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3296发布日期:2020-04-07 21:2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丝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刀,尤其是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螺丝刀,属于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丝刀又称起子等,是一种常见的手持旋拧工具。手动螺丝刀的柄部均设计成具有缩颈的保龄球瓶状,以便于握持施加扭矩。电动螺丝刀的典型结构参见公开号为cn206445759u的中国专利文献,由于电机、传动机构以及线路板、开关和电池装配时需要从一端进入整体结构的手柄安置,因此手柄的外形只能牺牲握持便利性改为呈圆柱形。而为了保持保龄球瓶状,手柄壳体只能采取分半对合结构,无法保持其整体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结构改进,提出一种既保持其保龄球瓶外形、又不破坏整体结构的手动、电动螺丝刀,从而既保证便于握持,又易于装配。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螺丝刀包括具有缩颈部的管状柄壳,所述柄壳内固定安置由前端装入的传动组件以及由后端装入的电源组件,所述缩颈部开有安置开关的窗口,所述传动组件含有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输出轴。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手柄内部安装部件合理分成前端装入后限位固定的电机、传动机构输出轴以及后端装入限位固定的电源组件,不会与缩径段干涉,因此手柄可以在整体性结构的前提下,外形依然保持与现有纯手动螺丝刀完全相同的保龄球瓶形,从而既稳固可靠,又便于操作时握持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对合固定电机的上、下支架,所述柄壳的前端两侧分别具有扁平面,所述上、下支架的前端两侧分别具有与所述扁平面的内形相配的约束平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柄壳内形成对应缩颈部的小径段以及前部的圆锥扩径段和后部的圆柱扩径段;由所述柄壳后端装入的电源组件包括电池、固定在电池上且前伸至所述窗口的电路板以及固定在电池后端带充电座的后支架,所述电池的前端抵靠于所述小径段与圆柱扩径段的台阶处轴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电机具有约束平面;所述上、下支架的前半部分别为对合卡夹固定减速传动装置的半圆卡,且后半部分别为卡夹固定所述约束平面的定位片。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上支架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之间形成轴向定位台阶,所述轴向定位台阶限位于线路板的前端,所述线路板的下表面支撑于定位片上。

本实用新型又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电机后端与电池前端之间形成容线空间。

本实用新型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柄壳的后端固定带充电插孔的后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线路板上平面位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手动、电动两用的螺丝刀为满足习惯性握持手感的需要,从而方便操作适应,要求必须整体柄壳且外形呈中前部缩颈的保龄球瓶形;但缩颈部的存在势必导致线路板、电池以及电机和传动装置等无法如现有技术那样从柄壳的一端装入。为此,需要进行结构改进。本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中前部具有缩颈部的管状柄壳1外形与纯手动螺丝刀一样,呈保龄球瓶形,其握持部位包覆软胶层1-1,缩颈部开有安置开关10的窗口1-6。

柄壳1内形成对应中前部缩颈部的小径段1-3以及前部的圆锥扩径段1-2和后部对应握持部位的圆柱扩径段1-4。由柄壳1后端装入的电源组件包括电池2、固定在电池2上前伸至窗口1-6的电路板3以及固定在电池2后端带充电座的后支架4,电池2的前端抵靠于小径段1-3与圆柱扩径段1-4的台阶处轴向定位,柄壳1的后端固定限定电源组件且带充电插孔5-1的后盖5。

柄壳1的前端两侧分别具有与纯手动螺丝批相同的扁平面1-5,以免倒卧放置时滚动。由柄壳1前端装入的传动组件包括对合固定的上、下支架6、6’(互为对称件),以及卡夹固定在上、下支架之间具有约束平面7-1的电机7和通过减速传动装置8与电机7传动连接、用于安置螺丝刀头的输出轴9。

对合上、下支架6、6’的前端两侧分别具有与柄壳1扁平面1-5内形相配的约束平面6-1,因此装配后,合理利用偏平面内形对传动组件起到理想的周向约束作用,从而使输出轴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

上、下支架6、6’的前半部分别为对合卡夹固定减速传动装置8的半圆卡,后半部分别为卡夹固定电机7约束平面7-1的定位片6-3。上支架6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形成轴向定位台阶6-2,装入时轴向定位台阶6-2限位于线路板3的前端,而线路板3的下表面支撑于定位片6-3上,构成空间结构紧凑且定位稳妥的限位约束结构,并且使得电机7后端与电池2前端之间形成容线空间1-7,便于在装入传动组件前,先将线路板上的电源线与电机电源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在装入传动组件时,使导线可以蜷缩在容线空间中。装入传动组件后,柄壳1的前端固定内装led电路板12的前盖11,形成对传动组件的前端轴向定位。

本实施例的具体尺寸为,柄壳最大直径36mm(可以±2mm),缩颈部最小直径26mm(可以±2mm),从而形成不仅握持得心应手、而且比例得当的保龄球瓶形。

组装本实施例的手动、电动两用螺丝刀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组装组件——将电路板3及后支架4分别固定在电池2的上面及后端并相应电连接,组成电源组件;将由后朝前按序传动连接好的电机7、减速传动装置8、输出轴9置于上、下支架6、6之间,对合上、下支架6、6时分别借助其前半部的半圆卡合后半部的定位片6-3卡夹固定减速传动装置8和电机7的约束平面7-1,组成传动组件;

步骤二、电源就位——将电源组件由后朝前插入柄壳1,直至电池2的前端抵靠于柄壳1内小径段1-3与圆柱扩径段1-4的台阶处轴向定位,且电路板3前伸至窗口1-6下,将后盖5安装固定在柄壳1的后端;

步骤三、导线连接——将电路板3上的引出导线由柄壳1前端抽出,与传动组件相应电连接;

步骤四、传动就位——将传动组件由前朝后插入柄壳1,直至上支架6的轴向定位台阶限位于线路板3的前端,电路板3与传动组件的电连接导线逐渐蜷缩在容线空间中;将开关10嵌装在柄壳1缩颈部的窗口1-6中,实现与电路板上开关器件的触动连接,线路板3的下表面支撑于定位片6-3上;

步骤五、封装前盖——将前盖11连同led电路板12盖装固定在柄壳1的前端。

以上组装步骤不仅妥善解决了整体柄壳缩颈结构带来装配难题,而且先装好后部的电源组件,再以其前端定位装入前部的传动组件,并构成对电路板的支撑,从而使前后的组件相互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使前后组件的电连接问题也得到妥善处理。

实践证明,采用本实施例的手动、电动两用螺丝刀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不仅手动、电动两用,而且外形及尺寸与同规格的纯手动螺丝刀几乎相同,手感好,更符合操作使用习惯;

2)整体筒状柄壳,不仅工艺性好,而且握持舒适,牢固可靠,内部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3)借用防止螺丝刀平放后滚动的柄壳扁平面合理设计电机及减速传动装置安装上下支架的约束平面结构,避免了在柄壳内设置其它周向约束传扭结构导致的外观不良;

4)线路板(pcb)不仅布局合理,便于与开关操控连接,兼有定位作用,其与电机的软导线连接后可装配时自行位于容线空间,稳妥安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上、下支架可以与减速传动装置的壳体制成一体,从而减少零件数量,便于装配;又如,充电接口的pcb可以先与后支架通过螺钉固连,再将后支架与柄壳用螺钉连接,这样充电接口定位更可靠,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使用多次拔插的要求;再如,传动组件与电源组件除用导线电连接之外,也可以用接插件相互电连接;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