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变速箱壳体局部修整的限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9093发布日期:2019-04-29 12:0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易于变速箱壳体局部修整的限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易于变速箱壳体局部修整的限位工装。



背景技术:

变速箱壳体在结构上薄壁而多孔,同时结构相对复杂,在加工过程中对位置、形状、粗糙度的要求较高,且公差尺寸的设计也有极高的要求;其夹具能够正确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定位,使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得到保证;

由于部分变速箱壳体形状不规整,在对其局部进行修整时,其工件的一端受力,导致另一端工件出现小幅度摆动,导致工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极大干扰了到后续加工,使某一方向的工件发生位移,影响其加工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变速箱壳体局部修整的限位工装,以期望解决部分变速箱壳体形状不规整,在对其局部进行修整时,仅仅工件一端受力,导致另一端工件出现小幅度摆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变速箱壳体局部修整的限位工装,包括检修平台,上述检修平台上设有底座,上述底座上设有限位柱,上述限位柱为中空,上述限位柱内部设有螺杆,上述螺杆下端设有托板,上述限位柱侧壁设有多个开口,上述托板一端穿过开口向外延伸,上述限位柱上端设有调节装置,上述螺杆连接调节装置,上述限位柱底部设有复位弹簧,其目的是,用于由底座对限位柱进行固定和支撑,用于由螺杆固定托板,并带动托板升降,用于由开口使托板部分延伸接触工件对工件进行支撑,用于由调节装置调节螺杆的高度,用于由复位弹簧避免螺杆过渡下降导致限位柱损坏。

作为优选,上述限位柱内壁两端设有支撑块,上述支撑块中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板,上述限位板中设有限位孔,上述限位孔与螺杆相适配。

作为优选,上述调节装置包括轴套,上述轴套包裹螺杆,上述轴套中设有内螺纹,上述螺杆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用于由轴套转动带动螺杆升降。

作为优选,上述复位弹簧下端设有垫片,上述垫片尺寸与限位柱内径相吻合。

上述托板包括支撑部、多个接触部,上述支撑部上端连接螺杆,上述接触部连接支撑部,上述接触部宽度与开口相适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接触部上端设有橡胶垫,上述橡胶垫与接触部对应位置均设有铆槽,上述铆槽中安装铆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件突出部分进行支撑,其通过螺杆使托板将工件托起,避免工件在修整过程中受力导致另一端工件出现小幅度摆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块对限位板进行支撑,通过限位板上的限位孔使螺杆在升降过程中不会晃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的方式,使轴套转动带动螺杆升降。

本实用新型通过垫片分担复位弹簧承受的压力,降低复位弹簧对限位柱底部的压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接触部分别接触工件,保证支撑工件时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橡胶垫降低接触部对工件的磨损,通过铆槽和铆钉使连接更见精密,有效避免连接部分存在间隙,保证工件修整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橡胶垫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检修平台、2-底座、3-限位柱、4-螺杆、5-托板、6-调节装置、7-复位弹簧、8-支撑块、9-限位板、10-垫片、301-开口、501-支撑部、502-接触部、503-橡胶垫、504-铆槽、505-铆钉、601-轴套、A-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易于变速箱壳体局部修整的限位工装,包括检修平台1,其特征在于:上述检修平台1上设有底座2,上述底座2上设有限位柱3,上述限位柱3为中空,上述限位柱3内部设有螺杆4,上述螺杆4下端设有托板5,上述限位柱3侧壁设有多个开口301,上述托板5一端穿过开口301向外延伸,上述限位柱3上端设有调节装置6,上述螺杆4连接调节装置6,上述限位柱3底部设有复位弹簧7,通过固定件将底座2固定在检修平台1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限位柱3焊接在底座2上端,将托板5放入限位柱3中,一端由开口301伸出接触工件A的局部修整部分,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螺杆4焊接到托板5上端,通过限位螺栓将调节装置6安装在限位柱3上,其复位弹簧7放置在限位柱3底部,通过复位弹簧7避免托板5过渡下降导致的损坏,进而防止在对其局部进行修整时,工件一端受力导致另一端工件出现小幅度摆动的现象。

根据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使螺杆4在升降过程中不会晃动,上述限位柱3内壁两端设有支撑块8,上述支撑块8中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板9,上述限位板9中设有限位孔901,上述限位孔901与螺杆4相适配,其支撑块8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座限位柱3内壁的上部,其限位板9通过卡合的方式安装在支撑块8中,通过限位孔901对螺杆4进行导向,避免螺杆4在升降过程中晃动。

根据上述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使螺杆4稳定升降,上述调节装置6包括轴套601,上述轴套601包裹螺杆4,上述轴套601中设有内螺纹,上述螺杆4上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用于由轴套601转动带动螺杆4升降,转动轴套601使螺杆4竖直升降,其轴套601与螺杆4通过螺纹相配的方式连接,保证了螺杆4的稳定升降。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降低复位弹簧7对限位柱3底部的压强,上述复位弹簧7下端设有垫片10,上述垫片10尺寸与限位柱3内径相吻合,其垫片10为钢材,垫片10与限位柱3底部相贴合,复位弹簧7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其垫片10上端,在复位弹簧7受力时,复位弹簧7承受的压力传递到垫片10上,由垫片10对限位柱3底部施压,进而降低复位弹簧7对限位柱3底部的压强。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保证托板5支撑工件A时有良好的稳定性,上述托板5包括支撑部501、多个接触部502,上述支撑部501上端连接螺杆4,上述接触部502连接支撑部501,上述接触部502宽度与开口301相适配,通过个多个接触部501使其受力相对均匀,便于修整工件A,进而保证托板5支撑工件A时有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考图4所示,为了装置对工件表面造成磨损,保证工件A修整的精准度,上述接触部502上端设有橡胶垫503,上述橡胶垫503与接触部502对应位置均设有铆槽504,上述铆槽504中安装铆钉505,其铆槽504侧壁的夹角为100度,将铆钉505敲入铆槽504中使其紧密贴合,进而保证橡胶垫503表面没有凸起,使其工件A在修整时具有一定的精准度,通过橡胶垫503避免接触部502与工件A直接接触,降低了装置对工件A表面的磨损。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