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接开关漏油处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5454发布日期:2019-03-08 22:5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接开关漏油处理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修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接开关漏油处理工具。



背景技术:

分接开关应用于线圈设备的分接变换与连接,在电力设备中应用较为广泛。常用油浸式配变中的分接开关中设有上下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分别用上螺帽及下螺帽拧紧,但是因季节、负荷等因素变化,密封圈(热胀冷缩)容易松动或老化导致漏油,需要吊芯检修。通常用扳手拧开上螺帽及下螺帽,但是由于配变上分接开关处通常还有其他电力元器件,扳手的规格过长、过厚容易与其他电力元器件发生干涉,无法正常使用,导致分接开关吊芯检修漏油处理耗时费力。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63567u,授权日为2008.12.10,名称为“一种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检修专用工具”,公开一种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检修专用工具,包括杆状手柄、与该杆状手柄一端连接的长方体头部以及位于该长方体头部上的两个能与绝缘转动轴上定位孔镶嵌配合的凸圆柱销。但该检修工具的缺陷是没有解决上螺帽及下螺帽难以拧开的问题,分接开关吊芯检修漏油处理依然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分接开关漏油检修时扳手的规格过长、过厚容易与其他电力元器件发生干涉,难以拧开上螺帽及下螺帽,导致分接开关吊芯检修漏油处理耗时费力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接开关漏油处理工具,能够同时快速地拧开上螺帽及下螺帽,省时省力,且不会与分接开关周边的其他电力元器件发生干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接开关漏油处理工具,包括竖向布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外套筒及可沿着外套筒轴线来回滑动的内套筒,内套筒与外套筒转动配合,内套筒下端的内壁形状与上螺帽的形状相匹配,外套筒下端的内壁形状与下螺帽的形状相匹配,外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下螺帽上,内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上螺帽上,外套筒上设有伸出的手柄,内套筒上设有伸出的挡柱,挡柱抵靠在外套筒的上端,外套筒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卡槽,卡槽与挡柱相匹配,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转动一定角度后,挡柱落入到卡槽中。

检修时,将外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下螺帽上,再将内套筒插入到外套筒中,转动内套筒,使内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上螺帽上。转动手柄,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挡柱落入到卡槽中,此时外套筒和内套筒连为一体一起随着手柄转动,将上螺帽和下螺帽同时快速旋出来更换密封圈,省时省力。同时检修时手柄位于分接开关的上方,手柄转动不会与分接开关周边的其他电力元器件发生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挡柱包括连接柱及滚动柱,连接柱的固定在内套筒的外侧壁上,滚动柱滚动设置在连接柱上,滚动柱与卡槽相匹配,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转动时,滚动柱沿着外套筒的上端面转动。减少挡柱与外套筒之间的摩擦,使得挡柱能够顺利地落入到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筒上设有竖向布置的滑槽,手柄滑动设置在滑槽中。使手柄的位置可以根据其他电力元器件的位置上下调节,防止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及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中,手柄本体铰接在滑块上。不使用时可以将手柄折叠收纳起来。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与外套筒的上端面之间通过弧形导向面过渡。使得挡柱能够稳定地落入到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筒包括上容置筒及下螺帽筒,内套筒滑动设置在上容置筒中,内套筒与上容置筒转动配合,下螺帽筒的内壁形状和下螺帽的形状相匹配。下螺帽筒用于拧下螺帽,上容置筒用于内套筒的插入与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容置筒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竖向布置的导向筋,各导向筋沿上容置筒的周向依次均布。导向筋在内套筒插入外套筒的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方便内套筒对准上螺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检修时,将外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下螺帽上,再将内套筒插入到外套筒中,转动内套筒,使内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上螺帽上。转动手柄,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挡柱落入到卡槽中,此时外套筒和内套筒连为一体一起随着手柄转动,将上螺帽和下螺帽同时快速旋出来更换密封圈,省时省力。同时检修时手柄位于分接开关的上方,手柄转动不会与分接开关周边的其他电力元器件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配变1、分接开关本体11、上螺帽12、下螺帽13、套筒2、外套筒3、上容置筒31、导向筋311、下螺帽筒32、手柄33、手柄本体331、滑块332、滑槽34、挡柱35、连接柱351、滚动柱352、卡槽36、弧形导向面37、内套筒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所适用的分接开关具有如下特征,包括安装在配变1上的分接开关本体11,分接开关本体的周围还安装有其他电力元器件,分接开关本体上设有上下两个密封圈,上下两个密封圈分别用上螺帽12及下螺帽13拧紧,且下螺帽的尺寸大于上螺帽的尺寸。

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分接开关漏油处理工具,包括竖向布置的套筒2,所述套筒包括外套筒3及内套筒4,外套筒由上容置筒31及下螺帽筒32一体成型而成,内套筒滑动设置在上容置筒中,内套筒可沿上容置筒的轴线来回滑动,上容置筒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竖向布置的导向筋311,各导向筋沿上容置筒的周向依次均布,理想地导向筋的数目为3个,上容置筒的轴线与任意两个导向筋的夹角均为120度,导向筋在内套筒插入外套筒的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方便内套筒对准上螺帽。内套筒下端的内壁形状与上螺帽的形状相匹配,内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上螺帽上,下螺帽筒的内壁形状与下螺帽的形状相匹配,下螺帽筒套设在下螺帽上,下螺帽筒用于拧下螺帽,上容置筒用于内套筒的插入与转动。如图1中所示,上螺帽与下螺帽均呈缺口圆状,这样上螺帽与内套筒的内侧壁贴合后,内套筒可以旋动上螺帽,下螺帽同理,当然上螺帽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需内套筒下端的内壁形状与之匹配即可。

内套筒与上容置筒转动配合。外套筒上设有伸出的手柄33,外套筒上设有竖向布置的滑槽34,手柄包括手柄本体331及滑块332,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中,手柄本体铰接在滑块上,手柄的位置可以根据其他电力元器件的位置上下调节,防止干涉且不使用时可以将手柄折叠收纳起来。内套筒上设有伸出的挡柱35,挡柱抵靠在外套筒的上端,外套筒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卡槽36,卡槽与挡柱相匹配,卡槽与外套筒的上端面之间通过弧形导向面37过渡。挡柱包括连接柱351及滚动柱352,连接柱的固定在内套筒的外侧壁上,滚动柱滚动设置在连接柱上,滚动柱与卡槽相匹配,当外套筒相对内套筒转动时,滚动柱沿着外套筒的上端面转动吗,减少挡柱与外套筒之间的摩擦,使得挡柱能够顺利地落入到卡槽中。

本发明使用时,将外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下螺帽上,再将内套筒沿着导向筋插入到外套筒中,转动内套筒,使内套筒的下端套设在上螺帽上。转动手柄,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挡柱落入到卡槽中,此时外套筒和内套筒连为一体一起随着手柄转动,将上螺帽和下螺帽同时快速旋出来更换密封圈,省时省力。同时检修时手柄位于分接开关的上方,且可根据分接开关周边的其他电力元器的位置上下滑动,确保不会发生干涉,不使用时手柄还可折叠收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