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晶体管与产品外壳进行固定的治具,尤其适用于to-220封装类型的晶体管。
背景技术:
自动化和数控系统时代的兴起,治具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及自动化生产领域。使用治具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合理的治具设计不但能够简化工序,降低专业性技术门槛,甚至还能够提高产品可靠性,优化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率。
现有的to-220封装类型的晶体管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固定方式主要是:制作金属压条,通过螺丝将晶体管锁在金属压条和外壳之间来固定晶体管。同时,为保证产品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需要在晶体管上套橡胶帽以加强绝缘性能,将导热硅脂抹在橡胶套内侧以加强导热性能。
上述工艺方式虽然解决了将晶体管固定在金属外壳的问题,但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工序复杂,步骤繁琐,金属压条两端需套上热缩套管并进行烘烤,耗时较长;
2、热缩套管、金属压条和锁压条所需的治具,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3、现有操作人工参与度高,锁压条时晶体管容易因受力不均导致损坏,使得在大批量生产中产品的合格率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现有技术体现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简化工序,减少工时,降低物料及工时成本的晶体管固定治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晶体管固定治具,所述固定治具是由底板和三个侧壁组成的方形模块,所述底板上并列开设多个固定槽,固定槽内设置定位柱,用于限制晶体管的安装位置,所述固定治具开设有贯通方形模块的螺丝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为阶梯槽,包括第一阶安装槽和第二阶安装槽。
优选的,第一阶安装槽高于第二阶安装槽,第一阶安装槽匹配安装晶体管主体,第二阶安装槽匹配安装晶体管引脚。
优选的,所述治具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仅需装入晶体管,再将治具与金属外壳锁紧即可,操作步骤简单,节约工时;
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在锁螺丝时晶体管受力均匀,不容易损坏,产品可靠性更高。
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对于类似二极管,三极管固定工序的兼容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和实现,可方便在生产上使用。
5、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材质为塑料材质,可大大降低制作成本。
表格数据为实际项目中现有技术方案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方案的物料成本及工时的统计数据对比。
表1:现有技术物料成本
表2:现有技术工时统计
表3:晶体管固定治具技术物料成本
表4:晶体管固定治具技术工时统计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直观的体现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势,其中成本降幅:48.01%,工时降幅:80.84%。从工时成本,物料成本,工艺难度等方面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技术都是非常有优势的,具有较高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晶体管固定治具外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晶体管固定治具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晶体管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安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两个固定槽为例,匹配安装了两个二极管进行具体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二极管固定治具的外部结构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二极管固定治具同时固定两个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图,如图所示,该固定治具为由底板和三个侧壁组成的方形模块,所述底板上并列开设两个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均为二级阶梯槽,包括第一阶安装槽1和第二阶安装槽2,第一阶安装槽1用于安装二极管主体,第二阶安装槽2用于安装二极管引脚,第一阶安装槽1上设置定位柱3,定位柱3与二极管封装上的孔是相对应的,用以限制二极管的安装位置,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连接处开设螺丝孔4,通过螺丝孔4将固定治具与产品外壳锁紧。
本实施例的装配加工过程描述如下:如图3所示,首先将定位柱3穿过二极管上的封装孔,此时二极管主体落入第一阶安装槽1内,二极管引脚落入第二阶安装槽2内,二极管固定好后,在治具与外壳间放置绝缘片,将固定治具与绝缘片紧贴产品外壳内侧,在外壳外侧进行锁螺丝固定操作,安装完成后效果图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二极管固定治具并不仅仅局限于在二极管上应用,具有相同封装的插件晶体管都能够加以应用,同时数量也不仅仅局限于两个晶体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拓展至多个晶体管应用。
以上实施例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固定治具的使用方法,对于使用本技术的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通过以上描述与举例子能够自然联想得到的其他等同应用方案,以及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的若干改善,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