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6151发布日期:2019-06-15 00:2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便捷和省力,机器人的身影逐渐出现在人门的生活之中,目前,充电机器人轨道式的传动系统,大多数是通过调节轨道的角度和设置不同轨道的方式,去改变充电机器人的方向,增加了运动的距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解决了目前,充电机器人轨道式的传动系统,大多数是通过调节轨道的角度和设置不同轨道的方式,去改变充电机器人的方向,增加了运动的距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电机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卡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从动齿轮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链条啮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端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的前侧与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上表面的后侧与第三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背面与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另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一滑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表面与第二滑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轨的下表面与齿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杆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通孔与第二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背面与第四支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机身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杆啮合。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蓄电池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底板的上表面与开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关位于蓄电池的右侧,且蓄电池位于支撑杆和转轴中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为抱闸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双轴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大小相同,且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形状为半弧形,且滑槽位于底板上表面的左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通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链条、轴承、滑轮、滑槽和转轴的共同作用,可以使位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随着滑轮在滑槽内运动而改变充电机器人的旋转角度,避免直接改变两滑轨的角度或改变轨道时所浪费的时间。

(2)、该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在第二电机、滑杆、滑套、齿杆、第二滑轨和齿轮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调节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的距离,适用不同充电机器人,节约了资源,可以一轨多用。

(3)、该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共同作用,保证了齿轮不会从齿杆上脱离,滑套和滑杆的设置,保证了第二滑轨运动的平稳,第四支撑板的设置,固定了第二电机,保证了第二电机在工作时不会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连接板、2第三支撑板、3转轴、4第二支撑板、5主动齿轮、6第一电机、7链条、8轴承、9从动齿轮、10底板、11滑槽、12滑轮、13支撑杆、14齿轮、15第一连接板、16第一支撑板、17第一滑轨、18滑杆、19滑套、20第二滑轨、21齿杆、22通孔、23第二电机、24第四支撑板、25蓄电池、26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包括底板10,底板10的上表面与第一电机6机身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为抱闸电机,第一电机6的设置,可以随用随停,保证了调节的准确性,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卡接有主动齿轮5,底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8,轴承8内套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表面卡接有从动齿轮9,转轴3的另一端穿过从动齿轮9与第一支撑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9通过链条7啮合,底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形状为半弧形,且滑槽11位于底板10上表面的左侧,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滑轮12,滑轮12的一端与支撑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9、链条7、轴承8、滑轮12、滑槽11和转轴3的共同作用,可以使位于第一支撑板16上的第一滑轨17和第二滑轨20随着滑轮12在滑槽11内运动而改变充电机器人的旋转角度,避免直接改变两滑轨的角度或改变轨道时所浪费的时间,支撑杆1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6上表面的前侧与第二支撑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16上表面的后侧与第三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支撑板4和第三支撑板2的大小相同,第二支撑板4的背面与滑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杆18另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一滑轨17固定连接,滑杆18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19,滑套19和滑杆18的设置,保证了第二滑轨20运动的平稳,滑套19的外表面与第二滑轨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滑轨20的下表面与齿杆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轨17与第二滑轨20的长度和宽度相同,齿杆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5的正面固定连接,齿杆21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上的通孔22与第二连接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23、滑杆18、滑套19、齿杆21、第二滑轨20和齿轮14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调节第一滑轨17和第二滑轨20之间的距离,适用不同充电机器人,节约了资源,可以一轨多用,第一连接板15与第二连接板1的大小相同,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的共同作用,保证了齿轮14不会从齿杆21上脱离,第二支撑板4的背面与第四支撑板24的正面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板24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23机身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板24的设置,固定了第二电机23,保证了第二电机23在工作时不会发生位移,第二电机23输出轴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14,第二电机23为双轴电机,齿轮14与齿杆21啮合,底板10的上表面与蓄电池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底板10的上表面与开关2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蓄电池25的输出端与开关2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开关26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2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开关26位于蓄电池25的右侧,且蓄电池25位于支撑杆13和转轴3中间。

使用时,打开开关26,第二电机23工作,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与齿杆21啮合,从而使齿杆21在齿杆21上运动,滑套19与第二滑轨20固定连接,齿杆21与第二滑轨20固定连接,滑套19在滑杆18上运动,因此带动第二滑轨20运动,调节好第一滑轨17与第二滑轨20之间的距离后,第一电机6转动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9通过链条7啮合,因此,带动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卡接在转轴3上,转轴3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转轴3的另一端与轴承8内套接,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板4转动,从而带动滑轮12在底板10上的滑槽11内滑动,因此,可以改变第一支撑板16方向,从而改变了位于第一支撑板16上方第一滑轨17和第二滑轨20的方向。

综上可得,该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通过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9、链条7、轴承8、滑轮12、滑槽11和转轴3的共同作用,可以使位于第一支撑板16上的第一滑轨17和第二滑轨20随着滑轮12在滑槽11内运动而改变充电机器人的旋转角度,避免直接改变两滑轨的角度或改变轨道时所浪费的时间。

同时,该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在第二电机23、滑杆18、滑套19、齿杆21、第二滑轨20和齿轮14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调节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的距离,适用不同充电机器人,节约了资源,可以一轨多用。

同时,该充电机器人传动系统,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的共同作用,保证了齿轮14不会从齿杆21上脱离,滑套19和滑杆18的设置,保证了第二滑轨20运动的平稳,第四支撑板24的设置,固定了第二电机23,保证了第二电机23在工作时不会发生位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