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5318发布日期:2019-06-15 00:2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



背景技术:

挠性节包括护网圈、缠绕管、波纹管和外网套等部件,传统加工,为了使挠性节两端结构稳固,需要进行胀管和扣管操作,传统操作两部分开进行,需要进行两次定位,加工操作繁琐,加工效率低,且需要两套设备,设备投入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包括前、后两个连接支架,前、后两个连接支架上连接外液压驱动部件,外液压驱动部件内穿有内液压驱动部件,前端的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内连接台和外连接台,所述连接支架位于内连接台和外连接台之间开设圆环槽,所述内连接台和前端的连接支架上开设中央通孔,所述内液压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穿过中央通孔连接驱动杆,驱动杆连接胀管驱动头,所述内连接台上连接胀管夹具,所述外液压驱动部件的驱动端穿过圆环槽连接夹具连接台,夹具连接台连接扣管夹具,所述外连接台上套设套筒,套筒内设置扣管圆环,配合的所述扣管夹具外侧设置扣管圆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一次加工即完成胀管和扣管操作,缩短加工步骤,提高加工效率,减少设备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前端连接支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胀管夹具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扣管夹具的正视图。

图中:1、连接支架;11、内连接台;12、外连接台;13、圆环槽;2、外液压驱动部件;21、夹具连接台;3、内液压驱动部件;31、驱动杆;32、胀管驱动头;4、中央通孔;5、胀管夹具;6、扣管夹具;61、扣管圆台;7、套筒;71、扣管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包括前、后两个连接支架1,前、后两个连接支架1上连接外液压驱动部件2,外液压驱动部件2 内穿有内液压驱动部件3,前端的连接支架1上设置内连接台11和外连接台 12,连接支架1位于内连接台11和外连接台12之间开设圆环槽13,内连接台 11和前端的连接支架1上开设中央通孔4,内液压驱动部件3的驱动端穿过中央通孔4连接驱动杆31,驱动杆31连接胀管驱动头32,内连接台11上连接胀管夹具5,外液压驱动部件2的驱动端穿过圆环槽13连接夹具连接台21,夹具连接台21连接扣管夹具6,外连接台12上套设套筒7,套筒7内设置扣管圆环71,配合的扣管夹具6外侧设置扣管圆台61。

所述挠性节内胀外扣装置使用时,将挠性节端部穿到胀管夹具5和扣管夹具6之间,外液压驱动部件2和内液压驱动部件3带动驱动端收缩,即带动驱动杆31和扣管夹具6运动,驱动杆31活动带动胀管驱动头32运动,胀管驱动头32运动即会带动胀管夹具5前端的胀管片张开,进行胀管操作,扣管夹具6运动,通过扣管圆台61配合扣管圆环71带动扣管夹具6前端的扣管片收缩,进行扣管操作,胀管扣管同时进行,胀管扣管结束后,外液压驱动部件2 和内液压驱动部件3带动驱动杆31和扣管夹具6复位,将挠性节端部取下,换另一端继续进行胀管扣管操作,加工完成后,更换下一个挠性节继续加工。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