置,其包括基座、转动设置于基座的上翻机构、装设于基座的缓冲机构、用于调节缓冲机构的缓冲力的调节机构及用于驱动上翻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转动设置于基座,所述调节机构与上翻机构抵触,所述上翻机构经由调节机构作用于缓冲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翻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的凸轮组件及连接于凸轮组件的上翻支撑组件,所述凸轮组件连接于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组件包括第一凸轮板、第二凸轮板及凸轮夹板,所述第一凸轮板、第二凸轮板和凸轮夹板均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凸轮夹板设置于第一凸轮板与第二凸轮板之间,所述第一凸轮板的一端和第二凸轮板的一端均抵触调节机构;所述上翻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于凸轮夹板的支撑杆、转动设置于支撑杆的限位块及用于驱动限位块复位的限位扭簧,所述限位块用于抵触第一凸轮板的另一端或/和第二凸轮板的另一端,所述限位扭簧的一端抵触支撑杆,限位扭簧的另一端抵触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设置有扣接件,所述第一凸轮板和第二凸轮板均设置有用于容置扣接件的扣接槽;所述支撑杆靠近扣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凸轮夹板设置有用于容置卡接部的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的转轮、转动连接于转轮的转动座、装设于转动座的调节轴、滑动连接于调节轴的调节件及用于缓冲转动座的缓冲器,所述缓冲机构与调节件连接,所述转动座远离缓冲器的一端抵触上翻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轴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部,所述调节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轴转动的转齿,所述转动座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转齿显露于调节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翻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的结构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铰接于上翻支撑组件的壳体、连接于壳体的固定件及用于将固定件限位于壳体的开合组件,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与壳体配合的卡槽及与开合组件配合的扣槽,所述卡槽和扣槽分别设置于固定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开合件及装设于开合件与壳体之间的开合扭簧,所述开合扭簧的一端抵触开合件,开合扭簧的另一端抵触壳体,所述开合件设置有用于伸入扣槽内的扣接部,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置于卡槽内的卡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调节件的第一固定座、装设于基座的第二固定座及装设于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第一固定座,弹簧的另一端抵触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装设有一根或多根滑动轴,一根或多根所述滑动轴与第二固定座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自动上翻装置的家具,包括所述的自动上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实际所需缓冲力的大小,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缓冲机构的松紧度,从而调节缓冲机构经由调节机构作用于上翻机构的缓冲力的大小,使得缓冲机构对上翻机构的缓冲力达到最佳的效果;当驱动机构驱动上翻机构向下转动时,上翻机构的一端抵触调节机构的一端,使得调节机构发生转动,转动的调节机构压缩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对调节机构的转动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上翻机构的向下转动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上翻机构缓缓向下转动,提高了上翻机构向下转动的稳定性,降低噪声的产生;当驱动机构驱动上翻机构上翻转动时,缓冲机构复位,缓冲机构抵触调节机构的另一端,使得调节机构发生转动,当上翻机构上翻转动至设定的角度时,缓冲机构经由调节机构抵触上翻机构,从而使缓冲机构对上翻机构进行支撑,使得上翻机构保持上翻的状态,缓冲机构对上翻机构进行上翻转动提供支撑力,降低了上翻上翻机构的劳动强度,达到省力的效果,提高了上翻机构上翻的效率;本自动上翻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且设计合理,自动化地实现上翻机构进行转动,降低了上翻机构转动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该装置的智能性能,且可根据实际所需缓冲力的大小,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缓冲机构的缓冲力的大小,以实现缓冲机构的力度可调,调节方便,实用性强,工作安全、稳定、可靠;当上翻机构向下转动时,缓冲机构对上翻机构进行缓冲,提高了上翻机构向下转动的稳定性,降低噪声的产生;当上翻机构上翻转动时,缓冲机构对上翻机构进行支撑,达到省力的效果,延长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自动上翻装置的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翻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组件和上翻支撑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和缓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和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11、导轨;12、转轴;13、摆杆;14、保护壳;2、上翻机构;21、凸轮组件;

211、第一凸轮板;212、第二凸轮板;213、凸轮夹板;2131、卡接槽;214、扣接槽;

22、上翻支撑组件;221、支撑杆;2211、卡接部;222、限位块;223、限位扭簧;

224、扣接件;23、固定机构;231、壳体;2311、卡接轴;232、固定件;2321、卡槽;

2322、扣槽;233、开合组件;2331、开合件;23311、扣接部;2332、开合扭簧;

3、缓冲机构;31、第一固定座;32、第二固定座;33、弹簧;34、滑动轴;

35、导正件;4、调节机构;41、转轮;42、转动座;421、调节孔;422、容置槽;

423、凹槽;43、调节轴;431、螺纹部;432、转齿;44、调节件;441、螺纹孔;

45、缓冲器;5、驱动机构;51、电机;52、蜗杆;53、蜗轮;54、齿轮组;

55、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上翻装置,其包括基座1、转动设置于基座1的上翻机构2、装设于基座1的缓冲机构3、用于调节缓冲机构3的缓冲力的调节机构4及用于驱动上翻机构2转动的驱动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4转动设置于基座1,所述调节机构4与上翻机构2抵触,所述上翻机构2经由调节机构4作用于缓冲机构3。

根据实际所需缓冲力的大小,通过调节机构4调节缓冲机构3的松紧度,从而调节缓冲机构3经由调节机构4作用于上翻机构2的缓冲力的大小,使得缓冲机构3对上翻机构2的缓冲力达到最佳的效果;当驱动机构5驱动上翻机构2向下转动时,上翻机构2的一端抵触调节机构4的一端,使得调节机构4发生转动,转动的调节机构4压缩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对调节机构4的转动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上翻机构2的向下转动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上翻机构2缓缓向下转动,提高了上翻机构2向下转动的稳定性,降低噪声的产生;当驱动机构5驱动上翻机构2上翻转动时,缓冲机构3复位,缓冲机构3抵触调节机构4的另一端,使得调节机构4发生转动,当上翻机构2上翻转动至设定的角度时,缓冲机构3经由调节机构4抵触上翻机构2,从而使缓冲机构3对上翻机构2进行支撑,使得上翻机构2保持上翻的状态,缓冲机构3对上翻机构2进行上翻转动提供支撑力,降低了上翻上翻机构2的劳动强度,达到省力的效果,提高了上翻机构2上翻的效率;本自动上翻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且设计合理,自动化地实现上翻机构2进行转动,降低了上翻机构2转动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智能性能,且可根据实际所需缓冲力的大小,通过调节机构4调节缓冲机构3的缓冲力的大小,以实现缓冲机构3的力度可调,调节方便,实用性强,工作安全、稳定、可靠,适用于柜子、台和箱子等家居用品;当上翻机构2向下转动时,缓冲机构3对上翻机构2进行缓冲,提高了上翻机构2向下转动的稳定性,降低噪声的产生;当上翻机构2上翻转动时,缓冲机构3对上翻机构2进行支撑,达到省力的效果,延长使用的寿命。

如图9所示,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装设于基座1的电机51、连接于电机51输出端的蜗杆52、啮合于蜗杆52的蜗轮53、传动连接于蜗轮53的齿轮组54及连接于齿轮组54与上翻机构2的传动轴55。

实际工作时,电机51驱动蜗杆52转动,蜗杆52带动蜗轮53转动,蜗轮53带动齿轮组54传动,齿轮组54带动传动轴55转动,传动轴55带动上翻机构2转动,从而实现上翻机构2进行向下转动或上翻转动,通过蜗杆52、蜗轮53及齿轮组54进行传动,蜗轮53与蜗杆52进行传动,可改变传动的方向,使得驱动机构5的结构紧凑,传动比大;齿轮组54传动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传动稳定,传动效率高,寿命长,提高了驱动机构5传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上翻机构2转动的稳定性,延长驱动机构5的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翻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1的凸轮组件21及连接于凸轮组件21的上翻支撑组件22,所述凸轮组件21连接于驱动机构5;具体地,所述凸轮组件21包括第一凸轮板211、第二凸轮板212及凸轮夹板213,所述第一凸轮板211、第二凸轮板212和凸轮夹板213均与驱动机构5驱动连接,所述凸轮夹板213设置于第一凸轮板211与第二凸轮板212之间,所述第一凸轮板211的一端和第二凸轮板212的一端均抵触调节机构4;所述上翻支撑组件22包括连接于凸轮夹板213的支撑杆221、转动设置于支撑杆221的限位块222及用于驱动限位块222复位的限位扭簧223,所述限位块222用于抵触第一凸轮板211的另一端或/和第二凸轮板212的另一端,所述限位扭簧223的一端抵触支撑杆221,限位扭簧223的另一端抵触限位块222;所述支撑杆221设置有扣接件224,所述第一凸轮板211和第二凸轮板212均设置有用于容置扣接件224的扣接槽214;所述支撑杆221靠近扣接件224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2211,所述凸轮夹板213设置有用于容置卡接部2211的卡接槽2131。

凸轮组件21与上翻支撑组件22可拆卸地连接,便于上翻机构2进行拆装,装配凸轮组件21与上翻支撑组件22时,支撑杆221的卡接部2211插装于凸轮夹板213的卡接槽2131内,第一凸轮板211的另一端和第二凸轮板212的另一端均抵触限位块222,使限位块222转动,限位块222压缩限位扭簧223,同时支撑杆221上的扣接件224扣接于第一凸轮板211的扣接槽214和第二凸轮板212的扣接槽214内,同时限位扭簧223驱动限位块222复位,限位块222抵触第一凸轮板211的另一端和第二凸轮板212的另一端,使得限位块222将支撑杆221限位于第一凸轮板211和第二凸轮板212,从而实现对凸轮组件21与上翻支撑组件22进行装配;拆卸凸轮组件21与上翻支撑组件22时,只需转动限位块222,使限位块222不抵触第一凸轮板211的另一端和第二凸轮板212的另一端,再将支撑杆221上的扣接件224脱离第一凸轮板211的扣接槽214和第二凸轮板212的扣接槽214,进而将支撑杆221的卡接部2211从凸轮夹板213的卡接槽2131内拔出,从而实现对凸轮组件21与上翻支撑组件22进行拆卸;该上翻机构2的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结构牢固紧凑,拆装方便,提高了上翻机构2拆装的效率,便于对上翻机构2进行维护及零部件的更换。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1的转轮41、转动连接于转轮41的转动座42、装设于转动座42的调节轴43、滑动连接于调节轴43的调节件44及用于缓冲转动座42的缓冲器45,所述缓冲机构3与调节件44连接,所述转动座42远离缓冲器45的一端抵触上翻机构2;具体地,所述调节件44设置有螺纹孔441,所述调节轴43设置有与螺纹孔441螺纹连接的螺纹部431,所述调节轴4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轴43转动的转齿432,所述转动座42设置有调节孔421,所述转齿432显露于调节孔421内。

实际调节时,外部的调节工具经由转动座42的调节孔421作用于转齿432,使得调节轴43转动,调节轴43与调节件44螺纹连接,调节件44沿着调节轴43移动,根据调节调节件44在调节轴43上的位置,改变调节件44对缓冲机构3的下压力,从而调节缓冲机构3的松紧度,进而调节了缓冲机构3经由调节机构4作用于上翻机构2的缓冲力大小,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节缓冲机构3的缓冲力大小。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座42设置有用于容置缓冲器45的容置槽422和用于容置转轮41的凹槽423;容置槽422对缓冲器45起到定位的作用,便于缓冲器45安装于转动座42,提高了缓冲器45与转动座42的位置精度及组装效率,转轮41容置于凹槽423内,使得转动座42与转轮41的结构紧凑,缩小了调节机构4的体积;所述缓冲器45的一端突伸出容置槽422;工作时,缓冲器45突伸出容置槽422的一端与外部的结构或基座1抵触,对调节机构4起到缓冲的作用。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翻机构2还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的结构的固定机构23,所述固定机构23包括铰接于上翻支撑组件22的壳体231、连接于壳体231的固定件232及用于将固定件232限位于壳体231的开合组件233,所述固定件232设置有与壳体231配合的卡槽2321及与开合组件233配合的扣槽2322,所述卡槽2321和扣槽2322分别设置于固定件232的两端,所述固定件232用于与外部的面板连接。

壳体231与固定件232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壳体231与固定件232进行拆装;壳体231与固定件232装配时,固定件232安装于壳体231,固定件232与壳体231闭合,开合组件233将固定件232限位于壳体231,固定件232的卡槽2321与壳体231卡接,固定件232的扣槽2322与开合组件233扣接;拆卸时,按压开合组件233,使开合组件233转动,开合组件233脱离固定件232的扣槽2322,使得固定件232与壳体231打开,只需横移固定件232,使固定件232的卡槽2321与壳体231脱离,即可实现固定件232与壳体231进行拆卸;该固定机构23的结构简单、紧凑且设计合理,通过固定件232的卡槽2321和扣槽2322分别与壳体231和开合组件233连接,开合组件233控制固定件232与壳体231的开合状态,其操作简单,工作稳定,固定件232与壳体231的拆装便捷,提高了使用者拆装的效率,便于日常生活的使用。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合组件233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231的开合件2331及装设于开合件2331与壳体231之间的开合扭簧2332,所述开合扭簧2332的一端抵触开合件2331,开合扭簧2332的另一端抵触壳体231,所述开合件2331设置有用于伸入扣槽2322内的扣接部23311,所述壳体231设置有容置于卡槽2321内的卡接轴2311。

壳体231的卡接轴2311卡接于固定件232的卡槽2321内,通过卡槽2321与卡接轴2311进行配合,提高了壳体231与固定件232组装的位置精度及效率,便于壳体231与固定件232进行拆装;拆装固定件232时,按压开合件2331,使开合件2331相对壳体231转动,开合件2331压缩开合扭簧2332,使得扣接部23311与固定件232的扣槽2322脱离,释放作用于开合件2331的按压力,开合扭簧2332驱动开合件2331复位,使得扣接部23311与固定件232的扣槽2322扣接,从而实现固定件232与壳体231打开或闭合,开合组件233的结构简单,动作反应灵敏,开合稳定,操作快捷,便于固定件232与壳体231进行拆装。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于调节件44的第一固定座31、装设于基座1的第二固定座32及装设于第一固定座31与第二固定座32之间的弹簧33,所述弹簧33的一端抵触第一固定座31,弹簧33的另一端抵触第二固定座32,所述第一固定座31装设有一根或多根滑动轴34,一根或多根所述滑动轴34与第二固定座32滑动连接;该缓冲机构3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工作稳定、可靠,提高了缓冲机构3对调节机构4和上翻机构2缓冲的稳定性,保证了缓冲机构3的缓冲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轴34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滑动轴34进一步提高缓冲机构3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机构3还包括用于导正弹簧33的导正件35,所述导正件35的一端装设于第一固定座31,导正件35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座32,所述导正件35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导正件35贯穿于弹簧33的内部;导正件35对弹簧33进行导正,使得弹簧33沿着导正件35进行伸缩,提高了弹簧33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基座1装设有导轨11,所述转动座42远离第二缓冲机构3的一端与导轨11滑动连接;转动座42转动时,转动座42的一端沿着导轨11移动,进一步地提高了转动座42转动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基座1转动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连接有摆杆13,所述摆杆13的一端连接壳体231,所述摆杆13和支撑杆221分别连接于壳体231的两端。转轴12便于摆杆13进行转动,摆杆13进一步地提高固定机构23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基座1盖设有保护壳14,保护壳14对装设于基座1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延长自动上翻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有自动上翻装置的家具,包括所述的自动上翻装置。本带有自动上翻装置的家具具备上述自动上翻装置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