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7248发布日期:2020-01-10 16:38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



背景技术:

原代细胞培养也称初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在猪耳皮层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的过程中,首先需将猪耳皮组织块拔毛消毒清洗干净去除脂肪软骨等杂质,然后用医用剪刀剪切成大小相同、符合培养需求的组织块,最后进行贴壁培养。若组织块体积过大,则不利于后期分离培养,若组织块过小,由组织块分离出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少,给后期培养造成困难。

目前,组织块的剪切是人工利用灭菌的医用剪刀手工进行剪切。手工进行剪切存在处理量小、劳动量大和剪切不均匀等缺点。长时间的操作会造成实验室技术人员精神上的疲劳,甚至造成技术人员手指和手腕疼痛进而导致无法继续试验操作严重影响试验的工作效率。而剪切不均匀无法使组织块的大小保持在1mm2~3mm2之间会严重影响细胞爬出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包括:

套筒,套筒底部设有下筛盘,下筛盘上设有第一筛孔和第一剪切刀。

推杆,推杆下端活动设于套筒内,下端设有上筛盘,上筛盘上设有与第一筛孔对应的第二剪切刀以及与第一剪切刀对应的第二筛孔。

套筒在上、下筛盘之间设有进料口,将组织块通过进料口放入下筛盘后推动上筛盘下压即可剪出合适大小的组织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筒内固定设有下限位板,推杆上固定设有上限位板,上、下限位板之间设有弹簧,推杆下丫压时带动上限位板压缩弹簧下行完成剪切动作后可通过弹簧的弹力复位。由此推杆在完成剪切动作后,可在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带动上筛盘与下筛盘分离,从而简化剪切操作,提高剪切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限位板与下筛盘之间无套筒壁,下筛盘通过固定柱与下限位板固定连接,固定柱一端固定连接下筛盘另一端穿过上筛盘与下限位板固定连接。由此该套筒下端可形成最大化的进料口,同时也方便剪切后的组织块从进料口处取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筒上设有推钩,推钩沿设与套筒顶部四周。由此在使用该剪切器时可通过手指勾住该推钩将套筒固定住,方便按压推杆在套筒内剪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剪切刀和第二剪切刀前端均设有便于切入组织块的刀尖。由此第一剪切刀和第二剪切刀可通过刀尖处迅速的切入组织块,提高剪切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杆上端设有推块。由此可便于手指推压该推杆快速完成剪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剪切刀交错形成方形切割面,由此上筛盘与下筛盘可将组织块剪切成方形切块,便于后续实验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割面的大小为1mm2~3mm2。由此可通过上筛盘与下筛盘得到合适大小的剪切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杆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驱动推杆在套筒内反复完成剪切动作。由此该剪切器可通过驱动电机实现电动化剪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组织块剪切器内设有上筛盘和下筛盘,通过推杆使上筛盘插入下筛盘内即可将下筛盘上的组织块剪切成合适大小的组织块。因此该组织块剪切器具有操作灵活、使用安全快捷和省时省力等优点,同时剪切后的组织块可保持均匀在1mm2~3mm2之间,提高实验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的上筛盘与下筛盘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的上筛盘与下筛盘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的切割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包括:

套筒1,套筒1底部设有下筛盘2,下筛盘2上设有第一筛孔201和第一剪切刀202。

推杆,推杆下端活动设于套筒1内,下端设有上筛盘3,上筛盘3上设有与第一筛孔201对应的第二剪切刀302以及与第一剪切刀202对应的第二筛孔301。

如图1所示,套筒1在上、下筛盘2之间设有进料口4,将组织块通过进料口4放入下筛盘2后推动上筛盘3下压即可剪出合适大小的组织块。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套筒1内固定设有下限位板5,推杆上固定设有上限位板6,上、下限位板5之间设有弹簧7,推杆下丫压时带动上限位板6压缩弹簧7下行完成剪切动作后可通过弹簧7的弹力复位。由此推杆在完成剪切动作后,可在弹簧7的作用下迅速带动上筛盘3与下筛盘2分离,从而简化剪切操作,提高剪切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下限位板5与下筛盘2之间无套筒1壁,便于将待剪切的组织块放入同时也方便将剪切后的组织块取出。下筛盘2通过固定柱8与下限位板5固定连接。固定柱8一端固定连接下筛盘2另一端穿过上筛盘3与下限位板5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穿过上筛盘3的固定柱8还可防止上筛盘3在套筒1内转动。由此该套筒1下端可形成最大化的进料口4,同时也方便剪切后的组织块从进料口4处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套筒1上设有推钩9,推钩9沿设与套筒1顶部四周。由此在使用该剪切器时可通过手指勾住该推钩9将套筒1固定住,方便按压推杆在套筒1内剪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第一剪切刀202和第二剪切刀302前端均设有便于切入组织块的刀尖。由此第一剪切刀202和第二剪切刀302可通过刀尖处迅速的切入组织块,提高剪切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上端设有推块10。由此可便于手指推压该推杆快速完成剪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第二剪切刀302交错形成方形切割面11,由此上筛盘3与下筛盘2可将组织块剪切成方形切块,便于后续实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切割面11的大小为1mm2~3mm2。由此可通过上筛盘3与下筛盘2得到合适大小的剪切块。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顶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驱动推杆在套筒1内反复完成剪切动作。由此该剪切器可通过驱动电机实现电动化剪切。

该组织块剪切器内设有上筛盘3和下筛盘2,通过推杆使上筛盘3插入下筛盘2内即可将下筛盘2上的组织块剪切成合适大小的组织块。因此该组织块剪切器具有操作灵活、使用安全快捷和省时省力等优点,同时剪切后的组织块可保持均匀在1mm2~3mm2之间,提高实验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