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工作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9607发布日期:2018-11-23 20:1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工作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工作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注塑及电镀的工作台为分开布置,且工作台的布置为平面流水线布置方式,这样的布置方式占用大量的用地面积,不适用于车间空间受限的场合,且这样的布置方式,一个操作人员只能操作一项工序,若要操作多项工序必须来回走动,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者的幸福指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旋转式工作台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上设置有轮齿,所述立柱旁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轮齿配合,所述主动轮上配合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上设置有可独立旋转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上的非齿轮部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为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与旋转轴非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齿轮通过一链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悬挂栏,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托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脚支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脚支座的个数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旋转式工作台,实现了在一定空间内,用地最大化。

2、提升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一人可操作多个工序并提升了操作者工作的幸福指数。

3、旋转速度可根据操作者的作业节拍进行调整,符合人机关系,增加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2。

图中:10-支撑板;15-脚支座;20-立柱;30-主动轮;35-轮齿;40-第一气缸;45-齿条;50-旋转轴;60-从动轮;65-齿轮;70-托盘;80-链条;90-支架;95-悬挂栏;100-照明灯;110-托架;111-第一转轴;112-第二转轴;113-支撑杆;120-第二气缸;12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旋转式工作台装置,包括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设置有立柱(20),所述立柱(20)上设置有主动轮(30),所述主动轮(30)上设置有轮齿(35),所述立柱(20)旁侧设置有第一气缸(40),所述第一气缸(40)的伸缩杆上设置有齿条(45),所述齿条(45)与轮齿配合,所述主动轮(30)上配合设置有旋转轴(50),所述旋转轴(50)的两端设置有从动轮(60),所述从动轮(60)上设置有可独立旋转的齿轮(65),所述齿轮(65)与旋转轴(50)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60)上的非齿轮部与托盘(70)固定连接,所述托盘(70)为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30)与旋转轴(5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40)驱动主动轮(30)的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轴(50)的旋转,从而实现了托盘(70)依次顺序置顶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30)与旋转轴(50)非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30)与从动轮(60)上的齿轮(65)通过一链条(80)连接,所述第一气缸(40)驱动主动轮(30)的旋转从而带动链条(80)的运动,所述链条(80)带动从动轮(60)上齿轮(65)的旋转,所述齿轮(65)的旋转带动旋转轴(50)的旋转,从而实现了托盘(70)依次顺序置顶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20)上设置有支架(90),所述支架(90)上设置有悬挂栏(95),所述支架(90)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100),所述悬挂栏(95)可悬挂工艺设计图,方便操作者的生产加工,所述照明灯(100)方便操作者夜晚的操作,加大了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0)上连接有托架(110),所述托架(110)可安装其他工序设备,如注塑机、锁螺丝机等。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0)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11),所述第一转轴(111)上连接有支撑杆(113),所述支撑杆(113)上设置有第二转轴(112),所述第二转轴(112)上设置有第二气缸(120),所述第二气缸(120)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挂钩(125),所述第一转轴(111)可绕支撑板(10)上的连接点进行旋转运动,所述第二转轴(112)可绕支撑杆(113)的连接点进行旋转运动,所述第一转轴(111)、第二转轴(112)增加了托架(110)的灵活性,使其能多方位的进行移动,方便加工,所述第二转轴(112)上设置第二气缸(120),所述第二气缸(120)上设置有挂钩(125),所述挂于挂钩(125)上的设备在第二气缸(120)的作用下,能实现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大大提升了工作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0)上设置有脚支座(15),所述脚支座(15)增加支撑板(10)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脚支座(15)的个数为4个,所述设置4个脚支座(15)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根据自身的工作节拍,设置第一气缸(40)伸缩杆的运动速度及停留时间,使其适应于自身的工作效率,设置完第一气缸(40)伸缩杆的运动速度和停留时间后便可在托盘(70)上实行作业,在作业完成后,第一气缸(40)的伸缩杆继续运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第一气缸(40)伸缩杆的向上运动,带动旋转轴(50)的逆时针转动,第一气缸(40)伸缩杆的向下运动,带动旋转轴(50)的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气缸(40)伸缩杆的运动,在主动轮(30)与齿条(45)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主动轮(30)的旋转运动,所述主动轮(30)与旋转轴(50)为非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30)的旋转带动了链条(80)的运动,所述链条(80)的运动带动了从动轮(60)上齿轮(65)的旋转运动,所述齿轮(65)的旋转运动带动了旋转轴(50)的旋转运动,所述托盘(70)水平固定在从动轮(60)上非齿轮的部位,因此托盘(70)在旋转轴(50)的旋转运动中,总保持水平状态;所述立柱(20)上设置有支架(90),所述支架(90)构成个悬挂栏(95),所述悬挂栏(95)上可悬挂工艺设计图,方便操作人员的生产加工,所述支架(90)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100),所述照明灯(100)方便操作者在夜晚能看清工件,实现作业;所述支撑板(10)上设置有托架(110),所述托架(100)为固定其他工序的安装设备,所述托架(110)包括第一转轴(111)、第二转轴(112)、支撑杆(113)、第二气缸(120),所述第二气缸(120)上设置有挂钩(125),所述挂钩(125)上可固定其他工序的加工设备,如注塑机、锁螺丝机等,所述托架(110)可进行多方位旋转,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加工状态,增加生产加工的灵活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