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五杆翻转原理的棒状药材加工用等厚切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7944发布日期:2019-08-24 10:2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五杆翻转原理的棒状药材加工用等厚切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材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五杆翻转原理的棒状药材加工用等厚切片设备。



背景技术:

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中国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四大药都,众说不一。有的资料讲到,我国的四大药都是: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辉县和河北安国,还有说,成都荷花池中药专业市场也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除此以外,江西樟树有“南国药都”之称。事实上,不论我国的四大药都是谁,有一点不可质疑,这些地区的医药业都比较发达。

为了提高药材的保存周期,一般会对药材进行切片处理,以使得内部未被完全干燥的区域裸露出来,然后对其进行干燥脱水处理,以提高保存时间;另一方面,将药材进行切片处理,在对药材进行煎熬时,可以使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够被充分散发出来,以此来达到药性充分利用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人工切片时其切片厚度难以得到保证,机器切片时,其进料长度也难以得到所需,因此不具备较佳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五杆翻转原理的棒状药材加工用等厚切片设备,以解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五杆翻转原理的棒状药材加工用等厚切片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右侧壁上开设有进出开口,进出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水平柱,水平柱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移动槽,移动槽内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上表面布置有齿条,所述机壳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后端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不完全齿轮,第一不完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移动板左侧开设有开口朝左设置有夹持槽,夹持槽内放置有药材,药材上侧通过夹持装置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剪切装置,剪切装置通过两根固定杆与机壳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剪切装置下方的机壳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呈v字形,且导流板下部均匀开设有若干落料孔,且导流板中间处设置有热风喷射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移动槽与移动板的截面呈凸字形,且移动板与移动槽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上布置有十分之一的轮齿。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竖直柱,竖直柱穿过移动板设置,且竖直柱内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下侧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上方设置有挤压盘,挤压盘与第一圆盘之间的容置槽内盛有液压油,挤压盘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内圈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竖直柱顶部的螺纹通孔设置,且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一圆盘、第二圆盘和挤压盘直径均与容置槽内径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剪切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呈回字形,所述支撑板左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摆动板,摆动板上部左侧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方的支撑板左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臂,第一转动臂后部与第一连接杆上部铰接,第一转动臂前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刀刃;所述摆动板下部右侧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转动杆下方的支撑板左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后部与第二连接杆上部铰接,第二转动臂前部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刀刃,且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左部固定连接有间歇工作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间歇工作装置包括第二不完全齿轮,第二不完全齿轮上布置有三分之一的轮齿,且第二不完全齿轮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下方设置有第三不完全齿轮,第三不完全齿轮上布置有三分之一轮齿,且第三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相啮合,且第三不完全齿轮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左端穿过支撑板设置,第二转轴左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热风喷射装置包括开设在导流板中间处的第一空腔,第一空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布风柱,布风柱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连通,且布风柱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朝下倾斜设置的出风管,出风管上设置有出风单向阀;所述第一空腔上部通过进风管连接有热风发生装置,且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单向阀;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移动橡胶垫,移动橡胶垫通过两个第二弹簧与第一空腔内底部相连接,且第一空腔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一端与第三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且凸轮与移动橡胶垫下侧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机壳底部开设有排料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第一,与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向左侧移动,随后第一不完全齿轮与齿条失去啮合,则齿条停止左移;随着第一不完全齿轮的继续转动,第一不完全齿轮再次与齿条相啮合,则齿条带动移动板向左侧再次移动相同的距离,由此实现了药材的均匀等厚进料工作;

第二,螺纹杆会带动挤压盘向下运动对液压油进行挤压,液压油通过力的作用对第一圆盘进行挤压,从而第一圆盘通过连接柱带动第二圆盘下降,对药材右端进行挤压,以实现定位的功能;

第三,摆动板通过第一连接杆来带动第一转动臂绕第二转动杆作顺时针转动,摆动板通过第二连接杆来带动第二转动臂绕第三转动杆作逆时针转动,则第一转动臂上的第一刀刃和第二转动臂上的第二刀刃相互夹击将药材剪断;

第四,第三转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使移动橡胶垫上升,对第一空腔进行压缩,继而使热风快速进入到第二空腔并通过出风管排出,热风作用到药材上,对药材进行干燥处理;随后凸轮与移动橡胶垫分离,移动橡胶垫在第二弹簧作用下向下运动,则第一空腔内呈负压状态,热风通过进风管被吸入到第一空腔内部,如此反复实现了热风的吸入与喷出,对药材进行均匀有效的干燥处理。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剪切装置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图5中的c-c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图5中的d-d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热风喷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阅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五杆翻转原理的棒状药材加工用等厚切片设备,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右侧壁上开设有进出开口19,进出开口19处固定连接有水平柱2,水平柱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移动槽3,移动槽3内设置有移动板4,移动板4上表面布置有齿条5,所述机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7,第一支撑架7下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后端与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8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不完全齿轮9,第一不完全齿轮9与齿条5相啮合;所述移动板4左侧开设有开口朝左设置有夹持槽10,夹持槽10内放置有药材6,药材上侧通过夹持装置11与移动板4固定连接,在进行进料工作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8转动,第一转轴8带动第一不完全齿轮9顺时针转动,与不完全齿轮9相啮合的齿条5向左侧移动,随后第一不完全齿轮9与齿条5失去啮合,则齿条5停止左移;随着第一不完全齿轮9的继续转动,第一不完全齿轮9再次与齿条5相啮合,则齿条5带动移动板4向左侧再次移动相同的距离,由此实现了药材6的均匀等厚进料工作;

所述移动槽3与移动板4的截面呈凸字形,且移动板4与移动槽3相配合。

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9上布置有十分之一的轮齿。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夹持装置11包括竖直柱111,竖直柱111穿过移动板4设置,且竖直柱111内部开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容置槽112,容置槽112内设置有第一圆盘113,第一圆盘113下侧通过连接柱114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115;所述第一圆盘113上方设置有挤压盘116,挤压盘116与第一圆盘113之间的容置槽112内盛有液压油117,挤压盘116上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轴承118,轴承118内圈焊接有螺纹杆119,螺纹杆119穿过竖直柱111顶部的螺纹通孔1110设置,且螺纹杆119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111,在对药材6进行切片前,将药材6的右端塞入到夹持槽10内,然后转动把手1111,把手1111带动螺纹杆119转动,因螺纹杆119与螺纹通孔1110螺纹连接,则螺纹杆119会带动挤压盘116向下运动对液压油117进行挤压,液压油117通过力的作用对第一圆盘113进行挤压,从而第一圆盘113通过连接柱114带动第二圆盘115下降,对药材6右端进行挤压,以实现定位的功能;

所述第一圆盘113、第二圆盘115和挤压盘116直径均与容置槽112内径相等。

请参阅图1、图5和图7,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剪切装置12,剪切装置12通过两根固定杆13与机壳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剪切装置12包括支撑板121,支撑板121呈回字形,所述支撑板121左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22,第一转动杆122上固定连接有摆动板123,摆动板123上部左侧通过第一销轴124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25,所述第一转动杆122上方的支撑板121左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26,第二转动杆12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臂127,第一转动臂127后部与第一连接杆125上部铰接,第一转动臂127前部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刀刃1216;所述摆动板123下部右侧通过第二销轴128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29,第二转动杆129下方的支撑板121左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210,第三转动杆12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臂1211,第二转动臂1211后部与第二连接杆129上部铰接,第二转动臂1211前部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刀刃1217,且第一转动臂127与第二转动臂1211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218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22左部固定连接有间歇工作装置,当药材6一次进料结束后,利用间歇工作装置来带动第一转动杆122顺时针转动,则摆动板123顺时针转动,摆动板123通过第一连接杆125来带动第一转动臂127绕第二转动杆129作顺时针转动,摆动板123通过第二连接杆129来带动第二转动臂1211绕第三转动杆1210作逆时针转动,则第一转动臂127上的第一刀刃1216和第二转动臂111上的第二刀刃1217相互夹击将药材6剪断;随后在第一弹簧1218作用下,第一刀刃1216和第二刀刃1217相互分离,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剪切工作;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间歇工作装置包括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上布置有三分之一的轮齿,且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与第一转动杆1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下方设置有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上布置有三分之一轮齿,且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与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相啮合,且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214,第二转轴1214左端穿过支撑板121设置,第二转轴1214左端与第二电机1215输出轴固定连接,当需要进行剪切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1215,第二电机1215带动第二转轴1214转动,第二转轴1214带动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转动,与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啮合的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随之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转动杆122的转动;随着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的继续转动,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与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相分离,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上的轮齿在第一弹簧1218作用下复位,而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会再次转过与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相啮合,实现了第一转动杆122的再次转动;

请参阅图1和图8,所述剪切装置12下方的机壳1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4,导流板14呈v字形,且导流板14下部均匀开设有若干落料孔15,且导流板14中间处设置有热风喷射装置16,所述热风喷射装置16包括开设在导流板14中间处的第一空腔161,第一空腔161顶部固定连接有布风柱162,布风柱162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63,第一空腔161与第二空腔163相连通,且布风柱162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朝下倾斜设置的出风管164,出风管164上设置有出风单向阀165;所述第一空腔161上部通过进风管1611连接有热风发生装置17,且进风管1611上设置有进风单向阀1612;所述第一空腔161内设置有移动橡胶垫166,移动橡胶垫166通过两个第二弹簧167与第一空腔161内底部相连接,且第一空腔16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68,第二支撑架168上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69,第三转轴169一端与第三电机(图中未示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转轴16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1610,且凸轮1610与移动橡胶垫166下侧相接触,药材6被切片后,落到导流板14上,为了对切片后的药材6进行干燥处理,通过热风发生装置17产生热风,热风通过进风管1611进入到第一空腔161内部,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第三转轴169转动,第三转轴169带动凸轮1610转动,凸轮1610使移动橡胶垫166上升,对第一空腔161进行压缩,继而使热风快速进入到第二空腔163并通过出风管164排出,热风作用到药材6上,对药材6进行干燥处理;随后凸轮1610与移动橡胶垫166分离,移动橡胶垫166在第二弹簧167作用下向下运动,则第一空腔161内呈负压状态,热风通过进风管1611被吸入到第一空腔161内部,如此反复实现了热风的吸入与喷出,对药材6进行均匀有效的干燥处理;药材6落到导流板14底部后,通过落料孔15流出被收集。

此处的热风发生装置17作用在于产生热风在药材6进行干燥处理,其原理是通过对加热电阻丝供电,加热电阻丝通入电流后会产生热量,从而对进入到热风发生装置17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继而产生热风通过进风管1611进入到第一空腔161内部。

所述机壳1底部开设有排料口18。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在对药材6进行切片前,将药材6的右端塞入到夹持槽10内,然后转动把手1111,把手1111带动螺纹杆119转动,因螺纹杆119与螺纹通孔1110螺纹连接,则螺纹杆119会带动挤压盘116向下运动对液压油117进行挤压,液压油117通过力的作用对第一圆盘113进行挤压,从而第一圆盘113通过连接柱114带动第二圆盘115下降,对药材6右端进行挤压,以实现定位的功能;

在进行进料工作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8转动,第一转轴8带动第一不完全齿轮9顺时针转动,与不完全齿轮9相啮合的齿条5向左侧移动,随后第一不完全齿轮9与齿条5失去啮合,则齿条5停止左移;随着第一不完全齿轮9的继续转动,第一不完全齿轮9再次与齿条5相啮合,则齿条5带动移动板4向左侧再次移动相同的距离,由此实现了药材6的均匀等厚进料工作;

当需要进行剪切工作时,启动第二电机1215,第二电机1215带动第二转轴1214转动,第二转轴1214带动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转动,与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啮合的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随之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转动杆122的转动;随着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的继续转动,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与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相分离,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上的轮齿在第一弹簧1218作用下复位,而第三不完全齿轮1213会再次转过与第二不完全齿轮1212相啮合,实现了第一转动杆122的再次转动;

当药材6一次进料结束后,利用间歇工作装置来带动第一转动杆122顺时针转动,则摆动板123顺时针转动,摆动板123通过第一连接杆125来带动第一转动臂127绕第二转动杆129作顺时针转动,摆动板123通过第二连接杆129来带动第二转动臂1211绕第三转动杆1210作逆时针转动,则第一转动臂127上的第一刀刃1216和第二转动臂111上的第二刀刃1217相互夹击将药材6剪断;随后在第一弹簧1218作用下,第一刀刃1216和第二刀刃1217相互分离,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剪切工作;

药材6被切片后,落到导流板14上,为了对切片后的药材6进行干燥处理,通过热风发生装置17产生热风,热风通过进风管1611进入到第一空腔161内部,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第三转轴169转动,第三转轴169带动凸轮1610转动,凸轮1610使移动橡胶垫166上升,对第一空腔161进行压缩,继而使热风快速进入到第二空腔163并通过出风管164排出,热风作用到药材6上,对药材6进行干燥处理;随后凸轮1610与移动橡胶垫166分离,移动橡胶垫166在第二弹簧167作用下向下运动,则第一空腔161内呈负压状态,热风通过进风管1611被吸入到第一空腔161内部,如此反复实现了热风的吸入与喷出,对药材6进行均匀有效的干燥处理;药材6落到导流板14底部后,通过落料孔15流出被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