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尤其应急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5478发布日期:2019-11-27 21:4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锁,尤其应急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所述锁尤其构成为用于安装到门扇内。其尤其优选是应急锁。



背景技术:

在此关注的锁尤其具有锁壳和盖板,并且构成为用于安装到门扇内。通常,经由锁的拨动件连接门执手。通过操纵门执手能够使锁的锁舌被回拉。此外,先前已知锁构成为用于容纳具有带动件的弹子锁。通过转动带动件使锁的锁闩移出和缩进。

在设计为“应急锁”的锁中,在锁内部设有能够通过转动拨动件(经由门执手)使锁闩缩进的机械装置。为此,例如在锁内部设有应急杆,所述应急杆将拨动件的转动运动转换为锁闩的平移运动。

此外,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位于锁内部的转换机械装置。该转换机械装置允许通过转动带动件将锁舌回拉。例如,设有转换元件(也称为下部的转换件),所述转换元件通过转动的带动件被提升。转换元件又操纵上部的转换件或经由拨动臂操纵拨动件,以便由此将锁舌回拉。

在拨动件处于不利位置时,在应急操纵的情况下能够引起在锁闩杆部上引导的转换元件卡在带动件上。由此,能够在应急情况下阻止锁闩完全缩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尤其应急锁,所述锁实现可靠的且少量维护保养的门运行。

该目的通过一种锁实现,所述锁包括:锁舌;锁闩,所述锁闩可沿着锁闩轴线移动以锁住锁;固定于锁闩的末端止挡;可转动的带动件或用于带动件的容纳部,以使锁闩沿着锁闩轴线移动;和可由带动件操纵的转换元件,用于将锁舌回拉,其中转换元件可围绕垂直于锁闩轴线的转换转动轴转动,并且沿一个转动方向贴靠在末端止挡上且可克服转换弹簧的力沿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下文中说明。

因此,该目的通过一种锁实现。所述锁尤其构成为暗锁。此外,所述锁尤其构成为应急锁。所述锁优选包括锁壳。

所述锁包括锁舌。锁舌尤其包括与锁舌杆部连接的锁舌头部。锁舌杆部在锁的内部中,尤其在锁壳中,以可线性运动的方式被引导。

此外,所述锁包括锁闩。锁闩可沿着锁闩轴线移动以锁住锁。锁闩尤其包括锁闩头部,所述锁闩头部与锁闩杆部固定地连接。锁闩杆部在锁壳内沿着锁闩轴线以可线性运动的方式被引导。由此,锁闩能够被移出以锁闭门,并且锁闩能够被缩进以解锁门。

此外,所述锁包括可转动的带动件,或构成为用于容纳可转动的带动件。该可转动的带动件尤其支承在锁壳内,或是弹子锁的部件。尤其优选也设有弹子锁容纳部。该弹子锁容纳部用于将弹子锁容纳在锁壳内。所述弹子锁尤其与尤其机电的球形把手连接或能够连接。带动件的转动轴线尤其垂直于锁闩轴线。带动件不必须强制地经由钥匙操纵,而是也能够以其他方式转动,尤其通过球形把手。在正常操作锁时,锁闩通过转动带动件移出和缩进。该运动能够单周或多周地进行。所述弹子锁能够插入在锁中,或者是能够插入到锁中的。由此,锁能够包围弹子锁,或者可与弹子锁连接。

所述锁尤其优选也包括锁定装置(zuhaltung)。该锁定装置由带动件操纵、优选提升,从而撤销锁闩的锁止。

此外,所述锁包括末端止挡。末端止挡尤其是“固定于锁闩的”。这表示,末端止挡是锁闩的部分或者设置在锁闩上,并且不相对于锁闩运动,而是与锁闩一起运动。此外,所述锁包括转换元件。转换元件由带动件操纵。转动的带动件尤其能够使转换元件线性移动,尤其提升。转换元件构成为用于回拉锁舌。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尤其提出,转换元件以可围绕垂直于锁闩轴线的转换转动轴转动的方式设置。该转换转动轴原则上实现转换元件的两个转动方向。沿着一个转动方向,转换元件贴靠在已描述的末端止挡上。沿着相反的转动方向,转换元件可克服转换弹簧的力转动。

转换弹簧实现转换元件的转动或枢转。这尤其在下面的过程中是有利的:如已描述的,末端止挡是固定于锁闩的,由此转换元件通过锁闩被强制引导。如果现在带动件处于不利,例如在三点钟或九点钟方向,并且锁闩不通过带动件的转动,而是以其他方式(例如经由应急功能)缩进,那么转换元件碰撞到带动件上。由此,在没有已描述的转换弹簧的情况下,锁闩的缩进会被阻止。然而,在此设有的转换弹簧实现转换元件的偏移。在该偏移时,转换元件克服转换弹簧的力转动。

当带动件能够被球形把手、尤其机电的球形把手旋转时,能够尤其得出带动件的有利的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出,转换弹簧支撑在转换元件上且支撑在锁闩上。在该实施方式中,转换弹簧因此不固定或支撑在锁壳上,而是与转换元件和锁闩一起运动。

在此尤其提出,转换弹簧固定在转换元件上且贴靠在固定于锁闩的末端止挡上。为此,尤其优选地提出,转换弹簧构成为片簧。

此外,在此尤其优选地提出,转换元件具有留空部。末端止挡伸入该留空部内。转换弹簧设置在该留空部内。在此,末端止挡优选位于留空部的壁部和尤其构成为片簧的转换弹簧之间。沿着一个转动方向,留空部的壁部碰撞到末端止挡上。沿着相反的转动方向,直至一定程度的运动是可行的,因为末端止挡贴靠在转换弹簧上且使该转换弹簧弹性变形。

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行的是,转换弹簧支撑在转换元件上,和支撑在锁壳上或锁的固定于锁壳的元件上。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行的是,转换元件沿一个转动方向贴靠在末端止挡上,而沿相反的转动方向可克服转换弹簧的力扭转。

转换转动轴的位置优选位于锁闩的上方。“锁闩的上方”的位置通过锁的通常的装入位置限定。替选地,也能够限定,转换转动轴位于锁闩的面向锁舌的一侧上。

此外,优选提出,转换元件在转换转动轴上经由滑槽引导装置以可线性移动的方式被引导。

为此,尤其提出,转换转动轴通过固定于锁壳的凸起形成。该凸起伸入转换元件的相应的槽内,从而形成滑槽引导装置。该滑槽引导装置实现转换元件的线性可移动性和可转动性。线性可移动性尤其设计用于转换元件的常规功能。转换元件因此通过带动件的转动而线性提升,并且在此操纵上部的转换件或拨动臂。

在此描述的转换元件优选是刚性构件。转换元件尤其一件式地构造。转换元件也能够由多个构件组成。但是重要的是,转换元件优选是刚性构件,进而不由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构件组成。除了所描述的转换元件外,优选设有操纵锁舌所必需的所有其他机械装置,例如经由拨动臂的操纵装置或上部的转换件,并且所述机械装置优选位于锁闩上方。

如已经描述的,优选提出,转换元件构成为用于直接操纵锁的拨动臂。转换元件接触拨动臂,进而在没有中间元件的情况下直接操纵拨动臂。通过操纵拨动臂,使拨动件转动。通过拨动件的转动又能够以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回拉锁舌。

所述锁优选包括应急杆。应急杆可由一个拨动臂操纵且设置用于使锁闩缩进。应急杆尤其可转动地固定在锁壳内。

此外,优选提出,所述锁包括锁定装置杆(zuhaltungshebel)。锁定装置杆同样由拨动臂操纵。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能够是也操纵应急杆的相同的拨动臂。锁定装置杆设计用于松开锁定装置,尤其提升锁定装置。

锁定装置能够锁止锁闩。所述锁定装置尤其可在释放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锁定装置允许锁闩运动到缩进位置中,在所述锁止位置中,锁定装置锁止锁闩。

通常,锁定装置在正常操作锁时由转动的带动件提升。在应急情况下,锁定装置能够通过经由拨动件操纵的锁定装置杆提升。

尤其,锁定装置能够包括用于移动带动件的操纵面。在锁定装置从释放位置运动到锁止位置中时,锁定装置移动带动件。尤其,当锁定装置从释放位置运动到锁止位置中时,带动件通过锁定装置朝向转换元件的方向运动。可行的是,锁闩包括滑动面,其中滑动面用于在锁闩运动时移动带动件。尤其,滑动面用于在锁闩运动到其缩进位置中时移动带动件。在这种情况下,滑动面优选将带动件朝向转换元件的方向移动。

滑动面尤其用于,移动带动面脱离与锁闩的接合。通过滑动面能够避免死点。滑动面能够将锁闩移动为,使得随后在锁闩运动到缩进位置中期间,带动件在锁闩的运动轴线的方向上不碰撞到锁闩。

特别优选的是,操纵面和滑动面相互配合。从而可行的是,操纵面构造成首先移动带动元件,使得随后带动件能够通过滑动面来移动。

如已经描述的,锁闩能够例如经由应急功能与带动件的转动运动无关地缩进。在此,在带动件处于不利位置时,转换元件能够碰撞到带动件上并且在此克服转换弹簧的力扭转。通过转换元件的该扭转和转换弹簧的复位力,经由末端止挡产生沿移出方向作用于锁闩的力。沿移出方向作用于锁闩的这个力尤其在应急情况下是不期望的。基于此,在锁内优选设有弹性的止动装置。止动装置构成为用于将锁闩保持在其缩进的位置上。尤其,止动装置构成和设置为,用于将锁闩保持在其缩进的最终位置上。尤其优选的是,锁闩在达到或快达到其缩进的最终位置时才锁定到止动装置中。

止动装置优选包括弹性的止动元件。弹性的止动元件尤其构成为止动弹簧。此外,止动装置优选包括在锁定状态下贴靠在止动元件上的止动面。尤其提出,止动元件固定于锁壳地设置。与此相应地,止动面构成在锁闩,尤其锁闩杆部上。在松开止动装置时,止动面压到弹性的止动元件上。由此,止动元件弹性变形且止动装置松开。

此外,优选提出,在也构成有止动面的相同的元件(尤其锁闩杆部)上设有操纵面。在止动装置锁定时,操纵面压到止动元件上。由此,止动元件变形,并且引起止动装置的锁定。

尤其,止动面和操纵面是锁闩杆部的两个彼此成角度,优选成锐角的面。

优选提出,弹性的止动装置和转换弹簧构成为,使得通过转换弹簧沿移出方向最大地作用到锁闩上的力不足以松开止动装置。因此,仅当锁闩例如通过转动带动件而再次沿移出方向运动时,才松开止动装置。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一个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在此示出:

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锁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锁的细节;

图3示出在一个替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锁的细节;

图4示出在应急功能操纵时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锁的细节;

图5示出图4中的细节的后视图,以及

图6示出图4中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借助图1至6详细说明锁1的实施例。锁1构成为具有应急功能的暗锁(应急锁)。

图1至6在此示出锁1的选定细节。在图3中示出锁1的变型方案。

如图1至6所示,锁1包括锁盒2和盖板3。锁壳2在此形成锁1的壳体并且用于容纳和支承各个构件。

锁1包括锁舌4。锁舌4包括锁舌杆部6,所述锁舌杆部部可线性运动地支承在锁壳2中。此外,锁舌4包括锁舌头部5,所述锁舌头部与锁舌杆部6连接。

此外,锁1包括拨动件7。经由拨动件7的所示出的四边形部连接门执手。通过按压门执手转动拨动件7。当然,也能够使用球形把手等替代门执手。

拨动件7包括多个拨动臂。这些拨动臂连同拨动件7一起转动。针对在这里重要的功能,详细描述第一拨动臂8、第二拨动臂9和第三拨动臂10。

此外,锁1包括锁闩11。锁闩11由锁闩杆部13和锁闩头部12构成。锁闩11沿着绘出的锁闩轴线30可线性运动地设置在锁壳2内,以便移出和缩进。

此外,设有锁定装置14。锁定装置14在锁止位置中将锁闩杆部13、进而整个锁闩11锁止。锁定装置14在图1中位于锁止位置中。锁定装置14能够克服锁定装置弹簧33的力可运动到释放位置中(参见图5)。在释放位置中,锁定装置14允许锁闩11运动。尤其,锁定装置14在释放位置中处于与锁闩脱离接合。在锁止位置中,锁定装置14处于与锁闩11接合。

如果在图1中带动件17逆时针旋转,那么带动件17到达锁定装置14的转换作用面35上。在带动件17继续转动时,锁定装置14从锁止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中。通过带动件17的继续转动,锁闩11从锁壳2向外移动。

如果锁闩11位于外移位置中,那么锁定装置14通过锁定装置弹簧33移动到锁止位置中。

此外,锁1包括容纳部18。例如具有可转动的带动件17的弹子锁可插入容纳部18中。经由弹子锁可使带动件17转动。

此外,锁1包括转换元件20。转换元件20可围绕转换转动轴21转动或枢转。转换转动轴21通过固定于锁壳的凸起22形成。凸起22延伸到转换元件20的槽内,从而滑槽引导装置23形成用于转换元件的线性可移动性。

拨动件7经由第一拨动臂8与锁舌7接合。在拨动件7转动时,第一拨动臂8使锁舌4缩回。

转换元件20贴靠在拨动件7的第二拨动臂9上。在带动件17转动时,转换元件20以通过滑槽引导装置23引导的方式可线性运动地提升。由此,经由第二拨动臂9实现拨动件7的转动运动,进而经由第一拨动臂8实现锁舌4的回拉。在这种情况下,带动件17贴靠在转换元件20的致动面34上。带动件17在图1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锁1包括应急杆15和锁定装置杆16。尤其在图5的后视图中可清楚看到应急杆15。

应急杆15和锁定装置杆16经由第三拨动臂10操纵并且在此枢转。锁定装置杆16将锁定装置14提升。应急杆15拉回锁闩11。

在该应急操纵中,在带动件17处于不利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引起转换元件20撞在带动件17上。该情形在图4、5和6中详细示出。

为了即使在带动件17处于不利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锁闩11的完全缩进,设有转换元件20的弹性偏移。为此,图2和3尤其示出转换元件20的两种不同的设置。

根据两个图2和3,在锁闩11上,尤其在锁闩杆部13上,设有末端止挡24。转换元件20贴靠在该末端止挡24上。沿着围绕转换转动轴21的转动方向,转换元件20能够克服转换弹簧26的力偏移。图2和3中的变型形式在转换弹簧26的设置方面有所不同。

根据图2(和根据图1以及图4至6),转换元件20具有留空部25。末端止挡24伸入该留空部25中。构成为片簧的转换弹簧26固定在转换元件20上并且同样延伸到该留空部中。在此,末端止挡贴靠在转换弹簧26上。

在根据图3的变型形式中,转换弹簧26一方面支撑在锁壳(或者固定于锁壳的元件)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撑在转换元件20上。在此,转换弹簧26尤其设置在转换转动轴21的区域内。

此外,锁1优选包括止动装置40。在此示出的止动装置40包括止动元件41。止动元件41固定于锁壳地设置。止动元件41在此构成为止动弹簧。

此外,止动装置40包括止动面42和操纵面43。止动面42和操纵面43构成在锁闩杆部13上。止动面42和操纵面43彼此成锐角。

锁定装置14具有操纵面32。通过该操纵面32,带动件17在锁定装置14从释放位置运动到锁止位置中时朝向转换元件20的方向运动。该运动尤其能够设置在锁闩11从锁壳2移出时。

根据本发明的锁1此外构造为,使得带动件17在锁闩11运动到缩进位置中时运动离开如下位置:在该位置中带动件17与锁闩11处于接合。该位置能够大致相应于图1中的11点钟位置。在带动件17的由带动件17经由操纵面32实现的运动而得出的位置中,带动件17在锁闩11运动到缩进位置中时到达锁闩11的滑动面31。滑动面31构造成,使得带动件17继续朝向转换元件20的方向运动。由此带动件17实现与锁闩杆部13脱离接合。这在图1中对应于带动件的大约10点钟位置。锁闩杆部13现在能够从带动件17旁运动经过。带动件17现在处于如下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带动件弹性地克服转换弹簧26的力运动转换元件20。

如果在图1中带动件17继续逆时针运动,从而使得带动件17脱离与转换元件20的相互作用,那么转换元件20通过转换弹簧26的力向回运动到转换元件20的初始位置中。在初始位置中,带动件17能够通过在致动面34上的贴靠经由转换元件20操纵锁舌头部5。

附图标记列表

1锁,尤其应急锁

2锁壳

3盖板

4锁舌

5锁舌头部

6锁舌杆部

7拨动件

8第一拨动臂

9第二拨动臂

10第三拨动臂

11锁闩

12锁闩头部

13锁闩杆部

14锁定装置

15应急杆

16锁定装置杆

17带动件

18容纳部

20转换元件

21转换转动轴

22凸起

23滑槽引导装置

24末端止挡

25留空部

26转换弹簧

30锁闩轴线

31滑动面

32操纵面

33锁定装置弹簧

34致动面

35相互作用面

40止动装置

41止动元件,尤其止动弹簧

42止动面

43操纵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