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352发布日期:2019-04-03 00:0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剖开秸秆的装置,具体涉及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幼虫的数量和所蛀隧道长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幼虫的数量和所蛀隧道长短是研究玉米螟发生危害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使用镰刀、裁纸刀、水果刀等锋厉的刀具剖开玉米秸秆进行调查,在工作中不但容易割伤手指等身体部位,对人员造成伤害,而且使用人工较多、工作效率低。使用该装置剖开玉米秸秆完全可以避免对调查人员造成伤害,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解决了现有技术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幼虫的数量和所蛀隧道长短,通常情况下使用镰刀、裁纸刀、水果刀等锋厉的刀具剖开,容易割伤手指等身体部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的装置包括剖开装置和撑开装置,所述剖开装置与撑开装置配合使用,所述剖开装置包括剖开装置桶身和十字形刀具,所述剖开装置桶身为圆筒形状,所述十字形刀具嵌固于剖开装置桶身的内部,所述撑开装置包括桶身和端头,所述桶身也为圆筒形状,所述桶身和端头一体成型,所述端头位于桶身的一端且形状为锥状四面体。

优选地,所述剖开装置桶身和撑开装置的桶身的材质均为PVC材料。

优选地,所述剖开装置桶身的内径为4-6cm,外径为4.4-6.5cm,长为20-30cm。

优选地,所述撑开装置的桶身的内径为4.5-6.5cm,外径为4.8-7.0cm,长为20-30cm。

优选地,所述十字形刀具位于距剖开装置桶身一端的4-6cm处。

优选地,所述十字形刀具为金属材质且带有刀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的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剖开装置将玉米秸秆剖开一部分,然后利用撑开装置沿玉米秸秆被剖开的位置将玉米秸秆撑成四条,完成对玉米秸秆的高效剖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的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剖开玉米秸秆时,十字形刀具隐藏于PVC管内不外露,且刀具离管口有一定距离,手指无法接触到刀具,完全可以避免对调查人员造成伤害。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相较于其他刀具一次能分成两片,使用该装置剖开玉米秸秆时,一次能分成四片,能提高工作效率一倍。

3)、本实用新型在不用时撑开装置可以套在剖开装置的外面,做到成套使用成套放置,节省空间,易于收纳,同时也可以避免剖开装置中的十字形刀具被污染。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单,成本低,费用可控,成效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剖开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剖开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撑开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剖开装置桶身;2-十字形刀具;3-撑开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的装置包括剖开装置和撑开装置3,所述剖开装置与撑开装置配合使用,所述剖开装置包括剖开装置桶身1和十字形刀具2,所述剖开装置桶身1为圆筒形状,所述十字形刀具2嵌固于剖开装置桶身1的内部,所述撑开装置3包括桶身和端头,所述桶身也为圆筒形状,所述桶身和端头一体成型,所述端头位于桶身的一端且形状为锥状四面体。

所述剖开装置与撑开装置配合实用,剖开装置用于将玉米秸秆剖开端头部分,撑开装置用于将玉米秸秆剖开的端头撑开,撑成四条。

所述剖开装置桶身1和撑开装置3的桶身的材质均为PVC材料。

所述剖开装置桶身1的内径为4-6cm,外径为4.4-6.5cm,长为20-30cm。

所述撑开装置3的桶身的内径为4.5-6.5cm,外径为4.8-7.0cm,长为20-30cm。

所述剖开装置桶身1的直径要大于玉米秸秆的直接,所述撑开装置3的桶身直径略大于剖开装置桶身1的直径,方便装置闲置不用时将撑开装置3套于剖开装置外,有利于装置的成套使用和收纳,节省空间,同时保证了位于剖开装置内的十字形刀具2的清洁。

所述十字形刀具2位于距剖开装置桶身1一端的4-6cm处。

所述十字形刀具2为金属材质且带有刀刃,十字形刀具2用于剖开玉米秸秆,将其端面剖开并剖成四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剖开玉米秸秆调查玉米螟的装置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将玉米秸秆的一端先插入剖开装置内并通过十字形刀具2将玉米秸秆的端头剖开大于4cm,然后抽出玉米秸秆,利用撑开装置3沿玉米秸秆剖开的一端撑开全部玉米秸秆,撑成四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方式记载的特征的合理组合,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