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撬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8481发布日期:2018-09-29 06:0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门窗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206478u,名称为可旋转把手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的可旋转把手,包括有一个用于安装在门、窗上的底座,底座上设有内侧面和外侧面,以及贯穿两个面的通孔;一个把手,用于拧转之用;把手上设有端面,端面设有圆环凹槽,通孔周边的外侧面上设有圆管,圆管处于圆环凹槽内,圆环凹槽内侧的端面上设有挡块,挡块挡在底座的内侧面上。把手中心设有一个方孔,方孔中设有一个方棒,方棒通过方孔固定在把手上,当转动把手时,把手随之转动,可以用于驱动其它的开锁机构。其存在的问题是把手中心方孔中的方棒始终保持伸出在底座的外部,无法伸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舌可以随把手的旋转而伸缩的防撬锁。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防撬锁,包括有可安装在门窗上的锁体,所述的锁体上设有轴孔,所述的轴孔中设有可在其中转动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中有轴向设置的舌孔,所述的舌孔中设有锁舌,所述的锁舌有径向设置的销子,所述的转轴的壁上设有斜孔,所述的轴孔壁面上设有纵向限位槽,所述的销子的长度可穿过斜孔至纵向限位槽中。

当转动把手时,转轴可在轴孔中绕轴线旋转。而锁舌可在舌孔中沿轴向运动。把手带动转轴转动时,由于销子卡在纵向限位槽中无法转动,因此锁舌也无法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的斜孔随转轴转动,销子则被斜孔的一个侧边压逼而在纵向限位槽中运动,从而驱动锁舌沿轴向运动。若把手顺时针方向转动,锁舌可伸出舌孔,若把手反时针方向转动,锁舌则可缩回舌孔。若是施加一个外力在纵向驱动锁舌,锁舌是不会在纵向上运动的,也就是说当用刀或者薄片从门或窗之间的缝隙插入,用于拨动锁舌是无法使其沿轴向运动的,从而实现防撬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撬锁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防撬锁从一个角度看去的装配结构图。

图5为图4中的把手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防撬锁从另一个角度看去的装配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防撬锁的正面初始状态图。

图8为初始状态的立体状态图。

图9为图8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7中把手转动45度后的状态图。

图11为图9中把手转动45度后的状态图。

图12为图7中把手转动90度后的状态图。

图13为图9中把手转动90度后的状态图。

图14为图7中把手转动135度后的状态图。

图15为图9中把手转动135度后的状态图。

图16为图7中把手转动180度后的状态图。

图17为图9中把手转动180度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防撬锁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和2中所示,本发明防撬锁,包括有可安装在门窗上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锁体1,锁体1可用铝、铜等压铸成型或铸铁成型。所述的锁体1上设有一个圆形轴孔2,所述的轴孔2中设有一个和把手3连成一体的转轴4,该转轴4可在轴孔2中绕轴线转动,如图2中点画线所示。所述的转轴4中有轴向设置的圆形舌孔5,此时转轴4呈具有一定壁厚的管状结构。所述的舌孔5中设有与之孔径相适应的圆形锁舌6,锁舌6在舌孔5中既可以转动,又可以沿轴向运动。

所述的锁舌6侧壁设有向外凸出的圆形销子7,在圆柱状的锁舌6上设有一个径向贯通的销孔22,将一根圆形杆置入销孔22中,使圆形杆两端向外凸出形成设置在锁舌6上的销子7。所述的转轴4的壁上设有斜孔8,所谓斜孔8就是将转轴4的壁展开摊平,斜孔8的呈长条状,并且与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述的轴孔2壁面上设有凹陷的纵向限位槽9,所述的销子7的长度可穿过斜孔8至纵向限位槽9中,销子7可在纵向限位槽9中沿槽运动。

如图7~9中所示,此状态为防盗锁锁闭前的初始状态,图9、11、13、15、17中是对锁体1的上体13进行了局部剖视后的局部剖视图。图7、10、12、14、16中的虚线表示带有卡口19的c型材安装在一个相邻的门或窗上的示意图,锁体1与卡口19之间保持有一段距离。

从上体13的剖面线部位可见纵向限位槽9的尾端与弧形限位槽10的首端是联通的。销子7处在纵向限位槽9的首端,所述的转轴4上的挡边17处于半圆弧卡槽16中。因此,无论把手3如何转动,转轴4始终处于轴孔2中,不会沿轴向运动。

转动把手3时,转轴4将在轴孔2中绕轴线旋转。由于销子7卡在纵向限位槽9中无法转动,因此锁舌6也无法转动,但是斜孔8会随转轴4转动,销子7则被斜孔8的一个侧边压逼而在纵向限位槽9中运动,从而驱动锁舌6沿轴向运动。

若把手3顺时针方向转动,锁舌6可伸出舌孔5,若把手3反时针方向转动,锁舌6则可缩回舌孔5。若是施加一个外力在纵向驱动锁舌6,锁舌6是不会在纵向上运动的,也就是说当用刀或者薄片从门或窗之间的缝隙插入,用于拨动锁舌6是无法使其沿轴向运动的,从而实现防撬的功能。

所述的轴孔2壁面上设有弧形限位槽10,所述的纵向限位槽9的一端与弧形限位槽10的一端联通,形成l状限位槽。所述的销子7的长度可穿过斜孔8至弧形限位槽10中,所述的锁舌6外端上设有挡部11。

若把手3顺时针方向转动,转轴4随之转动,斜孔8则压逼锁舌6上的销子7,使锁舌6伸出舌孔5,直至销子7在纵向限位槽9中向外运动至尽头。此时继续顺时针方向转动把手3,销子7则进入弧形限位槽10中,并且沿弧形限位槽10运动,锁舌6将在销子7的转动下随之发生旋转。其上的挡部11也随之旋转,该挡部11将随锁舌6插入另一个门或窗的卡口19中然后转动一个位置而挡在卡口19的内侧,使相邻的两扇门或窗连接在一起。而反时针旋转,又可以使其分开。该卡口19可以是在另一个门或窗的侧边型材上设置一个通孔,该通孔可以使挡部11进入,并且在挡部11产生旋转后又可以使挡部11被阻挡在其内侧。也可以是安装在另一个门或窗侧边的c型材,在c型材的一侧有一条长长的开口,即卡口19,如图4和6中所示,图中仅仅显示出一段来示意一下。锁闭装置是由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扇门或窗上的防撬锁和卡口19组成,通过旋转把手3,可以实现对两扇门或窗连接、卡合以及松开。

所述的弧形限位槽10分布设置在0~π/2弧度范围。销子7在弧形限位槽10运动全程,转轴4转动90度。销子7在弧形限位槽10中的运动,会使锁舌6上的挡部11产生转动,其转动角度可以被限制在90度范围。

使用者在开启时,只要看到把手3转过90度,就表示锁舌6上的挡部11转过了90度,此时挡部11完全挡在了另一个门或窗的卡槽19内侧,便于使用者在开启操作过程中掌握旋转尺度。

所述的斜孔8分布设置在0~π/2弧度范围。销子7在弧形限位槽10运动全程,转轴4转动90度。使用者在开启时,只要看到把手3转过90度,就表示锁舌6完全伸出舌孔5了,便于使用者在开启操作过程中掌握旋转尺度。

所述的销子7有两个,两个销子7对称设置,所述的斜孔8对应为两个。两个销子7可以同时从两侧推动锁舌6前后运动或者转动,使锁舌6在舌孔5中的活动顺畅,不易被卡死。制造时,可以在锁舌6上径向设置一个销孔,将一个圆柱杆置入其中,使圆柱杆两端露出在外一定长度即可以形成两个销子7。制造、装配简单、快捷。

所述的销子7上设有滚轮12,所述的滚轮12处在斜孔8中。当锁舌6在舌孔5中活动时,其上的滚轮12会压逼在斜孔8的侧壁上并产生转动,这样可以减少销子7与斜孔8侧壁之间的摩擦,可以使锁舌6的的活动变得顺畅,同时又减少了销子7与斜孔8之间的磨损。该滚轮12采用套管,装配时,将套管从销子7的外端套入即可,制造、装配简单、快捷。

所述的销子7上设有滚轮12,所述的滚轮12处在纵向限位槽9中。同理,该滚轮12的设置又减少了销子7与纵向限位槽9之间的磨损。

所述的锁体1沿轴孔2的轴心线设置成上体13和下体14,所述的上体13和下体14对应位置分别有半圆槽15,两个半圆槽15合拢可以形成轴孔2,所述的纵向限位槽9设置在半圆槽15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弧形限位槽10设置在半圆槽15中。该锁体1可以分两部分制造,便于一次性形成轴孔2以及纵向限位槽9。例如采用机械加工工艺加工出轴孔2、纵向限位槽9,也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形成轴孔2、纵向限位槽9,该设计在产品制造的注塑工艺中便于脱模。装配时,只要将转轴4先放在半圆槽15中,再将上体13和下体14合拢固定,转轴4则处于轴孔2,同时销子7也被安装在纵向限位槽9内,制造、装配简单、快捷。

所述的两个半圆槽15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半圆弧卡槽16,所述的转轴4上设有可置于半圆弧卡槽16中的挡边17。当上体13和下体14合拢在一起时,两个半圆弧卡槽16形成一个处在轴孔2内的环形卡槽,挡边17呈圆环状,可在环形卡槽中可绕轴线转动,由于挡边17与环形卡槽的限制,转轴4无法在轴孔2内沿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的锁舌6上设有圆管18,所述的圆管18可在锁舌6上绕轴线转动。在锁舌6上设置有一个台阶,挡部11为一片挡板,该挡板宽度小于卡口19,以便可以伸入卡口19。长度大于卡口19,当锁舌6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该挡板可以卡在卡口19的内侧。该挡板通过螺钉20固定在为锁舌6的端部上。该结构便于锁舌6、圆管18和挡部11的制造和安装。

当两扇相邻的门或窗合在一起,中间形成一个间隔时,若是安装在其上的防撬锁的锁闭装置处于锁住状态,采用钳子插入间隔后仅仅只能夹住夹住圆管18,此时转动钳子,圆管18只能绕锁舌6转动,而锁舌6则不会转动,锁舌6上的挡部11始终挡在卡口19的内侧,使两扇相邻的门或窗保持勾连在一起。因此,锁舌6上的圆管18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从门或窗外采用工具伸入间隔撩拨锁舌6而使锁开启,只有通过安装在门或窗内侧上把手3的转动才可以使锁舌6产生转动,具有良好的防盗效果。

初始状态,如图7和9中所示,销子7处在纵向限位槽9的首端,同时,销子7也在斜孔8中处于首端位置。锁舌6则处于锁体1内的把手3与锁体1处于一个平面上。

当把手3转动45度后,如图10和11中所示,销子7在斜孔8的侧壁压逼下,在纵向限位槽9中运动至中间位置,同时,销子7也在斜孔8中运动至约中间位置。此时,从图中可见锁舌6向锁体1外伸出一部分,把手3与锁体1之间呈45度夹角。

当把手3转动90度后,如图12和13中所示,销子7在斜孔8的侧壁压逼下,在纵向限位槽9中运动至尾端位置,或者说到达弧形限位槽10的首端位置,同时,销子7也在斜孔8中运动至尾端位置。在斜孔8的尾端设有一弯折部,用以引导销子7由纵向限位槽9进入弧形限位槽10的首端位置。此时,从图中可见锁舌6完全伸出锁体1外,把手3与锁体1之间呈90度夹角。

当把手3转动135度后,如图14和15中所示,销子7保持在斜孔8的尾端位置,销子7在斜孔8的尾端侧壁压逼下,在弧形限位槽10中运动至中部位置,此时,从图中可见锁舌6保持完全伸出锁体1外,并且其上的挡部11转动了约45度,把手3与锁体1之间呈135度夹角。

当把手3转动180度后,如图16和17中所示,销子7保持在斜孔8的尾端位置,销子7在斜孔8的尾端侧壁压逼下,在弧形限位槽10中运动至尾端位置,此时,从图中可见锁舌6保持完全伸出锁体1外,并且其上的挡部11转动了约90度,把手3与锁体1之间呈180度夹角。

把手3的转动,无论正转反转,转轴4上斜孔8的两个侧壁和首尾端部的端壁均会压逼销子7,使销子7在纵向限位槽9和弧形限位槽10内运动,以致锁舌6可以从先锁体1内伸出、之后再旋转,或者先旋转、之后再缩回到锁体1内,形成锁闭和开启功能。从上述弧形限位槽10和斜孔8分布设置在0~π/2弧度范围,使用者只要见到把手3从向上的垂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就可以判定锁舌6伸出。而见到把手3处在向上的垂直位置,就可以判定锁舌6处于缩回状态。见到把手3处在转动至水平位置,就可以判定锁舌6处于伸出状态。见到把手3处在转动至向下的垂直位置,就可以判定锁舌6处于伸出状态,并且锁舌6上的挡部11在卡口19的内侧转动了一个角度,可以卡在卡口19上而不会脱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