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夹取电池模板的夹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3209发布日期:2019-07-06 10:5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用于夹取电池模板的夹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夹取电池模板的夹取机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膜、电池槽和盖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极板和负极板均由板栅构成。生产时,正极板和负极板交替叠放,并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放置隔膜,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构成电池模板,电池模板装在绝缘的电池槽内,叠放好的电池模板两端的端子极板上有众多的端子线,端子极板两端的端子线分别铸焊形成正负极端子。传统的铸焊工艺大多是人工铸焊,生产效率低下,且产品质量不统一。

公布号为CN10791945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端子自动铸焊设备及方法,包括:机架、机头组件、焊料炉组件和工装组件:机头组件包括悬挂在该机架上部的行走机构、安装在该行走机构上的升降机构、与该升降机构相连的旋转机构以及与该旋转机构相连的夹取机构;焊料炉组件用于对焊料进行加热熔化;工装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模具架、安装在该模具架上的模具以及拆模机构,模具由中间固定模具单元和两侧的活动模具单元拼接而成,拆模机构用于控制两侧的活动模具单元与中间固定模具单元的拼合和分离以实现装模和拆模。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实现蓄电池端子的自动铸焊和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节约了成本,但是方案中的夹取机构与旋转气缸相连,该夹取机构与旋转气缸的输出端非同心连接,所以当旋转气缸带动夹取机构上的电池模板转动时,电池模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当电池模板再次向下移动时,其正极端子/负极端子插入模具的位置不同,导致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铸焊形成的两个焊板的位置不同,还需要后续加工,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夹取电池模板的夹取机构,以解决该夹取机构在旋转后,其上的电池模板水平位置发生变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用于夹取电池模板的夹取机构,包括呈机械臂和用于夹持电池模板的固定装置,所述机械臂呈长直形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气缸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与机械臂的其中一个端部固接,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机械臂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一固定板上远离机械臂的一侧,且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水平对齐。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将电池模板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然后启动气缸,气缸的伸缩端缩回并带动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此时电池模板就能够被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夹持。同时,本方案中,机械臂与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连接,机械臂在旋转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会以机械臂的中心为轴自转,所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两者之间的电池模板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防掉落单元,所述防掉落单元包括中空腔体、转轴和若干通槽,所述中空腔体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内,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中空腔体内,转轴上同轴固接有径向设置的若干齿轮和若干滚轮,所述中空腔体内沿机械臂的长度方向滑动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通槽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通槽与中空腔体连通,滚轮和齿条分别横向穿过通槽与电池模板的端部相抵。当第二固定板逐渐靠近第一固定板时,电池模板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板相抵,电池模板的另一侧与滚轮相抵。现有技术中,电池模板在铸焊时还未加工完成,其外壁的强度、刚度不够大,夹持力太大会导致电池模板外壁变形,所以当机械臂带动电池模板旋转时,可能会发生因夹持不稳而导致电池模板掉落、滑动等情况;而本方案中,由于电池模板与滚轮相抵,如果电池模板发生滑动的情况,电池模板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带动滚轮转动,滚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伸出通槽并逐渐与电池模板相抵,此时齿条就能够固定电池模板,防止电池模板滑动掉落。

进一步,所述中空腔体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滑座上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座固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中空腔体的内壁固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滑座上;所述滑座上水平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滑动杆上。采用本方案,当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夹持电池模板时,电池模板会将滚轮向中空腔体的内部推动,直到电池模板与第一固定板的外壁相抵,此时电池模板不仅与滚轮相抵还与第一固定板相抵,其与第一固定板的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不易掉落,同时,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滚轮能够挤压电池模板,使电池模板被抵紧,进一步防止电池模板滑动掉落。本方案中,齿条也是通过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滑座上的,所以当滚轮和转轴被电池模板推动时,滑座能够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和齿轮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进一步,所述滚轮的周向上固定设有若干磁块,所述磁块上远离滚轮上的一侧设有不导磁的耐磨层。采用本方案磁块能够吸引电池模板,进一步固定电池模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板内也设有防掉落单元,且两个防掉落单元的结构相同、位置相对。采用本方案,两个防掉落单元能够进一步防止电池模板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用于夹取电池模板的夹取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固定板和机械臂的纵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械臂1、气缸2、连接杆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中空腔体6、滑座7、弹簧8、转轴9、滚轮10、磁块11、齿轮12、齿条13、电池模板14。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夹取电池模板14的夹取机构,包括机械臂1,机械臂1上固定设有两个气缸2,两个气缸2的伸缩端水平朝右设置,气缸2的伸缩端上固定设有连接杆3;机械臂1的右端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的左侧中心处与机械臂1的右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的右端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5的形状大小与第一固定板4相同,且两者平行对齐。

第一固定板4内设有防掉落单元,结合图3、图4,防掉落单元包括中空腔体6、两个滑座7和若干通槽。中空腔体6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内,通槽设置在第一固定板4的右侧壁上且与中空腔体6连通。滑座7滑动连接在中空腔体6的内壁上,且其滑动方向沿机械臂1的长度方向,滑座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的左端与中空腔体6的左内壁固接。两个滑座7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9,每根转轴9上同轴固接有若干滚轮10和两个齿轮12,滚轮10穿过与其相对应的通槽,两个齿轮12分别位于转轴9的上下端部,结合图5,滚轮10的周向上嵌入设有若干磁块11,磁块11上远离滚轮10上的一侧设有不导磁的耐磨层。滑座7上沿机械臂1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上远离滑座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13,齿条13与齿轮12啮合,齿条13部分结构穿过与其相对应的通槽。第二固定板5内也设有防掉落单元,两个防掉落单元的结构相同,但布置位置相反。

具体实施时,电池模板14位于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之间,启动气缸2,气缸2的伸缩端缩回,第二固定板5向第一固定板4靠近并夹持电池模板14,电池模板14与滚轮10接触时能够将滚轮10向中空腔体6内部推动,此时滚轮10、转轴9、滑座7和齿条13都会想中空腔体6内部移动,直到电池模板14与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的侧壁相抵,此时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并给滑座7施加向外的推力,滑座7上的滚轮10就会与电池模板14紧紧相抵。当机械臂1旋转时,由于机械臂1的左端与第一固定板4的中心处固接,所以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电池模板14都以机械臂1为轴自转,而不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如果电池模板14发生滑动掉落的情况,在电池模板14滑动时,由于其与滚轮10相抵,且电池模板14与磁铁吸引在一起,所以电池模板14能够带动滚轮10转动,滚轮10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带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带动齿条13伸出通槽并与电池模板14相抵,将电池模板14抵紧,防止其滑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