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柴油机排温传感器的拆装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740发布日期:2019-04-05 19:3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用于柴油机排温传感器的拆装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拆装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温传感器的拆装扳手。



背景技术:

有些船用柴油机的排温传感器安装于各缸排气管段上,通过电缆连接至排温方杠,由于排温传感器的安装空间狭小,其周围分布有缸盖冷却水管、气缸盖及缸盖螺栓,根据其结构特点,只能选用普通呆扳手或梅花扳手进行安装与紧固。根据柴油机安全防护要求,排气管外部需安装安全防护罩壳,排温传感器几乎被遮挡,一方面,柴油机工作过程中,由于振动,排温传感器易松动,维修时,普通呆扳手或开口梅花扳手无法伸至排温传感器处使用,需将防护罩壳拆卸后方可对排温传感器进行紧固;另一方面由于安装时传感器未充分预紧,柴油机工作过程中,排温传感器极易发生松动,但由于排气管罩壳遮挡,操作人员无法使用普通呆扳手或开口梅花扳手对传感器进行紧固,有些型号的柴油机为船用柴油机,排气管罩壳不能使用合页式结构,罩壳无法在柴油机工作条件下打开,紧固排温传感器时,需对柴油机进行停机,并拆卸罩壳,严重影响柴油机任务的执行,同时,为维修方便,对排温传感器进行紧固后,往往不再对排气管罩壳进行复装,在燃油管路、滑油管路破裂时,会导致可燃液体直接溅落到高温排气管上,导致火灾发生。为保证排温传感器安装部位的密封性,因此,无法使用防松垫片,只能通过对排温传感器进行预紧实现防松,但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安装人员在使用普通呆扳手或带开口的梅花扳手时,扳手回转角度受限,在转到一定角度时,难于拧紧,排温传感器不能实现充分预紧,同时,由于空间限制,扳手只能倾斜安装在传感器螺母上,操作时容易打滑,可能对操作人员及传感器造成损坏,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温传感器的拆装扳手,扳手头采用与排温传感器上的锁紧螺母适配的十二方扳手头,解决了狭小空间内排温传感器预紧力不充分的问题,带开口的扳手头,便于穿入电缆,解决了只有一个角度可以将电缆插入的问题,又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扳手头的强度,防止扳手头打滑,实现排温传感器的紧固,改善了柴油机的维修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柴油机排温传感器的拆装扳手,包括手柄和扳手头,所述手柄为扁平杆制成的L型结构,所述扳手头为带开口的环状结构且扳手头的内壁面为与排温传感器上的锁紧螺母适配的十二方扳手头,所述扳手上的开口呈角度朝外设置且扳手下端固定于手柄上端水平杆的端部。

其中,所述扳手头上的开口以扳手头端面的中垂线为基准线呈25-35°设置且开口的大小为15-16mm。

进一步地,所述扳手头为带开口的环状结构且与扳手头为一体式结构的连接凸起设于扳手头下端外壁上,所述扳手头上的开口呈角度朝外设置后扳手头下端的连接凸起固定于手柄上端水平杆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竖直杆下端制有便于转动手柄的协助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技术方案中的扳手头采用与排温传感器上的锁紧螺母适配的十二方扳手头,解决了狭小空间内排温传感器预紧力不充分的问题;

2、本技术方案在扳手头上呈角度朝外设置有大小为15-16mm的开口,便于穿入电缆,解决了只有一个角度可以将电缆插入的问题,又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扳手头的强度,防止扳手头打滑;

3、本技术方案采用本结构的拆装扳手,在不拆卸罩壳的情况下,可实现排温传感器的紧固,改善了柴油机的维修性及安全性。

4、本技术方案中的手柄采用扁平杆制成,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减轻扳手重量,从而使拆装更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扳手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用于柴油机排温传感器的拆装扳手,包括手柄1和扳手头2,所述手柄1为扁平杆制成的L型结构,所述扳手头2为带开口3的环状结构且扳手头2的内壁面为与排温传感器上的锁紧螺母适配的十二方扳手头,所述扳手头2上的开口3呈角度朝外设置且扳手头2下端固定于手柄1上端水平杆的端部;具体的,所述扳手头2上的开口3以扳手头2端面的中垂线为基准线呈30°设置且开口3的大小为15.5mm;具体的,所述扳手头2为带开口3的环状结构且与扳手头2为一体式结构的连接凸起5设于扳手头2下端外壁上,所述扳手头2上的开口3呈角度朝外设置后扳手头2下端的连接凸起5固定于手柄1上端水平杆的端部;具体的,所述手柄1的竖直杆下端制有便于转动手柄1的协助孔4。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柴油机安装排温传感器处的结构空间限制,排温传感器紧固扳手的回转角度最大为40~45°,而排温传感器采用六方锁紧螺母,每转一个方需要60°,再加上排温传感器电缆的限制,扳手必须为开口结构,故无法使用棘轮扳手结构,扳手头2必须能够满足在回转角度40°范围内的安装及与排温传感器锁紧螺母咬合,本结构中的扳手头2选用十二方扳手头,可实现在30°范围内对排温传感器安装调整的要求。为防止排温传感器紧固时打滑,扳手头2需穿入排温传感器电缆并套在排温传感器的锁紧螺母上,由于缸盖出水管支架、缸盖螺栓及电缆位置的关系,为方便电缆穿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扳手头2的位置,使扳手头2上的开口3呈角度设置,即开口3与手柄1形成一定角度。在方便安装的同时,也可起到防止打滑的作用。为保证扳手头2具有足够的强度,并方便穿入电缆,通过三维放样及试验验证,当开口间隙为15.5mm时,既可满足电缆,又可保证扳手头2具有足够的强度。

手柄1的设计采用扁平杆制成的L型结构,并根据排温传感器与缸盖最近边的距离以及缸盖与缸盖之间的间隙,确定手柄1水平杆和竖直杆的长度,使得手柄1拆装过程中不与其它零部件干涉,手柄1长度增加虽然会增大力矩,但也同时增加了扳手打滑的趋势,根据试验情况,确定手柄1竖直杆的长度为250mm,采用25×5mm的扁平杆折弯成L型结构的手柄1,即方便握持,又减轻扳手重量,从而使拆装更省力,扳手头2内壁朝外侧的边沿处制有便于扳手头2与排温传感器的锁紧螺母快速适配的内倒角。

本技术方案中的扳手头2采用与排温传感器上的锁紧螺母适配的十二方扳手头,解决了狭小空间内排温传感器预紧力不充分的问题,在扳手头2上呈角度朝外设置有大小为15.5mm的开口3,便于穿入电缆,解决了只有一个角度可以将电缆插入的问题,又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扳手头2的强度,防止扳手头2打滑,采用本结构的拆装扳手,在不拆卸罩壳的情况下,可实现排温传感器的紧固,改善了柴油机的维修性及安全性,手柄1采用扁平杆制成,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减轻扳手重量,从而使拆装更省力。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