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机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6574发布日期:2018-09-04 22:4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机台。



背景技术:

加工机台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使用较为广泛,加工机台通常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承载面,该承载面用于承载待加工物。该待加工物固定于该承载面上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锁固固定、粘贴固定等方式,而为了在加工过程中,固定元件不阻碍加工进程,则通常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待加工物于承载面上。由于加工机台的承载面通常小于待加工物的平面面积,因此,要保证加工机台上的刀具、磨具等加工用具与待加工物的精准对位以便实施加工,则需要将待加工物与承载面先行人眼结合手工操作对位后再实施固定,则这样的操作过程所需工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待加工物较为简单的加工机台。

一种加工机台,该加工机台包括基座及辅助定位台,该辅助定位台与该基座相对上下运动,该基座上具有承载面;该承载面用于承载及固定该待加工物;该辅助定位台上设置绕该基座设置三定位脚,该三定位脚相对该承载面上下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该定位脚可以分别处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该定位脚的与承载面同方向设置的顶面高于该承载面,并且抵触定位该待加工物;在该第二位置,该定位脚的顶面低于该承载面,并且与该待加工物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加工机台的辅助定位台上的定位脚通过变化与承载面及待加工物的相对位置,而抵触待加工物对待加工物进行定位或者脱离该待加工物而不阻碍待加工物的加工进程,则定位脚的设置减少了待加工物的定位时间,节省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加工机台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待加工物未设置于加工机台上。

图2为图1所示加工机台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加工机台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待加工物设置于加工机台上并由定位脚定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待加工物与加工机台的侧示图。

图6为图5所示待加工物设置于加工机台上,定位脚脱离待加工物的侧示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加工机台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待加工物已设置于加工机台上。

图8为图7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加工机台的辅助定位台、升降台及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加工机台的辅助定位台、升降台及基座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加工机台100包括底座110、导轨组120、升降台130、辅助定位台140、基座180及气缸190。该导轨组120、基座180及气缸190设置于该底座110上。该升降台130设置于该导轨组120上,该辅助定位台140固定于该升降台130上。该升降台130在气缸190的带动下沿该导轨组120移动,进而带动该辅助定位台140变化与底座110及基座180之间的相对位置。该基座180用于固定待加工物200。该辅助定位台140用于定位待加工物200设置于该基座180上的位置。该气缸190提供该升降台130带动该辅助定位台140的移动时的动力。该导轨组120定义该升降台130及辅助定位台140的移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该待加工物200是立体玻璃壳体。该待加工物200包括底壁210、自底壁210边缘向远离底壁210方向延伸的侧墙220及与侧墙220连接的衬边230,衬边230自侧墙220的表面向远离该底壁210中心的方向延伸。该衬边230为待加工部位。该底壁210呈板状,其平面近似矩形。

请一并参阅图2。具体地,该底座110呈立方体,其包括底面113及相对底面113设置的固定面115。该底面113用于抵触外界支撑物。该固定面115用于接触并固定该导轨组120、基座180及气缸190。

该基座180包括基体187及座体188。该基体187设置于该座体188上。该座体188设置于该底座110的固定面115上。该基体187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立方体,该基体187的远离该座体188一侧具有承载面181,该承载面181用于承载及固定该待加工物200。具体地,该承载面181上开设“回”形开口182,该基座180内部还具有与该承载面181开口182相贯通的通孔(图未示),该加工机台100经由该通孔及开口182提供吸附力,令设置于承载面181表面上的物体,如待加工物200上受到吸附力而固定于该承载面181上。

该导轨组120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四个,以保持该升降台130及辅助定位台140的稳定性。该四个导轨组120分别设置于该底座110的固定面115的四个角落处。每一导轨组120包括限位部122、轴承124、导轨126及固定部128。该导轨126呈圆柱形。该限位部122与固定部128分别固定于该导轨126的两端。该轴承124与该升降台130连接,并在该气缸190的带动下沿该导轨126移动。该限位部122限制了该轴承124及该升降台130向远离固定部128及底座110方向移动的最大距离。具体地,该限位部122、轴承124及固定部128各具有通孔123、125、129。该通孔123、125、129分别收容该导轨126。该固定部128固定于该底座110的固定面115上。

该升降台130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形近似立方体,其包括固定孔131及固定台133。该固定孔131用于固定该升降台130于该导轨组120的轴承124上。该固定台133用于固定及承载该辅助定位台140于该升降台13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固定孔131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升降台130的四个角落处。该升降台130中央部分具有镂空部136。具体地,该升降台130的面对该镂空部136具有多个侧壁135,在本实施方式为四个侧壁135,该四个侧壁135沿厚度方向的中部至底部向镂空部136的中心方向延伸形成台阶状结构,该台阶状结构为该固定台133。该固定台133上设置多个锁孔1331,该锁孔1331用于固定该辅助定位台140于该升降台130上。

该辅助定位台140包括主体141及该主体141的中央部分镂空形成的贯通槽143。该贯通槽143用于收容该基体187,并能令该辅助定位台140相对该基座180上下移动。该主体141的围绕该贯通槽143位置还包括向远离该主体141延伸的延伸部142(见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主体141与延伸部142的外形尺寸与该镂空部136的尺寸基本相同。该主体141的避让开该延伸部142的位置包括与该锁孔1331贯通的通孔1410,该通孔1410用于与该锁孔1331配合固定该辅助定位台140于该升降台130上。该主体141的背离该延伸部142的一侧设置有绕该贯通槽143设置的三个定位脚1415。该三个定位脚1415不同时设置在同一直线上(见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槽143的横截面与承载面181均为矩形面,三个定位脚1415中的两个设置在贯通槽143及承载面181的同一侧,另一个定位脚1415设置在相邻的一侧,以在该承载面181的相邻的两个侧边定位该待加工物200。具体地,每一定位脚1415包括远离该主体141方向设置的顶面1416、面对该基体187设置的侧面1417及设置在该顶面1416与侧面1417之间向该基座180方向凸出的弧面1418。该弧面1418与该待加工物200点接触。

该气缸190包括气缸本体191、连接杆192及连接部193。该气缸本体191设置在该底座110的固定面115上。该连接杆192连接该连接部193于该气缸本体191上。该连接部193固定于该升降台130上。该气缸190施加推动力,令连接部193带动该升降台130向该底座110方向及远离该底座110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气缸190可以由驱动马达代替。

组装时,请一并参阅图4,该基座180的座体188设置于该底座110的固定面115上。该固定部128固定于该底座110的固定面115的四个角落处,进而固定该导轨126于该底座110上。该轴承124套设该导轨126并同时收容于该固定孔131内,且与该升降台130连接固定。该辅助定位台140收容于该升降台130的镂空部136内。其中,该主体141搭设在该固定台133上。该延伸部142收容于该固定台133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该基体187收容于该贯通槽143中,则三定位脚1415绕该基座180的承载面181设置,且定位脚1415的顶面1416与承载面181同方向。该限位部122固定于该导轨126的远离该固定部128的一端。

使用时,请参阅图5与图6。首先,该气缸190经由该连接部193推动该升降台130带动该辅助定位台140上升,直至该定位脚1415的顶面1416高于该承载面181。设置该待加工物200于该承载面181上,并手工令待加工物200的相邻两侧墙220抵靠该三个定位脚1415的弧面1418。然后,开启该加工机台100的吸附功能,令吸附力经由该开口182施加于该待加工物200上,令该待加工物200吸附并固定于该承载面181上。再次,该气缸190经由该连接部193推动该升降台130带动该辅助定位台140下降,直至该定位脚1415的顶面1416低于该承载面181,从而避让出待加工部分,即衬边230。最后,利用加工工具(图未示),如刀具、磨具等对衬边230实施加工动作。

上述加工机台100的辅助定位台140上的三个定位脚1415在待加工物200固定于承载面181前先行对位,并于实施加工过程中脱离待加工物200以避让开加工路径。定位脚1415通过变化与承载面181及待加工物200的相对位置,而抵触待加工物200或者脱离该待加工物200,则定位脚1415的设置减少了待加工物200于加工机台100的定位时间,节省工时。进一步地,定位脚1415的与待加工物200接触位置的弧面1418设计令定位脚1415与待加工物200实现点接触。点接触的定位方式可减少当待加工物200的侧墙220是弧面、曲面等结构时外型曲率的偏移对待加工物200与承载面181对位不精确的影响。

请一并参阅图7-图9。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加工机台300的导轨组320的数量为六个均匀地设置在该加工机台300的相对两侧。基座380的数量是可变化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四个。升降台330的固定台333为自侧壁335沿厚度方向的中部至底部向镂空部336的中心方向延伸形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中具有与基座380数量对应的贯孔338。辅助定位台340的主体341具有与基座380数量对应的四个贯通槽343及自四贯通槽343向远离该主体341延伸的延伸部342。定位脚3425的数量为十二个,分设于贯通槽343的周边。组装完成后,四个基座380的承载面381面向加工机台300外侧,四个待加工物200固定于该承载面381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