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背门,特别是涉及汽车后背门电动气弹簧撑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后备门的电动撑杆大多是利用弹簧来支撑,电机带动丝杆为输出动力,来实现后备门的开启和关闭。但弹簧稳定性能差,而且不同车型的后背门的大小、重量、以及安装支点均不同,使得弹簧调节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气弹簧撑杆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有利的效果,该电动气弹簧撑杆包括电驱动装置、气弹簧组件和套管,其中电驱动装置包括球头,该球头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与电机组件连接,电机组件连接有接套,所述接套连接有气弹簧组件,该气弹簧组件包括:与接套相连接的气弹簧外称管,该气弹簧外称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该气弹簧外称管下端通过轴承和卡簧与气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气弹簧的下端连接有上连接套,该上连接套连接有上球头;所述电驱动装置与气弹簧组件连接完成后,其组合件的外部套装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部套装有外套管。
为了更好的传递电驱动装置的动力,进一步地:在气弹簧外称管的上端设置有电动机接套相嵌合的凹槽。
为了压紧和固定好电机组件,进一步地:在电机组件的接套外部套装有第一护套。
为了提高护套的适应性以及轻便的特点,提高效率,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套是采用工程塑料。
为了压紧和固定好气弹簧下端,再进一步地:在气弹簧下端的上连接套的外部套装有第二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采用电动气弹簧代替弹簧,稳定性好,不易变形,气弹簧外称管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使得电机旋转输出变为直线输出,大大提高了电动弹簧的运动平稳性,可以通过改变气弹簧的气压以及长度来满足不同车型之间后背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气弹簧撑杆意图。
图中:1、球头;2、连接套;3、电机组件;4、接套;5、气弹簧外称管;6、内螺纹; 7、轴承;8、卡簧;9、气弹簧;10、上连接套;11、上球头;12、螺纹;13、内套管;14、外套管;15、凹槽;16、第一护套;17、第二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电动气弹簧撑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电驱动装置、气弹簧组件和套管。其中电驱动装置与气弹簧组件连接,组合完成后的电驱动装置与气弹簧组件的外部套装有内套管13和外套管14。
首先,电驱动装置的安装包括,将连接套2与接套4分别套装在电机组件3的两端,上述连接套2的左侧有球头1。
其次,将接套4与气弹簧外称管5上端预设的凹槽15嵌合安装,气弹簧外称管5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6,气弹簧9下部设置有螺纹12,该内螺纹6与螺纹12配合可以使得电机的旋转输出转化为直线输出。在气弹簧9上安装轴承7,然后通过卡簧8锁紧,将气弹簧9插进气弹簧外衬管5下端空腔中,上述气弹簧9的下端连接有上连接套10,上连接套10连接有上球头11。
最后在气弹簧组件的外部套装有内套管13,内套管13连接有外套管14,上述电驱动装置中连接套2的外部设置有工程塑料材料的第一护套16,该第一护套16套装在电机组件3上。上述气弹簧9下端的上连接套10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护套17。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