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装置及门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0079发布日期:2019-12-10 21:19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执手装置及门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执手装置及门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推拉门窗上安装的执手装置,执手受外力从基座上抬起后需要人为将其恢复至原位,无法实现自动回位,对纱窗及窗帘的装设产生阻碍,且推拉时容易与门窗碰撞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执手无法自动回位的问题,提供一种执手装置及门窗系统。

一种执手装置,包括:

基座;

执手,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方轴,与所述执手通过转轴连接后穿设于所述基座,所述方轴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转轴的轴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伸出部,其中一个伸出部设于所述基座上,另一个伸出部设于所述执手上,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所述执手相对于所述基座绕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回复力。

上述的执手装置,设有第一弹性件,执手受外力抬起相对于所述基座发生转动,当外力消失时,第一弹性件能够提供回复力,从而带动执手实现回位,减少会碰撞的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抵持于所述执手与基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所述执手相对于所述方轴绕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回复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有容腔,所述执手设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执手深度小于所述容腔深度以使所述执手不凸出于所述容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执手靠近所述方轴的端部呈圆弧状,所述容腔也呈圆弧状以与所述执手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执手远离所述方轴的端部呈半圆弧状,且与所述容腔端部留有间隙以便于从所述基座上抬起所述执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设于所述基座内,所述方轴穿设所述连接件及所述基座底壁后部分露出所述基座外,以将所述连接件抵持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执手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部分露出于所述基座外的方轴上设有定位孔,紧固件穿设所述定位孔并扣接于所述基座底壁外,以防止所述执手与所述基座脱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导槽,所述第一弹性件还包括本体,所述两个伸出部与所述本体连接且沿所述本体两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本体设于所述导槽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导槽连通,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执手底部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个伸出部抵持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内,另一个伸出部抵持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一种门窗系统,包括:

外框,设有滑轨;

两个活动扇,设于所述外框上且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以及

上述的执手装置,固定于所述活动扇的边框上。

上述的门窗系统,设有执手装置以辅助活动扇的推拉,执手能够自动回位于基座内,避免妨碍活动扇的推拉或活动扇外部纱窗的安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执手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执手装置中执手、方轴与第二弹性件的组合轴测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执手装置的组合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面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执手装置及门窗系统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2,一实施例的执手装置10包括基座100、执手200、连接件300、第一弹性件400及第二弹性件500。

请参考图1、图4及图5,执手200设于基座100内且与基座100转动连接。具体地,基座100上设有容腔110以容纳执手200,执手200的深度小于容腔110的深度以使执手200不凸出于容腔110,执手200隐藏式地设于容腔110内以避免妨碍门窗的推拉及组装。

请参考图1,执手200包括盖体210及方轴220,方轴220可拆卸地连接于盖体210上。具体地,请参考图2,本实施方式中,盖体210的底部设有相邻的第一容纳槽211与第二容纳槽212,请参考图3,第一容纳槽211的槽壁上设有通孔(未在图中示出),方轴220顶端设有安装孔221,方轴220的顶端插设于第一容纳槽211内,且方轴220与第一容纳槽211通过转轴230穿设安装孔221及通孔而固定,方轴220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转轴230的轴线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转轴230为销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方轴220还可以通过合页或铰链连接于盖体210上。本实施方式中,方轴220呈长方体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方轴220还可以呈棱柱、圆柱或其他不规则状。执手200受外力抬起相对于基座100绕第二方向(转轴230的轴线)转动后再绕第一方向(方轴220的轴线)转动,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执手200的转动,盖体210靠近方轴220的一端呈圆弧状,容腔110的端部也呈圆弧状以与执手200配合,盖体210远离方轴220的一端呈半圆弧状且与容腔110端部留有间隙以便于从基座100上抬起执手200。本实施方式中,盖体210与容腔110均呈条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体210与容腔110还可以呈圆形或椭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盖体210远离方轴220的一端加设安全锁,只有开启安全锁才能从基座100上用外力抬起执手200,防止儿童随意抬起执手200而被夹伤。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及图3,在盖体210靠近方轴220的底部还设有防磨件240,且防磨件240的底面呈倾斜面以避免妨碍执手200受外力抬起后实现转动,并减少多次开启关闭执手200时造成的磨损。

请参考图3,第二弹性件500设于基座100与执手200之间,以带动执手200实现轴向回位。具体地,第二弹性件500包括两个伸出端(为便于区分,图中分别标示为510及520),请参考图2,紧固件230穿设第一容纳槽211后部分露出于第一容纳槽211外,请参考图3,第二容纳槽212上设有孔212a,部分露出于第一容纳槽211外的紧固件230穿设第二弹性件500及孔212a,以使第二弹性件固定于第二容纳槽212内,且第二弹性件500的一个伸出端510抵持于第二容纳槽212的内壁,第二弹性件500的另一个伸出端520位于第二容纳槽212外且抵持于执手200与基座100之间,执手200受外力抬起后相对于基座100绕第二方向(转轴230的轴线)转动,当外力消失后,第二弹性件500能够带动执手200实现回位。具体地,第二弹性件500为扭簧。

请参考图4及图5,连接件300位于基座100的容腔110内,具体地,请参考图1,连接件300包括凸台310,凸台310上设有第一孔311,且第一孔311的形状与尺寸与方轴220匹配,容腔110底壁设有第二孔111,执手200的方轴220穿设第一孔311及第二孔111后部分露出于容腔110底壁外,连接件300抵持于基座100与执手200之间,执手200受外力抬起后相对于基座100绕第二方向(转轴230的轴线)转动后再绕第一方向(方轴220的轴线)转动,执手200能够带动连接件300绕第一方向(方轴220的轴线)有转动的趋势但并未转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孔311呈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孔311还可以呈圆形、菱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只要能与方轴220匹配即可。为了防止执手200与基座100脱离,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及图3,部分露出于基座100外的方轴220上设有定位孔222,定位孔222贯穿方轴220且贯穿方向与方轴220的轴线延伸方向垂直,请参考图6,紧固件250尺寸大于容腔110底壁的第二孔111尺寸,紧固件250穿设定位孔222且扣接于容腔110底壁外。具体地,紧固件250为销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部分露出于基座100外的方轴220还可以通过铰链或轴承连接于基座100上,也同样能够使执手200与基座100不脱离。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为了防止紧固件250与容腔110底壁因直接接触而摩擦损坏,在紧固件250上还套设有缓冲圈251且位于紧固件250与容腔110底壁之间。

请参考图1,第一弹性件400包括本体410及与本体410连接的两个伸出部(为便于区分,两个伸出部在图中分别标示为421及422),两个伸出部分别沿本体410两侧向外延伸,其中一个伸出部421设于基座100上,另一个伸出部422设于执手200上,以带动执手200实现周向回位。具体地,请参考图1,连接件300还包括导槽320及第一限位槽330,导槽320围设于凸台310外周,第一限位槽330与导槽320连通,容腔100底壁对应位置还设有第二限位槽112,请参考图2,执手200的盖体210底部设有第三限位槽213,第一弹性件400的本体410设于导槽320内,第一弹性件400的其中一个伸出部421抵持于第一限位槽330及第二限位槽112内,另一个伸出部422抵持于第三限位槽213内。执手200受外力抬起后相对于基座100绕第二方向(转轴230的轴线)转动后再绕第一方向(方轴220的轴线)转动时,执手200能够带动连接件300绕第一方向(方轴220的轴线)有转动的趋势但并未转动,第一弹性件400会发生弹性变形并储存能量,同时由于执手200相对于基座100绕第二方向(转轴230的轴线)转动,第二弹性件500发生弹性形变并储存能量,当外力消失时,第一弹性件400与第二弹性件500均释放能量并恢复至原状,第一弹性件400提供执手200绕第一方向(方轴220的轴线)转动的第一回复力,第二弹性件500提供执手200绕第二方向(转轴230的轴线)转动的第二回复力,从而实现执手200的回位。第一弹性件400为扭簧。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400的设有两个伸出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只设置一个伸出部421,将第一弹性件400未设置伸出部的另一端抵持于第三限位槽213即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400的数量为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座100内还可以设置多个执手200,连接件300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弹性件400的数量也为多个,以满足实际需求。

一实施例的门窗系统包括外框、两个活动扇(未在图中示出)及执手装置10,每一活动扇包括边框及设于边框底部的滑轮(未在图中示出),两个活动扇均设于外框上且能够沿滑轨滑动,执手装置10固定于活动扇的边框上以辅助活动扇的推拉。具体地,请参考图1,基座100的容腔110上方设有第三孔120,容腔底壁设有第四孔130,执手装置10通过紧固件(未在图中示出)穿设孔120及孔130固定于活动扇上,进一步地,为了外形美观,第三孔120上方还盖设有装饰盖121。紧固件为螺钉或螺栓。

上述的执手装置10,执手200转动设于基座100内,且设有第一弹性件400及第二弹性件500,以使执手200受外力抬起后相对于基座100绕第二方向(转轴230的轴线)转动后再绕第一方向(方轴220的轴线)转动,第一弹性件400提供执手200绕第一方向(方轴220的轴线)转动的第一回复力,第二弹性件500提供执手200绕第二方向(转轴230的轴线)转动的第二回复力,从而实现执手200的回位;上述的门窗系统,设有执手装置10以辅助活动扇的推拉,执手200能够自动回位于基座100内,避免妨碍活动扇的推拉或活动扇外部纱窗的安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