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1348发布日期:2019-08-09 20:46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底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越来越趋于智能化,机器人应用与不同领域,其中较为多应用的是机械 工厂,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大大减轻的劳动力的负担,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 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 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其中支撑机器人行走的是机器人底座。

然而,现有的与机器人配合的底座要么是固定式的,要么虽为移动式结构,但是通常为非标准产品,对于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安装调试效率很低,每次调试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对应机器的时候,有可能需要把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出狭窄的空间,不利于多样式的产品生产和调试,应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多样式的产品生产和调试的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其包括底板、支柱、机器人安装板、机箱挂板、电线挂扣和若干移动脚轮,所述支柱的上端与所述机器人安装板相连,所述支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机箱挂板及所述电线挂扣均与所述支柱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移动脚轮均与所述底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柱设置有若干侧面,每个所述侧面均设置有扣接槽,所述扣接槽沿所述支柱的纵向延伸设置,所述扣接槽与所述支柱的上端面及所述支柱的下端面相连通;所述机箱挂板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扣接槽内,所述扣接槽内插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相连的第一螺母。

优选地,所述机箱挂板上设置有若干机箱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机箱挂板位置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机箱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安装板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及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距所述机器人安装板的几何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距所述机器人安装板的几何中心的距离,所有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连线呈方形。

优选地,所有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连线呈方形。

优选地,所述支柱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线挂扣与所述机箱挂板分别位于所述支柱位置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移动脚轮为福马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通过所述底板、支柱、机器人安装板、机箱挂板、电线挂扣和若干移动脚轮之间的配合,当企业一线生产的工位需要人机协助机器人的协同工作时,人机协助机器人就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移动到指定位置上。机器人编程人员便可以进行机器人编程的操作。机器人便可在此工位上进行协同工作了。当此工位的生产任务完成之后,便可以按生产需要去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动作。整个操作过程均可一人完成,操作简便。柱体顶端安装着一个安装板,可适合安装不同的人机协作机器人的手臂,调节安装方便,体积小。此外,由于所述机箱挂板及所述电线挂扣均与所述支柱可拆卸连接,利于多样式的产品生产和调试,可以在各种狭窄环境下使用,应用场景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的机器人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其包括底板1、支柱2、机器人安装板3、机箱挂板4、电线挂扣5和若干移动脚轮6,所述支柱2的上端与所述机器人安装板3相连,所述支柱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相连,所述机器人安装板3与所述底板1平行设置。所述机箱挂板4及所述电线挂扣5均与所述支柱2可拆卸连接,所述机箱挂板4用于悬挂机器人的机箱,所述电线挂扣5用于安置机器人手臂与机箱的电缆线、电源线、控制线等等电子线,若干所述移动脚轮6均与所述底板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脚轮6的数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支柱2设置有若干侧面,每个所述侧面均设置有扣接槽21,所述扣接槽21沿所述支柱2的纵向延伸设置,所述扣接槽21与所述支柱2的上端面及所述支柱2的下端面相连通。所述机箱挂板4连接有第一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7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扣接槽21内,所述扣接槽21内插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7相连的第一螺母(图中未示出)。由于所述扣接槽21与所述支柱2的上端面及所述支柱2的下端面相连通,因而不仅较便于装配所述第一螺母,而且便于调节所述机箱挂板4的高度,能够较好地适配各种应用场景,应用场景较广。

优选地,所述机箱挂板4上设置有若干机箱固定孔41,因而便于可靠固定机器人的机箱。较佳地,所述机箱挂板4位置相对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机箱固定孔41,因而使机器人的机箱固定时较平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挂板4的每端均设置有若干所述机箱固定孔41,因而可适配大小不同的机器人的机箱。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安装板3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31及若干第二安装孔32,所述第二安装孔32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的孔径,可以适合各种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安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31距所述机器人安装板3的几何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32距所述机器人安装板3的几何中心的距离,所有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孔31的连线呈方形。所有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孔32的连线呈方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安装板3呈圆形,所述支柱2与所述底座及所述机器人安装板3可拆卸连接,因而便于维护和更换。所述电线挂扣5与所述机箱挂板4分别位于所述支柱2位置相对的两侧,因而较便于用户使用。所述电线挂扣5连接有第二螺栓8,所述第二螺栓8的一端插设在所述扣接槽21内,所述扣接槽21内插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8相连的第二螺母(图中未示出),因而较便于调节所述电线挂扣5的高度。所述移动脚轮6为福马轮,所述福马轮的支撑块可以起锁定所述移动脚轮6的作用,所述福马轮是属于水平调节支撑型脚轮。可以调节水平高度,可支撑负载比较大的物体,可以承重250~400KG。

当企业一线生产的工位需要人机协助机器人的协同工作时,就可以通过本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移动到指定位置上。把底座的移动脚轮6的支撑块降下,撑起底座和机器人,从而把其固定住,机器人编程人员便可以进行机器人编程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所有构件都是铝合金材料,因此,其具有较轻便,硬度高,刚性好的优点。在实际操作中,不仅使得调机人员进行移动底座的操作更加简单,而且满足了机器人在底座上工作时产生的负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通过所述底板1、支柱2、机器人安装板3、机箱挂板4、电线挂扣5和若干移动脚轮6之间的配合,当企业一线生产的工位需要人机协助机器人的协同工作时,人机协助机器人就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移动到指定位置上。机器人编程人员便可以进行机器人编程的操作。机器人便可在此工位上进行协同工作了。当此工位的生产任务完成之后,便可以按生产需要去到下一个工位进行动作。整个操作过程均可一人完成,操作简便。柱体顶端安装着一个安装板,可适合安装不同的人机协作机器人的手臂,调节安装方便,体积小。此外,由于所述机箱挂板4及所述电线挂扣5均与所述支柱2可拆卸连接,利于多样式的产品生产和调试,可以在各种狭窄环境下使用,应用场景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机协作机器人移动底座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