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棉废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4630发布日期:2019-10-22 21:12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棉废料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泡棉废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泡棉胶带是以EVA或者是PE泡棉为基材在其一面或两面涂以溶剂型(或热熔型)压敏胶再复以离型纸制造而成。而在泡棉胶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废料与泡棉进行分离。

在申请号为CN20132067599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胶带粘合泡棉模切的去除废料装置,包括与胶带底层固定的下拉力臂和与泡棉层固定的上拉力臂;并且设置与所述下拉力臂连接的成品泡棉卷轴,以及设置与所述上拉力臂连接的废料泡棉卷轴;所述下拉力臂、所述上拉力臂、所述成品泡棉卷轴和所述废料泡棉卷轴分别与机械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与胶带底层固定的下拉力臂和与泡棉层固定的上拉力臂,通过机械控制器使废料泡棉和成品泡棉可以快速分离。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泡棉废料呈丝状或者“丰”字状,在分离泡棉与废料泡棉时,泡棉废料容易拉断,使用上述去除废料装置难以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棉废料分离装置,其具有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提高分离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棉废料分离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泡棉与泡棉废料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长方形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分离孔,所述导向板远离底板的一侧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圆柱状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上同轴设置有单轮,所述单轮的周侧设置有单面可移双面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面可移双面胶之间不易断裂,泡棉废料粘结在单面可移双面胶上,使泡棉废料与单面可移双面胶呈一体状,单轮在转动时,单面可移双面胶与泡棉废料一同发生旋转,粘贴在单面可移双面胶上的泡棉废料与泡棉之间不容易断裂,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杆位于单轮的两侧壁设置有与其贴合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对单轮与泡棉废料进行限位,在分离泡棉与泡棉废料时,单轮不会在辅助杆上发生滑移,保证泡棉废料粘附在单面可移双面胶上,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远离底板的一端凸出于单轮,所述限位环外周侧设置有弧形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工作人员经常将多条泡棉废料通过一只手进行拉拽,弧形倒角对泡棉废料没有切割效果,避免“丰”字状泡棉废料被割断,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开设有用于单面可移双面胶与泡棉废料贴合的让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分离时,泡棉废料在分离前会被单面可移双面胶粘结,泡棉废料在分离时不用呈绷紧状态,泡棉与泡棉废料容易分离,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位于分离孔的周侧开设有防挡孔,所述防挡孔沿导向板宽度方向设置且其与分离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泡棉废料与单面可移双面胶上粘结后,“丰”字状泡棉废料较宽的一端不会被导向板阻挡,避免泡棉废料从单层可移双面胶上脱落。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单轮侧壁的两个限位环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朝向防挡孔内设置有刮刀且刮刀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底板之间设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刀能够对泡棉废料的底端进行切割,快速地刮起泡棉废料,提高分离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刮刀的侧壁面设置为弧形面,所述刮刀的侧壁沿单轮周侧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棉废料位于刮刀与单面可移双面胶之间,刮刀将泡棉废料抵接在单面可移双面胶上,避免泡棉废料与单面可移双面胶脱离,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用于来料对位的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对来料进行限位,泡棉废料能够精确的对准分离孔与防挡孔,在分离时泡棉废料不会被导向板阻挡,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辅助杆、单轮、单面可移双面胶以及让位孔,“丰”字状的泡棉废料粘结在单面可移双面胶上,使泡棉废料与单面可移双面胶呈一体状,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限位环、固定杆以及刮刀并将刮刀设置呈弧形,刮刀能够快速的将泡棉废料从泡棉上刮起并将泡棉废料抵接在单面可移双面胶上,提高分离效率;

(3)通过设置防挡孔,“丰”字状的泡棉废料较宽的一端不会被导向板阻挡,避免泡棉废料从单层可移双面胶上脱落;

(4)通过设置导向块对来料进行限位,在分离时泡棉废料不会被导向板阻挡,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离孔与让位孔以及防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导向板;3、分离孔;4、辅助杆;5、单轮;6、单面可移双面胶;7、限位环;8、让位孔;9、防挡孔;10、固定杆;11、刮刀;12、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泡棉废料分离装置,包括长方形底板1,底板1上固定有长方形导向板2,导向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空隙,导向板2与底板1之间放置有薄片状泡棉,泡棉上表面粘贴有三条长条状的泡棉废料,其中泡棉废料呈“丰”字状相连且泡棉废料的长度边与底板1长度边平行。结合图2,导向板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三条长条状的分离孔3,导向板2位于分离孔3的周侧沿导向板2宽度方向开设有与分离孔3相连通的长方形防挡孔9。防挡孔9与分离孔3呈“丰”字形交叉,泡棉废料较宽的一端可以通过分离孔3与防挡孔9的交叉位置抽出。导向板2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用于来料对位的长方体状导向块12,导向块12对来料进行限位,使泡棉废料在抽出时不会被导向板2阻挡,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3与图5,导向板2远离底板1的一侧沿其宽度方向固定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远离导向板2的一端固定有圆柱状辅助杆4,辅助杆4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三个单轮5,单轮5的周侧粘贴有单面可移双面胶6。导向板2开设有与单轮5配合的长方形让位孔8,让位孔8与分离孔3(参照图2)以及防挡孔9相互连通且让位孔8与防挡孔9平行。单轮5位于让位孔8内且单轮5靠近底板1的一端与底板1贴合,泡棉废料粘结在单面可移双面胶6上,单轮5在转动时,单面可移双面胶6与泡棉废料一同发生旋转,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辅助杆4位于单轮5的两侧壁焊接有与其贴合的限位环7,限位环7远离底板1的一端凸出于单轮5,限位环7远离单轮5的外周侧设置有弧形倒角。限位环7对单轮5与泡棉废料进行限位,弧形倒角避免“丰”字状泡棉废料被割断,提高泡棉与泡棉废料分离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与图4,每个单轮5侧壁的两个限位环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圆柱状固定杆10,固定杆10朝向防挡孔9内设置有刮刀11且刮刀11远离固定杆10的一端与底板1贴合,刮刀11的侧壁设置成弧形面且刮刀11的侧壁沿单轮5的周侧凸出。在分离时,刮刀11能够快速地将泡棉废料从泡棉上刮起,提高分离效率,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首先将泡棉与泡棉废料一体的来料起始端用手分离,随后通过导向块12送入导向板2与底板1之间。将起始端已经与泡棉分离的泡棉废料贴在单面可移双面胶6上,旋转单轮5,刮刀11将泡棉废料从泡棉上刮起。随后用手以及单轮5将刮起的泡棉废料往来料方向拉伸,使泡棉废料粘附在单面可移双面胶6上,然后工作人员用手将已经分离的泡棉废料顺着来料方向继续拉伸,即可将泡棉废料从泡棉上分离开。当单面可移双面胶6没有粘性时,可以将其从单轮5上刮下,随后换上具有粘性的单面可移双面胶6即可继续使用,提高分离时的稳定性,提高分离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