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要求2017年11月9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62/584,021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在机动车辆闭合系统中使用的用于控制闭合面板的锁定和释放的类型的闭合闩锁组件。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操作式闭合闩锁组件,该动力操作式闭合闩锁组件提供动力解闩锁特征,并且配备有机械掣爪释放及复位机构以释放和恢复棘齿保持功能。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鉴于消费者对配备有先进的舒适性及便利性特征的机动车辆的需求增加,许多现代机动车辆现在设置有在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钥匙型进入系统的情况下允许闭合面板(即门、后挡板、提升式车门和行李箱盖)的锁定和释放的被动进入系统。在这方面,现在车辆闩锁系统可以使用的一些普遍特征包括动力锁定/解锁、动力释放和动力系紧。这些“动力(powered)”特征由安装至闭合面板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来提供,并且该动力闭合闩锁组件通常配备有经由至少一个动力操作的致动器控制的棘齿及掣爪型的闩锁机构。通常,通过棘齿被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中以可释放地保持撞销,闭合面板被保持在闭合位置中,其中,撞销被安装至车辆的结构本体部分。通过在掣爪位于棘齿保持位置时使掣爪与棘齿接合,棘齿被保持在其撞销捕获位置中。在许多棘齿及掣爪型闩锁机构中,掣爪能够操作成处于其棘齿保持位置中,以将棘齿保持在副或“软闭合(softclose)”撞销捕获位置与主或“硬闭合(hardclose)”撞销捕获位置中的一者中。当棘齿通过掣爪保持在棘齿的副撞销捕获位置时,闩锁机构用于将闭合面板相对于车辆的车身部分闩锁在部分闭合位置。类似地,当棘齿通过掣爪保持在棘齿的主撞销捕获位置时,闩锁机构用于将闭合面板相对于车辆的车身部分闩锁在完全闭合位置。
为了将闭合面板从其完全闭合位置释放,动力闩锁释放机构被供以动力和致动,以将掣爪从其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由此棘齿偏置装置与施加在撞销上的密封载荷协作以用于强制地将棘齿从其主撞销捕获位置枢转至撞销释放位置。在棘齿位于其撞销释放位置的情况下,闩锁机构使闭合面板解锁,以用于随后朝向闭合面板的打开位置移动。在提供动力释放特征的闭合闩锁组件中,闩锁释放机构通常由动力操作式释放致动器控制。
在将掣爪从其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之前,或在将掣爪从其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时,如果动力被中断,则会出现与一些动力致动式闭合闩锁组件相关联的问题,其中,该动力致动式闭合闩锁组件提供将闭合面板从其完全闭合位置释放的能力。如果在打开闭合面板之前,动力被中断的这种情况下,负责使掣爪抵抗弹簧构件的偏压而驱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的动力致动式部件不能被致动,从而阻止掣爪向棘齿释放位置移动,由此阻止棘齿向撞销释放位置移动,并且因此阻止闭合面板能够被打开。在另一方面,在掣爪被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之后由此允许所述闭合面板被打开,但在掣爪被返回至其中棘齿被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主撞销捕获位置和副撞销捕获位置)中的一者的棘齿保持位置之前,如果动力被中断,则将阻止闭合面板能够被闭合和保持在软闭合位置和硬闭合位置中。如此,只要动力保持中断,就可以有效地阻止闭合面板能够被打开或者阻止闭合面板能够被返回至软闭合位置或硬闭合位置。因此,在闩锁组件的动力恢复情况下,仅掣爪能够从棘齿保持位置释放,或者被返回至棘齿保持位置,进而只要动力保持中断,则分别阻止闭合面板能够被打开,或者阻止闭合面板能够返回至闭合或部分闭合位置。
因此,虽然当前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足以满足法规要求并提供了增强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但仍然存在对改进该技术并提供解决和克服与比如上述讨论的内容相关联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些缺点的替代性特征和布置的需要。例如,在动力可致动闩锁应用中,在没有可用的电池电源且超导体(sc)备用能量完全耗尽的情况下,需要辅助的机械备用释放机构来确保车辆乘员能够释放闩锁并打开车辆闭合面板。存在如下另一需要:当车辆面板被打开并且闩锁未被复位时,需要能够将闩锁机械地复位以允许车辆面板被闭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述,而不是对与本公开提供的详细说明书中所描述和说明的发明构思相关联的所有特征、优点、方面和目的的全面公开。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闭合系统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该动力闭合闩锁组件构造成在没有动力被供给至动力闭合闩锁的情况下能够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被手动地致动。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闭合系统的具有如下能力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掣爪能够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从棘齿保持位置释放,以允许棘齿从撞销捕获位置释放,从而允许车辆闭合面板被打开,并且允许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使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机械地复位到棘齿保持位置,以允许棘齿从撞销释放位置返回至撞销捕获位置,从而允许车辆闭合面板在动力故障的情况下被返回至软闭合位置和硬闭合位置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闭合系统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该动力闭合闩锁组件构造成包括可机械致动释放特征,该可机械致动释放特征在动力故障或中断的情况下能够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被触及。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该动力闭合闩锁组件构造成包括可机械致动复位特征,该可机械致动复位特征在动力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被触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提出的用于机械释放和/或复位的解决方案不使用鲍登线缆(bowdencable)、杆或其他连杆机构,而是提供了允许直接在动力释放/复位齿轮机构上进行机械动作的特征,由此直接地模仿动力释放马达的作用就像动力释放马达被供以动力一样,虽然是机械的而不是使用电力。
根据另一方面,旋钮备用件(备用致动杆或释放构件)直接安置在车辆闭合面板的j平面上,由此该旋钮备用件被车辆乘员从车辆的客舱内侧直接地可获得和可触及,该旋钮备用件通过旋钮备用件的比如沿逆时针方向和/或沿顺时针方向的运动(旋转或其他方式)而作为纯机械释放/复位机构。因此,在动力故障或中断的情况下,车辆乘员能够容易地离开车辆。
根据另一方面,当车辆闭合面板被打开并且由于动力故障或中断比如电池动力耗尽并且sc放电而不能被闭合至软和/或硬闭合位置时,旋钮备用件能够被移动,比如沿着逆时针方向和/或顺时针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旋转,或者以另外的方式移动,由此将车辆闭合面板的闩锁机构机械地复位并且允许车辆闭合面板被闭合和闩锁在软和/或硬闭合位置中的至少一者中。
根据另一方面,根据本公开的机械释放和/或复位机构能够使用在车辆的任一或更多个闭合面板上,由此使得由乘员从车辆内侧的任何位置容易地触及这种机械机构。
根据另一方面,旋钮备份件可以被构造成用于接纳车辆钥匙,于是车辆钥匙的旋转运动或以其它方式的运动能够导致车辆闭合面板的闩锁机构的机械释放和/或复位机构的致动。
根据另一方面,设置有用于与机动车辆中的闭合面板一起使用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该动力闭合闩锁组件包括棘齿,该棘齿能够在撞销释放位置与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在撞销释放位置处,棘齿定位成使撞销释放,在撞销捕获位置处,棘齿定位成保持撞销,并且其中,棘齿朝向其撞销释放位置偏置。还包括有掣爪,该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掣爪定位成将棘齿保持在棘齿的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掣爪定位成允许棘齿向棘齿的撞销释放位置的运动,其中,掣爪朝向棘齿保持位置偏置。此外,设置有使棘齿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可操作地移动的动力驱动致动器。此外,设置有机械释放/复位机构,该机械释放/复位机构能够从车辆的客舱内壳被触及,其中,机械释放机构构造成使掣爪从车辆的客舱内从棘齿保持位置释放,以允许棘齿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并且允许车辆闭合面板被打开,在撞销释放位置处,棘齿使撞销释放。
根据另一方面,机械释放/复位机构构造成从车辆的客舱内使掣爪返回和复位到棘齿保持位置,以允许棘齿返回至撞销捕获位置并且允许车辆闭合面板返回至软闭合位置和硬闭合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在撞销捕获位置处,棘齿定位成捕获撞销。
根据另一方面,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操作性地联接至动力驱动致动器的齿轮构件,该齿轮构件具有凸轮凸部,该凸轮凸部构造成响应于动力驱动致动器的选择性致动而与致动器杆抵接以使致动器杆枢转,并且使掣爪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另一方面,齿轮构件可以构造成用于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与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旋转,其中,齿轮构件上的凸轮凸部可以构造成响应于齿轮构件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使致动器杆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齿轮构件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允许致动器杆沿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机械释放/复位机构可以联接至齿轮构件,使得机械释放机构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的机械致动运动致使齿轮构件旋转,就像齿轮构件由动力驱动致动器来供以动力一样,由此通过纯机械致动来模仿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动力致动。
根据另一方面,机械释放/复位机构可以被直接固定至齿轮构件并且沿着齿轮构件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延伸,使得机械释放/复位机构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的机械致动运动致使齿轮构件与机械释放/复位机构共同地旋转,就像齿轮构件由动力驱动致动器供以动力一样,从而通过纯机械致动模仿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动力致动。
根据另一方面,致动器杆可以被构造成响应于齿轮构件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致动器杆可以构造成响应于齿轮构件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沿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致动器杆可以被构造成响应于齿轮构件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致动器杆可以构造成响应于齿轮构件沿第二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沿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动力可致动闭合闩锁组件的动力中断期间允许动力可致动闭合闩锁组件被转变成选择性手动致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棘齿,该棘齿能够在撞销释放位置与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此外,提供掣爪,该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棘齿保持位置用以将棘齿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中,棘齿释放位置允许棘齿向撞销释放位置的运动。提供动力驱动致动器和致动器杆,该致动器杆构造成与动力驱动致动器和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联结,其中,致动器杆能够响应于动力驱动致动器的动力启用而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致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致动器杆能够响应于动力驱动致动器的动力启用而沿与第一致动器杆方向相反的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致使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此外,提供备用致动杆,该备用致动杆能够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被触及以用于机械致动,其中,备用致动杆构造成与致动器杆以可操作的方式联结,以使致动器杆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第二致动器杆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枢转,其中,该致动器杆沿着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允许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该致动器杆沿着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允许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齿轮构件,该齿轮构件操作性地联接至动力驱动致动器以用于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与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旋转,并且将齿轮构件设置成具有凸轮凸部,该凸轮凸部构造成响应于齿轮构件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与致动器杆抵接以使致动器杆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齿轮构件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允许致动器杆沿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使掣爪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
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其他应用领域将变得明显。本发明内容中列出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中描述的附图仅为了说明所选择的实施方式而非所有可能的实现形式,因此附图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是配备有动力门致动系统的机动车辆的立体图,该动力门致动系统位于乘客摆动门与车身之间,其中,摆动门配备有根据本公开的教示构造的具有机械释放和复位特征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
图1a是图1中的闭合面板的分解图;图1b是图1中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立体图;
图1c是图1中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局部立体图,图1c示出了工具与机械释放和复位特征的接合;
图1d是图1中的动力闭合面板的局部立体图,图1d示出了能够通过闭合面板的内板面板触及的机械释放和复位特征动力闭合闩锁组件;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等距视图,图2a总体上示出了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处于闩锁位置中的部件;
图2b是与图2a类似的视图,图2b总体上示出了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处于未闩锁的释放位置中的部件;
图2c是图2b的放大视图,图2c总体上示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接纳部的可延伸构型;
图3是示出了处于释放位置的动力释放致动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被示出为处于释放位置中的动力释放致动器的正视图;
图5是与4类似的视图,其中,动力释放致动器被示出为处于复位原始位置;
图6是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图1b中的动力释放致动器的正视图;
图7是图1a中的闭合面板的放大组装图,图7示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在装饰面板中形成的进入特征;
图8是图1a中的闭合面板的放大组装图,图8示出了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在装饰面板中形成的进入特征;
图9是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图1b中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沿着图1d中的线10’-10’截取的俯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d中的线10’-10’截取的俯视图,图11示出了图7中的进入特征;
图12是沿着图1d中的线10’-10’截取的俯视图,图12示出了图8中的进入特征;
图13是沿着图1d中的线10’-10’截取的俯视图,图13示出了图8中的设置有延伸构件的进入特征;以及
图14是图13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在机动车辆闭合系统中使用的闭合面板和用于闭合面板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此,提供了动力闭合闩锁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的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因此,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比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具体细节,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些部分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表述“动力闭合闩锁组件”将用于总体上指示适于与车辆闭合面板一起使用的任何动力操作式闩锁装置。此外,表述“闭合面板”将用于指示安装至机动车辆的车身部分并且能够在打开位置与至少一个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相应地打开和关闭通向机动车辆的内部车厢的入口的任何元件,并且因此表述“闭合面板”包括但不限于行李箱盖、后挡板、提升式门、发动机罩和天窗以及机动车辆的滑动或枢转乘客门,以下描述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对上述各项进行明确参照。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并不意在为限制性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种”和“该”也可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和“具有”是包括性的并因此指明所阐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被解释为必须要求其以所论述或所示出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特别地表明为执行的顺序。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替代的步骤。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或层上、接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其他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以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以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用语(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应当以相同的方式来解释。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举的项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尽管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定。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除非上下文明确表明,否则比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之类的术语在本文中使用时并不意味着顺序或次序。因此,下面论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教示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在本文中可能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内”、“外”、“下”、“下方”、“在......之下”、“上”、“上方”、“顶部”等以便与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可以意在涵盖装置在使用中或操作中的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面”的元件于是将被定向“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涵盖上方和下方两个取向。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的角度或以其他取向),并且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
首先参照附图中的图1,机动车辆10被示出为包括车身12,车身12限定通向内部乘客舱的开口14,内部乘客舱也被称为客舱15。闭合面板16例如车门16被说明性地示出为可枢转地安装至车身12以在打开位置(所示出的)与完全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从而相应地打开开口14和关闭开口14。闭合面板16说明性地包括在图1a(在组装视图中)中以分离的方式示出的结构门体212。结构门体212包括呈连续的面板的形式的外金属板层214和大致u形的内金属板层216。更具体地,内金属板层216包括形成腔213的底壁218和两个相邻的相对的端壁220、222。端壁220具有用于腔213内部的闩锁的闩锁安装表面226,闩锁安装至端壁220的在边缘部分16a上的相对的外侧。图1a的结构门增强面板230设置在外金属板层214与内金属板层216之间,以为结构门提供结构增强。闭合面板16说明性地包括装饰面板250,装饰面板250在图1a中示出为从结构门体212拆卸,装饰面板250构造成在被组装于结构门体212时在内金属板层216上延伸,以在客舱15提供闭合面板16的美学上令人愉悦的外观。装饰面板250通常是如本领域本身已知的通过模塑方法形成。例如参见,美国专利no.5,387,390、no.5,397,409、no.5,571,355、no.5,885662、no.6013210和no.6,017,617。装饰面板250通过比如按扣、夹子或螺钉之类的传统装饰紧固件部分地固定至内金属板层216的侧壁面,并且通常以突出的周边tp的方式示出以覆盖内金属板层216。
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被示出为邻近于闭合面板16的边缘部分16a而紧固至闭合面板16(参见1d),边缘部分16a也被称为“关闭面”,并且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包括闩锁机构19,该闩锁机构19能够与固定地紧固至开口14的凹入边缘部分14a的撞销20以可释放的方式接合。如将详细描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能够操作成接合撞销20并且以可释放的方式将闭合面板16保持在其完全闭合位置。外部把手22和内部把手24可以设置成通过鲍登线或成形的金属杆与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机械连接,以允许选择性地致动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闩锁机构19以从闩锁机构19释放撞销20且允许闭合面板16随后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可选的锁定旋钮26提供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锁定状态的视觉指示,并且还能够操作成机械地改变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锁定/解锁状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部把手22和/或内部把手24和/或锁定旋钮26通过电信号线21与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电连接(例如,通过闩锁电连接器127与电子控制单元106电通信),以用于控制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操作。如此,可以省去上面提到的物理鲍登线缆或成形的金属杆。在车身12中的开口14的边缘部分14a上安装有防风雨密封件28,并且当闭合面板16通过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闩锁机构19被保持在其完全闭合位置时,防风雨密封件28适于在与闭合面板16的配合密封表面接合时弹性地压缩,以便在它们之间提供密封界面,该密封界面构造成防止雨和灰尘进入乘客舱,同时使可听到的风噪声最小。为了清楚起见并且考虑到与机动车辆10的功能上的关联,闭合面板16在下文中被称为车门16。
现在将提供根据本公开的教示构造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非限制性示例的详细描述。通常,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包括:动力驱动致动器,且也被称为动力释放致动器30;长形致动器杆32;齿轮构件,其在下文中被称为齿轮34,齿轮34将动力释放致动器30可操作地联结且可操作地联接至致动器杆32;掣爪40;以及掣爪杆,其也被称为释放杆42,释放杆42将致动器杆32可操作地联结且可操作地联接至掣爪40。棘齿44构造成在闭合面板16处于闭合位置时用于与掣爪40选择性地锁定接合以及用于与撞销20选择性地锁定接合。总体上以46示出了可手动致动的机械释放和复位特征,其也被称为机械释放/复位机构、超控/复位特征或机构,其中,超控/复位特征46可由客舱15中的乘员触及,并且能操作成手动地致动闩锁机构19以从闩锁机构19释放撞销20并且允许复位操作以使掣爪40返回到准备位置,从而允许闭合面板16返回到完全闭合的闩锁位置。参照图1b和图6,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是,上述部件可以安装至壳体以及安装到壳体内,壳体有时被称为框架板48,其适合于被定形状成用于预期的车辆应用且具有壳体覆盖件或框架板覆盖件50,壳体覆盖件或框架板覆盖件50用于支承和封围上述机构和动力致动器。在说明性示例中,框架板48——且类似于在题为“electricalvehiclelatch(电动车辆闩锁)”的美国专利申请2014/0175813中公开和描述的支承组件2,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包括两个支承体108、109。本体108、109彼此横向地或基本垂直地布置,以便限定框架板48的当沿垂直于本体108、109两者的平面观察时的l形构型(例如,参见图9)。特别地,本体108基本上是板状的并且承载闩锁机构19,而本体109是流体密封壳体,本体109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将电子控制单元106和动力释放致动器30容纳在内部。此外,本体109也可以说明性地以下述方式在内部容纳备用电源117,该备用电源117比如用于例如在主车辆电池(例如主电源)不可用的情况下向电子控制单元106和电力释放致动器30供电的超级电容器组:该方式为题为“backupenergysourceforautomotivesystemsandrelatedcontrolmethod(用于汽车系统和相关控制方法的备用能源)”的国际专利申请wo2014/102283和题为“actuatorassemblyforamotorvehiclewithabackupenergysourcehavingintegratedboost/buckconverterandchargingsystem(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带有集成升压/降压转换器和充电系统的备用能源的致动器组件)”的美国专利申请no.us2017/0341526中所描述的方式,上述两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应当认识到的是,备用电源117可以设置在本体109的外部,例如安装于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上或位于闭合面板16中的附加壳体中。板形本体108平行于第一平面p1延伸,构造成例如使用紧固件109紧固至闭合面板关闭面16a(例如,关闭面16a的内表面226)。本体109承载印刷电路板119,在示例性示例中,在平行于第二平面p2且横向于平面p1的位置处支承电子控制单元106和备用电源117;特别地,平面p1和p2基本上是正交的,并且在所示的示例中,平面p1和p2形成略微超过90°的角度(参见图9)。本体109还可以构造成紧固至内面板216,使得第二平面p2定位成与内面板216相邻。图9到图14中的本体109被示出为移除壳体壁150仅为了示出齿轮34和接纳部102。
框架板48是刚性部件,在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被示出为构造成固定地紧固至车门16的边缘部分16a并且限定了大致鱼嘴形的进入孔口52,撞销20在车门16相对于车身12运动时通过该进入孔口52行进。闩锁机构19在该非限制性示例中被示出为包括棘齿44和掣爪40的单个棘齿及掣爪装置,但是本文预期的是可以结合的多个掣爪和/或棘齿杆,如车辆闭合面板闩锁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那样。例如,闩锁机构19可以构造成双掣爪构型,包括主掣爪25’、辅助棘齿26’和副掣爪27’,如美国专利申请2014/0175813中所描述的,其中,本文描述的根据说明性示例的可手动致动的机械释放和复位特征46可适于提供由用户驱动工具的外部旋转所施加的第一齿轮53’(例如,类似于齿轮34)的旋转,用户驱动工具比如为钥匙100,其被接纳在齿轮53’的如本文所述的接纳部中以用于对副掣爪27’进行致动,其中,附图标记被附加了对应于美国专利申请2014/0175813的附图标记的撇号“’”。棘齿44通过棘齿枢转销54被支承以相对于框架板48旋转运动。棘齿44构造成包括终止于撞销捕获凹部58的轮廓导引通道56、闭合凹口60和在闭合凹口60与鼻形末端部分64之间延伸的凸轮表面62。由箭头66示意性地示出的棘齿偏置构件通常适于将棘齿44偏置成绕棘齿枢转销54在第一、打开或“释放”方向上旋转(即,图2a和图2b中的逆时针方向)。如将详细描述的,棘齿44可以在其撞销释放位置与撞销捕获(即“硬闭合”)位置之间的一系列运动中移动,其中,中间位置(即“软闭合”位置)也在本文中被考虑。
掣爪40被支承以相对于掣爪枢转销68旋转运动,比如可以被设置成从框架板48延伸。掣爪40构造成包括具有闩锁肩部70的本体部分,闩锁肩部70适于响应于棘齿44在其撞销捕获位置与其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的运动而骑靠在棘齿44的凸轮表面62上。掣爪40上的闩锁肩部70还构造成在棘齿44位于其撞销捕获位置时接合闭合凹口60。设置有以箭头72示意性示出的掣爪偏置构件,掣爪偏置构件用于通常将掣爪40沿第一旋转方向(即,图2a和图2b中的顺时针方向)朝向其棘齿保持位置偏置。另一偏置构件包括以箭头74示意性地示出的释放杆偏置构件,其设置用于通常沿第一旋转方向(即图2a和图2b中的顺时针方向)对释放杆42进行偏置。如此,释放杆偏置构件74将释放杆42偏置成与致动器杆32偏置接合。
根据非限制性方面,可手动致动的超控/复位特征46被示出为具有备用释放杆,备用释放杆也被称为备用旋钮或备用致动杆82。可手动致动的超控/复位特征46提供了在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任何操作状态期间,在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电源中断的情况下,从客舱15内对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进行超控和复位的能力。如此,超控/复位特征46允许在客舱15内使车辆闭合面板16在没有动力供应到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情况下从关闭的闩锁位置释放到打开的未闩锁位置,以及从打开的未闩锁位置返回到关闭的闩锁位置,如下文更详细讨论的。虽然这里提及的是可手动致动的超控/复位特征46在电源中断时提供对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进行超控和复位的能力,但是也可以通过可手动致动的超控/复位特征46来克服阻止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复位的其他条件、比如马达86中的机械故障。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性地,动力释放致动器30示出为包括具有驱动轴的可选择性致动的电动马达86,驱动轴被示出为驱动蜗杆轴,其也被称为驱动齿轮或蜗轮88,驱动齿轮或蜗轮88构造成用于与齿轮34以啮合的方式驱动接合。齿轮34被支承为用于响应于马达86的致动而绕齿轮轴94的中心轴线ca选择性地旋转,其中,齿轮34具有从其表面轴向向外延伸的凸轮凸部90,其中,凸轮凸部90构造成用于与致动器杆32上的凸轮表面92驱动接合。如此,当电动马达86沿第一方向驱动驱动蜗杆轴88时,驱动蜗杆轴88使齿轮34和固定至齿轮34的凸轮凸部90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旋转,该第一齿轮构件方向也被称为第一解锁释放方向96(图2a),并且当电动马达86沿与第一方向上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驱动蜗杆轴88时,驱动蜗杆轴88使齿轮34和固定至齿轮34的凸轮凸部90沿与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构件方向旋转,该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也被称为第二锁定或闩锁方向98(图2b)。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与方向98类似的偏置的弹簧可以使齿轮34沿与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构件方向旋转,从而反向驱动该驱动蜗杆轴88,而不需要致动器30的操作。
在正常使用中,在全功能电操作下,直接响应于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选择性致动,致使蜗轮88旋转并且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以可旋转的方式驱动齿轮34,由此凸轮凸部90与齿轮34共同旋转成与致动器杆32的凸轮表面92偏置接合,从而使可枢转的致动器杆32绕销32a沿第一致动器杆释放方向33枢转。虽然本文中示出了致动器杆32和其他杆的枢转运动,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比如致动器杆32之类的杆的其他运动也是可能的,这使得杆能够移动、例如滑动。随着致动器杆32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33枢转,致动器杆32的位于销32a的与凸轮表面92相反的一侧的驱动凸耳78强制驱动释放杆42的致动凸片43以使释放杆42抵抗释放杆偏置构件74的偏置而枢转,从而使释放杆42的释放凸片45与掣爪40的被示出为直立销41的释放凸耳驱动接合。随着释放凸片45驱动释放凸耳41,致使掣爪40从棘齿保持位置(图2a)枢转到棘齿释放位置(图2b),以提供掣爪40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的动力辅助运动。当掣爪40抵抗掣爪偏置构件72的偏置而旋转时,闩锁肩部70枢转成与棘齿44的闭合凹口60脱离接合,从而允许棘齿44在棘齿偏置构件66的偏置下从撞销捕获位置枢转至撞销释放位置。此后,直接响应于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持续动力致动,蜗轮88继续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98以可旋转的方式驱动齿轮34,由此凸轮凸部90与齿轮34一起旋转成与凸轮表面92脱离接合,随之,致使致动器杆32沿与第一致动器杆释放方向33相反的第二致动器杆复位方向35枢转,以允许释放杆42的释放凸片45在释放杆偏置构件74的偏置下枢转离开掣爪40的释放凸耳41枢转,并且因此,掣爪40能够在门关闭事件发生时顺时针旋转成与棘齿凸轮表面62接合而用于准备就位,从而返回到棘齿保持位置,以将门16保持在闭合位置。
另一方面,在断电或电源中断状态期间,当电动马达86不能被供电时,或者在电动马达86的机械故障期间,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选择性手动致动可以从客舱15内通过备用致动杆82来执行,以将掣爪40从棘齿保持位置释放,从而允许门16打开,并且还在门关闭事件发生时将掣爪40复位以使掣爪40从棘齿释放位置返回到与棘齿凸轮表面62接合以用于准备就位,从而返回到棘齿保持位置,以将门16保持在闭合位置中。
因此,如果在如上所述的电源中断或机械故障/问题期间,掣爪40的闩锁肩部70不能返回成与棘齿44的凸轮表面62偏置抵接(并且当棘齿44位于其撞销捕获位置时,掣爪40上的闩锁肩部70也不能返回成与闭合凹口60偏置抵接且接合),则超控/复位特征46可以从客舱15内被手动启动来克服对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电力缺乏或克服与动力释放致动器30相关的机械问题。为了致动超控/复位特征46,车辆钥匙100或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文的公开内容时将理解的其他适当成形的工具可以通过设置在门16的内部面板216中的开口插入,该开口也被称为作为进入孔口97,其中,进入孔口97设置成易于被客舱15中的乘员触及。如此,钥匙100可以插入备用致动杆82的接纳部102(接纳部102说明性地为用于接纳的车辆钥匙100的尖端104的相应尺寸的槽)中。说明性地,接纳部102可以与轴94一体形成,或者可以是连接至轴94的单独的延伸轴95,如图2c和图9所示。说明性地,作为示例,在轴94、95上设置有具有配合的键合特征195、197的键合连接件以用于压配合,但是其他连接件也是可能的。例如,在齿轮34的正常操作期间,轴94、95可以例如通过弹簧偏置离开彼此以避免致动器30在正常操作期间必须旋转延伸轴95,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者用钥匙100将轴95朝向轴94推动以克服偏置并允许延伸轴95旋转以使轴94同时旋转,从而使轴95和轴94在期望的手动释放期间彼此接合。参照图1b,轴94本身形成为一体的长形轴,或者轴94可以设置有附接至轴94的延伸轴95,并且轴94被示出为延伸穿过本体109的壳体壁150(例如,通过端口111)以将接纳部102定位在本体109外部。密封件107在图1b中被示出为环绕或围绕延伸轴95,而不会不必要地阻碍轴94、95的旋转。参照图1c和图10,轴94可以在本体109的内部延伸,以将接纳部102定位在本体109的内部。尽管任何干扰装饰面板250阻碍钥匙100的本体101以防止钥匙尖端104与接纳部102的接合,但是例如通过延伸轴95或通过沿轴线ca整体延伸轴94来改变轴94的有效长度可以允许工具、比如具有较短长度的钥匙100接合接纳部102。当钥匙100被接纳在接纳部102中时,车辆钥匙100可以旋转以使备用致动杆82旋转并以好像蜗轮88和齿轮34通过动力致动而旋转的类似的方式引起齿轮34的共同旋转和蜗轮88的同时旋转。因此,齿轮34的手动致动和旋转模仿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的功能,就像齿轮34被供以动力。因此,通过根据需要用钥匙100使凸轮凸部90移动而使备用致动杆82在所需的顺时针和/或逆时针方向上的选择性旋转,掣爪40能够被手动移动到所需位置。因此,如果希望将掣爪40从棘齿保持位置释放以允许门16被打开,则钥匙100和超控/复位特征46可以沿第一释放方向、比如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如果希望在关闭门16时将掣爪40复位以允许掣爪40移动到棘齿保持位置,则钥匙100可以被逆时针旋转以将超控/复位特征46的凸轮凸部90移动成从与凸轮表面92脱离接触,或者可以通过钥匙100使超控/复位特征46沿相反的第二复位方向、比如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凸轮凸部90沿着凸轮表面92向后滑动到复位原始位置(图2a和图4)。因此,应当注意的是,凸轮凸部90可以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在图2b、图3和图5中示出的释放位置,并且然后凸轮凸部90可以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以将凸轮凸部90驱动成与凸轮表面92脱离接合,于是致动器杆32在释放杆42的偏置下返回复位原始位置,如图2a和图4所示。否则,当处于图2b、图3和图5中所示出的释放位置时,凸轮凸部90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基本上使凸轮凸部90的路径沿着凸轮表面92反转,直到凸轮凸部90返回复位原始位置,如图2a和图4所示。
然后,在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动力恢复时,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能够自动返回其动力操作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允许可动力致动闭合闩锁组件18在可动力致动闭合闩锁组件18的动力中断期间被转换成进行选择性手动致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能够在撞销释放位置与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的棘齿44。此外,提供能够在将棘齿44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的棘齿保持位置与允许棘齿44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的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掣爪40。提供动力驱动致动器30和致动器杆32,致动器杆32构造成与动力驱动致动器30和掣爪40可操作地联结,其中,致动器杆32能够响应于动力驱动致动器30的动力致动而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致使致动器杆40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致动器杆32能够响应于动力驱动致动器30的动力致动而沿与第一致动器杆方向相反的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致使掣爪40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此外,提供能够从机动车辆10的客舱15内进行机械致动的备用致动杆82,其中,备用致动杆82构造成与致动器杆32可操作地联结以使致动器杆32沿允许掣爪40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的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允许掣爪40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的第二致动器杆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枢转。
根据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齿轮构件34,齿轮构件34操作性地联接至动力驱动致动器3以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与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旋转,并且将齿轮构件34设置成具有凸轮凸部90,凸轮凸部90构造成响应于齿轮构件34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与致动器杆32抵接以使致动器杆32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将掣爪40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齿轮构件34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旋转而允许致动器杆32沿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将掣爪40从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棘齿保持位置。
现在参照图6和图9,本体109包括环形密封件107、比如可压缩的橡胶o形环密封件,其粘附至本体109并围绕形成在本体109的壳体壁150中的端口111。当动力闭合闩锁组件18紧固至闭合面板(参见图1d)时,密封件107在内金属板层216的内表面与壳体150之间形成防水密封,从而防止水和碎屑通过端口111进入本体109的壳体。
现在参照图7,为了允许钥匙尖头104(例如工具)进入接纳部102,在一些车辆构型中,装饰面板250可以覆盖且阻挡通向超控/复位特征46的路径。例如,在一些车辆构型中,装饰面板250可以构造成与c柱或c柱装饰面板9齐平。因此,装饰面板250设置有进入特征或端口260。例如,在图7的说明性示例中,进入特征260构造为装饰面板250的边缘261中的凹口262,当装饰面板250紧固至内金属板层216时,凹口262对准以部分地围绕超控/复位特征46,从而允许当闭合面板16处于闭合位置时触及超控/复位特征46。现在参照图8和图12,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为了允许钥匙尖头104与接纳部102的接合,进入特征260构造为延伸穿过装饰面板250的厚度的孔口264,当装饰面板250紧固至内金属板层216时,孔口264对准成与超控/复位特征46相邻,并且孔口264说明性地具有与齿轮轴94的中心轴线ca同轴的中心,从而允许在闭合面板16处于闭合位置时使尖端104通过孔264插入并朝向接纳部102而触及超控/复位特征46。可以提供盖部或盖板(未示出)以在闩锁组件18的正常动力释放操作(例如,非手动释放)期间隐藏进入特征260、比如孔口264。
现在参照图13和图14,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为了允许钥匙尖头104进入接纳部102,进入特征260被配置为装饰面板250中的孔口264,进入特征260具有延伸构件,比如定位在孔口264内且能够在孔口264内旋转的延伸轴95。延伸轴95用于延伸轴94的长度,使得具有比钥匙100的长度大的厚度的装饰面板250不妨碍钥匙尖头104通过进入特征260的插入。延伸轴95可以包括保持特征271、比如卡扣部,保持特征271从轴95的圆周突出以用于接合装饰面板250的下侧部分,从而将轴95保持在孔口264内并允许旋转轴95。延伸轴95说明性地与中心轴线ca同轴地对准,从而在闭合面板16处于闭合位置时允许通过将尖端104插入现在设置在轴95的远端91的接纳部102中来触及超控/复位特征46。可以提供盖部或盖板(未示出)以在闩锁组件18的常规动力操作使用(例如,非手动释放)期间隐藏孔口264。在另一方面中,接纳部102的尺寸可以设计成在车辆10以无钥匙fob——即,钥匙仅具有本体101而没有钥匙轴或尖端104——操作的构型中接纳除钥匙100之外的其他物体。例如,接纳部102可以构造成接纳硬币、比如25分硬币(quarter),或安全带的片状闩锁部件。可以提供其他类似工具。在又一方面中,并且参照图14,进入特征260可以构造成代替接纳部102的可手动移动的杆或旋钮,比如在装饰面板250上方从延伸轴95突出的悬臂或连接至轴94、95的旋钮,即用户可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操作杆或旋钮,例如使用者可以手动旋转轴94、95而无需将钥匙尖头104插入接纳部中。
根据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备用致动杆82联接至齿轮构件34,使得从机动车辆的车厢15内机械致动备用致动杆82,以使得以与由动力驱动致动器30对齿轮构件34供以动力的相同的方式使齿轮构件34旋转,并且致使致动器杆32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
根据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备用致动杆82直接固定至齿轮构件34,使得备用致动杆82的机械致动引起齿轮构件的共同旋转和致动杆32的同时枢转运动。
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该描述并非意在是详尽的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并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选定实施方式中使用。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变化。这些变型并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些改型均意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以下编号的段落来理解:
1.一种用于与机动车辆中的闭合面板一起使用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所述动力闭合闩锁组件包括:
棘齿,所述棘齿能够在撞销释放位置与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撞销释放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使撞销释放,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保持所述撞销,并且其中,所述棘齿朝向所述棘齿的撞销释放位置偏置;
掣爪,所述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处,所述掣爪定位成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掣爪定位成允许所述棘齿向所述撞销释放位置的运动,其中,所述掣爪朝向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偏置;
动力驱动致动器;
致动器杆,所述致动器杆构造成与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和所述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联结,所述致动器杆能够响应于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的动力启用而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移动,以致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致动器杆能够沿与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相反的第二致动器杆方向移动,以致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以及
备用致动杆,所述备用致动杆能够从所述机动车辆的客舱内被触及以用于机械致动,所述备用致动杆构造成与所述致动器杆以可操作的方式联结,以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移动,其中,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移动以允许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移动以允许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2.根据段落1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所述致动器杆能够枢转,并且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能够在没有动力被提供至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的情况下被机械地致动以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
3.根据段落2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齿轮构件,所述齿轮构件操作性地联接至动力驱动致动器以用于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与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旋转,所述齿轮构件具有凸轮凸部,所述凸轮凸部构造成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与所述致动器杆抵接以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着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允许所述致动器杆沿着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4.根据段落3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施加在所述致动器杆上的偏置件,所述偏置件在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的枢转运动期间而将所述致动器杆保持成与所述凸轮凸部接合。
5.根据段落4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释放杆,所述释放杆与所述致动器杆接合且将所述致动器杆偏置成与所述凸轮凸部接合。
6.根据段落5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偏置构件,所述偏置构件构造成使所述掣爪朝向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偏置。
7.根据段落5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其中,当所述致动器杆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时,所述致动器杆抵抗所述释放杆的偏置使所述释放杆枢转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释放杆的偏置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着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
8.根据段落3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联接至所述齿轮构件,使得所述备用致动杆的来自所述机动车辆的所述客舱内的机械致动运动致使所述齿轮构件旋转,就像所述齿轮构件由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供以动力一样,并且致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
9.根据段落8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还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联接至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轮构件啮合接合以使所述齿轮构件沿着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旋转以与所述致动杆沿着所述第一致动杆方向的枢转运动对应,并且使所述齿轮构件沿着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旋转、以与所述致动杆沿着所述第二致动杆方向的枢转运动对应。
10.根据段落9所述的动力闭合闩锁组件,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被直接地固定至所述齿轮构件,使得所述备用致动杆的机械致动运动致使所述齿轮构件的共同旋转、所述驱动齿轮的同时旋转以及所述致动杆的同时枢转运动,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沿着所述齿轮构件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延伸。
1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闭合面板,包括:
外面板和内面板,所述内面板具有在所述外面板与所述内面板之间延伸的边缘面;
动力闭合闩锁组件,所述动力闭合闩锁组件沿着所述边缘面安装,所述动力闭合闩锁组件包括棘齿,所述棘齿能够在撞销释放位置与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撞销释放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使撞销释放,以允许所述闭合面板被打开,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处,所述棘齿定位成保持所述撞销以将所述闭合面板保持处于闭合位置,其中,所述棘齿朝向所述棘齿的撞销释放位置偏置;掣爪,所述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处,所述掣爪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棘齿的所述撞销捕获位置中,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掣爪允许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棘齿的所述撞销释放位置,其中,所述掣爪朝向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偏置;
致动器杆,所述致动器杆构造成与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和所述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联结,所述致动器杆能够响应于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的动力启用而沿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致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致动器杆能够响应于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的动力启用而沿与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相反的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致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以及
备用致动杆,所述备用致动杆能够从所述机动车辆的客舱内被触及以用于机械致动,所述备用致动杆构造成与所述致动器杆以可操作的方式联结,以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枢转,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允许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允许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12.根据段落11所述的闭合面板,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能够在没有动力被提供至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的情况下被机械地致动以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
13.根据段落12所述的闭合面板,还包括齿轮构件,所述齿轮构件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以用于沿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与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相反的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旋转,所述齿轮构件具有凸轮凸部,所述凸轮凸部构造成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与所述致动器杆抵接以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和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而允许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从而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14.根据段落13所述的闭合面板,其中,所述致动器杆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致动器杆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15.根据段落13所述的闭合面板,其中,所述致动器杆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所述第一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致动器杆响应于所述齿轮构件沿所述第二齿轮构件方向的旋转而沿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16.根据段落13所述的闭合面板,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联接至所述齿轮构件,使得所述备用致动杆的来自所述机动车辆的所述客舱内的机械致动运动致使所述齿轮构件旋转,就像所述齿轮构件由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供以动力一样,并且致使所述致动器杆沿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
17.根据段落13所述的闭合面板,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被直接地固定至所述齿轮构件,使得所述备用致动杆的机械致动运动致使所述齿轮构件的共同旋转以及所述致动杆的同时枢转运动。
18.根据段落17所述的闭合面板,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沿着所述齿轮构件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延伸。
19.根据段落18所述的闭合面板,还包括安装至所述内面板的内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包括孔口,所述孔口与所述旋转轴线对准以允许工具与所述备用致动杆接合。
20.一种在对动力可致动闭合闩锁组件的动力驱动致动器的动力中断和/或机械故障期间允许所述动力可致动闭合闩锁组件被转变成选择性手动致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棘齿,所述棘齿能够在撞销释放位置与撞销捕获位置之间移动;
提供掣爪,所述掣爪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用以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中,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允许所述棘齿向所述撞销释放位置的运动;
提供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和致动器杆,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以可操作的方式与所述掣爪联接,其中,所述致动器杆能够响应于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的动力启用而沿着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致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致动器杆能够响应于所述动力驱动致动器的动力启用而沿着与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相反的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致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以及
提供备用致动杆,所述备用致动杆能够从机动车辆的客舱内被触及以用于机械致动,其中,所述备用致动杆构造成与所述致动器杆以可操作的方式联结,以使所述致动器杆沿着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和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中的至少一者枢转,其中,所述致动器杆沿着所述第一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允许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致动器杆沿着所述第二致动器杆方向枢转以允许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释放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