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产品定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紧组件及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装夹机构采用一块25mm左右的定位板,先把工件用螺丝锁紧固定,再把定位板锁紧在工作台上。由于加工的工件为重量较大的工件且采用机外装夹,即每次加工完后要把定位板搬出机外再把工件拆开,然后再把要加工的工件锁紧再搬进机器内装机台加工,使工件的装夹定位操作起来比较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工件的装夹定位操作起来比较费时的问题,提供一种拉紧组件及装夹机构。
一种拉紧组件,包括:
壳体,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腔和第一滑孔;
活动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活动块开设有第一通孔;
压块,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相对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压块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压块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滑孔对应设置;
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滑孔,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行限位,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邻近所述第一滑孔的端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围;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活动块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块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滑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滑孔对应设置,所述滑动杆的邻近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滑孔内,当活动块拉动滑动杆朝滑入壳体内的方向滑动时,滑动杆的端部可以滑入第二滑孔内,以更好地拉紧滑动杆,第二滑孔同时起到避空作用,以免滑动杆在拉动过程中与壳体的内壁抵触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杆包括相连接的滑杆本体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滑孔内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抵接部止滑于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抵接部限位于所述活动块背离所述压块的一侧;
所述滑杆本体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滑孔内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部止滑于所述第二通孔,使所述限位部限位于所述压块背离所述活动块的一侧,使滑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相连通的脱离槽和限位槽,所述脱离槽于所述壳体的投影呈椭圆形,所述脱离槽的投影的短轴大于所述滑动杆邻近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的最大直径,使滑动杆邻近第一通孔的端部能够通过脱离槽进行拆卸,实现滑动杆与活动块快速拆卸,提高了拉紧组件的使用方便性;所述限位槽的最小宽度小于所述滑动杆邻近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的最大直径,使滑动杆邻近第一通孔的端部限位于第一通孔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和连接杆,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活动块连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活动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活动块,以便对活动块进行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紧组件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活动块的背离所述压块的一侧,所述活动块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抵接件抵接,使活动块与壳体之间的滑动更加平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围的部位设有螺纹;所述拉紧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套设于所述滑动杆并与所述滑动杆螺纹连接;当需装夹工件时,先将工件锁紧于滑动杆与锁紧螺母之间,使滑动杆将工件拉紧贴合于壳体时始终与工件可靠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紧组件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压块滚动抵接,所述滚轮还用于在所述活动块相对于所述压块运动时与所述第一斜面滚动连接,使活动块相对于压块运动更加平稳,同时更好地引导活动块朝邻近压块的方向运动。
一种装夹机构,包括底板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拉紧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连接。上述的拉紧组件及装夹机构,壳体可以安装连接于底板上,滑动杆可以与工件可拆卸连接,当需装夹工件时,首先将工件连接于滑动杆的位于壳体的外围的端部;然后驱动组件驱动活动块相对于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斜面相对于第二斜面滑动,使活动块沿滑动杆的轴向朝远离压块的方向滑动,由于滑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行限位,避免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脱离活动块和压块的问题,当活动块与压块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又由于压块与壳体连接,使活动块拉动滑动杆朝滑入壳体内的方向滑动以拉紧滑动杆,从而使工件被拉紧定位于壳体的一侧,完成工件的装夹定位;当工件加工完毕时,驱动组件驱动活动块相对于壳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第一斜面相对于第二斜面滑动,使活动块沿滑动杆的轴向朝靠近压块的方向滑动,使滑动杆朝滑离壳体内的方向滑动以松开滑动杆,这样滑动杆带动工件相对于第一滑孔滑动,使工件与壳体之间存在距离,此时卸下工件即可;上述的拉紧组件能够快速装夹工件,解决了传统的装夹机构操作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装夹机构装夹工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装夹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装夹机构的又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装夹机构的拉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拉紧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拉紧组件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拉紧组件的活动块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活动块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拉紧组件的压块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拉紧组件的滑动杆的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拉紧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装夹机构的互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拉紧组件及装夹机构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拉紧组件及装夹机构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拉紧组件及装夹机构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拉紧组件及装夹机构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拉紧组件及装夹机构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装夹机构10用于装夹工件20。装夹机构包括底板100和拉紧组件200。如图4与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紧组件200包括壳体210、活动块220、压块230、滑动杆240以及驱动组件250。如图6所示,壳体210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腔212和第一滑孔216。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与底板100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10为长方体结构。第一滑孔216开设于壳体210背离底板100的一面。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动块220位于容纳腔212内并与壳体210滑动连接。活动块220设有第一斜面2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动块220开设有第一通孔223。
如图5与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块230位于容纳腔212内并相对于壳体210连接。压块230设有与第一斜面221滑动配合的第二斜面2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块230开设有第二通孔234,第二通孔234与第一滑孔216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34的中心线与第一滑孔216的中心线平行。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杆240分别穿设于第一通孔223、第二通孔234和第一滑孔216。滑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进行限位。滑动杆240与壳体210滑动连接。滑动杆240邻近第一滑孔216的端部至少部分位于壳体210的外围。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50设于壳体210上,且驱动组件250的动力输出端与活动块220连接。驱动组件250驱动活动块220相对于壳体210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50的动力输出端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212内并与活动块220连接,使驱动组件250能够驱动活动块220相对于壳体210滑动。
上述的拉紧组件200及装夹机构10,壳体210可以安装连接于底板100上,滑动杆240可以与工件可拆卸连接,当需装夹工件时,首先将工件连接于滑动杆240的位于壳体210的外围的端部;然后驱动组件250驱动活动块220相对于壳体210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斜面221相对于第二斜面232滑动,使活动块220沿滑动杆240的轴向朝远离压块230的方向滑动,由于滑动杆24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通孔223和第二通孔234进行限位,避免滑动杆240的两端分别脱离活动块220和压块230的问题,当活动块220与压块230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移动时,又由于压块230与壳体210连接,使活动块220拉动滑动杆240朝滑入壳体210内的方向滑动以拉紧滑动杆240,从而使工件被拉紧定位于壳体210的一侧,完成工件的装夹定位。当工件加工完毕时,驱动组件250驱动活动块220相对于壳体21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第一斜面221相对于第二斜面232滑动,使活动块220沿滑动杆240的轴向朝靠近压块230的方向滑动,使滑动杆240朝滑离壳体210内的方向滑动以松开滑动杆240,卸下工件即可。上述的拉紧组件200能够快速装夹工件,解决了传统的装夹机构10操作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滑孔214,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滑孔对应设置。所述滑动杆的邻近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滑孔内。当活动块拉动滑动杆朝滑入壳体内的方向滑动时,滑动杆的端部可以滑入第二滑孔内,以更好地拉紧滑动杆,第二滑孔同时起到避空作用,以免滑动杆在拉动过程中与壳体的内壁抵触干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孔214开设于壳体210邻近底板100的一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23的中心线与第二滑孔214的中心线平行。第二通孔234的中心线与第一通孔223的中心线平行。
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杆240包括相连接的滑杆本体242和抵接部244。抵接部244位于第二滑孔214内并与壳体210滑动连接。抵接部244止滑于第一通孔223,使抵接部244限位于活动块220背离压块230的一侧,避免抵接部244滑入第一通孔223内导致滑动杆240与壳体210相互分离的问题。
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杆本体242设有限位部243,限位部243位于第一滑孔216内并与壳体210滑动连接。限位部243止滑于第二通孔234,使限位部243限位于压块230背离活动块220的一侧,使滑动杆24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通孔223和第二通孔234进行限位,避免限位部243滑入第二通孔234内导致滑动杆240与压块230相互分离的问题。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地,限位部243邻近第二通孔234的位置设有止挡锥面245,止挡锥面245在压块230与滑动块相对滑动时抵接于第二通孔234的边缘,即止挡锥面245在拉紧滑动杆240时与第二通孔234的边缘抵接,使限位部243与压块230更好地抵接。
如图7与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23包括相连通的脱离槽222和限位槽224。脱离槽222于壳体210的投影呈椭圆形。脱离槽222的投影的短轴大于滑动杆240邻近第一通孔223的端部的最大直径,使滑动杆240邻近第一通孔223的端部能够通过脱离槽222进行拆卸,实现滑动杆240与活动块220快速拆卸,提高了拉紧组件200的使用方便性。限位槽224的最小宽度小于滑动杆240邻近第一通孔223的端部的最大直径,使滑动杆240邻近第一通孔223的端部限位于第一通孔223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脱离槽222于壳体210的投影呈椭圆形状,限位槽224于壳体210的投影呈腰形状,且限位槽224与脱离槽222连通。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为气缸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50包括气缸252和连接杆254,气缸252固定于壳体210上。气缸25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连接杆254与活动块220连接,使得驱动组件250的动力输出端与活动块2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54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212内并与活动块220连接。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缸252的动力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于活动块220,以便对活动块220进行拆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紧组件200还包括锁紧件260。同时参见图7,活动块220开设有相连通的凹槽226和开口槽227。连接杆254开设有与开口槽227连通的螺纹孔254a,锁紧件260至少部分位于凹槽226内。锁紧件260分别穿设于开口槽227和螺纹孔254a内,且锁紧件260的远离气缸252的动力输出端的端部限位于凹槽226内,使活动块220可拆卸连接于气缸252的动力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开口槽227开设于活动块220邻近气缸252的动力输出端的端部。锁紧件260为螺钉。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不仅限于气缸组件,还可以电机丝杆组件等结构。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紧组件200还包括抵接件270,抵接件270位于容纳腔212内并与壳体210连接。抵接件270位于活动块220的背离压块230的一侧。活动块220设有第三斜面228,第三斜面228与抵接件270抵接,使活动块220与壳体210之间的滑动更加平稳。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270为玻珠,第三斜面228设于活动块220背离压块230的一侧。为使活动块220与壳体210之间的滑动更加平稳,进一步地,抵接件270的数目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抵接件270间隔设置。第三斜面228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每一第三斜面228与相应的抵接件270滑动抵接,使活动块220与壳体210之间的滑动更加平稳。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紧组件200还包括滚轮280,滚轮280位于容纳腔212内并与壳体210转动连接。滚轮280与压块230滚动抵接,滚轮280还用于在活动块220相对于压块230运动时与第一斜面221滚动连接,使活动块220相对于压块230运动更加平稳,同时更好地引导活动块220朝邻近压块230的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在活动块220相对于压块230朝靠近压块230的方向滑动时,第一斜面221与滚轮280滚动连接。当第一斜面221与第二斜面232抵接滑动时,活动块220的顶部225与滚轮280滚动连接。当活动块220相对于压块230朝远离压块230的方向滑动至预定距离时,第一斜面221与滚轮280分离。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块230开设有抵接槽236,滚轮部分位于抵接槽内并与压块抵接,使压块与滚轮更好地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抵接槽延伸至第二斜面,使滚轮能够同时与压块和活动块滚动抵接。
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地,拉紧组件200还包括调节件290。壳体210开设有与容纳腔212连通的调节孔211,压块230开设有与调节孔211对应的连接螺孔231。调节件290分别穿设于调节孔211和连接螺孔231内,使压块230连接固定于壳体210上。当需调节压块230与壳体210的相对安装位置时,可以松紧调节件290,使调节件290旋入连接螺孔231内的深度,以调节第二斜面232的位置及压块230与滚轮280滚动连接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290为调节螺栓。
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地,拉紧组件200还包括销钉310,销钉310位于容纳腔212内并与壳体210连接。压块230开设有腰形孔233,销钉310部分位于腰形孔233内并与压块230滑动连接,这样在调节压块230与壳体210的相对安装位置时,压块230相对于销钉310滑动,使压块230的调节更加平稳。此外,由于连接螺孔231与调节件290配合,销钉310与腰形孔233的滑动配合,使压块230相对于壳体210的连接位置的调节过程中始终能够确保第一斜面221与第二斜面232的平行度,实现压块230与壳体210的相对位置精确调节,这样能够确保第一斜面221相对于第二斜面232滑动时拉紧滑动杆240。
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地,连接螺孔231的中心线与腰形孔233的延伸方向平行,使调节件290在旋入连接螺孔231的旋入量的过程中始终驱动压块230相对于壳体210平稳滑动。进一步地,腰形孔233与连接螺孔231连通,这样腰形孔233与连接螺孔231邻近设置,使压块230的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地,拉紧组件200还包括抵持件320,壳体210开设有调配孔214。调配孔214的中心线与调节孔211的中心线平行设置。抵持件320位于调配孔214内并与壳体210螺纹连接。当通过调节件290调节压块230与壳体210的相对位置,且压块230离开壳体210上开设有调节孔211的位置时,拧动抵持件320,使抵持件320抵接于压块230上,避免压块230相对于壳体210滑动过程中存在偏摆,从而使第一斜面221与第二斜面232保持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抵持件320为螺柱。
为使压块230相对于壳体210在第二滑孔214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微小移动量,进一步地,调节件290与调节孔211间隙配合,即调节件290与调节孔211之间存在间隙,使压块230相对于壳体210在第二滑孔214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微小移动量,从而使压块230与壳体210的相对移动位置更加平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围的部位设有螺纹。所述拉紧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套设于所述滑动杆并与所述滑动杆螺纹连接。当需装夹工件时,先将工件锁紧于滑动杆与锁紧螺母之间,使滑动杆将工件拉紧贴合于壳体时始终与工件可靠连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工件20开设有穿设孔22,穿设孔用于穿设滑动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紧组件20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拉紧组件200间隔设置。当需装夹工件时,首先将两个拉紧组件200的滑动杆240均与工件的螺纹孔252a螺接;然后两个拉紧组件200的驱动组件250同时动作,分别驱动相应的活动块220相对于相应的壳体210滑动,使两个拉紧组件200的滑动杆240均将工件拉紧贴合至对应的壳体210上,这样使工件同时与两个拉紧组件200的壳体210贴合,从而完成工件的贴合装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紧组件200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拉紧组件200间隔设置。当需装夹工件时,首先将多个拉紧组件200的滑动杆240均与工件的螺纹孔252a螺接;然后多个拉紧组件200的驱动组件250同时动作,分别驱动相应的活动块220相对于相应的壳体210滑动,使多个拉紧组件200的滑动杆240均将工件拉紧贴合至对应的壳体210上,这样使工件同时与多个拉紧组件200的壳体210贴合,从而完成工件的贴合装夹。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夹机构10还包括支撑块400,支撑块400与底板100连接,且支撑块400和壳体210均设于底板100的同一侧。当活动块220拉紧滑动杆240时,使工件拉紧抵接于壳体210,支撑块400与壳体210共同支撑工件,提高了工件装夹于拉紧组件200的平面度。在一实施例中,拉紧组件200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支撑块400位于相邻两个拉紧组件200之间。
如图3与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夹机构10还包括互换板500,互换板500开设有避空孔510。滑动杆240穿设于避空孔并与工件连接,使滑动杆240与工件紧密锁紧,从而使滑动杆240与工件的螺接不易松动,使滑动杆240与工件紧密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