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和限位吸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3290发布日期:2018-09-28 17:53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和限位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主动行人保护系统为基本的行人保护技术,主动行人保护系统的前盖弹起高度根据头碰的吸能空间决定,如图1所示,通过铰链上的拉锁限位控制。限位拉锁1通常通过铆钉2连接在前盖铰链的上片3、下片4之间,前盖正常开启和关闭时,拉锁成自由状态,前盖弹起时拉锁成拉紧状态。前盖弹起过程在10毫秒之内完成,弹起过程中触发器内部的火药爆炸使前盖弹开,对拉锁的瞬间拉力达到5千牛上,拉锁在前盖弹起过程中拉紧时由于瞬间冲量过大容易出现断开失效,从而导致前盖无法正常弹起,不能满足行人保护法规的要求,而加强拉锁和铆钉的做法又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和限位吸能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锁在前盖弹起过程中拉紧时由于瞬间冲量过大容易出现断开失效,从而导致前盖无法正常弹起,不能满足行人保护法规的要求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通过加强拉锁和铆钉的方案带来的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吸能结构,包括:

在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上设置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以及在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与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的基体之间设置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缺口;

当所述车辆前盖弹起时,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由自由状态变成拉紧状态,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折弯变形以防止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和拉锁铆钉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此外,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缺口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包括:

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上片和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在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上片上设置有拉锁铆钉,在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上设置有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吸能结构,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上片,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的另一端连接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

此外,所述限位吸能结构包括:在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上设置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以及在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与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的基体之间设置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缺口;

当所述车辆前盖弹起时,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由自由状态变成拉紧状态,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折弯变形以防止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和拉锁铆钉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此外,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缺口为圆弧形。

此外,所述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为纤维拉索。

此外,所述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安装在所述车辆前盖的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锁在前盖弹起过程中拉紧时由于瞬间冲量过大容易出现断开失效,从而导致前盖无法正常弹起,不能满足行人保护法规的要求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通过加强拉锁和铆钉的方案带来的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既防止了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和拉锁铆钉因受力过大而断裂,又保证了车辆前盖的弹起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吸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安装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开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弹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只意在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产生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21上设置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以及在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与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21的基体之间设置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缺口23;

当车辆前盖弹起时,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由自由状态变成拉紧状态,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折弯变形以防止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和拉锁铆钉25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本实施例适用于触发器式主动行人保护系统中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拉锁限位机构。

主动行人保护前盖铰链主要功能在于:

1.提供前盖与车身结构的连接。

2.提供前盖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刚度。

3.提供前盖开启和关闭过程的支撑和旋转结构。

4.提供主动行人保护前盖后端弹起的支撑和旋转结构。

5.控制前盖方向保证与周围零件配合。

本实施例中当车辆碰撞行人后,车辆前盖弹起时,此时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由自由状态变成拉紧状态,与此同时,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沿上下方向折弯变形以防止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和拉锁铆钉25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吸能结构在车辆前盖弹起结束和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作用时,通过变形吸能缓冲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受到的拉力,保证车辆前盖的弹起高度。

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锁在前盖弹起过程中拉紧时由于瞬间冲量过大容易出现断开失效,从而导致前盖无法正常弹起,不能满足行人保护法规的要求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通过加强拉锁和铆钉的方案带来的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既防止了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和拉锁铆钉25因受力过大而断裂,又保证了车辆前盖的弹起高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缺口23为圆弧形。通过使其形状为圆弧形,使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沿上下方向折弯变形时有足够的变形空间。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前盖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包括:

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上片26和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21,在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上片26上设置有拉锁铆钉25,在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21上设置有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吸能结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的一端连接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上片26,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的另一端连接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21。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吸能结构包括:在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21上设置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以及在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与主动行人保护铰链下片21的基体之间设置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缺口23;

当车辆前盖弹起时,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由自由状态变成拉紧状态,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折弯变形以防止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和拉锁铆钉25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缺口23为圆弧形。通过使其形状为圆弧形,使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沿上下方向折弯变形时有足够的变形空间。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为玻璃纤维拉索。采用玻璃纤维拉索作为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使其更耐用。

参照图3,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前盖31的主动行人保护铰链32安装在车辆前盖31的前端。当车辆前盖弹起时,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由自由状态变成拉紧状态,主动行人保护铰链限位吸能翻边22折弯变形以防止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限位拉锁24和拉锁铆钉25因受力过大而断裂。图4和图5为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开启示意图和主动行人保护铰链的弹起示意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