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切割装置的除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4638发布日期:2019-10-22 21:1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缆切割装置的除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切割装置的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缆生产技术中,常常会将多根内芯互相缠绕,以形成麻花状,再在其外周包裹上橡胶外套,但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完成电缆的加工之后,操作者通常会将电缆的端头切掉一部分,以查看内部缠绕情况是否合格。

现有的电缆切割装置多采用锯条切割机,锯条切割机包括有:支座、锯条、用于带动锯条循环运转的驱动组件、用于带动锯条和驱动组件升降以实现切割的升降组件。

切割过程中,将产生橡胶外套的碎屑,以及内芯的金属碎末,如果这部分粉料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在支座上越积越多,最终影响锯条的切割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切割装置的除尘机构,可利于及时清理掉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缆切割装置的除尘机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侧固定有安装台,安装台上侧安装有用于将电缆夹紧在安装台上侧的夹紧组件;安装台上侧转动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轮,两个支撑轮外周共同撑起有首尾相连的锯条,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撑轮转动的驱动件;安装台上侧开有切割缝,切割缝沿竖直方向贯穿安装台和支座,支座下侧固定有接料管和风机,接料管下端的外周套有布袋,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有连接软管,连接软管套于布袋外,且连接软管远离风机一端贴紧套于布袋袋口的外周,连接软管远离风机一端的外周套有缩紧圈;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端口朝切割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割电缆之前,可先开启风机,出气管吹出的气流先穿过切割缝,然后进至接料管中,并循环回出气管,而被气流带进接料管内的粉尘颗粒物将被阻挡在布袋内。因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料将在气流的带动下,积攒在布袋内,从而起到收集粉料的目的,同时可使锯条的切割操作不过多的受粉料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管外周壁上安装有若干组绕接料管中轴线等间距排布的缩紧组件,缩紧组件包括翘杆和转轴,转轴间隙穿过翘杆中部,转轴固定架设于接料管外周壁上,且接料管的中轴线包含在翘杆的翻转平面内;接料管外周螺纹套有施力套,转轴位于施力套的下方且位于连接软管端口的上方;翘杆下端抵接在连接软管的外周,接料管的下端口抵紧在翘杆靠近接料管的一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施力套的下端口抵接于翘杆靠近接料管的一侧壁上,则当操作者在转动施力套,使施力套下降时,翘杆将绕转轴轴线翻转,直至翘杆下端抵紧在连接软管的外周壁上;此时,连接软管和布袋能更为稳定的紧固在接料管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翘杆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翘杆翻转并使翘杆与连接软管脱离抵接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用于使翘杆能始终与施力套下端口相抵接,从而操作者在将布袋和连接软管安装到接料管上时,可降低翘杆对该安装过程的阻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施力套外周壁上固定有若干条摩擦条,摩擦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施力套的轴线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条用于降低操作者旋转施力套时发生打滑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施力套下端的外周设有弧形导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导角用于对翘杆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为金属定型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定型软管的作用在于方便操作者调节出气管出口的朝向,从而根据安装架的转动位置,可适当调整出气管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管上端呈喇叭状扩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利于接收从切割缝处掉落的粉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远离风机一端固定有扩散喷头,扩散喷头的出气口呈条状,且扩散喷头的出气口对准于切割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更为高效的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料,吹进接料管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风机可带动气流循环流动,从而将切割下来的粉料带进布袋内,从而起到收集粉料的目的,同时可使锯条的切割操作不过多的受粉料的影响;

2.本方案中,缩紧组件和施力套用于进一步将连接软管和布袋定位在接料管的下管口,降低连接软管和布袋从接料管下端口脱出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螺纹杆与移动板连接爆炸关系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座;11、支脚;12、风机;13、出气管;14、扩散喷头;15、连接软管;16、布袋;17、缩紧圈;2、安装台;21、切割缝;22、滑槽;3、安装架;31、支撑轮;32、锯条;33、驱动件;34、导向轮组;4、夹紧组件;41、定位夹板;42、移动夹板;421、盲孔;43、滑块;5、推动组件;51、螺纹杆;52、架块;53、转盘;54、防脱块;6、接料管;7、缩紧组件;71、转轴;72、连接块;73、翘杆;8、施力套;81、摩擦条;82、弧形导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电缆切割装置的除尘机构,包括支座1,支座1下侧固定有四个支脚11,支座1上侧固定有一个安装台2,支座1上侧转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安装架3,安装架3的翻转平面垂直于水平面。

安装架3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轮31,两个支撑轮31外周共同套撑有首尾相连的锯条32,安装架3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撑轮31转动的驱动件33,驱动件33为电机,且驱动件3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支撑轮31。安装架3一侧转动连接有两组导向轮组34,导向轮组34包括两个导向滚轮,两个导向滚轮将锯条32夹于之间,并在锯条32形变承受范围内适当扭转锯条32,使锯条32最下位置处呈竖直状态,从而使锯条32的切割平面重合于安装架3的翻转平面,即,操作者在控制安装架3实现向下翻转时,可带动锯条32对电缆进行竖向切割。

参考图2和图3,安装台2上侧安装有用于将电缆夹紧在安装台2上侧的夹紧组件4,夹紧组件4包括定位板、移动板,安装台2上侧开有滑槽22,滑槽22长度方向垂直于定位板的板面,滑槽22内滑动嵌有滑块43,滑块43上侧与移动板固定,电缆可夹紧在定位板和移动板之间。移动板远离定位板一侧设有推动组件5,推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安装台2上侧的架块52、螺纹穿过架块52的螺纹杆51,螺纹杆51一端固定有转盘53;移动板远离定位板一侧开有盲孔421,且盲孔421的孔底扩孔设置,螺纹杆51另一端间隙穿进盲孔421内,且螺纹杆51另一端固定有防脱块54,防脱块54位于盲孔421的孔底,并限制螺纹杆51端部从盲孔421内脱出。操作者转动螺纹杆51,可带动移动板靠近或远离定位板。

参考图4和图5,安装台2上侧开有一条切割缝21,切割缝21沿竖直方向贯穿安装台2和支座1,支座1下侧固定有接料管6和风机12,接料管6上端呈喇叭状扩口设置。接料管6上连接有布袋16,布袋16的袋口套于接料管6下端的外管口;风机12的进气口连接有一根连接软管15,连接软管15套于布袋16外,且连接软管15远离风机12一端贴紧套于布袋16袋口的外周,连接软管15远离风机12一端的外周套有缩紧圈17,缩紧圈17可将连接软管15和布袋16较为方便的定位在接料管6的下端。

风机12的出气口连接有一根出气管13,出气管13为金属定型软管,出气管13远离风机12一端固定有扩散喷头14,扩散喷头14的出气口呈条状,且扩散喷头14的出气口对准于切割缝21,以更为高效的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料,吹进接料管6内。

接料管6外周壁上安装有若干组绕接料管6中轴线等间距排布的缩紧组件7,缩紧组件7用于进一步将连接软管15和布袋16定位在接料管6的下管口。缩紧组件7包括:两块固定在接料管6外周壁上的连接块72、一根设于两块连接块72之间的翘杆73、一根固定穿设在两块连接块72之间的转轴71,转轴71间隙穿过翘杆73中部,且接料管6的中轴线包含在翘杆73的翻转平面内。接料管6外周螺纹套有施力套8,旋转施力套8可实现施力套8的轴向移动。转轴71位于施力套8的下方且位于连接软管15端口的上方。

由于施力套8的下端口抵接于翘杆73靠近接料管6的一侧壁上,则当操作者在转动施力套8,使施力套8下降时,翘杆73将绕转轴71轴线翻转,直至翘杆73下端抵紧在连接软管15的外周壁上;此时,连接软管15和布袋16能更为稳定的紧固在接料管6的外周。

转轴71与翘杆73之间连接有扭簧(图中未示出),扭簧用于使翘杆73能始终与施力套8下端口相抵接,从而操作者在将布袋16和连接软管15安装到接料管6上时,可降低翘杆73对该安装过程的阻碍。施力套8下端的外周设有弧形导角82,且该弧形导角82抵接于翘杆73的侧壁上,弧形导角82用于对翘杆73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施力套8外周壁上固定有若干条摩擦条81,摩擦条8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施力套8的轴线方向,若干条摩擦条81绕施力套8的中轴线等间距排布,摩擦条81用于降低操作者旋转施力套8时发生打滑的概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切割电缆之前,可先开启风机12,出气管13吹出的气流先穿过切割缝21,然后进至接料管6中,并循环回出气管13,而被气流带进接料管6内的粉尘颗粒物将被阻挡在布袋16内。因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粉料将在气流的带动下,积攒在布袋16内,从而起到收集粉料的目的,同时可使锯条32的切割操作不过多的受粉料的影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