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吐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7515发布日期:2019-06-26 00:5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切吐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切吐司机。



背景技术:

现有社会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人选择的早餐会较为简单,会是便于携带或制作简单的,而吐司面包便成为了年轻人家中食用的早餐的优选,但为了切片及加热吐司面包,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使得早上的时间更紧急,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切吐司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切吐司机,该切吐司机可准确切用吐司食用量,且可自动切片、自动加热,加热均匀,使用灵活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自动切吐司机,包括首尾衔接的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一上设有主动辊一和从动辊一,所述传送带二上设有主动辊二和从动辊二,所述主动辊一和主动辊二上设有步进电机一,还包括与步进电机一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传送带二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根立柱,立柱上开设有沿所述立柱高度方向延伸的丝杆槽,丝杆槽内设有丝杆,丝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盖板设置在立柱顶端,所述盖板上设有控制丝杆转动的步进电机二,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所有丝杆螺母处于同水平高度且其上设有刀架板,刀架板下端面固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金属刀片,金属刀片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传送带二的传送方向相同;所述金属刀片上贴设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靠近所述金属刀片顶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金属刀片间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刀片为不锈钢刀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自动切吐司机,通过两传送带的同步运行实现对吐司面包切片量的把控,使得可准确切用吐司食用量;通过自动上下运行的金属刀片,实现对吐司面包的自动切片操作;通过电加热丝贴设在金属刀片上,将二者一起加热,实现对吐司面包的的烘烤,完成自动切片及自动加热,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自动切吐司机,包括首尾衔接的传送带一1和传送带二2,所述传送带一1上设有主动辊一3和从动辊一4,所述传送带二2上设有主动辊二5和从动辊二6,所述主动辊一3和主动辊二5上设有步进电机一7,还包括与步进电机一7电连接的控制器8,所述传送带二2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根立柱9,立柱9上开设有沿所述立柱9高度方向延伸的丝杆槽10,丝杆槽10内设有丝杆11,丝杆11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12,盖板12设置在立柱9顶端,所述盖板12上设有控制丝杆11转动的步进电机二13,所述丝杆11上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14,所有丝杆螺母14处于同水平高度且其上设有刀架板15,刀架板15下端面固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金属刀片16,金属刀片16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传送带二2的传送方向相同;所述金属刀片16上贴设有电加热丝17,电加热丝17靠近所述金属刀片16顶端。

进一步的,相邻两金属刀片16间距离相等,使得在切面包的过程中,能将面包切成厚度相同的薄片,使得在相同的烘烤时间下,焦熟的程度接近,使得口感相近。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刀片16为不锈钢刀片,具有较好的导热性,且不易生锈。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将呈条状的吐司面包放置在传送带一1上,金属刀片16处于最高位置(即初始位置),启动控制器8,运行步进电机一7,使得传送带一1和传送带二2同步运行,将传送带一1上的吐司面包输送至传送带二2上,并且到金属刀片16下方,当吐司面包在传送带二2上的量达到今日食用量后,可停止传送带一1和传送带二2,由控制器8操作,运行步进电机二13,使得丝杆11转动,携丝杆螺母14一起向下运动,使得刀架板15和金属刀片16一起向下运动,由金属刀片16完成对传送带二2上的吐司面包的切片,在给予电加热丝17通电加热,使得金属刀片16两侧发热,实现对面板的烘烤,完成自动化的切片及加热,最后金属刀片16向上运行,移岀金属刀片16,由传送带二2向前单独行进,送出切片完、烘烤完的吐司面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传送带的同步运行实现对吐司面包切片量的把控,使得可准确切用吐司食用量;通过自动上下运行的金属刀片,实现对吐司面包的自动切片操作;通过电加热丝贴设在金属刀片上,将二者一起加热,实现对吐司面包的的烘烤,完成自动切片及自动加热,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