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装和拆卸通信机航空头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8771发布日期:2019-07-31 22:43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组装和拆卸通信机航空头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组装和拆卸通信机航空头的工具,属量子保密数据链通信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量子通信具有传统通信方式所不具备的绝对安全特性,其不仅在国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而且正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般量子保密数据链通信机都至少拥有4个航空头分别用于电源供给、数据输入和输出、以及调试端,这些航空头在装配时需要螺旋锁进机壳并固定,由于航空头的外部直径比较小,且一般突出在机壳外的高度都不高,使得现有活动性工具并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装配或拆卸,而目前基本采用手工来拧紧,最后还要通过扳手旋一下来保证航空头装配合格,但是,这样操作避免不了航空头的松紧程度不同、产品一致性差、品质不稳定的问题,且用扳手旋紧或旋松航空头时,容易对航空头或机壳外表面划伤。因此,需要需要设计一种组装和拆卸通信设备航空头的专用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和拆卸通信机航空头的工具,它通过一端与现有电批连接来实现能够以量化的数据控制扭矩,另一端的扭力套筒上设置的三爪结构与航空头外壁上的凹槽卡装来实现扭矩传递,方便操作、且不会划伤通信机机壳,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用于组装和拆卸通信机航空头的工具由工具本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工具本体的下部制作有与电批连接的电批头端,电批头端的顶部制作有扭力套筒,扭力套筒外径与航空头的外径适配,扭力套筒的壁厚设置为1mm,扭力套筒的顶部端壁上呈间隔状设置有3个卡爪,卡爪的宽度和长度与航空头外壁凹槽的宽度和深度相适配。

所述的工具本体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的相邻卡爪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的卡爪的长度为3.2mm。

所述的工具本体的总长度为57.2mm,电批头端的长度为34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用于组装和拆卸通信机航空头的工具通过扭力套筒上的3个卡爪与航空头外壁圆周上的凹槽卡装并夹持住航空头,工具本体的电批头端与现有电批连接,可以设定某一合适的定量扭力来进行组装或拆卸,该工具方便操作,提高了装配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电批配合使用,将扭力标准进行量化,为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提供保证,解决了现有通信机航空头在组装和拆卸过程中着力不均匀、操作不便、易划伤机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航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批头端,2、扭力套筒,3、卡爪,4、航空头,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用于组装和拆卸通信机航空头的工具由工具本体构成,工具本体的下部制作有与电批连接的电批头端1,工具本体的总长度为57.2mm,电批头端1的长度为34mm,便于电批头端1与电批适配,工具本体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耐腐蚀耐热,不宜损坏;工具本体通过电批头端1连接到电批上,便于对组装或拆卸航空头4时对扭力进行控制,使其能够量化管理,便于质量管控;

电批头端1的顶部制作有扭力套筒2,扭力套筒2外径与航空头4的外径适配,扭力套筒4的壁厚设置为1mm,1mm的厚度在保证工件强度的要求上有又能适当控制成本,扭力套筒4的顶部端壁上呈间隔状设置有3个卡爪3,相邻卡爪3间的夹角为120°,卡爪3的长度为3.2mm,由于航空头4外壁圆周上均匀制作有6个凹槽5,通过上述设置的3个卡爪3就可以将航空头4夹持在扭力套筒2端面下的卡爪3内,卡爪3的宽度和长度与航空头4外壁凹槽5的宽度和深度相适配,使用时,扭力套筒2刚好套合在航空头4上,三足形式平均分布的卡爪3,其尺寸正好与航空头的凹槽5吻合,方便着力,操作起来更省力迅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好电批的扭力参数后,启动电批即可完成组装或拆卸量子保密数据链通信机上的航空头的作业,这样装配完成的通信机的航空头在产品一致性上表现非常良好,且明显提高工效,值得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