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服务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通越来越便利,出差、旅游、探亲、上学、返乡等等生活出行问题都与交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通常会选择飞机、火车、客车等交通工具出行,当然车站还是运载旅客最多的地方,也是人员最嘈杂的地方,随着科技的发展,车站机器人应运而生,车站机器人的产生,大大降低了车站管理人员的投入,同时能够更加智能化以及信息化对旅客进行引导以及服务。
但是目前传统的车站机器人功能性还是比较单一,无法对精确实现旅客与机器人的交互,无法对旅客的进行快速引导,造成旅客出行不便,同时无法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也无法对车站内的信息进行实时检测,为此,设计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车站机器人功能性还是比较单一,无法对精确实现旅客与机器人的交互,无法对旅客的进行快速引导,造成旅客出行不便,同时无法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也无法对车站内的信息进行实时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中央处理模块、北斗服务器、车站管理服务器以及公安服务器,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行走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引导导航模块、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广播播报模块以及信息采集模块。
优选的,步骤一:人机交互模块采集人员的面部表情以及声音信息,并将面部表情信息以及声音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对人员的面部信息以及声音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扬声器对人员的语音进行回复;
步骤二:北斗服务器将路径新型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路径信息传输至引导导航模块,引导导航模块通过行走模块使机器人本体沿着路径信息移动;
步骤三:身份信息识别模块采集人员的面部信息,并将人员的面部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人员信息传输至公安服务器,公安服务器对人员面部进行比对;
步骤四:车站管理服务器将广播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广播信息输送至广播播报模块;
步骤五:信息检测模块对车站内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并检测的环境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行走模块还包括陀螺仪、伺服电机、驱动电源、减速器以及行走轮,所述陀螺仪以及伺服电机均通过连接线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行走轮相连接,所述行走轮位于机器人本体底端表面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引导导航模块、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广播播报模块以及信息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均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通过以太网与车站管理服务器、北斗服务器以及公安服务器网络连接。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摄像头、人脸表情识别单元、人脸跟踪识别单元、语音采集器、语音识别单元以及语音处理单元,所述摄像头位于机器人本体前部,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人脸表情识别单元以及人脸跟踪识别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语音采集器的输出端与语音识别单元以及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人脸表情识别单元、人脸跟踪识别单元、语音识别单元以及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导导航模块还包括电子标签、定位标签以及定位服务器,所述电子标签位于车站内的服务区域,所述定位标签位于机器人本体外侧面上,所述电子标签与定位标签均通过位置信号与定位服务器连接,所述定位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北斗服务器网络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标签与电子标签均为rfid有源标签或者rfid无源标签中的一种,所述电子标签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电子标签分别安装在车站的各个服务区域。
优选的,所述身份信息识别模块还包括人脸图像采集单元、人脸图像处理单元以及人脸图像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人脸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摄像头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人脸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人脸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人脸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人脸图像信息传输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人脸图像信息传输单元通过无线网与公安人口服务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温湿度采集单元、空气质量检测单元以及烟雾浓度采集单元,所述温湿度采集单元、空气质量检测单元以及烟雾浓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均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显示器位于机器人本体一侧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引导导航模块、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广播播报模块以及信息采集模块的设计,能够使人员与机器人本体进行交互交流,提高机器人本体的交互效率,而且能够对人员所去区域进行及时引导,便于人员的快速通行,同时能够对车站内人员信息进行识别,并与公安系统互联,避免了网络逃犯的漏网,能够对车站内的各项环境信息实时检测并显示,便于人员实时知晓车站内各项环境指标,本发明智能化程度高,引导服务效果佳,降低了车站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中人机交互模块的处理框体;
图3为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中引导导航模块的处理框体;
图4为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中身份信息识别模块的处理框体;
图5为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中信息采集模块的处理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车站机器人功能性还是比较单一,无法对精确实现旅客与机器人的交互,无法对旅客的进行快速引导,造成旅客出行不便,同时无法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也无法对车站内的信息进行实时检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为一种车站机器人服务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中央处理模块、北斗服务器、车站管理服务器以及公安服务器,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行走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引导导航模块、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广播播报模块以及信息采集模块。
其使用方法为:
步骤一:人机交互模块采集人员的面部表情以及声音信息,并将面部表情信息以及声音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对人员的面部信息以及声音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扬声器对人员的语音进行回复;
步骤二:北斗服务器将路径新型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路径信息传输至引导导航模块,引导导航模块通过行走模块使机器人本体沿着路径信息移动;
步骤三:身份信息识别模块采集人员的面部信息,并将人员的面部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人员信息传输至公安服务器,公安服务器对人员面部进行比对;
步骤四:车站管理服务器将广播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广播信息输送至广播播报模块;
步骤五:信息检测模块对车站内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并检测的环境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信息检测模块对车站内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并检测的环境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引导导航模块、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广播播报模块以及信息采集模块的设计,能够使人员与机器人本体进行交互交流,提高机器人本体的交互效率,而且能够对人员所去区域进行及时引导,便于人员的快速通行,同时能够对车站内人员信息进行识别,并与公安系统互联,避免了网络逃犯的漏网,能够对车站内的各项环境信息实时检测并显示,便于人员实时知晓车站内各项环境指标。
实施例一,行走模块还包括陀螺仪、伺服电机、驱动电源、减速器以及行走轮,陀螺仪以及伺服电机均通过连接线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行走轮相连接,行走轮位于机器人本体底端表面上,伺服电机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中央处理模块能够控制伺服电机运行,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行走轮转动,行走轮带动机器人本体移动,陀螺仪能够根据路径信息改变机器人本体的移动反向,实现了机器人本体的移动控制功能,便于机器人本体移动路径的调节。
实施例二,人机交互模块、引导导航模块、身份信息识别模块、广播播报模块以及信息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均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通过以太网与车站管理服务器、北斗服务器以及公安服务器网络连接,能够将人体交互信息、引导路径信息、人员身份信息以及车站环境信息集中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并作出相应的动作指令,保证了机器人本体的运行。
请参阅图2,实施例三,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摄像头、人脸表情识别单元、人脸跟踪识别单元、语音采集器、语音识别单元以及语音处理单元,摄像头位于机器人本体前部,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人脸表情识别单元以及人脸跟踪识别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语音采集器的输出端与语音识别单元以及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人脸表情识别单元、人脸跟踪识别单元、语音识别单元以及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摄像头所捕获的人脸图像由人脸表情识别单元以及人脸跟踪识别单元进行跟踪与识别,并由人脸表情识别单元识别出表情,同时语音采集器对人员语音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语音信息输送至语音处理以及识别单元,语音信息经由语音识别单元识别出语义后,本系统根据媒的表情和语音来了解人员的需求,然后通过查询模块来形成会话语句,再通过语音生成单元生成语音与人员进行交流,实现了人员与机器人本体的智能交互,能够实时了解人员的需求,提高服务效果。
请参阅图3,实施例四,引导导航模块还包括电子标签、定位标签以及定位服务器,电子标签位于车站内的服务区域,定位标签位于机器人本体外侧面上,电子标签与定位标签均通过位置信号与定位服务器连接,定位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北斗服务器网络连接,定位标签对外不断广播定位数据,定位基站通过对定位标签的跟踪实现对机器人本体的跟踪,同时北斗服务器将导航路径传输至定位服务器,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通过行走模块带动机器人本体沿着导航路径进行移动,实现了定位导航功能,便于为人员进行实时引导。
实施例五,定位标签与电子标签均为rfid有源标签或者rfid无源标签中的一种,电子标签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电子标签分别安装在车站的各个服务区域,识别范围广,定位准确性高。
请参阅图4,实施例六,身份信息识别模块还包括人脸图像采集单元、人脸图像处理单元以及人脸图像信息传输单元,人脸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摄像头的输出端相连接,人脸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人脸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人脸图像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人脸图像信息传输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人脸图像信息传输单元通过无线网与公安人口服务器相连接,摄像头采集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并将采集的人脸图像信息输送至图像采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将人脸图像信息传输至人脸图像处理单元,人脸图像处理单元对人脸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图像中的噪点进行清除,然后人脸图像传输单元将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信息传输至公安服务器,公安服务器将对人脸图像信息与逃犯系统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对犯案人员进行排查。
请参阅图5,实施例七,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温湿度采集单元、空气质量检测单元以及烟雾浓度采集单元,温湿度采集单元、空气质量检测单元以及烟雾浓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均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显示器位于机器人本体一侧表面上,温度采集单元对车站内的温度以及湿度信息进行采集,空气质量检测单元对车站内的pm2.5信息进行检测,烟雾浓度采集单元通过烟雾传感器对车站内烟雾浓度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的温度以及湿度信息、pm2.5信息以及烟雾浓度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温度以及湿度信息、pm2.5信息以及烟雾浓度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温度以及湿度信息、pm2.5信息以及烟雾浓度信息通过数字信息在显示器上显示,车站人员能够实时知晓车站内的各项环境信息。
本发明中中央处理模块的型号为sr-20。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