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及银行运钞袋用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7788发布日期:2019-12-13 17:1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锁及银行运钞袋用锁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锁及银行运钞用锁具。



背景技术:

目前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运钞箱或袋来盛放、存贮和转运钱币,并通过运钞箱上的锁具对钞箱进行封锁。由于设于钞箱上的锁具尚不能设置电源,因此只能通过外部供电器及电源适配器来实现锁具的开启或关闭,在进行开/闭过程前,需首先连通外部电源,这样不仅操作过程繁琐、工作效率低且成本高。另外当在东北等极寒地区电源不易激活时还需配套电源保温箱等设备,进一步增加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操作过程中故障率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流程简单、低成本与低故障率的电子锁、银行运钞用锁具及锁具的开/闭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总体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锁,固设于运钞袋拉链端用于固定拉链片,所述电子锁内设有无线接收端,所述无线接收端用于当外部手持装置靠近所述电子锁时与所述外部手持装置内的无线发射端作用产生电能为所述电子锁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子锁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接收端的第一标识,当外部手持装置上的用于定位无线发射端的第二标识靠近所述第一标识并与所述第一标识相对时,所述无线发射端与所述无线接收端相对;和/或

所述电子锁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接收端的定位凹槽,当外部手持装置上的用于定位无线发射端的定位凸起嵌入所述定位凹槽内时,所述无线发射端与所述无线接收端相对。

本另一个总体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银行运钞袋用锁具,包括固设于所述运钞袋拉链端用于固定拉链片的电子锁及用于开/闭所述电子锁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手持装置内设有无线发射端,所述电子锁内设有无线接收端,当所述手持装置靠近所述电子锁时,所述无线接收端与所述无线发射端作用产生电能为所述电子锁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子锁包括第一壳体、及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锁舌、用于驱动所述锁舌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pcb主控组件及连接pcb主控组件的rfid组件;

所述手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及容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电源;

所述无线发射端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连接所述电源,所述无线接收端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pcb主控组件;当所述手持装置靠近所述电子锁时,所述无线接收端与所述无线发射端作用产生电能为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pcb主控组件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子锁还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适配装置,所述第一适配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端,另外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pcb主控组件;所述手持装置还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适配装置,所述第二适配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另外一端所述无线发射端。

优选地,所述无线接收端包括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pcb主控组件的第一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端包括连接所述电源的第二线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接收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发射端的第二标识,当所述第二标识靠近所述第一标识并与所述第一标识相对时,所述无线发射端与所述无线接收端相对;和/或

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用于定位所述无线接收端的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发射端的定位凸起,当所述定位凸起嵌入所述定位凹槽内时,所述无线发射端与所述无线接收端相对。

优选地,所述电子锁还包括固设于所述锁舌运动路径上的凸构件,所述凸构件顶部设有供所述锁舌穿过的第二穿孔;

所述第一壳体上凹陷设有供所述拉链片嵌入的锁槽,所述锁槽底部设有供所述凸构件穿过的第三穿孔,所述锁槽两侧的第一壳体上设有供所述锁舌穿过的第四穿孔;

所述拉链片上设有供所述凸构件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拉链片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凸块;

所述pcb主控组件包括pcb板、设于所述pcb板上的主控芯片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与所述凸块匹配使用,用于检测所述拉链片是否放置到位。

优选地,所述锁舌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设有磁铁,所述pcb板上沿所述锁舌的运动路径上间隔设有两个霍尔感应器,所述霍尔感应器与所述磁铁发生霍尔感应用于检测所述锁舌位置。

在又一个总体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银行运钞袋用锁具的开/闭方法,所述锁具包括固设于所述运钞袋拉链端用于固定拉链片的电子锁及用于开/闭所述电子锁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手持装置内设有无线发射端,所述电子锁内设有无线接收端、锁舌、用于驱动所述锁舌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pcb主控组件及连接pcb主控组件的rfid组件;其中,每一所述rfid组件具有唯一的epc编码;所述开/闭方法包括:

将手持装置靠近待开/闭的电子锁,获取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内的epc编码,并向与所述epc编码对应的rfid组件发送开/闭信号;其中,将手持装置靠近待开/闭的电子锁时,所述电子锁内的无线接收端与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内的无线发射端作用产生电能为所述驱动组件和pcb主控组件供电;

所述rfid组件将接收到的开/闭信号发送至pcb主控组件;

所述pcb主控组件根据所述开/闭信号,开/闭所述电子锁。

优选地,所述将手持装置靠近待开/闭的电子锁,获取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内的epc编码,并向与所述epc编码对应的rfid组件发送开/闭信号具体包括:

将所述手持装置靠近待开/闭的电子锁,获取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内的epc编码;

判断获取的所述epc编码是否在手持装置内的预存epc编码库内,若在预存epc编码库内,则向与所述epc编码对应的rfid组件发送开/闭信号。

优选地,所述手持装置内置计数器,所述计数器的初始值为0;在向与所述epc编码对应的rfid组件发送开/闭信号前,所述开/闭方法还包括:

读取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值,当所述计数值小于m时,则向与所述epc编码对应的rfid组件发送开/闭信号,同时,所述计数器的数值加一,其中,m为大于0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pcb主控组件根据所述开/闭信号,开/闭所述电子锁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开/闭信号;

判断拉链片是否安装到位;

若所述拉链片安装到位,则

判断锁舌当前位置是否为安全位置,若锁舌当前位置为安全位置,则开/闭所述电子锁。

优选地,判断拉链片是否安装到位的判断方法为:若获取到感应拉链片的光电信号,则所述拉链片安装到位;和/或

判断锁舌当前位置是否为安全位置的判断方法为:

当所述pcb主控组件接收到的信号为关闭信号时,获取到第一霍尔信号,则锁舌当前位置为安全位置;或

当所述pcb主控组件接收到的信号为开启信号时,获取到第二霍尔信号,则锁舌当前位置为安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银行运钞用锁具及锁具的开/闭方法,通过无线供电的方式实现对电子锁供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外接电源及电源适配器的麻烦,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由此引起的故障率;且由于无需采购电源及电源适配器,极大降低了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后台授权、定位及多层判断,极大提高了锁具的精确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电子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拉链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c)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电子锁固定拉链片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锁舌与驱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银行运钞袋用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银行运钞袋用锁具中手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银行运钞袋用锁具的电子锁与手持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银行运钞袋用锁具的电子锁与手持装置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银行运钞袋用锁具的开/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电子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200多用于银行用运钞袋上,通常,所述运钞袋上设有拉链组件100,所述拉链组件100包括相连的拉链头11和拉链片12,所述拉链头11连接运钞袋,所述拉链片12与所述电子锁200配合,完成对运钞箱的封锁。

示例性,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拉链片12上设有供电子锁200内的凸构件25穿过的第一穿孔121,所述拉链片12自由端朝向电子锁200的一侧设有凸块122,所述凸块122用于与电子锁200内的光电开关273匹配,用于检测所述拉链片12是否安装到位。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所述电子锁200固设于运钞袋拉链端用于固定拉链片12,所述电子锁200内设有无线接收端22,所述无线接收端22用于当外部手持装置300靠近所述电子锁200时与所述外部手持装置300内的无线发射端32作用产生电能为所述电子锁200供电。

具体地,所述电子锁200包括第一壳体21、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1内的锁舌23、用于驱动所述锁舌23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24、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4的pcb主控组件27、连接所述pcb主控组件27的rfid组件28及无线接收端22。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接收端22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连接所述电子锁200内的负载,电子锁200内的第一线圈与外部手持装置内的第二线圈发生作用,使所述第一线圈产生电能为所述负载供电。其中,所述作用可通过耦合或磁共振的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负载即为所述电子锁200内的用电器件,例如,用电器件包括pcb主控组件27、驱动组件24,但并不限于此,可理解,当存在其他用电器件时,均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以便获得电能。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接收端22的第一标识215,当外部手持装置300上的用于定位无线发射端32的第二标识34靠近所述第一标识215并与所述第一标识215相对时,所述无线发射端32与所述无线接收端22相对,使所述无线接收端22产生电能为所述电子锁200供电。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接收端22的定位凹槽216,当外部手持装置300上的用于定位无线发射端32的定位凸起35嵌入所述定位凹槽216内时,所述无线发射端32与所述无线接收端22相对。

当然,上述的设置标识与设置定位凹槽的方式可同时进行。

进一步,为了获得适配的、稳定的电压/电流,所述电子锁200内还设有第一适配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第一适配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电子锁200内的负载。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适配装置可包括调制模块和升压模块,使产生的电通过调制模块调制为稳定的电,再经过升压模块将接收到的低电压转换适用负载所需的电压,从而对负载进行稳定供电。优选的,所述调制模块包括bq51103调制芯片。

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1包括盖体21-1及固接于所述盖体21-1底部的底壳21-2,所述底壳21-2和所述盖体21-1之间还设有用于承载驱动组件24的支架26,所述支架26包括支撑板261及围设于所述支撑板261外边沿的边框262,所述驱动组件24设于所述支撑板261靠近所述盖体21-1的一侧上,所述锁舌23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24的一端,且锁舌23可在所述驱动组件24的驱动下往复运动。

所述支撑板261上沿所述锁舌23的前进方向上设有一凸构件25,所述凸构件25顶部设有供所述锁舌23穿过的第二穿孔251,所述支撑板261上还设有供u型光电开关273穿过的第五穿孔2611,组装完成后的电子锁200,所述u型光电开关273穿过所述第五穿孔2611。

所述盖体21-1上凹陷设有供所述拉链片12嵌入的锁槽211,所述锁槽211底部设有供所述凸构件25穿过的第三穿孔212,所述锁槽211两侧的盖体21-1上设有供所述锁舌23穿过的第四穿孔213,同时,所述盖体21-1的与所述第五穿孔2611相对处设有供凸块122穿过的第六穿孔214。

所述pcb主控组件27包括设于所述底壳21-2和所述支架26之间的pcb板271和连接于所述pcb板271上的主控芯片272,所述pcb板271上还设有一u型光电开关273,所述pcb板271的沿所述锁舌23的运动路径上间隔设有第一霍尔感应器275和第二霍尔感应器274,所述锁舌23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霍尔感应器275和第二霍尔感应器274发生霍尔感应的磁铁231;其中,所述第一霍尔感应器275与所述磁铁231发生霍尔感应时,所述锁舌23位于初始未伸出的安全位置,所述第二霍尔感应器274与所述磁铁231发生霍尔感应时,所述锁舌23位于完全伸出的安全位置。

所述rfid组件28包括连接于所述pcb板271上的rfid芯片281及铺设与所述pcb板271上连接所述rfid芯片281的天线282。其中,每一所述rfid组件28具有唯一的epc编码。

参照图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24包括u型的固定底座、其两侧壁设置的三次轴孔、第一轴孔内设置的轴承和穿套在轴承上的螺杆、具有倒l形且通过螺孔螺接在所述螺杆上的锁舌、锁舌螺孔底端设置用于与霍尔元件配套使用以控制锁舌伸出长度的磁铁231、供齿轮组减速机构的齿轮轴套装的第二轴孔内的第一导杆及位于第二轴孔底部供齿轮组减速机构的齿轮轴套装的第三轴孔内的第二导杆、第二轴孔的一端侧延伸的侧壁上开设固定电机输出轴及套装在电机输出轴齿轮的穿孔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减速机构由套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阶梯状主动齿轮、分别套装在所述螺杆上正向旋转的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延伸的侧壁上反向旋转的第二从动齿轮、分别在正向与反向的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螺杆齿轮组成。

参照图3(a)~3(c)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电子锁200的关闭过程为:将拉链片12嵌入所述锁槽211,使拉链片12端部的凸块122穿过所述第六穿孔214与所述u型光电开关273匹配;使所述锁舌23依个穿过盖体21-1第一侧上的第四穿孔213、凸构件25上的第一穿孔121、盖体21-1第二侧上的第四穿孔213,完成电子锁200的关闭过程,实现对拉链片12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电子锁200的打开过程为:使所述锁舌23依个穿出盖体21-1第二侧上的第四穿孔213、凸构件25上的第一穿孔121、盖体21-1第一侧上的第四穿孔213;再将拉链片12拔出所述锁槽211,完成电子锁200的打开过程。

其中,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电子锁200关闭和打开的过程中,都存在检测判断过程,例如,判断拉链片12是否安装到位,判断锁舌23是否位于安全位置,当条件均满足时,控制所述锁舌23运动,完成关闭或开启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锁200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电子锁200,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还提供一种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电子锁200的银行运钞袋用锁具,结合图1、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具包括固设于所述运钞袋拉链端用于固定拉链片12的电子锁200及用于开/闭所述电子锁200的手持装置300;其中,所述手持装置300内设有无线发射端32,所述电子锁200内设有无线接收端22,当所述手持装置300靠近所述电子锁200时,所述无线接收端22与所述无线发射端32作用产生电能为所述电子锁200供电。

其中,本实施例的锁具中包括的电子锁200即为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电子锁200,因此本实施例中仅对手持装置300的结构及锁具的开/闭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对于涉及电子锁200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请具体参照实施例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下述描述中可直接引用。

具体地,参照图6所示,所述手持装置300包括第二壳体及容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电源33;其中,所述无线发射端32连接所述电源33。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无线发射端32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连接所述手持装置300内的电源33,当所述手持装置300内的第二线圈靠近所述电子锁200内的第一线圈时,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作用产生电能为所述电子锁200内的负载供电。其中,所述作用可通过耦合或磁共振的方式。优选的,所述第二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

相应的,参照图1和图6~图8所示,当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接收端22的第一标识215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发射端32的第二标识34,当所述第二标识34靠近所述第一标识215并与所述第一标识215相对时,所述无线发射端32与所述无线接收端22相对。

相应的,参照图1和图6~图8所示,当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接收端22的定位凹槽216时,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无线发射端32的定位凸起35,当所述定位凸起35嵌入所述定位凹槽216内时,所述无线发射端32与所述无线接收端22相对。

当然,上述的设置标识与设置定位凸起的方式可同时进行。

同样的,为了获得适配的、稳定的电压/电流,所述手持装置300内还设有第二适配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第二适配装置一端连接所述电源33,另外一端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端32。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适配装置包括升压模块,升压模块将电源33电压转换适用无线发射端32所需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锁具的闭锁过程为:将拉链片12嵌入所述锁槽211,使拉链片12端部的凸块122穿过所述第六穿孔214与所述u型光电开关273匹配。打开所述手持装置300内的电源33,并将所述手持装置300靠近所述电子锁200,根据标识的匹配或者定位凹槽216与定位凸起35的匹配使所述手持装置300内的无线发射端32与电子锁200内的无线接收端22作用,使所述无线接收端22产生电能为所述电子锁200供电。所述电子锁200内的锁舌23依个穿过盖体21-1第一侧上的第三穿孔212、凸构件25上的第一穿孔121、盖体21-1第二侧上的第三穿孔212,完成闭锁。

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锁具的开锁过程为:打开所述手持装置300内的电源33,并将所述手持装置300靠近所述电子锁200,根据标识的匹配或者定位凹槽216与定位凸起35的匹配使所述手持装置300内的无线发射端32与电子锁200内的无线接收端22作用,使所述无线接收端22产生电能为所述电子锁200供电。所述电子锁200内的锁舌23依个穿出盖体21-1第二侧上的第三穿孔212、凸构件25上的第一穿孔121、盖体21-1第一侧上的第三穿孔212。再将拉链片12拔出所述锁槽211,完成开锁。

其中,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闭锁与开锁过程中,都存在检测判断过程,例如,判断拉链片12是否安装到位,判断锁舌23是否位于初始未伸出的安全位置,当条件均满足时,控制所述锁舌23运动,完成闭锁或开锁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锁200的安全性。

实施例3

基于实施1中的电子锁200及实施例2的锁具,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还提供一种锁具的开/闭方法。

结合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开/闭方法中涉及的所述锁具包括用于固定拉链片12的电子锁200及用于开/闭所述电子锁的手持装置300,其中,所述手持装置300内设有无线发射端32,所述电子锁200内设有无线接收端22、锁舌23、用于驱动所述锁舌23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24、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4的pcb主控组件27及连接pcb主控组件27的rfid组件28;其中,每一所述rfid组件28具有唯一的epc编码。

参照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锁具的开/闭方法包括步骤:

s100、将手持装置靠近待开/闭的电子锁,获取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内的epc编码,并向与所述epc编码对应的rfid组件28发送开/闭信号;其中,将手持装置靠近待开/闭的电子锁时,所述电子锁内的无线接收端22与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内的无线发射端32作用产生电能为所述驱动组件24和pcb主控组件27供电。

其中,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步骤:

s101、将手持装置靠近待开/闭的电子锁,获取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内的epc编码。

其中,步骤s101中的手持装置为具有预存epc编码库、及具有开/闭m次锁具权限的手持装置。其中,步骤s101中的手持装置的获得过程为:获取一经过初始化的手持装置。确定要待开/闭的锁具,通过后台授权将要待开/闭的锁具对应的epc编码发送至初始化后的手持装置,使得所述手持装置内预存有要待开/闭的锁具的epc编码,从而获得具有预存epc编码库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要待开/闭的锁具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为多个时,即要实现通过一个所述手持装置开/闭多个锁具。其次,为了进一步保障开/闭锁具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后台授权手持装置开/闭m次锁具的权限,其中,m为大于0的整数,手持装置内设置计数器,当所述手持装置开/闭一次锁具,则所述手持装置内的计数器的开/闭计数值加一。例如,当进行一次开锁和一次关锁时,则计数器的开/闭计数值加二。

s102、判断获取的所述epc编码是否在步骤s101中所述的手持装置内的预存epc编码库内(即判断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是否经过授权),若在预存epc编码库内,则读取所述计数器的开/闭计数值,当所述计数值若小于m时,则向与所述epc编码对应的rfid组件28发送开/闭信号。

s200、所述rfid组件28将接收到的开/闭信号发送至pcb主控组件27。

s300、所述pcb主控组件27根据所述开/闭信号,开/闭所述电子锁。所述pcb主控组件27根据所述开/闭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4中的电机转动,从而使得电子锁中的锁舌23移动,实现电子锁的开/闭。

其中,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

s301、所述pcb主控组件27接收所述开/闭信号。

s302、判断拉链片12是否安装到位,若所述拉链片12安装到位,则执行步骤s303。

s303、判断锁舌23当前位置是否为安全位置,若锁舌23当前位置为安全位置,则开/闭所述电子锁。

其中,步骤s302中判断所述拉链片12是否安装到位的判断方法为:若获取到感应拉链片12的光电信号,则判断所述拉链片12安装到位。具体的,当拉链片12安装到位后,则拉片片12的凸块122嵌于u型光电开关273内,u型光电开关273将检测的信号发送至主控芯片272,当所述主控芯片272接收到光电时,则判断所述拉链片12安装到位,若没有接受到光电信号,则说明拉链片12未安装到位。

其中,步骤s303中判断锁舌23当前位置是否为安全位置的判断方法为:

当所述pcb主控组件27接收到的信号为关闭信号时,获取到第一霍尔信号,则锁舌23当前位置为安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霍尔信号为第一霍尔感应器275与锁舌23上的磁铁231发生的霍尔感应。由于第一霍尔感应器275设于锁舌23未伸出时的最初始位置,因此当获取到第一霍尔信号,则说明锁舌23位于处于未伸出的状态,未发生过运动,则为安全位置。

当所述pcb主控组件27接收到的信号为开启信号时,获取到第二霍尔信号,则锁舌23当前位置为安全位置,其中,所述第二霍尔信号为第二霍尔感应器274与锁舌23上的磁铁231发生的霍尔感应。由于第二霍尔感应器274设于锁舌23完全伸出时的位置,因此当获取到第二霍尔信号,则说明锁舌23此时处于完全伸出的状态,未发生过运动,则为安全位置。

作为一种方式,在进行步骤s100中的将手持装置靠近待开/闭的电子锁前,本实用新型的开/闭方法还包括:s000、通过手持装置查找待开/闭的电子锁。

其中,步骤s000通过手持装置查找待开/闭的电子锁具体包括步骤:

s001、通过手持装置搜索到范围内的多个电子锁内对应的多个epc编号。

s002、从所述多个epc编号中筛选待开/闭的电子锁对应的epc编号。

s003、向与筛选出的所述epc编号对应的rfid组件28发送定位信号。

s004、所述rfid组件28将所述待开/闭的电子锁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手持装置。

s005、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查找待开/闭的电子锁。

通过本方式,可在范围内及时获知待开/闭的电子锁的位置,能够及时的在范围内的众多运钞袋中及时、准确的找到待开/闭的电子锁。

应当说明的是,本方法中涉及的电子锁、锁具及手持装置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但不限于此,可拓展的是,可将实施例2中的银行运钞袋替换为其他载体,例如可为包装盒子、袋子等,使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拓展于除货币物流之外的其他物流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银行运钞用锁具及锁具的开/闭方法,通过无线供电的方式实现对电子锁供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外接电源及电源适配器的麻烦,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由此引起的故障率;且由于无需采购电源及电源适配器,极大降低了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后台授权、定位及多层判断,极大提高了锁具的精确性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