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5290发布日期:2020-03-31 16:3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把手,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把手和门把手的致动装置构成的系统一般采用致动杆和推杆等连接件,并且车门把手需要通过引导件来实现把手主体水平移动,致动装置还包含滑块或辊来实现驱动的结构,零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复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包括致动装置和活动设置在车门上的把手,所述的把手包括把手主体,把手主体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的致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把手初始状态缩在壳体中;

所述的壳体上铰接有致动杆,所述的致动杆前端与把手的第一安装部铰接,所述的壳体上滑动设有推杆,所述的壳体上滑动连接有解锁杆,所述的推杆的头部与解锁杆的尾部面接触,所述的解锁杆前端与把手的第二安装部铰接,所述的壳体上具有用于对推杆和解锁杆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的致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推动推杆滑动和推动致动杆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致动杆和解锁杆共同作用将把手从壳体推出;

所述的车门上铰接有锁环,所述的解锁杆上设有与锁环配合来驱动锁环转动的配合件,所述的锁环与车门的解锁拉锁连接;

所述的致动装置还包括使得锁环、解锁杆、推杆和致动杆复位的复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杆上具有第一导柱,所述的解锁杆上具有第二导柱,壳体上的导向结构包括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配合的导向孔,导向孔包括水平导向段和弧形的弧形导向段。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从电机内伸出或缩回的推块,所述的推块推动推杆滑动,同时推块推动致动杆摆动。

进一步的,锁环上具有锁钩,解锁杆上与锁环配合来驱动锁环转动的配合件即为第二导柱,第二导柱与锁环的锁钩进行配合,把手被拉动时,第二导柱推动锁钩从而使得锁环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锁环中心用于锁环复位的第一扭簧和设置在致动杆铰接处的第二扭簧,且所述的推块与推杆固定连接或者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杆和解锁杆的接触面为圆柱面。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推杆和解锁杆面接触,且接触面为圆柱面,这样保证把手伸出时沿水平移动,不需要额外的引导槽,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2)采用第二导柱推动锁环的锁钩,结构紧凑,便于安装;

(3)电机的推块同时作用于推杆和致动杆,同步性高,运动过程精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初始状态的外部结构图;

图2为初始状态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把手伸出状态的外部结构图;

图4为把手伸出状态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把手被拉起状态的外部结构图;

图6为把手被拉气状态的内部结构图。

其中,1、把手,11、把手主体,12、第一安装部,13、第二安装部,2、壳体,21、水平导向段,22、弧形导向段,3、致动杆,4、推杆,41、第一导柱,5、解锁杆,51、第二导柱,6、锁环,61、锁钩,7、电机,8、推块,9、第一扭簧,10、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包括致动装置和活动设置在车门上的把手1,把手1包括把手主体11,把手主体11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致动装置包括壳体2,把手1初始状态缩在壳体2中;

壳体2上铰接有致动杆3,致动杆3前端与把手1的第一安装部12铰接,如图3、致动杆3与第一安装部12铰接在a处,壳体2上滑动设有推杆4,壳体2上滑动连接有解锁杆5,推杆4的头部与解锁杆5的尾部面接触,推杆4和解锁杆5的接触面为圆柱面。解锁杆5前端与把手1的第二安装部13铰接,壳体2上具有用于对推杆4和解锁杆5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致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推动推杆4滑动和推动致动杆3摆动的驱动机构,致动杆3和解锁杆5共同作用将把手1从壳体2推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和从电机7内伸出或缩回的推块8,推块8推动推杆4滑动,同时推块8推动致动杆3摆动。

车门上铰接有锁环6,解锁杆5上设有与锁环6配合来驱动锁环6转动的配合件,锁环6与车门的解锁拉锁连接;锁环6上具有锁钩61,解锁杆5上与锁环6配合来驱动锁环6转动的配合件即为第二导柱51,第二导柱51与锁环6的锁钩61进行配合,把手1被拉动时,第二导柱51推动锁钩61从而使得锁环6转动。

致动装置还包括使得锁环6、解锁杆5、推杆4和致动杆3复位的复位结构,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锁环6中心用于锁环6复位的第一扭簧9和设置在致动杆3铰接处的第二扭簧10,且推块8与推杆4固定连接或者卡扣连接。

推杆4上具有第一导柱41,解锁杆5上具有第二导柱51,壳体2上的导向结构包括与第一导柱41和第二导柱51配合的导向孔,导向孔包括水平导向段21和弧形的弧形导向段22。

工作原理:

如图1~2,初始状态时,把手1缩在壳体2内,此时电机7的推块8没有伸出;

如图3~4,电机7的推块8伸出,带动致动杆3摆动,同时推动推杆4滑动,致动杆3推动把手1的第一安装部12伸出,推杆4推动解锁杆5先沿着水平导向段21滑动,然后解锁杆5沿弧形导向段22滑动,解锁杆5滑动过程中推动把手1的第二安装部13伸出,从而将整个把手1推出;

如图5~6,当把手1被提起时,第二导柱51推动锁环6转动,锁环6连接车门的解锁拉锁,从而实现解锁;

复位时,电机7将推块8缩回,推块8将推杆4拉回,第一扭簧9将锁环6复位,锁环推动第二导柱51到达水平导向段21,同时,第二扭簧10将致动杆3复位,致动杆3带动把手1复位,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致动杆3只作用于一端,但是由于第二导柱51受到水平导向段21的限制,所以在致动杆3的牵拉下,也能实现复位,最终把手1缩回到壳体2内。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