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9737发布日期:2019-07-13 08:23阅读:2377来源:国知局
音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音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音圈等体积较小的零件在生产装备过程中大多已实现自动化生产,采用自动化生产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且可以减少人工误操作产生的误差,还可以提高效率。

音圈主要包括若干匝线圈以及引线,体积较小,现有的音圈组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在对音圈进行定位时,由于引线部分位置难以确定,大多采用人工定位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且容易损坏音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音圈实现自动定位,满足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音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定位装置,包括一个吸笔,吸笔由电机带动旋转,吸笔端部用于吸附音圈,在吸笔端部外围设有定位台,定位台与吸笔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放置音圈的线圈部分,定位台上设置有定位槽用于放置音圈的引线部分,其且在定位槽部分设置有负压装置用于吸附音圈的引线部分;当引线部分经过定位槽时,负压装置将引线部分吸入定位槽中,定位槽中还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发送控制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使电机停止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工作台面,吸笔由工作台面固定,吸笔与电机之间由皮带传动,吸笔竖直设置;在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一个皮带张力调节轮,所述皮带张力调节轮可沿垂直皮带方向调节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吸笔还连接一个转盘,在转盘上设置有缺口,在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用于监测缺口的传感器。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引线部分经过定位槽时,负压装置将引线部分吸入定位槽中,传感器发送控制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使电机停止转动,此时便将音圈整体定位完毕,实现了音圈的自动化定位,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音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定位装置包括一个吸笔5,吸笔5由电机3带动旋转,吸笔5端部用于吸附音圈,在吸笔5端部外围设有定位台1,定位台1与吸笔之间设置有间隙用于放置音圈的线圈部分,定位台1上设置有定位槽7用于放置音圈的引线部分,定位槽7中设置有传感器,其且在定位槽7部分设置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和上述传感器均为画出)用于吸附音圈的引线部分;当引线部分经过定位槽7时,负压装置将引线部分吸入定位槽中,传感器发送控制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使电机停止转动,此时便将音圈整体定位完毕。采用上述上结构可以实现音圈的机械化定位,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工作台面2,吸笔5由工作台面2固定,吸笔5与电机3之间由皮带12传动,吸笔5竖直设置;在工作台面上设置有一个皮带张力调节轮4,所述皮带张力调节轮4可沿垂直皮带方向调节位置。皮带张力调节轮4可以由一个固定块进行固定,在工作台面2上设置有滑槽11以及位于滑槽两侧的多个螺孔,在固定块上设置也设置有螺孔,用螺钉将固定块固定在工作台面的对应螺孔进而可以实现皮带张力调节轮4的位置调节,从而调节皮带张力。

吸笔5还连接一个转盘8,转盘随电机转动,在转盘8上设置有缺口6,在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用于监测缺口6的传感器9。缺口5可以记录初始位置,且传感器通过检测缺口可以记录转动圈数,配合PLC控制器,可以记录电机的转动里程,从而实现对电机的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