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7799发布日期:2019-05-07 21:5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在汽车车身的制作及安装过程中螺接的应用较为广泛。

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结构螺接时,通常会遇到螺接组(2对或2对以上螺栓、螺母)的连接,需要工作人员对每对螺母和螺栓一一进行打紧操作,通常由工作人员手持或者通过扳手等工具在待连接零件的一侧预先固定螺母或螺栓的位置,另一工作人员在待连接零件的另一侧连接螺栓或螺母,而后两工作人员共同进行螺接位置打紧工作。

在执行上述方法时,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进行车身的螺接位置打紧或拆卸操作时,在待连接零件的两侧的工作人员需要共同施力进行螺接位置的打紧或拆卸,导致工作人员的操作较为费力、效率低,且打紧时难以保证螺接位置达到预设扭矩,影响车身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工具,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车身的螺接位置的打紧和拆卸操作时,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螺接位置打紧时能够达到预设扭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工具,该固定工具包括:第一工具臂;第二工具臂,所述第一工具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工具臂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工具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工具臂的第二端分别穿设有固定孔,用于容纳并固定螺栓或螺母;其中,所述第一工具臂与所述第二工具臂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使所述第一工具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工具臂的第二端相距第一距离。

可选的,所述固定孔的第一端设置为与所述螺栓及所述螺母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用于容纳所述螺栓或所述螺母;所述固定孔的第二端设置为第二固定孔,用于容纳所述螺栓的杆部;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孔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具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工具臂的第一端通过穿设销钉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工具臂和所述第二工具臂的第二端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工具臂的第二端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工具臂的第二端的第一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具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工具臂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螺栓及第一螺母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具臂和所述第二工具臂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工具臂的第二端设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与所述第一工具臂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线,所述角度刻度线以所述第一工具臂与所述第二工具臂的连接点为圆心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具臂的中轴线上设置有镂空部,用于对照所述角度刻度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具臂和所述第二工具臂由铬钒钢或碳钢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具臂和所述第二工具臂具有磁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固定工具,通过设置第一工具臂和第二工具臂对待连接零件的一侧两个螺接位置的螺栓或螺母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呈第一角度的第一工具臂和第二工具臂与两个螺接点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在工作人员对待连接零件的另一侧的任意一个螺母或者螺栓进行打紧或拆卸时,稳定的三角结构会提供扭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待连接零件的两侧的工作人员需要施加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力,人工施力进行螺接位置的打紧及拆卸,能够达到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车身螺接操作的效率,且打紧时能够保证螺接位置达到预设扭矩,可以保证螺接点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车身加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固定工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固定工具,该固定工具包括:第一工具臂1;第二工具臂2,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分别穿设有固定孔3,用于容纳并固定螺栓或螺母;其中,第一工具臂1与第二工具臂2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使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与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相距第一距离。

其中,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可以是相同的板件或者杆件,为适应一些装配空间受限或工序排布限制等条件,在保证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使用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减小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宽度或直径,在适应狭小安装空间的同时,还能一定程度的减小工具的重量。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材料可以是碳钢,碳钢中含碳量较高,由碳钢制成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硬度较高,强度也较高,能够满足工具使用的强度和硬度的要求。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可以层叠设置,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的活动连接,这里的活动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可拆卸连接等连接方式,其中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旨在实现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能够相对转动即可,具体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转动连接可以是绕同一转动轴转动,使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之间能够形成第一夹角,同时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能够相距第一距离,此时分别通过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的固定孔3可以容纳两个螺接点的螺栓的头部或螺母,上述第一距离为来两螺接点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活动连接,使第一夹角的大小可以调节,从而可以调节第一距离的大小,使工具能够适用于不同距离的螺接点的固定。这里的两个螺接点可以是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螺接位置,也可以是不同平面上的两个螺接位置,当然最优的方案为通过该固定工具完成同一平面上的两个螺接位置的连接。固定孔3的大小及形状与其容纳的螺栓及螺母的大小及形状匹配,使螺栓的头部及螺母能够刚好放置并卡合在固定孔3中,且能够限制螺栓及螺母在固定孔3中的转动。根据使用需要可以在不同固定工具上加工配合不同型号规格螺栓、螺母的固定孔,以使用不同的使用条件。

在使用该固定工具时,先将需要工具进行定位的两个螺接点的螺栓或者螺母放置在对应的固定孔3中,根据两螺接点之间的实际距离,调整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之间的第一夹角的大小,使第一距离与两个螺接点之间的距离相等,随后将工具及其固定的螺栓或螺母置于待连接零件的一侧,且与待连接零件的螺接位置对应,再将待连接零件的另一侧的螺母或者螺栓放置到对应位置,可以使两个螺接点两侧的螺栓及螺母进行预连接。此时的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的位置固定,使两个螺接点及第一工具臂1、第二工具臂2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在工作人员对待连接零件的另一侧的任意一个螺母或者螺栓进行打紧时,稳定的三角结构会提供拧紧扭矩,直至两螺接点的螺栓、螺母打紧到预设扭矩。在对螺接位置的螺栓、螺母进行拆卸时,先将工具放置到待拆卸零件的一侧,将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上的固定孔3套装在对应的带拆卸零件一侧的螺栓或螺母的外部,使两个螺接点及第一工具臂1、第二工具臂2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在工作人员对待连接零件的另一侧的任意一个螺母或者螺栓进行拆卸时,稳定的三角结构会提供扭矩,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工作。通过该固定工具在使用时形成的稳定的三角结构,能够减小待连接零件的一侧的工作人员在打紧和拆卸时的施力大小,提高车身螺接操作的效率,且仅从待固定零件的一侧进行打紧,能够保证螺接位置达到预设扭矩,可以保证螺接点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固定工具,通过设置第一工具臂和第二工具臂对待连接零件的一侧两个螺接位置的螺栓或螺母进行固定,在使用时呈第一角度的第一工具臂和第二工具臂与两个螺接点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在工作人员对待连接零件的另一侧的任意一个螺母或者螺栓进行打紧或拆卸时,稳定的三角结构会提供扭矩,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待连接零件的两侧的工作人员需要施加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力,人工施力进行螺接位置的打紧及拆卸,能够达到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车身螺接操作的效率,且打紧时能够保证螺接位置达到预设扭矩,可以保证螺接点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车身加工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1-图4所示,固定孔3的第一端设置为与螺栓及螺母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31,用于容纳螺栓或螺母;固定孔3的第二端设置为第二固定孔32,用于容纳所螺栓的杆部;其中,第二固定孔32的孔径小于第一固定孔31的孔径。具体的,固定孔3用于容纳并固定螺栓及螺母,在使用时,呈第一角度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与两个螺接点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在工作人员对待连接零件的另一侧的任意一个螺母或者螺栓进行打紧时,为使稳定的三角结构能够为另一侧的打紧操作提供拧紧扭矩,需要使固定孔3内部的螺栓头部或者螺母固定且不发生转动,所以将第一固定孔31设置为与螺栓及螺母形状相匹配的孔,例如,螺接通常使用六角螺栓及六角螺母,第一固定孔31则设置为与待容纳螺栓及螺母大小相匹配的六角形孔,能够将螺栓头部或者螺母容纳并限制螺栓头部及螺母的转动。在固定孔固定螺母时,与该螺母配合的螺栓的杆部需要穿过固定孔3,则可以将固定孔3的第二端设置为第二固定孔32,用于使螺栓的杆部可以穿过,且第二固定孔32的孔径小于第一固定孔31的孔径,此时,一方面第二固定孔32起到可以容纳螺栓的杆部的作用,另一方面,第二固定孔32可以起到将螺栓的头部或螺母限制在第一固定孔31中,起到固定且限位的作用。

上述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活动连接可以有多种具体形式,具体的,如图1-图4、图7-图8所示,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通过穿设销钉4连接。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上对应的位置设置相同的通孔,用于穿设销钉4,销钉4的杆部的长度可以刚好与层叠设置的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的厚度相等,通过销钉4连接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可以实现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转动连接。上述的销钉4的材料可以选用硼钢,硼钢是以硼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能够保证销钉4具有足够的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孔31设置在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的第一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述的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通过销钉4实现转动连接,销钉4的杆部贯穿第一工具臂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的第一端,销钉4的杆部的长度刚好与层叠设置的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的厚度相等,该工具用于处于同一平面上的两个螺接点的连接使用,在使用时需要设置第一固定孔31的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的第一表面与第二工具臂32的第二端的第一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才能够保证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上的第一固定孔31均能将螺栓头部或者螺母完全容纳并固定,可以提高工具在使用时第一固定孔31对螺栓头部或者螺母的固定效果。

上述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活动连接可以有多种具体形式,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螺栓5及第一螺母6连接。通过第一螺栓5及第一螺母6连接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可以实现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上对应的位置设置相同的通孔,用于穿设第一螺栓5。第一螺栓5的杆部的长度刚好与层叠设置的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的厚度相等,在固定工具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螺栓5及第一螺母6的旋松来调节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之间的第一夹角的大小,第一夹角的大小确定后可以通过第一螺栓5及第一螺母6的打紧来对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进行固定,使第一夹角的大小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分别与第一螺栓5螺纹连接。上述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通过第一螺栓5和第一螺母6连接时,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上对应设置的通孔可以设置为螺纹孔,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可以分别通过螺纹孔与第一螺栓5螺纹连接,第一螺栓5的螺杆的长度可以大于层叠设置的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一端的厚度,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工具使用时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上的固定孔3之间的高度差可以调节,实现固定工具可以用于处于两不同平面上的螺接点的连接使用。提高了固定工具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如图7、图8所示,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设置有刻度盘7,刻度盘7与第一工具臂1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线8,角度刻度线8以第一工具臂1与第二工具臂2的连接点为圆心设置。通过在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设置刻度盘7,用于比照第一工具臂1相对于第二工具臂2的角度,即第一夹角的大小,刻度盘7可以与第二工具臂2一体成型,且刻度盘7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圆形、半圆形等,在刻度盘7上与第一工具臂1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线8,当刻度盘7的形状为圆形或半圆形时,角度刻度线8可以设置在刻度盘的外边缘,且角度刻度线8以第一工具臂1与第二工具臂2的连接点为圆心设置,使工作人员可以直观且准确的观测第一工具臂1与第二工具臂2之间的夹角大小,便于工作人员调节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与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此外,刻度盘7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此时角度刻度线8可以设置在刻度盘7与第二工具臂2对应的表面上。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第一工具臂1的中轴线上设置有镂空部9,用于对照所述角度刻度线8。可以在第一工具臂1的中轴线位置设置镂空部9,该镂空部9靠近第一工具臂1的第一端,且通过该镂空部9能够观察到第一工具臂1的中轴线与刻度盘7上对应的角度刻度线8,从而得出第一夹角的大小。具体的,镂空部9可以设置为长条状,具体的镂空部9的长度和宽度此处不做具体限制,旨在能够观测到第一工具臂1的中轴线对应的刻度盘7上的角度刻度线8即可。

进一步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由铬钒钢或碳钢材料制成。由于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力距,所以需要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需要采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铬钒钢或碳钢材料制成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碳钢中含碳量较高,由碳钢制成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硬度较高,强度也较高,能够满足工具使用的强度和硬度的要求;铬钒钢是加入铬钒合金元素的合金工具钢,硬度高且耐磨性好,由于在车身螺接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装配空间较为狭小,会造成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的磨损,铬钒钢材料良好的耐磨性能够使工具具有一定的抗磨性能,可以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采用铬钒钢或碳钢材料制成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能够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能够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具有磁性。可以以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方法对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做加磁性的处理,使第一工具臂1和第二工具臂2具有磁性,这样在螺栓的头部或者螺母放置到固定孔3中时,能够将螺栓的头部或者螺母通过磁力吸持固定在固定孔3中,起到一定的吸附固定作用,具体的,对第一工具臂1的第二端和第二工具臂2的第二端做加磁性处理也能达到上述效果。无论工作人员以怎样的角度拿持固定工具,都不会造成固定孔3中的螺栓或螺母的掉落,且能够适应较为狭窄的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