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室内千层架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3431发布日期:2018-06-12 21:0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尘室内千层架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尘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尘室内千层架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件制品的制造过程中,微粒子污染对成品率有重大影响,故应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微粒子的数量,因此需要在无尘室生产制造相关产品。无尘室,亦称无尘车间、洁净室或清净室,无尘室的主要功能为室内污染控制,没有无尘室,一些敏感电子零件不可能批量生产。但是,无尘,并不是没有一点灰尘,而是根据室内空气中微粒子的不同分布分为不同的等级,有百级、千级、万级无尘室之分。百级无尘室中,0.5微米的最大容许粒子浓度小于3520(pc/m3),5微米的最大容许粒子浓度小于293(pc/m3);千级无尘室中,0.5微米的最大容许粒子浓度小于35200(pc/m3),5微米的最大容许粒子浓度小于2930(pc/m3),万级无尘室中,0.5微米的最大容许粒子浓度小于352000(pc/m3),5微米的最大容许粒子浓度小于29300(pc/m3),因此,百级无尘室可以说是最干净的。

由于不同无尘级别之间的差异较大,为了控制无尘室的无尘要求,要求人或货物的进入通道有除尘设备,所以放置、装运产品货物的千层架不能随意在不同级别的无尘室间传递,更不可直接开门传递,而且由于百级无尘室和万级无尘室地面高度不在一个水平面上,造成传递困难,传递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千层架传递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无尘室内千层架传递装置,能够去除需要传递的千层架上的污染物,且传递便捷,传递效率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尘室内千层架传递装置,包括传递室,所述传递室的一侧设有第一门体,与其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沿竖向活动设置;所述传递室内与门体相邻的侧壁上均设有至少两组吸尘组件和喷嘴组件,每一所述吸尘组件包括一吸尘罩,每一所述喷嘴组件包括一离子喷嘴,所述吸尘罩和离子喷嘴相邻设置,所述传递室底部设有升降组件。

更佳的,其中一所述吸尘组件中的吸尘罩与另一所述吸尘组件中的吸尘罩相对设置,其中一所述喷嘴组件中的离子喷嘴与另一所述喷嘴组件中的离子喷嘴相对设置。

更佳的,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为互锁门体。

更佳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承压板、滑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传递室的底部,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承压板,所述承压板沿所述滑轨方向活动设置。

更佳的,所述滑轨的两端设有限位块。

更佳的,每一所述喷嘴组件还包括一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与所述离子喷嘴相连。

更佳的,每一所述吸尘组件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吸尘罩相连。

更佳的,所述传递室侧壁内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上设有腔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吸尘组件和离子组件,有效地去除了需要传递的千层架上的污染物,使得在无尘级别不同的工作室间传递千层架时,不会对无尘室内的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在传递室底部采用升降组件,通过承压板的升降来解决两级无尘室间地面不在同一平面的问题,使得千层架的移动便捷;

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且除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内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递室的安放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1、传递室;11、第一门体;12、第二门体;13、开门按钮;14、关门按钮;2、百级无尘室;3、万级无尘室;4、吸尘组件;41、吸尘罩;5、喷嘴组件;51、离子喷嘴;6、升降组件;61、气缸;62、承压板;63、滑轨;64、限位块;7、收集腔;71、腔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结合图4,示出了一种无尘室内千层架传递装置,包括传递室1,传递室1内设有吸尘组件4、喷嘴组件5、升降组件6。本实施例中,百级无尘室2和万级无尘室3不在同一水平地面,百级无尘室2比万级无尘室3高出50cm,该传递室1设置在比万级无尘室3的水平地面低10cm的水平地面上,传递室1的水平地面至万级无尘室3的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0cm的空间里放置升降组件6中的升降设备。

结合图1,具体的,传递室1的一侧设有第一门体11,第一门体11与百级无尘室2相连通,与其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门体12,第二门体12与万级无尘室3相连通,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均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其中,该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为互锁门体,当第一门体11关闭时,第二门体12开启,当第二门体12关闭时,第一门体11开启。此设置,避免了百级无尘室2和万级无尘室3之间的直接连通。现有的门体是左右平移的门体、合页式门和快速卷帘门,左右平移的门体对现场安装左右空间有要求,合页式门的开关不方便,快速卷帘门贵,所以用电动升降系统控制门体的开启或关闭,性价比高,使用方便。

结合图1和图2,吸尘组件4和喷嘴组件5均设置在传递室1内与门体相邻的侧壁上,喷嘴组件5用于中和带电粒子,吸尘组件4用于吸尘。吸尘组件4和喷嘴组件5均设置至少两组,每一吸尘组件4包括一吸尘罩41,每一喷嘴组件5包括一离子喷嘴51,吸尘罩41和离子喷嘴5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间隔设置,即两个吸尘罩41之间间隔一个离子喷嘴51,吸尘组件4和喷嘴组件5相互配合,将千层架上的污染物粒子除去。这里的水平与竖直方向均以地面为基准。结合图3,以在传递室1同一侧壁上的吸尘组件4和喷嘴组件5为例,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吸尘罩41和离子喷嘴51均相邻设置,对角线上,其中一吸尘组件4中的吸尘罩41与另一吸尘组件4中的吸尘罩41相对设置,即其中一喷嘴组件5中的离子喷嘴51与另一喷嘴组件5中的离子喷嘴51相对设置。传递室1顶部也设有这样排列的吸尘组件4和喷嘴组件5。

升降组件6包括气缸61、承压板62、滑轨63,气缸61设置在传递室1的底部,气缸61的气缸61杆连接承压板62,滑轨63竖直设置在传递室1内壁上,承压板62沿滑轨63方向活动设置,滑轨63的两端设有限位块64,防止滑轨63脱轨。承压板62在气缸61的气缸61杆的作用下,沿滑轨63方向活动,既可以与百级无尘室2在同一水平地面,又可以与万级无尘室3在同一水平地面,方便千层架的移动。

此外,每一喷嘴组件5还包括一高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与离子喷嘴51相连,高压发生器产生具有正负电荷的离子,从离子喷嘴51中喷出,与传递室1内的正负离子结合,以此除去带电污染物。

此外,每一吸尘组件4还包括气泵,气泵通过吸尘管与吸尘罩41相连。在传递室1侧壁内设有收集腔7,存储污染物,收集腔7上设有腔门71,方便工作人员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未工作的时候,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均关闭,需要传递千层架时,操作人员手动按下开门按钮13,与万级无尘室3相连的第二门体12在电动升降系统控制下开启,第二门体12开启的同时,传递室1底部的升降组件6也开始工作,承压板62升到与万级无尘室3的水平地面相平,工作人员将需要传递的千层架拉到承压板62上,此时操作人员手动按下关门按钮14,第二门体12关闭。然后吸尘组件4工作,将不带电的粒子通过吸尘罩41吸入收集腔7中,由于部分污染物具有静电,不能单纯地靠吸尘组件4将污染物很好地清除,这时,离子组件开始工作,在高压发生器的作用下从离子喷嘴51中喷出具有正负电荷的离子,这些带电离子与污染物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接着再次让吸尘组件4工作,将中和后的污染物清除。最后,要将清除干净的千层架传递到百级无尘室2,升降组件6继续工作,将承压板62升到与百级无尘室2的水平地面相平,然后打开第一门体11,将千层架拉出即可,关闭第一门体11,复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吸尘组件4和离子组件,有效地去除了需要传递的千层架上的污染物,使得在无尘级别不同的工作室间传递千层架时,不会对无尘室内的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在传递室1底部采用升降组件6,通过承压板62的升降来解决两级无尘室间地面不在同一平面的问题,使得千层架的移动便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