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锁孔封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83621发布日期:2020-01-14 17:4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锁孔封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消耗性封条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双锁孔封条。



背景技术:

目前,钢索封条是一种用于编码封闭集装箱、仪器仪表以及关键设备等重点监控部位的装置,钢索封条主要包括封块和钢索,钢索一端固定设于封块上的盲孔或者通孔内,另外一端穿过需要进行封箱的设备门孔之后,再穿过封块锁孔,由于锁孔内设有锁定机构,因此能够将钢索固定,使其无法回抽,从而实现锁定。这种钢索封条是一次性使用的,拆封的时候需产生破坏性、不可逆的结果,从而可以确保设备内部的安全性。

现有的封块内锁定机构包括弹簧和锁珠,弹簧沿与锁孔呈一定夹角的位置抵紧锁珠,从而对插入的钢索进行单向锁定。实际使用中,沿钢索插入方向插入金属片将锁珠顶住,就可以将钢索完整退出锁孔,从而在不破坏钢索封条的情况下打开封条,使得这种锁定方式并不是十分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锁孔封条,以避免无损解锁。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锁孔封条,包括封块和一端固定在封块内的钢索,在所述封块上开有并排的前锁孔和后锁孔,并且在封块内安装有与后锁孔配合的锁定机构,使钢索在后锁孔内只能正向滑动;所述封块的上下壁均向外凸起,形成与后锁孔平行的上下两个管状滑道,在每一所述滑道内均设有第一单向齿;还包括封套,所述封套包括上下相对的两片舌部和一体连接在两舌部其中一端头之间的盒部,在每一所述舌部上均设有与第一单向齿配合的第二单向齿,使舌部只能沿后锁孔的正向插入对应滑道内;所述盒部呈一侧敞口的盒状,两舌部连接在盒部的敞口端,当两舌部沿后锁孔正向完全插入对应滑道内时,所述盒部将前锁孔和后锁孔的对应端遮蔽。

采用上述结构,在封块上开设前锁孔和后锁孔、并设置滑道,并设置与滑道单向配合的封套,封套具有可以将后锁孔正向端和前锁孔对应端遮蔽的盒部,从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双锁孔封条;实际使用中,将钢索待锁定端穿过待锁定门孔并形成钢索环套段,然后依次呈回形穿过前锁孔和后锁孔,从而在封块外形成一个钢索回转段;然后将封套的舌部插入封块上的两个滑道内,第一单向齿与第二单向齿相互作用将封套与封块不可拆卸连接,封套的盒部罩在封块的对应端头,并将前锁孔和后锁孔的对应端头、以及钢索回转段均遮蔽,使金属片无法沿后锁孔内钢索的插入方向插入后锁孔内将锁定机构顶起;即使金属片插入了前锁孔和后锁孔,回转的钢索也无法顺利拉出前锁孔和后锁孔,即使通过润滑将钢索拉出了前锁孔和后锁孔,钢索也无法重新插入后锁孔,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封套被无损解开,显著地提高了封条的防盗性。并且,钢索回形穿过前锁孔和后锁孔,有利于加强钢索被锁定的可靠性,避免钢索环套段受较大拉力将钢索拉出,有效地提高了封条锁定的安全性。

在所述封块内还安装有与前锁孔配合的锁定机构,并且前锁孔的锁定机构与后锁孔的锁定机构方向相反。有利于加强钢索被锁定的可靠性。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弹簧和滚轮,在所述封块内设有用于容置弹簧的卡槽和用于滚轮导向的倾斜轨道。锁定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所述封块内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卡槽和倾斜轨道由封块的对应内壁与安装块配合形成。弹簧和滚轮的安装更加容易。

在所述滚轮的周侧壁开有与滚轮同轴的环槽。有利于加强滚轮与钢索之间的摩擦力,加强滚轮对钢索的卡紧力。

所述封块包括金属块体和覆盖在金属块体外表面的塑料封壳,所述第一单向齿与塑料封壳是一体的。塑料封壳一方面可以将金属块体的工艺孔遮蔽,避免封块被拆解、也利于提高外形美观性;另一方面便于滑道和第一单向齿的形成;再一方面塑料的强度低于金属,便于识别是否被破坏。而内部采用金属块体、有利于提高锁定机构锁定的可靠性。

所述第二单向齿由两片所述舌部相对的侧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单向齿由塑料封壳的对应面凸起形成。生产更加容易,并且舌部与滑道之间的单向卡接面更大,单向卡接更加稳定可靠。

所述封套为塑料材质,并且封套盒部的内底板厚度d≤1.5mm。使内底板强度较低,无法承受较大的力,如果钢索反向退出后锁孔,由于钢索回转段回弹,则必然造成内底板破坏,进一步避免封条无损解锁。

所述封套盒体的敞口端向中间延展形成限位部,当舌部完全插入对应滑道内时,所述限位部与封块的对应端相抵。便于对舌部插入滑道进行定位和限位。

在所述封块上开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端与后锁孔垂直贯通。可以自螺孔拧入螺钉将钢索锁紧,并且当螺钉拧入后将螺钉沿封块外表面剪断,或者在螺钉上设置位于封块内的颈部、使其受较大扭力自断,即可进一步将钢索锁紧在后锁孔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封块上开设前锁孔、后锁孔和滑道,并设置与滑道单向配合的封套,封套具有可以将后锁孔正向端和前锁孔对应端遮蔽的盒部,从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双锁孔封条,有效地避免了封套被无损解开,显著地提高了封条的防盗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未使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封块1、后锁孔1a、前锁孔1b、滑道1c、螺孔1d、塑料封壳111、第一单向齿111a、金属块体112、钢索2、钢索环套段2a、钢索回转段2b、封套3、盒部311、内底板311a、限位部311b、舌部312、第二单向齿312a、安装块4、弹簧5、滚轮6、环槽6a、螺钉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锁孔封条,包括封块1和一端固定在封块1内的钢索2,所述钢索2的固定端在封块1内的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所述封块1上开有并排的前锁孔1b和后锁孔1a,并且在封块1内安装有与后锁孔1a配合的锁定机构,使钢索2在后锁孔1a内只能正向滑动,无法反向退出。所述前锁孔1b内可以设有锁定机构、也可以不设锁定机构;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封块1内还安装有与前锁孔1b配合的锁定机构,并且前锁孔1b的锁定机构与后锁孔1a的锁定机构方向相反。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弹簧5和滚轮6,在所述封块1内设有用于容置弹簧5的卡槽和用于滚轮6导向的倾斜轨道。在所述封块1内固定有安装块4,所述卡槽和倾斜轨道由封块1的对应内壁与安装块4配合形成,并且前锁孔1b和后锁孔1a的锁定机构共用同一安装块4。在所述滚轮6的周侧壁开有与滚轮6同轴的环槽6a。

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封块1的上下壁均向外凸起,形成与后锁孔1a平行的上下两个管状滑道1c,在每一所述滑道1c内均设有第一单向齿111a。本实施例还包括封套3,所述封套3包括上下相对的两片舌部312和一体连接在两舌部312其中一端头之间的盒部311,在每一所述舌部312上均设有与第一单向齿111a配合的第二单向齿312a,使舌部312只能沿后锁孔1a的正向插入对应滑道1c内并被卡紧无法退出。所述盒部311呈一侧敞口的盒状,两舌部312连接在盒部311的敞口端,当两舌部312沿后锁孔1a正向完全插入对应滑道1c内时,所述盒部311将前锁孔1b和后锁孔1a的对应端遮蔽。所述第一单向齿111a均布的滑道1c的对应内壁上,所述第二单向齿312a也是均布在舌部312的对应表面,所述第一单向齿111a和第二单向齿312a的形状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选用现有的单向齿结构,只要能实现舌部312单向插入滑道1内并被卡紧即可。所述滑道1c的长度不做限定,可以是将封块的对应外表面完全覆盖,也可以是只占封块对应外表面长度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等。所述封套3盒部311的敞口端向中间延展形成限位部311b,当舌部312完全插入对应滑道1c内时,所述限位部311b与封块1的对应端相抵。

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封块1包括金属块体112和覆盖在金属块体112外表面的塑料封壳111,所述第一单向齿111a与塑料封壳111是一体的。并且,所述第二单向齿312a由两片所述舌部312相对的侧面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单向齿111a由塑料封壳111的对应面凸起形成。所述封套3为塑料材质,并且封套3盒部311的内底板311a厚度d≤1.5mm。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封块1上开有螺孔1d,所述螺孔1d的内端与后锁孔1a垂直贯通。

如图2所示,实际使用中,钢索2穿过待锁定门孔并形成钢索环套段2a,然后依次呈回形穿过前锁孔1b和后锁孔1a,从而在封块1外形成一个钢索回转段2b;然后将封套3的舌部312插入封块1上的两个滑道1c内,第一单向齿111a与第二单向齿312a相互作用将封套3与封块1不可拆卸连接,封套3的盒部311罩在封块1的对应端头,将前锁孔1b和后锁孔1a的对应端头、以及钢索回转段2b均遮蔽。并且,钢索2穿过后锁孔1a后,自螺孔1d拧入螺钉7将钢索2锁紧,当螺钉7拧紧后将螺钉7沿封块1外表面剪断,或者在螺钉7上设置位于封块1内的颈部、使其受较大扭力自断,即可进一步将钢索7锁紧在后锁孔1a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