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6839发布日期:2019-03-22 19:0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薄膜柔性芯片电池是用金属箔片作为衬底沉积薄膜,然后进行切割达到目标规格。先行的柔性太阳能行业切割出来的芯片电池,其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太阳能薄膜柔性芯片电池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边角容易发生碰撞导致电池损坏。市面上虽然有各种对艺术纸品、名片、纸牌的圆角切割装置。但是,一方面这种圆角切割装置会用到二至四把刀,这种圆角切割装置的结构复杂。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纸品、名片、纸牌的长度固定,硬度较低,而柔性芯片电池的硬度较高,在切割成圆角的同时还需要切割长度因此市面上的切割装置无法应用到太阳能薄膜柔性芯片电池的切割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给太阳能薄膜柔性芯片电池切割成圆角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切割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和切刀,切刀包括直部和位于直部两端的弧形部;切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切刀进行上下运动,以使得切刀对置于底座上的待切割物体进行切割,使切割后的待切割物边角为圆角。

进一步地,直部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弧形部;两个弧形部的弯曲方向朝向所述直部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直部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弧形部;每端的两个弧形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还包括传送装置、分别与传送装置和切刀驱动装置通信连接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向传送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向切刀驱动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传送装置,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将待切割物体按照预定速度传送至底座;切刀驱动装置,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之后驱动切刀进行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用于向切刀驱动装置发送第三控制信号,切刀驱动装置,还用于在接收到控制装置发出的第三控制信号之后驱动切刀进行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传感器、分别与传感器和切刀驱动装置通信连接的控制装置;传感器设置在切刀的前方,且与切刀具有预定距离,前方是指沿待切割物体传送的方向;传感器用于在感应到待切割物体时,向控制装置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控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时,向切刀驱动装置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驱动切刀进行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用于向切刀驱动装置送第三控制信号,切刀驱动装置,还用于在接收到控制装置发出的第三控制信号之后驱动切刀进行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底座上设置有刀槽;刀槽的尺寸、形状与切刀的尺寸、形状相匹配,以使得切刀能够容纳至刀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传动装置,分别与切刀驱动装置和切刀固定连接,用于在切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切刀进行运动;支撑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用于为切刀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提供支撑。

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包括:冲压台和驱动轴;驱动轴的一端与切刀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冲压台的顶部固定连接;冲压台能够沿支撑机构上下滑动;切刀固定在冲压台底部。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底座、冲压轴承和承重台;其中,冲压轴承设置在底座上,用于为切刀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提供支撑;承重台固定在冲压轴承的顶端;切刀驱动装置通过连接底座固定在承重台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刀柄,切刀与刀柄之间卡槽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易制作和易维护。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割装置,仅用一把刀不仅可以完成对太阳能薄膜柔性芯片电池的长度尺寸切割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完成对四个角的弧形切割,进而完成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边角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割装置,简化了切割作业,当一条边切割完成之后,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颠倒后再切割另外一条边。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割装置体积小巧,可安装到产线上,实现连续自动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切割装置;

图2是根据图1中切刀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中切刀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切刀;3:驱动装置;4:刀槽;5:冲压台;6:驱动轴;7:连接底座;8:冲压轴承;9:承重台;10:刀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切割装置;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底座1、切刀2、切刀驱动装置3、支撑机构、传动装置、传送装置、分别与传送装置和切刀驱动装置3通信连接的控制装置。

底座1上设置有刀槽4,刀槽4的尺寸、形状与切刀2的尺寸、形状相匹配,以使得切刀2能够容纳至刀槽4内。

切刀2包括直部和位于直部两端的弧形部。

切刀驱动装置3,切刀驱动装置3可以是气缸和/或电机,切刀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切刀2进行上下运动,以使得切刀2对置于底座1上的待切割物体进行切割。

支撑机构,设置于底座1上,用于为切刀驱动装置3和传动装置提供支撑。

具体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底座7、冲压轴承8和承重台9;其中,冲压轴承8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为切刀驱动装置3和传动装置提供支撑;承重台9固定在冲压轴承8的顶端;切刀驱动装置3通过连接底座7固定在承重台9上。

传动装置,分别与切刀驱动装置3和切刀2固定连接,用于在切刀驱动装置3的作用下带动切刀2进行运动。

具体地,传动装置包括冲压台5和驱动轴6。驱动轴6的一端穿过承重台9和连接底座7与切刀驱动装置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冲压台5的顶部固定连接;切刀驱动装置3驱动驱动轴6上下运动,驱动轴6驱动冲压台5沿冲压轴承8上下滑动;切刀2还连接有刀柄10,刀柄10与切刀2之间卡槽式连接,切刀2通过刀柄10固定在冲压台5底部。

优选的,切刀驱动装置3,还用于驱动切刀2进行旋转运动。

具体地,刀柄10与驱动轴6连接,切刀驱动装置3驱动驱动轴6旋转,驱动轴驱动刀柄10旋转,刀柄10带动切刀2进行旋转。

控制装置,用于分别向传送装置和切刀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切割过程。

传送装置,可以是传送带,用于将待切割物体传送至底座1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割装置一方面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易制作和易维护,另一方面装置的体积小巧,可安装到产线上,实现连续自动作业。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切刀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切刀2包括直部和位于直部两端的弧形部,其中,直部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弧形部,两个弧形部的弯曲方向朝向直部的同一侧,形成“U型”形状。

可选的,切刀的材质为不锈钢,刀长设置为45mm,宽20mm,切刀两端的弧形为半径为2mm,弧长为3mm的弧形。

以下将结合图1所示的切割装置和图2所示的切刀简述该装置的切割过程。

控制装置向传送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装置向切刀驱动装置3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传送装置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将待切割物体按照预定速度传送至底座1上的刀槽处。

切刀驱动装置3,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之后驱动切刀2进行上下运动,以使得切刀2顺利对待切割物进行切割。

切割后,切刀向上运动时,控制装置向驱动装置发送第三控制信号。切刀驱动装置3,在接收到控制装置发出的第三控制信号之后驱动切刀2旋转180°,以准备下次切割。控制装置再次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对待切割物再次进行切割。

切割装置对待切割物切割两次后,刚好获得规定长度、四边都是圆角的切割物。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设置两次第二控制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T和传送装置传送待切割物的速度v,按照预设的速度和预设的时间对待切割物切割,获得规定长度的切割物。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切割:

在切刀2的前方设置有传感器,且传感器与切刀2设置有预定距离;并且,传感器还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其中,前方是指沿待切割物体传送的方向。

传感器在感应到待切割物体时,向控制装置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控制装置在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时,向切刀驱动装置3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驱动切刀2进行上下运动,以使得切刀2对置于底座1上的待切割物体进行切割。

切割后,切刀向上运动时,控制装置向驱动装置发送第三控制信号。切刀驱动装置3,在接收到控制装置发出的第三控制信号之后驱动切刀2旋转180°,以准备对切割物体的另一边进行切割。控制装置再次向切刀驱动装置3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传送装置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将待切割物体按照预定速度传送至底座1上的刀槽处。

当传感器再次感应到待切割物体时,向控制装置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控制装置,在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时,向切刀驱动装置3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驱动切刀2进行上下运动,对待切割物进行切割。

切割装置对待切割物切割两次后,刚好获得规定长度、四边都是圆角的物体。

需要说明的是,且传感器与切刀2设置的预定距离是需要获得的切割物规定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易制作和易维护。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切割装置,仅用一把刀不仅可以完成对太阳能薄膜柔性芯片电池的长度尺寸切割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完成对四个角的弧形切割,进而完成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边角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切割装置,简化了切割作业,当一条边切割完成之后,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颠倒后再切割另外一条边。

(4)本装置体积小巧,可安装到产线上,实现连续自动作业。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切刀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切刀2包括直部和位于直部两端的弧形部;其中,直部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弧形部,每端的两个弧形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可选的,切刀的材质为不锈钢,刀长设置为45mm,宽20mm,每个弧形为半径为2mm,弧长为3mm的弧形。

以下将结合图1所示的切割装置和图3所示的切刀简述该装置的切割过程。

控制装置向传送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向切刀驱动装置3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传送装置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将待切割物体按照预定速度传送至底座1上的刀槽处。

切刀驱动装置3,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之后驱动切刀2进行上下运动,以使得切刀2顺利对待切割物进行切割。

控制装置再次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对待切割物再次进行切割。

切割装置对待切割物切割两次后,刚好获得规定长度、四边都是圆角的切割物。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设置两次第二控制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T和传送装置传送待切割物的速度v,按照预设的速度和预设的时间对待切割物切割,获得规定长度的切割物。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切割:

在切刀2的前方设置有传感器,且传感器与切刀2设置有预定距离;并且,传感器还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其中,前方是指沿待切割物体传送的方向。

传感器在感应到待切割物体时,向控制装置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控制装置,在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时,向切刀驱动装置3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驱动切刀2进行上下运动,以使得切刀2对置于底座1上的待切割物体进行切割。

切割后,控制装置再次向切刀驱动装置3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传送装置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将待切割物体按照预定速度传送至底座1上的刀槽处。

当传感器再次感应到待切割物体时,向控制装置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控制装置,在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时,向切刀驱动装置3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驱动切刀2进行上下运动,对待切割物进行切割。

切割装置对待切割物切割两次后,刚好获得规定长度、四边都是圆角的物体。

需要说明的是,且传感器与切刀2设置的预定距离是需要获得的切割物规定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割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易制作和易维护。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切割装置,仅用一把刀不仅可以完成对太阳能薄膜柔性芯片电池的长度尺寸切割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完成对四个角的弧形切割,进而完成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边角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切割装置,简化了切割作业,当一条边切割完成之后,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颠倒后再切割另外一条边。

(4)本装置体积小巧,可安装到产线上,实现连续自动作业。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