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虹膜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8583发布日期:2019-01-02 22:24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智能虹膜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虹膜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一般采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现有的指纹锁和人脸锁安全性不足,生物特征容易被获取和伪造;继指纹锁和人脸锁之后,安全级别更高的虹膜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虹膜是人眼瞳孔和眼白之间的可视环状组织,是一种可靠的人体生物终身身份标识,虹膜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领域里最安全最难伪造也是最稳定的生物识别技术,相对于指纹来说它是非接触且安全性高的,相对于人脸来说它是不可伪造的。

由于电子产品存在的可靠性原因,现有智能虹膜锁一般都会有应急开锁方式,即用机械钥匙进行开锁,主要是在智能虹膜锁无法正常通过虹膜识别开锁或密码开锁或者远程开锁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智能虹膜锁体隐蔽位置的传统机械锁方式进行开锁。发明人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智能虹膜锁的这个开锁方式并不受电子部分控制,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可能成为“锁王”(小偷)进门的方式或者后门,是目前智能虹膜锁的一个风险漏洞。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虹膜锁,其能够感知机械钥匙开锁,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虹膜锁,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主控模块,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在门板外侧的前壳和用于安装在门板内侧的后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和机械锁部件,所述前壳内设置有用于感知机械钥匙开锁的感知模块,所述感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锁部件包括锁芯和罩于所述锁芯外部的锁芯外壳,所述锁芯外壳的一端裸露锁眼,另一端连接转轴部件,所述转轴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智能虹膜锁的锁具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感知模块包括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位于所述转轴部件的侧面,所述转轴部件的圆周上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触控开关的突起,所述触控开关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的内侧垂直固设有PCB板,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所述PCB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部件上设置有螺丝孔,所述突起为模内注塑件,包括五金件和位于所述五金件头部的塑胶件,所述五金件通过攻丝后连接在所述螺丝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感知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用于检测所述连接杆纵向移动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感知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具部件上用于检测所述锁具部件的中心转轴旋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感知模块以触发中断方式告知所述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虹膜镜头和监控镜头,所述虹膜镜头和监控镜头设置在所述前壳的正面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的正面还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位于所述虹膜镜头和监控镜头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的智能虹膜锁,在前壳内设置有用于感知机械钥匙开锁的感知模块,感知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当有人采用机械钥匙开锁时,感知模块能够检测到该开锁动作,并及时通知主控模块,此时主控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来做出后续操作,例如当判断发现智能虹膜锁处于低电量或故障情况无法正常开锁,此次应急开锁操作属于合法正常操作时,则可以仅对该应急开锁操作进行记录,稍后再汇报给用户;如果判断该应急开锁操作属于非正常操作时,则可以启动警报装置,并拍摄现场照片和/或视频推送到用户手机。本实施例能够感知机械钥匙开锁,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虹膜锁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智能虹膜锁的前壳的正面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智能虹膜锁的前壳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智能虹膜锁的转轴部件上突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虹膜锁,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主控模块(未示出),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在门板外侧的前壳1和用于安装在门板内侧的后壳2,前壳1上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3和机械锁部件4,前壳1内设置有用于感知机械钥匙开锁的感知模块5,感知模块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为方便开门,前壳1上还可以设置有前壳门把手11、后壳2上还可以设置有后壳门把手21。

本实施例的智能虹膜锁,在前壳1内设置有用于感知机械钥匙开锁的感知模块5,感知模块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当有人采用机械钥匙开锁时,感知模块5能够检测到该开锁动作,并及时通知主控模块,此时主控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来做出后续操作,例如当判断发现智能虹膜锁处于低电量或故障情况无法正常开锁,此次应急开锁操作属于合法正常操作时,则可以仅对该应急开锁操作进行记录,稍后再汇报给用户;如果判断该应急开锁操作属于非正常操作时,则可以启动警报装置,并拍摄现场照片和/或视频推送到用户手机。本实施例能够感知机械钥匙开锁,提高了安全性。

传统机械锁的锁眼在门锁中居于中间显著位置,与此不同,智能锁以采集生物特征(如指纹、人脸、虹膜)、输入密码等方式为主,无锁眼或是锁眼处于隐蔽位置。由于智能锁内部还需布置电路等,空间有限,故本实施例中,智能虹膜锁内部锁相关机械部件优选采用以下结构:

如图3所示,机械锁部件4包括锁芯41和罩于锁芯41外部的锁芯外壳42,锁芯外壳42的一端裸露锁眼43(图2-3所示实施例中,机械锁部件4设置在前壳1下部,锁眼43位于前壳1底部隐蔽位置),用来插入机械钥匙48,另一端连接转轴部件44,转轴部件44通过连接杆45连接智能虹膜锁内部的锁具部件46,为方便控制,锁具部件46通常由电机驱动,其具体结构为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机械开锁时,机械钥匙48通过锁眼43插入锁芯41带动锁体的转轴部件44转动,再通过连接杆45带动锁具部件46的中心转轴转动,进而带动锁舌移动,从而实现开锁。

上述实施例中,感知模块5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布置,优选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

如图3所示,感知模块5包括触控开关51,触控开关51位于转轴部件44的侧面,转轴部件44的圆周上设置有用于触发触控开关51的突起47,触控开关5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该方式通过检测转轴部件44的转动来感知机械钥匙48开锁。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前壳1的内侧可以垂直固设有PCB板52(具体的,可以通过两个垂直于前壳设置的安装固定柱53固定,PCB板52直接卡进两个安装固定柱53即可固定),触控开关51设置在PCB板52上。触控开关51的型号可以选用K5-1640DN-01。

当机械钥匙插入锁芯开锁时,带动转轴部件44转动,进而转轴部件44上的突起47随之转动,当靠近触控开关51时会与触控开关51接触,使得触控开关51触发,触控开关51的触发信号经PCB板52传输给主控模块,从而通知主控模块有应急开锁操作。

为方便设置突起47和触发触控开关51,转轴部件44上可以设置有螺丝孔(未示出),如图4所示,突起47优选为模内注塑件,包括五金件471和位于五金件471头部的塑胶件472,五金件471通过攻丝后连接在转轴部件44上的螺丝孔内。这样,五金件和塑胶件通过模内注塑连在一起,五金件起到加强强度及与转轴部件连接的作用,当转动锁的转轴部件时塑胶件压到触控开关,塑胶件的塑胶与触控开关接触起到保护触控开关的作用。

方式二:

感知模块可以包括设置在连接杆45上用于检测连接杆45纵向移动距离的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该方式通过检测连接杆45的纵向移动来感知机械钥匙开锁。

方式三:

感知模块可以包括设置在锁具部件46上用于检测锁具部件46的中心转轴旋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主控模块。该方式通过检测锁具部件46的中心转轴的旋转来感知机械钥匙开锁。

以上实施例中,感知模块无需把检测到的所有微小数据变化实时发送给主控模块,而只需把确定是应急开锁操作的动作告知主控模块即可,因此,感知模块的灵敏度可以设置的小一些(尤其是上述方式二和方式三),并且为降低功耗,感知模块优选以触发中断方式告知主控模块,以减少主控模块频繁接收非应急开锁操作的无效数据。

以上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像采集模块3可以包括虹膜镜头31和监控镜头32(用于对周围环境和/或人脸拍照),虹膜镜头31和监控镜头32可以设置在前壳1的正面上方。并且,为方便用户操作,前壳1的正面还可以设置有触摸显示屏33,触摸显示屏33可以位于虹膜镜头31和监控镜头32的下方。这种位置布局方式相对合理美观,方便用户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虹膜锁,当物理钥匙或者其他技术开锁装置插入锁芯带动锁体转轴部件转动时,前壳内的感知模块能够检测到该开锁动作,并及时通知主控模块有应急开锁操作,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