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胶用包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5159发布日期:2018-10-12 23:4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外胶用包边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滚动轴承的外圈表面光洁度高,在给某些软性材质物料导向的场合,传统轴承外圈硬度高,摩擦力小,不能满足使用,因此为了提高轴承的性能,通常在轴承上设置包胶,但是传统的包胶只在轴承外圈的外缘面包覆,将轴承的侧面边缘暴露,在遭遇外力撞击时,包胶容易脱落或损坏,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成本高,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轴承外胶用包边机构,如中国专利CN107023563A所公开的一种轴承外胶包边结构,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包胶,轴承内圈嵌套在轴承外圈内,轴承外圈的外缘面覆盖有一层包胶,包胶在轴承外圈的边缘处翻折呈直角包覆住边缘面,且包胶的端口与轴承外圈的内缘面无缝隙连接,在轴承外圈设置包胶,用于降低硬度,减小摩擦,而且包胶由轴承外圈的外缘面到侧面边缘直至无缝隙连接内缘面,使得轴承外圈不暴露,不容易剥落或损坏,经久耐用,成本低,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包胶固定在轴承外圈表面,损耗较大,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而传统装置中包胶的拆装不够方便,需要外力将包胶与轴承外圈进行脱离,费时费力,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胶用包边机构,对包胶的拆装进行改进,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外胶固定在轴承外圈表面,损耗较大,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而传统装置中包胶的拆装不够方便,需要外力将包胶与轴承外圈进行脱离,费时费力,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胶用包边机构,包括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包胶,所述轴承内圈上靠近正面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拆装件,所述拆装件上靠近正面的表面与轴承外圈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拆装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通过通孔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套,所述壳体上正对转动套的内壁开设有通槽,所述壳体通过通槽与转动套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一,所述锥形齿轮一的表面啮合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直齿螺纹杆,所述壳体上正对直齿螺纹杆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壳体通过限位孔与直齿螺纹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直齿螺纹杆上远离壳体轴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挤压件包括套桶和固定管,所述套桶和固定管的表面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桶上靠近直齿螺纹杆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套桶通过通孔与直齿螺纹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套桶的正面开设有通槽,所述套桶通过通槽活动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通过侧面齿牙与直齿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靠近齿板的一侧与直齿螺纹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固定管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表面与固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盘通过通孔活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壳体上正对挤压杆的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挤压杆上靠近顶部的表面穿过通孔并与壳体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底部与挤压块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远离传动柱的一端与固定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且凸起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挤压件的数量为六个,且每两个挤压件均以转动杆上过圆心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齿板上远离直齿螺纹杆的一侧和固定板上靠近直齿螺纹杆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套桶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槽相适配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上靠近传动柱底部的一侧为斜面,且挤压块上靠近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传动柱相适配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轴承外圈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为过盈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拆装件的设置,能够对包胶进行快速的安装与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通过壳体使得拆装件与轴承外圈的内壁建立固定连接,同时与轴承内圈建立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杆、转动套、锥形齿轮一、锥形齿轮二和直齿螺纹杆之间的配合使用,驱动转动套转动后,转动套带着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锥形齿轮一的转动,利用锥形齿轮一与锥形齿轮二表面齿牙啮合,驱动锥形齿轮二的转动,同时锥形齿轮二带着直齿螺纹杆转动,通过直齿螺纹杆以及挤压件中齿板、固定板和挤压块之间的配合使用,利用直齿螺纹杆与齿板表面齿牙间的啮合,驱动齿板的位移,随着齿板的位移带动固定板以及挤压块的位移,通过挤压块以及传动柱、挤压杆、固定盘和复位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挤压块在位移过程中会逐渐与传动柱的下表面接触并产生挤压,挤压效果经过传动柱传递至挤压杆上,使得挤压杆向上移动对包胶进行挤压,将包胶固定在轴承外圈的内壁凹槽中,将包胶进行了固定,在将挤压块反向移动时,挤压块逐渐脱离与传动柱的接触,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挤压杆向下运动,脱离与包胶的接触,使包胶能够进行拆卸。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外胶固定在轴承外圈表面,损耗较大,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而传统装置中包胶的拆装不够方便,需要外力将包胶与轴承外圈进行脱离,费时费力,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套正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壳正视剖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挤压件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套桶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挤压块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轴承内圈、2-滚珠、3-轴承外圈、4-包胶、5-拆装件、6-壳体、7-转动杆、8-转动套、9-锥形齿轮一、10-锥形齿轮二、11-直齿螺纹杆、12-挤压件、13-套桶、14-固定管、15-齿板、16-固定板、17-挤压块、18-固定盘、19-挤压杆、20-传动柱、2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胶用包边机构,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内圈1起到固定支撑作用,轴承内圈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滚珠2,滚珠2用于减少摩擦,滚珠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轴承外圈3,轴承外圈3起到支撑保护作用,轴承外圈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包胶4,通过包胶4对轴承外圈3进行保护,轴承内圈1上靠近正面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拆装件5,拆装件5上靠近正面的表面与轴承外圈3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拆装件5的设置,能够对包胶4进行快速的安装与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

拆装件5包括壳体6,壳体6使得拆装件5与轴承外圈3的内壁建立固定连接,同时与轴承内圈1建立转动连接,壳体6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壳体6通过通孔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转动杆7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套8,转动套8转动后,转动套8带着转动杆7转动,转动杆7带动锥形齿轮一9转动,转动套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且凸起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凸起块能够便于用户对转动套8进行转动,缓冲垫的设置,减少凸起块带来的压迫感,更加人性化,壳体6上正对转动套8的内壁开设有通槽,壳体6通过通槽与转动套8的表面转动连接,转动杆7上靠近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一9,锥形齿轮一9的表面啮合有锥形齿轮二10,利用锥形齿轮一9与锥形齿轮二10表面齿牙啮合,驱动锥形齿轮二10的转动,锥形齿轮二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直齿螺纹杆11,锥形齿轮二10带着直齿螺纹杆11转动,壳体6上正对直齿螺纹杆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孔,壳体6通过限位孔与直齿螺纹杆11的表面转动连接,直齿螺纹杆11上远离壳体6轴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挤压件12,挤压件12的数量为六个,且每两个挤压件12均以转动杆7上过圆心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六个挤压件12两两配合,通过转动一次转动套8即可对两个挤压件12进行操作,同时对包胶4进行锁定或解锁操作,在六个挤压件12同时进行挤压时,通过力的相互作用,能够将壳体6进行限制,使壳体6固定在轴承外圈3的内壁上,挤压件12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

挤压件12包括套桶13和固定管14,套桶13和固定管14的表面均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套桶13上靠近直齿螺纹杆1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套桶13通过通孔与直齿螺纹杆11的表面转动连接,套桶13的正面开设有通槽,套桶13通过通槽活动连接有齿板15,利用直齿螺纹杆11与齿板15表面齿牙间的啮合,驱动齿板15进行位移,齿板15上远离直齿螺纹杆11的一侧和固定板16上靠近直齿螺纹杆11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套桶13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槽相适配的卡块,通过卡块在限位滑槽中滑动,从而对齿板15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使得齿板15能够稳定的在套桶13内进行滑动,齿板15通过侧面齿牙与直齿螺纹杆11的表面活动连接,齿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靠近齿板15的一侧与直齿螺纹杆11的顶部活动连接,固定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7,挤压块17在位移过程中会逐渐与传动柱20的下表面接触并产生挤压,挤压效果经过传动柱20传递至挤压杆19上,使得挤压杆19向上移动对包胶4进行挤压,将包胶4固定在轴承外圈3的内壁凹槽中,将包胶4进行了固定,在将挤压块17反向移动时,挤压块17逐渐脱离与传动柱20的接触,在复位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使挤压杆19向下运动,脱离与包胶4的接触,使包胶4能够进行拆卸,挤压块17上靠近传动柱20底部的一侧为斜面,且挤压块17上靠近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传动柱20相适配的限位块,通过斜面的设置,使挤压块17逐渐将传动柱20抬高,同时挤压杆19也被抬高,对包胶4进行挤压,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避免挤压块17位移过量,与传动柱20发生脱离,固定管14包括固定盘18,固定盘18的表面与固定管14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盘18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固定盘18通过通孔活动连接有挤压杆19,挤压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轴承外圈3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凹槽,凸块与凹槽为过盈配合,通过凸块与凹槽的过盈配合,能够将包胶4紧密的卡在轴承外圈3内壁上的凹槽中,对包胶4可进行锁定,同时防滑垫的设置,能够增加与包胶4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壳体6上正对挤压杆19的内壁开设有通孔,挤压杆19上靠近顶部的表面穿过通孔并与壳体6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挤压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柱20,传动柱20的底部与挤压块17的上表面活动连接,传动柱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1,复位弹簧21上远离传动柱20的一端与固定盘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该轴承外胶用包边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拆装件5的设置,能够对包胶4进行快速的安装与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首先将转动套8进行转动,转动套8带着转动杆7转动,转动杆7带动锥形齿轮一9的转动,利用锥形齿轮一9与锥形齿轮二10表面齿牙啮合,驱动锥形齿轮二10的转动,同时锥形齿轮二10带着直齿螺纹杆11转动,直齿螺纹杆11与齿板15表面齿牙间的啮合,驱动齿板15的位移,挤压块17在位移过程中会逐渐与传动柱20的下表面接触并产生挤压,挤压效果经过传动柱20传递至挤压杆19上,使得挤压杆19向上移动对包胶4进行挤压,将包胶4固定在轴承外圈3的内壁凹槽中,将包胶4进行了固定,在将挤压块17反向移动时,挤压块17逐渐脱离与传动柱20的接触,在复位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使挤压杆19向下运动,脱离与包胶4的接触,使包胶4能够进行拆卸,同时一个转动套8的转动能够驱动两个对称的挤压杆19对包胶4进行锁定或解锁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