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纸机自动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3662发布日期:2019-02-10 23:0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纸机自动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使用新型涉及切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纸机自动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切纸机是传统产品,是用来处理印刷后期的纸张裁切需求。从机械式切纸机发展到磁带控制式切纸机,又发展到微机程控、彩色显示、全图像操作引导可视化处理及计算机辅助裁切外部编程和编辑生产数据的裁切系统,使生产准备时间更短,裁切精度更高,劳动强度更低,而操作更安全。

但在现有技术中,切纸机设计不够合理,作业时,产生大量的纸屑,且纸屑面积很小,极易四处散落随风飘散,不仅严重影响生产环境卫生,而且对切纸机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造成威胁。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切纸机纸屑收集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纸机自动清理装置,其优点是可以对工作台面上的纸屑进行自动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切纸机自动清理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工作台面以及设置在工作台面上的切纸机构,所述工作台面两侧设置有用于清理工作台面表面纸屑的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面上端并与其转动连接的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清扫组件往复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两侧的工作台面内设置有用于收集纸屑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顶部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清扫组件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开口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清扫组件的进行敲击的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开口同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周向设置有若干组敲击组件,所述转轴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动马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切纸机构在对纸张进行切割后会产生纸屑,当纸屑累积过多时会影响切纸机的正常工作,清扫组件在工作台面上往复摆动可以将工作台面上的纸屑通过靠口清扫至收集槽内,驱动机构可以对清扫组件提供驱动力,使清扫组件自动往复摆动,实现自动清理纸屑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人力,震动装置可以对清扫组件进行敲击,电动马达可以对转轴的转动提供驱动力,使清扫组件上粘覆的纸屑、灰尘等杂物脱离清扫组件,避免纸屑或灰尘等杂物粘附在清扫组件上对工作台面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一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包覆有海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一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可以带动转动杆往复摆动,海绵包覆在转动杆上可以对工作台面上的纸屑进行清扫,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切纸机构靠近工作台面边缘的两端,且所述电机设置在工作台面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可以正转或反转,控制电机正转反转交替工作即可实现清扫组件往复摆动,电机设置在工作台面下方可以节省空间,同时提高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敲击组件包括与转轴固定连接的橡胶棒,每组敲击组件包括三个橡胶棒,每两个橡胶棒之间的夹角为1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个橡胶棒周向设置在转轴表面,并且三个橡胶棒均匀设置,当转轴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转动时,转轴可以带动橡胶棒迅速转动,当转动杆摆动至开口处时,橡胶棒可以对转动杆进行反复敲击,使转轴以及海绵产生震动,将海绵上粘覆的灰尘以及纸屑抖落至收集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靠近工作台面边缘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清扫组件以及纸屑的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以避免纸屑越过开口掉落在工作台面以外,保证纸屑全部落入收集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呈弧形且挡板高度不小于海绵的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清扫组件摆动至挡板处停止时清扫组件可以隐藏于挡板内,防止工作人员触摸,同时节省空间,提高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侧壁与收集槽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呈矩形的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两竖直边中间位置与所述底座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门顶端设置有磁吸组件,所述底座侧壁与转动门顶端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磁吸组件配合的铁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打开转动门可以方便清理收集槽内的纸屑,磁吸组件与铁块配合可以将转动门固定在关闭状态,用户只需推动转动门上半部分即可直接打开,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门顶端边缘设置有用于清扫收集槽内纸屑的软毛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毛刷可以对收集槽内的纸屑进行清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清扫组件在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将工作台面上的纸屑等垃圾清扫至收集槽内,实现自动清理的效果,省去了人工清理的步骤,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震动装置可以对清扫组件进行敲击,使清扫组件上粘覆的纸屑、灰尘等杂物脱离清扫组件,避免纸屑或灰尘等杂物粘附在清扫组件上对工作台面造成二次污染;

三、收集槽外的转动门通过磁吸组件固定,用户需要打开转动门时只需推动转动门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同时转动门顶端设置有毛刷,可以对收集槽内的纸屑进行清扫,收集槽内壁设置为弧形可以避免清扫死角,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转动门结构的剖视图;

图3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体现清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工作台面;21、开口;22、挡板;23、收集槽;231、挡壁;24、转动门;241、磁铁;242、软毛刷;3、切纸机构;4、清理机构;41、转动杆;42、海绵;5、电机;6、震动装置;61、转轴;62、电动马达;63、橡胶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切纸机纸屑清理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工作台面2以及设置在工作台面2上的切纸机构3。由于切纸机构3在对纸张进行切割后会产生纸屑,当纸屑累积过多时会影响切纸机的正常工作,工作台面2两侧设置有用于清理工作台面2表面纸屑的清理机构4,清理机构4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面2上端并与工作台面2转动连接的清扫组件。清扫组件为转动杆41,转动杆41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切纸机构3底部靠近工作台面2边缘的两端。转动杆41一端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杆41往复摆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为电机5(见图4)。且转动杆41上包覆有海绵42。驱动机构可以带动转动杆41往复摆动,海绵42包覆在转动杆41上可以对工作台面2上的纸屑进行清扫。驱动机构两侧的工作台面2内设置有用于收集纸屑的收集槽23,收集槽23顶部的工作台面2上设置有与所述清扫组件配合使用的开口21,使转动杆41上携带的纸屑通过开口21进入收集槽23内,便于对纸屑等杂物统一收集和处理。

如图4所示,电机5设置在切纸机构3靠近工作台面2边缘的两端,且电机5设置在工作台面2下方,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动杆41端部固定连接。电机5可以正转或反转,控制电机5正转反转交替工作即可实现清扫组件往复摆动,电机5设置在工作台面2下方可以节省空间,同时提高美观度。

如图2所示,开口21靠近工作台面2边缘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清扫组件以及纸屑的挡板22。挡板22呈弧形且挡板22高度不小于海绵42的高度。挡板22可以避免纸屑越过开口21掉落在工作台面2以外,保证纸屑全部落入收集槽23内。当清扫组件摆动至挡板22处停止时清扫组件可以隐藏于挡板22内,防止工作人员触摸,同时节省空间,提高美观度。

如图4所示,开口21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清扫组件的进行敲击的震动装置6,震动装置6包括与开口21同向设置的转轴61,转轴61上周向设置有若干组敲击组件,敲击组件包括与转轴61固定连接的橡胶棒63,每组敲击组件包括三个橡胶棒63,每两个橡胶棒63之间的夹角为120°。转轴61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61转动的电动马达62。上述转轴61以及橡胶棒63均设置在挡板22内部。当转轴61在电动马达62的驱动下转动时,转轴61可以带动橡胶棒63迅速转动,当转动杆41摆动至开口21处时,橡胶棒63可以对转动杆41进行反复敲击,使转轴61以及海绵42产生震动,将海绵42上粘覆的灰尘以及纸屑抖落至收集槽23内。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1侧壁与收集槽23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呈矩形的转动门24,转动门24两竖直边中间位置与底座1侧壁转动连接,转动门24顶端设置有磁吸组件,磁吸组件为磁铁241,底座1侧壁与转动门24顶端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对转动门24进行限位的挡壁231,转动门24顶端位于挡壁231内侧且转动门24上设置有与挡壁231配合的缺口,磁铁241设置在缺口内,挡壁231上设置有与磁铁241配合的铁块,转动门24处于竖直状态时磁铁241与挡壁231上的铁块吸合,使转动门24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打开转动门24时,只需推动转动门24上半部分,转动门24即可以旋转打开,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工作人员清理收集槽23内的纸屑。

如图2和图3所示,转动门24顶端边缘设置有用于清扫收集槽23内纸屑的软毛刷242,软毛刷242可以对收集槽23内的纸屑进行清扫。并且收集槽23内壁为弧形结构,收集槽23内壁与转动门24转轴61之间的距离等于转动门24竖直长度的一半。当打开转动门24时,转动门24顶端的软毛刷242刚好与收集槽23内壁接触,继续转动转动门24即可对收集槽23进行清扫,收集槽23内壁设置为弧形可以使转动门24在清扫时不留死角,方便将收集槽23内的所有纸屑清扫干净。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