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料装置及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9156发布日期:2019-12-04 00:2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料装置及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料装置及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化的发展,高分子绝缘薄膜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并渗透、应用到各个行业,尤其是在光伏行业应用,成为了光伏行业发展的一部分。高分子绝缘薄膜材料应用于光伏行业时,通常需要将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切割成产品特需的尺寸,才能够投入到生产当中使用。现有技术中薄膜切割机工作流程是:需要将薄膜整张的原材料按产品尺寸进行切割。在切割之前,先用两颗螺丝将一个卷绕环固定在收料杆上预定的位置上进行定位,依次将所需的若干卷料环均定位预定的位置处,然后将整张的薄膜原材料按照预定尺寸进行切割,并将切好的一小段薄膜粘贴缠绕在卷料环上,启动切割机,使收料杆转动并带动卷料环转动进行切割收料。

卷料环在收料杆上需要通过螺丝进行定位,每两个螺丝确定两个卷料环的间距,每两个螺丝对一个卷料环进行固定。因此,对薄膜进行定位切割、定位卷收时,需要螺丝的数量很多,导致每次在做生产前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卷料环的定位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生产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料装置,通过设计一种具有不同直径的管状结构段间隔设置,并在直径小的管状结构段上设置柔性定位环,使得柔性定位环在充气状态下膨胀,以在收料环套设在所述柔性定位环外部时,对所述收料环限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收料时必须要通过在收料杆上设置大量的螺丝来对卷料环定位的问题,本申请的收料装置使用方便,定位准确,节省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收料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每个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相连,且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的直径;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上设置有柔性定位环;所述柔性定位环设置为在充气状态下膨胀,以在收料环套设在所述柔性定位环外部时,对所述收料环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料装置,还包括嵌套在所述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内的第三管状结构段;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分别与所述第三管状结构段的两端连接,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柔性定位环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将所述柔性定位环与所述密闭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或所述第三管状结构段上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连通至所述密闭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直径小于所述收料环的直径,以使得所述收料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套设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料装置,还包括多个环状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套设在部分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外部,以在所述收料环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的宽度时,对所述收料环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节件和至少一个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为磁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的宽度与所述收料环的宽度之和为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的宽度,以将所述收料环固定在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的其中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的外径大致等于所述收料环的内径;所述调节组件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的外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定位环设置为膨胀后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套设在其外部的所述收料环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的半径之差为8-12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切割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通过所述第三管状结构段套设在所述切割设备的收料杆上。

技术方案小结

本申请通过设计一种收料装置,通过将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间隔设置,由于第一管状结构段的直径与第二管状结构段的直径不同,则可形成规则有序的凹凸结构,且在直径小的第二管状结构段上设置有柔性定位环,也就是在凹凸结构的凹状部位处设置有柔性定位环,将收料环套在柔性定位环上,当收料时,柔性定位环充气膨胀,体积增大,完成对收料环的固定、定位处理,即可转动收料。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收料装置,通过将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间隔设置,由于第一管状结构段的直径与第二管状结构段的直径不同,则可形成规则有序的凹凸结构,且在直径小的第二管状结构段上设置有柔性定位环,也就是在凹凸结构的凹状部位处设置有柔性定位环,将收料环套在柔性定位环上,当收料时,柔性定位环充气膨胀,体积增大,完成对收料环的固定、定位处理,即可转动收料。当需要收料前,需要对薄膜进行定位;由于在本申请中凹状结构成一定规律性的排列,可以在预先切好的薄膜条中选取其中的一条,将该薄膜条与固定在凹状结构内柔性定位环进行位置比对,即可完成所有薄膜条的位置校准,简化了位置校准的程序,节省了工作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凹状结构的限制以及柔性定位环的固定,当薄膜在收料环上被收至一定量时,仍能保持料卷平面与收料杆的轴线保持垂直的精确性,持续收料。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点的定位,导致很难保证收料卷与收料杆轴线的垂直度;由此致使后续生产过程中收料卷会剧烈晃动、甚至倒塌,造成收料中断、物料报废和设备异常停机等严重影响生产的现象发生。

本申请通过设计第三管状结构段,与第一管状结构段和第二管状结构段,三者构成密闭空间,可以向密闭空间内充气,使结构段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膨胀,从而可以增加使用时的稳固性。另外,柔性定位环的设计,通过第二管状结构段的位置与密闭空间连通,从而被充气发生膨胀,体积增大,以对收料环进一步固定。

另外,本申请还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宽度,调节组件的宽度规格不同,以与收料环的不同宽度规格相配合,使两者的宽度之和与第二管状结构段的宽度相同,从而提高收料装置的实用性。在生产当中,现有技术在更换不同宽度卷料环时,还需对固定卷料环的位置的螺钉进行一一拆卸,再一一安装。而本申请直接通过宽度调节组件进行更换卡位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且缩短了生产所用的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卷料环安装在收料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薄膜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环套设于柔性定位环的组装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环、调节组件、柔性定位环的组装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节组件7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第一调节组件或第二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组装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环两个弧形的片状结构在对接后形成环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节组件、收料环在收料装置上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切割设备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管状结构段;20:第二管状结构段;30:柔性定位环;40:收料环;50:第三管状结构段;60:气孔;70:调节组件;701:第一调节组件;702:第二调节组件;703:第三调节组件;100:收料杆;101:螺丝;102:卷料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现有技术中卷料环安装在收料杆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薄膜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薄膜切割机工作流程是:需要将薄膜整张的原材料按产品尺寸进行切割。现有技术的切割机,如图1和图2所示,在切割之前,先用两颗螺丝101将一个卷绕环102固定在收料杆100上预定的位置上进行定位,依次将所需的若干卷料环102均定位预定的位置处,然后将整张的薄膜原材料按照预定尺寸进行切割,并将切好的一小段薄膜粘贴缠绕在卷料环上,启动切割机,使收料杆100转动并带动卷料环102转动进行切割收料。

卷料环102在收料杆100上需要通过螺丝101进行定位,每两个螺丝101确定两个卷料环102的间距,每两个螺丝101对一个卷料环102进行固定。因此,对薄膜进行定位切割、定位卷收时,需要螺丝101的数量很多,导致每次在做生产前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卷料环102的定位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工时,生产效率极低。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环套设于柔性定位环的组装放大图。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的收料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每个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相连,且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直径;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10上设置有柔性定位环30;所述柔性定位环30设置为在充气状态下膨胀,以在收料环40套设在所述柔性定位环30外部时,对所述收料环40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可以交替排列形成一个长的管状结构,且管状结构沿长度方向形成排列有序的凹凸结构,其中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数量可以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数量相等,也可以少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数量,也可以多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数量。优选为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数量多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数量。其中一种具体排列方式可以为:一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一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又一第一管状结构段10、又一第二管状结构段20、再一第一管状结构段10、再一第二管状结构段20最后一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但不限于上述列举。本申请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优选为一体成型;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螺接等方式,优选为焊接或铆接;但不限于上述列举,例如还可以采用胶粘接的方式。当需要收料前,需要对薄膜进行定位;由于在本申请中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与第一管状结构段10如上规律性的排列,则可以在预先切好的薄膜条找选取其中的一条,将该薄膜条与对进行定位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处柔性定位环30进行位置比对,即可完成所有薄膜条的位置校准,简化了位置校准的程序,节省了工作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第二管状结构段20可以直接套在切割设备的收料杆上,且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内径大小与收料杆的外径大小相匹配,以卡在收料杆上,也可以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收料杆上设置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收料杆上。也可以在第一管状结构段10上设置有孔,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收料杆上,例如螺接、销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其中,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可以交替排列形成一个长的管状结构,该结构的总长度与收料杆100的长度相匹配即可,即可以大于收料杆100的长度,也可以等于收料杆100的长度或小于收料杆的长度,优选为等于或小于收料杆100的长度,具体为490-530毫米,更优选为500-520毫米,例如为500毫米、502毫米、504毫米、506毫米、508毫米、510毫米、512毫米、514毫米、516毫米、518毫米或520毫米,最佳长度为510毫米,但不限于上述列举大范围。

另外本申请的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第二管状结构段20均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但具有一定的膨胀系数,例如为树脂等;而柔性定位环3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其膨胀系数远大于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膨胀系数,当柔性定位环30膨胀时,实现对收料环40的固定。由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相邻的两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直径均大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则每两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之间形成凹状结构,而凹状结构的限制收料环40的位置加之柔性定位环30对收料环40的固定,当薄膜在收料环40上被收至一定量时,仍能保持料卷平面与收料杆的轴线保持垂直的精确性,持续收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点的定位,导致很难保证收料卷与收料杆轴线的垂直度;由此致使后续生产过程中收料卷会剧烈晃动、甚至倒塌,造成收料中断、物料报废和设备异常停机等严重影响生产的现象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定位环30的数量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数量相匹配,例如,一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设置有一个柔性定位环,但也可以柔性定位环30的数量少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数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收料装置,如图3所示,还包括嵌套在所述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内的第三管状结构段50;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分别与所述第三管状结构段50的两端连接,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柔性定位环30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将所述柔性定位环30与所述密闭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或所述第三管状结构段50上设置有气孔60,所述气孔60连通至所述密闭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排布形成的一个长的管状结构,第三管状结构段50的外径小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内径,且第三管状结构段50的内径与收料杆的外径相匹配。此外,第三管状结构段50的长度,与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排布形成的一个长的管状结构的长度相等。第三管状结构段50嵌套在长的管状结构内,且两个端部连接,使得长的管状结构与第三管状结构段50间形成封闭空间。其中,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和所第三管状结构段50之间可以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优选为一体成型。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螺接等方式,优选为焊接或铆接;但不限于上述列举,例如还可以采用胶粘接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排布形成的一个长的管状结构的长度也可以与两个或三个第三管状结构段50的总长度相等。但不限于上述列举。只要能满足长的管状结构与第三长的管状结构50能够形成密封空间即可。

另外在第一管状结构段10或第二管状结构段20或所第三管状结构段50上设置有气孔60,气孔60与外部的充气装置连通,从而通过外部的充气装置为密闭空间充气,从而使得密闭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膨胀。以对收料环50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上设置有通孔,柔性定位环30通过该通孔与密闭空间连通,当外部的充气装置在对密闭空间进行充气时,气体通过通孔进入到柔性定位环30中,从而使柔性定位环30膨胀,体积增大,以对定位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上的收料环40进行固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直径小于所述收料环40的直径,以使得所述收料环40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套设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收料环40的内径可以设置为大于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以使得所述收料环40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套设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外部,并通过柔性定位环30进行固定。在一种实施例中,收料环40可以设置为两个弧形的片状结构构成,两个弧形的片状结构在对接后可以形成环状结构,也就是收料环40,该环状结构的内径大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该环状结构的外径小于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以使得收料环40可以直接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部。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收料环40还可以设置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内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环状结构设为可开、闭结构。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具有与环状结构相同弧度的弧形片,通过沿凹槽的弧度方向滑动以开、闭环状结构。收料环4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且收料环4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当环状结构打开时将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置于环内,在关闭环状结构,以将收料环40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的外部。其中,在凹槽处还设置有卡扣,当卡扣打开时,可以将弧形片收缩至凹槽内,打开环状结构;当弧形片伸出凹槽,形成闭合环状结构时,关闭卡口,以保证闭环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收料环40保证其圆弧度与收料杆以及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圆弧度相同,从而进一步的使得收料时,料卷平面与收料杆的轴线保持垂直的精确性,持续收料。

请参阅图6和图5,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环、调节组件、柔性定位环的组装剖面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节组件70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5所示,所述的收料装置,还包括多个环状的调节组件70;所述调节组件70套设在部分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外部,以在所述收料环40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宽度时,对所述收料环40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70可以设置为圆环状、也可以设置为截面为多边形的环状结构。另外,调节组件件70可以设置为具有腔体的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实体的结构,调节组件件70采用刚性材料指正,可以为不锈钢,也可以为树脂,优选为不锈钢,当不限于上述列举。

本申请还设置有调节组件件70,调节组件件70的宽度,调节组件件70的宽度规格不同,以与收料环40的不同宽度规格相配合,使两者的宽度之和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宽度相同,从而提高收料装置的实用性。在生产当中,现有技术在更换不同宽度卷料环时,还需对固定卷料环的位置的螺钉进行一一拆卸,再一一安装。而本申请直接通过宽度调节组件70进行更换卡位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且缩短了生产所用的时长。

请参阅图7和图6,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节组件7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第一调节组件或第二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调节组件7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调节件701和至少一个第二调节件702;所述第一调节件70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702连接形成环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调节件701和每个第二调节件702为一对,且第一调节件701和第二调节件702的宽度相等,二者连接后可以形成环状结构,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部。不同对第一调节件701和第二调节件702的宽度不同,以与不同宽度的收料环40相适配,使得每对第一调节件701和第二调节件702的宽度与收料环40的宽度之和为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宽度。其中收料环40的宽度可以为15-170毫米,例如可以为168mm,15.75mm,41.75mm以及45.75mm,但不限于上述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件701和每个第二调节件702可以分别是条形片状结构,该条形片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弧度,形成半环状,两个半环状对接后则形成完整的环状结构,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20的外部。

请参阅图6,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调节组件70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调节件70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702为磁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701和第二调节件702的端部设置为磁性结构,通过磁力相互连接形成环状。其中可以在第一调节件701的两端设置为相同磁性,则第二调节件702的两端也设置为相同磁性,且与第一调节件701两端磁性相反。或者,第一调节件701的两端设置为相反磁性,第二调节件702的两端也设置为相反磁性,在第一调节件701与第二调节件702对接时,对接的两端的磁性相反。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701、所述第二调节件702和第三调节件为磁性连接。

请参阅图8,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组装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701、第二调节件702和第三调节件703均设置为条形片状结构,且条形片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弧度,形成三分之一环状,当三者磁性连接后,形成环状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部,形成的环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且环状的外径小于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第一调节件701、第二调节件702和第三调节件703,彼此相连的两端磁性相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70包括至少一个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置为内表面具有凹槽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设为可开、闭结构。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具有与环状结构相同弧度的弧形片,通过沿凹槽的弧度方向滑动以开、闭环状结构,进而将调节件套设在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部。调节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且调节件的外径小于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

请参阅图5和图10,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环、调节组件、柔性定位环的组装剖面图;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调节组件、收料环在收料装置上的组装示意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0所示,所述调节组件70的宽度与所述收料环40的宽度之和为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宽度,以将所述收料环40固定在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其中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实际工作时受切割材料宽度的限制,调节组件70和收料环40通常设计为不同的规格,例如收料环40的宽度可以为15-170毫米,例如可以为168mm,15.75mm,41.75mm以及45.75mm,但不限于上述列举。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两端分别与第一管状结构段10连接,且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直径小于两端的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直径,则在收料环40(例如宽度为41.75mm)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部时,需要加一调节组件70,使调节组件70其宽度的一端与一端的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端部相抵接,调节组件70其宽度的另一端与收料环40的一端抵接,而收料环40的另一端与另一端的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端部相抵接;从而使得调节组件70对收料环10的位置进一步定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70的外径大致等于所述收料环40的内径;所述调节组件70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收料环40穿过第一管状结构段10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部时,此时收料环40的内径与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大致相等。则调节组件70的外径大致等于所述收料环40的内径,从而使得调节组件70可以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被外部,并抵接在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连接的一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端部。而收料环40套设在柔性定位环30上,柔性定位环30在调节组件70和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连接的另一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之间。当柔性定位环30膨胀,具有一定刚性时,被其两侧的调节组件70和第一管状结构段10定位,而柔性定位环30膨胀对收料环30固定。

请参阅图9,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收料环两个弧形的片状结构在对接后形成环状结构的示意图。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收料环40可以设置为两个弧形的片状结构构成,两个弧形的片状结构在对接后形成环状结构。也就是收料环40的环状结构的内径大于或大致等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该环状结构的外径小于或大致等于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以使得收料环40可以直接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部。而调节组件70的内径与收料环40的内径相等,且大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以使得抵接后的调节组件70与收料环40,其两端分别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两端的第一管状结构段10抵接。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收料环40还可以设置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内表面具有凹槽;所述环状结构设为可开、闭结构。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具有与环状结构相同弧度的弧形片,通过沿凹槽的弧度方向滑动以开、闭环状结构。收料环4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且收料环4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当环状结构打开时将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置于环内,在关闭环状结构,以将收料环40套设在第二管状结构的外部。而调节组件70的内径与收料环40的内径相等,且大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外径。以使得抵接后的调节组件70与收料环40,其两端分别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两端的第一管状结构段10抵接。其中,在凹槽处还设置有卡扣,当卡扣打开时,可以将弧形片收缩至凹槽内,打开环状结构;当弧形片伸出凹槽,形成闭合环状结构时,关闭卡口,以保证闭环的稳定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定位环30设置为膨胀后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套设在其外部的所述收料环40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柔性定位环30为柔性材料制成,且可通过充气增大大体。当收料环40套在第二管状结构段20时,收料环40的内径与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外径大致相等;收料环40的宽度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宽度大致相等时,柔性定位环30膨胀,可以弥补刚性的收料环40、两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以及第二管状结构段四者之间形成的缝隙并形成填充该缝隙的形状,随着充气量的增大,柔性定位环30的刚性增强,从而形成对收料环40位置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定位环30可以从收料环与两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间的缝隙延伸出,形成柔性定位环30对收料环的半包围状,从而形成对收料环40位置的固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半径与所述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半径之差为8-12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管状结构段10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半径不同,以使得第二管状结构段20两端的第一管状结构段10可以对收料环40本身以及调节组件70与收料环40的组合抵接,形成对收料环40的定位。使定位方便、快捷、准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状结构段10的半径与第二管状结构段20的半径之差可以为8毫米、9毫米、10毫米、11毫米或12毫米,优选为10毫米。

请参阅图11,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切割设备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割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通过所述第三管状结构段50套设在所述切割设备的收料杆100上。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通过所述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10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20直接套设在所述切割设备的收料杆100上。每个第二管状结构段上设置有柔性定位环30,且柔性定位环30通过气管与外部的充气装置连通,且气管穿过第一管状结构段10伸出收料装置与外部的充气装置连通。另外,在本申请中,收料装置的长度与收料杆100的长度相匹配即可,即收料装置的长度可以大于收料杆100的长度,也可以等于收料杆100的长度或小于收料杆100的长度,优选为等于或小于收料杆100的长度,具体为490-530毫米,更优选为500-520毫米,例如为500毫米、502毫米、504毫米、506毫米、508毫米、510毫米、512毫米、514毫米、516毫米、518毫米或520毫米,最佳长度为510毫米,但不限于上述列举的范围。

本发明旨在保护一种收料装置,通过将多个第一管状结构段和多个第二管状结构段间隔设置,由于第一管状结构段的直径与第二管状结构段的直径不同,则可形成规则有序的凹凸结构,且在直径小的第二管状结构段上设置有柔性定位环,也就是在凹凸结构的凹状部位处设置有柔性定位环,将收料环套在柔性定位环上,当收料时,柔性定位环充气膨胀,体积增大,完成对收料环的固定、定位处理,即可转动收料。当需要收料前,需要对薄膜进行定位;由于在本申请中凹状结构成一定规律性的排列,可以在预先切好的薄膜条找选取其中的一条,将该薄膜条与对进行定位在凹状结构内柔性定位环进行位置比对,即可完成所有薄膜条的位置校准,简化了位置校准的程序,节省了工作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凹状结构的限制以及柔性定位环的固定,当薄膜在收料环上被收至一定量时,仍能保持料卷平面与收料杆的轴线保持垂直的精确性,持续收料。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点的定位,导致很难保证收料卷与收料杆轴线的垂直度;由此致使后续生产过程中收料卷会剧烈晃动、甚至倒塌,造成收料中断、物料报废和设备异常停机等严重影响生产的现象发生。

本申请通过设计第三管状结构段,与第一管状结构段和第二管状结构段,三者构成密闭空间,可以向密闭空间内充气,使结构段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膨胀,从而可以增加使用时的稳固性。另外,柔性定位环的设计,通过第二管状结构段的位置与密闭空间连通,从而被充气发生膨胀,体积增大,以对收料环进一步固定。

另外,本申请还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宽度,调节组件的宽度规格不同,以与收料环的不同宽度规格相配合,使两者的宽度之和与第二管状结构段的宽度相同,从而提高收料装置的实用性。在生产当中,现有技术在更换不同宽度卷料环时,还需对固定卷料环的位置的螺钉进行一一拆卸,再一一安装。而本申请直接通过宽度调节组件进行更换卡位即可,操作简单、方便,且缩短了生产所用的时长。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