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压式冲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9060发布日期:2018-11-02 22:55阅读:1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压式冲孔机。



背景技术:

概述:非金属垫片是机械、设备、管道法兰等常用的密封件和尺寸调整件,在现代工业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非金属垫片包括橡胶垫片、石墨垫片、聚四氟乙烯垫片、纸垫片、石棉垫片等。以石棉垫片举例,现代工业中石棉垫片在各类机械、设备、管道法兰上被广泛应用。通常石棉垫片上有多个供连接螺栓用的孔,在专业石棉垫片生产厂家可以使用自动化冲孔设备批量生产。但是在其它工业企业使用的石棉垫片型号各异,使用的数量有限,所以无法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为了节省备件成本,石棉垫片通常使用整张石棉板按照所需尺寸型号自行裁制。石棉垫上的螺栓孔通常使用传统的皮带孔冲子加手锤敲击来完成。这种打孔方法速度慢,而且垫片底部要放置硬度合适的防护垫板,敲击力度难以掌握,力度过小则孔无法一次成型,需要反复敲击,力度过大会造成防护垫板损坏甚至造成皮带孔冲子刀刃卷边或开裂,导致无法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在手握皮带冲敲击过程中如果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手部敲伤,安全可操作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压式冲孔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压式冲孔机,包括底座、机身、操作手柄、滑杆、复位弹簧、可换刀头、可换孔模、圆形导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固定在底座上,与底座共同起支撑和定位作用;操作手柄用销子固定在机身上;滑杆连同底部的可换刀头在机身上的导向套内上、下滑动;复位弹簧固定在上下导向套之间,当操作手柄抬起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滑杆自动复位;可换孔模放在底座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上有两个圆形导向套,圆形导向套与滑杆径向保持尽量小但能自由上下滑动的微小间隙;同时,导向套对弹簧和滑杆有支撑和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手柄与滑杆接触部分是圆弧面接触以减少按压过程中的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上有上、下两个限位凸台,滑杆向下滑动至上部限位凸台与上导向套上端面接触,阻止滑杆向下滑动行程过大造成可换刀头刀刃损坏;滑杆向上滑动复位至下限位凸台与上导向套下端面接触,阻止滑杆在弹簧力作用下弹出导向套;上限位凸台与滑杆整体加工而成,下限位凸台为卡在滑杆环形槽上的卡簧;滑杆下部加工有内螺纹,以供可换刀头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可换刀头采用在圆柱上开V型刀口形式,刀头采用工具钢,刀刃经过热处理;根据所冲孔的大小不同加工有各种尺寸的可换刀头。所有可换刀头上加工有与滑杆相配合的外螺纹,供可换刀头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可换孔模内孔采用喇叭口式,使用时开口朝下放置,以便冲下的多余材料轻松排出;可换孔模最小内径处与可换刀头径向间隙根据所冲垫片的厚度不同有不同的配合间隙要求,原则上所冲垫片越厚径向配合间隙越大,所冲垫片越薄径向配合间隙越小;根据所冲孔的大小不同加工有各种内径的可换孔模,与对应尺寸的可换刀头配对使用;可换孔模外径与底座定位孔内径有尽量小但能使孔模轻松取出的配合间隙,目的是减小孔模在定位孔内的径向活动量,保证其中心线与上下导向套及滑杆中心线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加工有定位孔,以供可换孔模准确定位,定位孔中心线与上下导向套及滑杆中心线一致。

使用方法:根据所冲孔的大小选择一对合适的刀头和孔模,将刀头上的螺杆旋进滑杆底部的内螺纹直至端面紧密贴合,将孔模放入底座的定位孔内,把垫片放入刀头和孔模之间,按下操作手柄直至刀刃顶部与垫片接触,检查所冲孔在垫片上的位置正确后,用力按下操作手柄直至上限位凸台与导向套上部贴合即完成一次冲孔。抬起操作手柄,复位弹簧将滑杆及刀头复位,移动垫片进行下一次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非金属垫片制作过程中冲孔工序的半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冲孔速度和精度,避免了传统冲孔方法由于操作不熟练或操作不当造成的额外的材料损失和损坏,对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使冲孔更简单易行,适合更广泛的作业人员,安全可操作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剖主视图。

图中:1.底座、2.机身、3.操作手柄、4.滑杆、5.复位弹簧、6.可换刀头、7.可换孔模、8.圆形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手压式冲孔机,包括底座1、机身2、操作手柄3、滑杆4、复位弹簧5、可换刀头6、可换孔模7、圆形导向套8。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机身2及上下圆形导向套8分别加工,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底座1、机身2及上下圆形导向套8共同起支撑和定位作用;操作手柄3用销子固定在机身2上;在操作手柄的压力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滑杆4连同底部的可换刀头6在机身2上的圆形导向套8内上、下滑动;复位弹簧5固定在上下圆形导向套8之间,当操作手柄3抬起时,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下滑杆4自动复位;可换孔模7放在底座1的定位孔内。

所述底座1上加工有定位孔,以供可换孔模7准确定位。机身2上、下圆形导向套8与底座1上的可换孔模7定位孔的中心线一致,以保证滑杆4、可换刀头6和可换孔模7的正常工作间隙。这也是该实施方案里组装焊接过程中的难点。

所述操作手柄3与滑杆4接触部分是圆弧面接触以减少按压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所述滑杆4有上、下两个限位凸台,上部限位凸台与滑杆整体加工,下部凸台是在滑杆环形槽内加卡簧。滑杆底部加工有内螺纹,以供可换刀头6拆装。

所述可换刀头6采用在圆柱上开V型刀口形式,可换刀头6采用工具钢,刀刃经过热处理。根据所冲孔的大小不同加工有各种尺寸的可换刀头6。所有可换刀头6统一加工有与滑杆4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供可换刀头6拆装。

所述可换孔模7内孔采用喇叭口式,使用时开口朝下放置,以便冲下的多余材料轻松排出。

实施例2:

一种手压式冲孔机,包括底座1、机身2、操作手柄3、滑杆4、复位弹簧5、可换刀头6、可换孔模7、圆形导向套8。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机身2及上下圆形导向套8整体铸造,底座1、机身2及上下圆形导向套8共同起支撑和定位作用;操作手柄3用销子固定在机身2上;滑杆4连同底部的可换刀头6在机身2上的圆形导向套8内上、下滑动;复位弹簧5固定在上下圆形导向套8之间,当操作手柄3抬起时,在复位弹簧5的弹力下滑杆4自动复位;可换孔模7放在底座1的定位孔内。

所述底座1上有定位孔,以供可换孔模7准确定位。机身2上、下圆形导向套8与底座1上的可换孔模7定位孔整体铸造而成,可以更好地保证中心线一致,以保证滑杆4、可换刀头6和可换孔模7的正常工作间隙。。

所述操作手柄3与滑杆4接触部分是圆弧面接触以减少按压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所述滑杆4有上、下两个限位凸台,上部限位凸台与滑杆整体加工,下部凸台是在滑杆环形槽内加卡簧。滑杆底部加工有内螺纹,以供可换刀头6拆装。

所述可换刀头6采用在圆柱上开V型刀口形式,可换刀头6采用工具钢,刀刃经过热处理。根据所冲孔的大小不同加工有各种尺寸的可换刀头6。所有可换刀头6统一加工有与滑杆4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供可换刀头6拆装。

所述可换孔模7内孔采用喇叭口式,使用时开口朝下放置,以便冲下的多余材料轻松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