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体防变形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683发布日期:2019-01-02 21:3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钳体防变形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体防变形检具。



背景技术:

在制造行业中,通常使用检具进行产品尺寸的检测,然而传统检具所检测位置单一,检具结构影响工作效率,并且人工劳动强度大,使用寿命短,检具整体的精度有偏差,因此,需要一种适用的新的检具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钳体防变形检具,从而实现相对位置尺寸一次性检测,适用性广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钳体防变形检具,包括定位组件、夹紧组件和推送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底板上与钳体产品仿形设置的基座、对称设于基座两侧的检测座,所述基座位于检测座中心位置的顶部设有定位基准座,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于基座后端的第一快速夹、对称设于基座两侧的第二快速夹,所述第一快速夹与定位基准座的位置相对应匹配,所述第二快速夹与基座之间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设有连接第二快速夹的对中销,所述对中销与钳体产品的待定位位置相对应,所述推送组件包括设于基座前端的线性导轨、设于线性导轨上且沿其移动的连接块。

具体的,所述检测座上设有连接基座的检测块,所述检测块内侧设有第一限位块。

具体的,所述第一快速夹的底部设有安装至底板的第一压钳座。

具体的,所述第二快速夹的底部设有安装至底板的第二压钳座。

具体的,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基座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钳体防变形检具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钳体防变形检具结构中通过定位组件有效将待检测产品定位,夹紧组件中各快速夹精准固定到位,推送组件有效移动连接块配合限位块对产品进行弹性调试,其中定位基准座配合连接块能快速检测产品形状是否合格,产品的宽度尺寸、厚度尺寸一次性检测到位,该结构具有寿命长,变形量小且精度高的优点;钳体防变形检具的制造方法中采用淬火前调质处理、正常淬火后冷处理、热处理后时效处理,使得检具结构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数字表示:

1底板、11基座、12检测座、13检测块、14第一限位块、15定位基准座、2第一快速夹、21第二快速夹、22第一压钳座、23第二压钳座、3定位座、31对中销、4线性导轨、41连接块、4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钳体防变形检具,包括定位组件、夹紧组件和推送组件;

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底板1上与钳体产品(图中未示出)仿形设置的基座11、对称设于基座11两侧的检测座12;

检测座12上设有连接基座11的检测块13,检测块13内侧设有第一限位块14;

基座11位于检测座12中心位置的顶部设有定位基准座15;

夹紧组件包括设于基座11后端的第一快速夹2、对称设于基座11两侧的第二快速夹21;

第一快速夹2与定位基准座15的位置相对应匹配,第一快速夹2的底部设有安装至底板1的第一压钳座22;

第二快速夹21分别设于基座11的前端两侧,第二快速夹21相对设置,第二快速夹21的底部设有安装至底板1的第二压钳座23;

第二快速夹21与基座11之间设有定位座3,定位座3内设有连接第二快速夹21的对中销31;对中销31与钳体产品的待定位位置相对应;

推送组件包括设于基座11前端的线性导轨4、设于线性导轨4上且沿其移动的连接块41、连接块41上设有与基座1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块42。

钳体防变形检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高强度耐磨钢,根据产品尺寸要求设计合理检具尺寸,并通过CNC加工中心制作;

S2,调质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以减少淬火变形和提高机械加工的光洁度;

S3,淬火和低温回火,采用不完全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淬火温度并进行预热,以减少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差及淬火应力,淬火方式为油冷20℃,回火温度150℃,回火时间不小于4h;

S4,冷处理,淬火后冷却到室温进行冷处理,增加尺寸稳定性,冷处理温度-70℃,避免残余奥氏体发生陈化;

S5,时效处理,温度120℃进行24h时效处理,消除残余应力,增加尺寸稳定性不降低其硬度。

实施例2:

钳体防变形检具结构相同,区别在钳体防变形检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高强度耐磨钢,根据产品尺寸要求设计合理检具尺寸,并通过CNC加工中心制作;

S2,调质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以减少淬火变形和提高机械加工的光洁度;

S3,淬火和低温回火,采用不完全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淬火温度并进行预热,以减少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差及淬火应力,淬火方式为油冷25℃,回火温度155℃,回火时间不小于4.5h;

S4,冷处理,淬火后冷却到室温进行冷处理,增加尺寸稳定性,冷处理温度-75℃,避免残余奥氏体发生陈化;

S5,时效处理,温度135℃进行30h时效处理,消除残余应力,增加尺寸稳定性不降低其硬度。

实施例3:

钳体防变形检具结构相同,区别在钳体防变形检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高强度耐磨钢,根据产品尺寸要求设计合理检具尺寸,并通过CNC加工中心制作;

S2,调质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以减少淬火变形和提高机械加工的光洁度;

S3,淬火和低温回火,采用不完全淬火加低温回火处理,在保证硬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淬火温度并进行预热,以减少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差及淬火应力,淬火方式为油冷30℃,回火温度160℃,回火时间不小于5h;

S4,冷处理,淬火后冷却到室温进行冷处理,增加尺寸稳定性,冷处理温度-80℃,避免残余奥氏体发生陈化;

S5,时效处理,温度150℃进行36h时效处理,消除残余应力,增加尺寸稳定性不降低其硬度。

应用本实施例时,钳体防变形检具结构中通过定位组件有效将待检测产品定位,夹紧组件中各快速夹精准固定到位,推送组件有效移动连接块配合限位块对产品进行弹性调试,其中定位基准座配合连接块能快速检测产品形状是否合格,产品的宽度尺寸、厚度尺寸一次性检测到位,该结构具有寿命长,变形量小且精度高的优点;钳体防变形检具的制造方法中采用淬火前调质处理、正常淬火后冷处理、热处理后时效处理,使得检具结构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刚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