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4124发布日期:2019-11-12 23:53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木质板材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平常的工作办公中,都被广泛的应用,而在对木工封面板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首先需要对封面板的表面进行标记,在现有技术中,在对封面板标记时,大多是人工性的利用卷尺或者直尺对封面板的表面进行测量并标记,该测量标记过程较为繁琐,从而大大影响木工封面板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封面板标记过程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纵向型材和横向型材用于支撑和固定横拉线和纵拉线,为横拉线和纵拉线的标记提供前提条件;横拉线和纵拉线均匀设置,便于标记操作;横拉线和纵拉线可拆卸连接,便于拉线的更换;框架上设置有握持部,人手握持所述握持部便于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提放;框架上设置有定位部,方便框架的定位使标记更加准确;横拉线和纵拉线设置为弹性拉线,轻拉拉线便可完成对封面板表面的标记,结构简单,标记过程便捷等);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横拉线和纵拉线,其中:所述横拉线和所述纵拉线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且所述横拉线相对于所述纵拉线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数量均为两条的横向型材和纵向型材,其中:两条所述纵向型材相对于所述纵拉线平行设置;两条所述横向型材相对于所述横拉线平行设置,且两条所述横向型材对称设置在两条所述纵向型材之间。

优选地,所有所述横拉线均匀设置在两个所述纵向型材之间,所有所述纵拉线均匀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向型材之间,相邻所述横拉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纵拉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横拉线的端部和所述纵拉线的端部通过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拉环,所述拉环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壁上,所述横拉线的端部和所述纵拉线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拉环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握持部。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设置为弧形握杆,所述弧形握杆的两端均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能与封面板一侧的外边缘相抵,以使所述框架定位至预设位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设置为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框架一侧的底部,所述挡块靠近所述横拉线一侧的端面能与封面板的外边缘相抵。

优选地,所述横拉线和所述纵拉线均为弹性拉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框架内设置有横拉线和纵拉线,将所述框架放置在封面板上,用液体湿润所述横拉线和所述纵拉线,拉动并释放所述横拉线和所述纵拉线,水痕便可标印在封面板的表面上形成印线,标记过程便捷;所述横拉线和所述纵拉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所述横拉线相对于所述纵拉线垂直设置,设置多条所述横拉线和所述纵拉线能够完成多条印线的标记,进一步使封面板的标记更加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1-框架;11-定位部;12-安装部;13-握持部;14-横向型材;15-纵向型材;2-纵拉线;3-横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如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和图4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所示,包括框架1,框架1内设置有横拉线3和纵拉线2,其中:横拉线3和纵拉线2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且横拉线3相对于纵拉线2垂直设置。

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用液体湿润横拉线3和纵拉线2,其次将框架1放置在封面板表面,并提拉横拉线3和纵拉线2,横拉线3和纵拉线2在释放后将水痕标印在封面板的表面,形成印线,完成封面板的标记,本实用新型,仅通过多条横拉线3和纵拉线2便可实现对封面板表面的标记,结构简单,标记过程便捷。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简图所示,框架1包括数量均为两条的横向型材14和纵向型材15,其中:两条纵向型材15相对于纵拉线2平行设置;两条横向型材14相对于横拉线3平行设置,且两条纵向型材15对称设置在两条横向型材14之间;横向型材14和纵向型材15围成矩形框架,方便横拉线3和纵拉线2的固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4所示,横拉线3均匀设置在两个纵向型材15之间,纵拉线2均匀设置在两个横向型材14之间,相邻横拉线3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纵拉线2之间的距离相等;优选地,根据封面板的常用规格122cm*244cm,横拉线3的数量设置为三个,纵拉线2的数量设置为七个,横向型材14和横拉线3设置在两个纵向型材15之间且相对于纵向型材15等分设置,纵拉线3设置在两个横向型材14之间且相对于横向型材14等分设置,相邻横拉线3之间的距离和相邻纵拉线2之间的距离均设置为30.5cm,由于横拉线3的长度较长,故横拉线3设置在纵拉线2的下部,便于横拉线3的标印。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框架1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部12,横拉线3的端部和纵拉线2的端部通过安装部12可拆卸安装在框架1的内壁上,横拉线3和纵拉线2可拆卸设置,横拉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型材15垂直可拆卸连接,纵拉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向型材14垂直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设置便于横拉线3和纵拉线2的更换,使所述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的使用周期更加的长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安装部12包括拉环,所述拉环设置在框架1的内壁上,横拉线3的端部和纵拉线2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拉环可拆卸连接;拉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螺柱,纵向型材15和横向型材14的内壁上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螺孔内,旋转所述拉环能够使所述螺柱旋转,进而能够调节使横拉线3和纵拉线2涨紧,横拉线3和纵拉线2的端部捆设在所述拉环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本实用新型侧视简图所示,框架1上设置有握持部13,握持部13的设置便于所述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取放、携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握持部13设置为弧形握杆,所述弧形握杆的两端均设置在框架1上,所述弧形握杆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优选地,所述弧形握杆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弧形握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横向型材14中部位置的顶面上,所述弧形握杆与位于横向型材14中部的纵拉线2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框架1上设置有定位部11,定位部11能与封面板一侧的外边缘相抵,以使框架1定位至预设位置,使封面板的标记更加准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定位部11设置为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框架1一侧的底部,纵向型材15两个端部其中之一设置有所述挡块,所述挡块靠近横拉线3一侧的端面能与封面板的外边缘相抵。所述挡板与相邻最近的一个横拉线3的距离设置为30.5cm,使所述木工封面板标记装置定位更加方便,标记更加准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横拉线3和纵拉线2均为弹性拉线,弹性拉线的设置,易于横拉线3和纵拉线2的拉动和释放,便于横拉线3和纵拉线2将水痕标印在封面板的表面上,便于印线的形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