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8864发布日期:2019-07-19 22:5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箱包锁。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公布号为cn10548458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箱包锁,在底盖3和面壳4之间设置有锁腔5。在锁腔5内还设置有锁芯组件7、电动驱动组件8(电机)、扭力弹簧9以及转动顶杆10。电动驱动组件8驱动转动顶杆10转动,扭力弹簧9与转动顶杆10配合安装,让转动顶杆10复位,转动顶杆10设置有顶块101和摆臂102。转动开锁推制6,开锁推制6推动锁芯组件7处于开锁状态,锁芯组件7设有复位弹簧71。松开开锁推制6,锁芯组件7在复位弹簧71的作用下复位使得锁芯组件7恢复到上锁状态。

锁芯组件7还包括端部锁杆72(第一锁杆)和中部锁杆73(第二锁杆),请分别参照图1所示。复位弹簧71分别设置在端部锁杆72和中部锁杆73一端,在端部锁杆72和中部锁杆73上分别设置有端部锁扣(第一锁扣)和中部锁扣(第二锁扣)。当锁芯组件7处于上锁状态时,端部锁扣实现对第二锁口的上锁,中部锁扣75实现对第一锁口的上锁,复位弹簧71处于正常压缩状态,处于复位状态。当锁芯组件7处于开锁状态时,端部锁扣实现对第二锁口的开锁,中部锁扣实现对第一锁口的开锁,复位弹簧71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当施加给端部锁杆72和中部锁杆73外力消失时,复位弹簧71的推力可以让端部锁杆72和中部锁杆73复位。顶块101同时顶住端部锁杆72和中部锁杆73的右端,使得端部锁杆72和中部锁杆73不能向右移动,锁体1处于上锁状态,此时开锁推制6不能按动端部锁杆72和中部锁杆73。

该智能箱包锁零件数量多,安装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箱包锁,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的特点,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箱包锁,包括容纳在锁体内的转动顶杆、电机和相互平行的第一锁杆、第二锁杆,该第一锁杆和该第二锁杆分别固定有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该第一锁杆与该锁体间和该第二锁杆与该锁体间设有复位弹簧,该转动顶杆设置有顶块和摆臂,该顶块转动到与该第一锁杆、第二锁杆对应的位置时该第一锁扣和该第二锁扣被限制在锁定状态,该智能箱包锁还包括推板,该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用于挤压该推板的解锁部,该推板固定有朝向摆臂延伸的推动臂,该推板移动到与该第一锁杆、该第二锁杆接触的位置前,该推动臂通过推动该摆臂使该顶块解除对该第一锁扣和该第二锁扣的限制,该电机通过朝解锁方向旋转使推板挤压该第一锁杆、该第二锁杆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上设有与所述接触块配合的限位部,所述电机通过背向解锁方向旋转使所述顶块解除对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的限制,当所述顶块解除对该第一锁扣和该第二锁扣的限制时,该接触块抵靠所述限位部。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箱包锁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接触开关,当所述解锁部与所述推板分离时所述接触块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箱包锁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锁杆、所述第二锁杆解锁时弹出拉链的簧片。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箱包锁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验证模块和控制模块。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所述验证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该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通过验证后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电机供电。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提示模块。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模块为蓝牙验证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声音验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部为凸轮或偏心轴。

在本发明的智能箱包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智能箱包,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智能箱包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具有结构合理、减少多余的零件,安装方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智能箱包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箱包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智能箱包锁的爆炸图。

图4所示为图2的智能箱包锁的隐藏上盖和电路板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的智能箱包锁俯视图。

图6所示为图2的智能箱包锁的隐藏底板和电路板假锁状态的剖切了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的智能箱包锁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箱包锁包括容纳在锁体1内的转动顶杆2、电机3、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推板5、电路板6、簧片7、解锁部8、接触开关9。。

锁体1由上盖11和底板12组合而成,锁体上开设有与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对应的拉链插口111,112。

转动顶杆2设置有顶块21和摆臂22,转动顶杆2与锁体间设有扭簧20,顶块21转动到与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对应的位置时,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被限制在锁定状态。

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有用于挤压推板5的解锁部8。电机3与电路板6连接。电机3优选采用减速电机3。

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相互平行,第一锁杆41和第二锁杆42分别固定有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锁体1开设有与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对应的拉链插口10,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分别穿过拉链插口10上的拉链的孔用来锁住箱包。第一锁杆41与锁体1间和第二锁杆42与锁体1间设有复位弹簧40,复位弹簧40用来将第一锁杆41和第二锁杆42复位到锁定位置。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的朝向拉链插口111,112的表面为斜面。

推板5用于挤压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实现解锁,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有用于挤压推板5的解锁部8。解锁部8为凸轮或偏心轴。推板5固定有朝向摆臂22延伸的推动臂51,推板5移动到与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接触的位置前,推动臂通过推动与转动顶杆2上的摆臂22接触,摆臂22受力后转动使顶块21解除对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的限制,此时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不受顶块21的限制,接触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时受复位弹簧40的影响,处于可活动状态,因此箱包处于假锁状态。推板5继续挤压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使箱包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簧片7将拉链从拉链插口10中弹出,完成解锁,此时箱包处于解锁状态。

电路板6包括验证模块和控制模块,验证模块为蓝牙验证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声音验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机3和验证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当验证模块通过验证后向电机3供电。电路板6还包括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提示模块,提示模块用于提示用户输入密码或其他验证手段时,是否通过验证。另外还可提示箱包当前状态是处于开锁状态还是关锁状态。

簧片7用于在解锁后将拉链从拉链插口10中弹出。

解锁部8为凸轮或偏心轴。当所述顶块21解除对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的限制时,接触块抵靠所述限位部。

接触开关9用于将解锁部8保持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被顶块限制的位置。即当解锁部8与推板5分离时接触块与接触开关9接触。控制模块与电机连接,接触块与接触开关9接触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3保持位置。

本实施例的电动开锁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智能箱包锁输入密码或其他验证手段时,验证模块检测到输入的信息,当通过验证后,向控制模块发送通过指令,控制模块控制电机3朝解锁方向转动,转动解锁部8,解锁部8挤压推板5,推板5推动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向机械锁芯滑动,使拉链脱离第一锁扣411、第二锁扣421,簧片7将拉链从拉链插口10中弹出,完成解锁。完成解锁动作后,复位弹簧40复位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

本实施例的电动上锁过程包括如下步骤:验证模块检测到输入的信息,当通过验证后,向控制模块发送通过指令,控制模块控制电机3背向解锁方向转动,转动解锁部8,解锁部8挤压推板5,推板5推动第一锁杆41、第二锁杆42向机械锁芯滑动,直到接触块抵靠限位部,这时将拉链看插入锁体1开设的拉链插口111,112中,拉链与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的斜面配合,使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朝向机械锁芯移动,当拉链完全插入拉链插口111,112后,第一锁扣411和第二锁扣421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完成对拉链的锁定,同时拉链对簧片7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挤压。此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机3转动到转动到接触块与接触开关9接触的初始位置。在扭簧的作用下顶块21复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具有结构合理、减少多余的零件,安装方便,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