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3670发布日期:2020-02-25 09:2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零件放置架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放置架。



背景技术: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有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加工成形的零件往往需要分类放置起来,以便于之后的操作。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310770.1公开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归纳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水平层和竖直层,水平层和竖直层首尾交替连接形成阶梯状;所述水平层上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凹槽,凹槽内均设有零件存放杯;所述零件存放杯包括杯体,杯体为内部设有凹槽的方体,杯体上端设有向外侧翻边的凸台;所述杯体内侧设有一提拉块。本实用新型归纳装置解决了在组装加工中心时找零件难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零件不易丢失;本实用新型归纳装置适用于存放组装生产用的小零件,同时用于存放零件的存放杯均设有对应的标识卡槽,用于放置标识卡,在拿取时既方便又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区分零件规格;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实用。

该装置没有对于环形零部件进行固定放置的装置,同时该装置不能够方便的移动与固定。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放置架,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放置架,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很好的放置固定环形带孔零部件同时能够方便移动与固定的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放置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放置架,包括滚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机构固定连接在架体底端四角处,所述架体上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大口环形零件放置台、小口环形零件放置台、实心大零件放置台和实心小零件放置台,所述大口环形零件放置台上端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大口卡柱,所述大口卡柱顶端连接第一限位盘,所述小口环形零件放置台上端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小口卡柱,所述小口卡柱顶端连接第二限位盘,所述实心大零件放置台顶端设有大零件放置槽,所述实心大零件放置台顶端后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实心小零件放置台顶端设有小零件放置槽,所述实心小零件放置台顶端后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连接有第二盖板。

优选的,所述滚轮机构包含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左右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轴左侧中间位置设有的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左驱动块中心设有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左驱动块前后两端设置有对称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套在第一连接支架上端,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下端套有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底部连接块左端前后两侧,所述转动轴右侧中间位置设有的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右驱动块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右驱动块前后两端设置有对称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套在第二连接支架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下端套有对称设置的第四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底部连接块右端前后两侧,所述底部连接块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上的螺纹方向是相对的。

优选的,所述大口卡柱顶端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盘。

优选的,所述小口卡柱顶端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顶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在第一盖板一端设有的第一转动圆孔中并与第一转动圆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在第二盖板一端设有的第二转动圆孔中并与第二转动圆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的尺寸与大零件放置槽的尺寸相配合,所述第二盖板的尺寸与小零件放置槽的尺寸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滚轮机构能够方便的对装置进行移动与固定。

2、通过大口卡柱和小口卡柱能够对环形带孔零件进行固定放置,方便之后取出,以免零件混在一起难以寻找,同时也能够防止搬运过程中颠簸导致零件掉落。

3、通过大零件放置槽和小零件放置槽能够很好的对实心零件进行放置,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能够很好的防止零件在搬运过程中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滚轮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滚轮机构,101-滚轮支架,102-转动轴,103-转动把手,104-左驱动块,105-第一连接柱,106-第一连接支架,107-第二连接柱,108-底部连接块,109-第四连接柱,110-第二连接支架,111-第三连接柱,112-右驱动块,113-连接板,114-滚轮,2-架体,201-大口环形零件放置台,202-小口环形零件放置台,203-实心大零件放置台,2031-大零件放置槽,204-实心小零件放置台,2041-小零件放置槽,3-大口卡柱,4-第一限位盘,5-小口卡柱,6-第二限位盘,7-第一支架,8-第一盖板,9-第二支架,10-第二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数控加工中心专用零件放置架,包括滚轮机构1,滚轮机构1固定连接在架体2底端四角处,架体2上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大口环形零件放置台201、小口环形零件放置台202、实心大零件放置台203和实心小零件放置台204,大口环形零件放置台201上端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大口卡柱3,大口卡柱3顶端连接第一限位盘4,小口环形零件放置台202上端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小口卡柱5,小口卡柱5顶端连接第二限位盘6,实心大零件放置台203顶端设有大零件放置槽2031,实心大零件放置台203顶端后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架7,第一支架7上连接有第一盖板8,实心小零件放置台204顶端设有小零件放置槽2041,实心小零件放置台204顶端后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9,第二支架9上连接有第二盖板10。

具体的,滚轮机构1包含滚轮支架101,滚轮支架101左右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圆孔连接有转动轴102,转动轴102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03,转动轴102左侧中间位置设有的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左驱动块104中心设有的第一螺纹孔,左驱动块104前后两端设置有对称的第一连接柱105,第一连接柱105套在第一连接支架106上端,第一连接支架106下端套有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柱107,第二连接柱107固定连接在底部连接块108左端前后两侧,转动轴102右侧中间位置设有的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右驱动块112中心位置设有的第二螺纹孔,右驱动块112前后两端设置有对称的第三连接柱111,第三连接柱111套在第二连接支架110上端,第二连接支架110下端套有对称设置的第四连接柱109,第四连接柱109固定连接在底部连接块108右端前后两侧,底部连接块108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3,连接板113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分布的滚轮114,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上的螺纹方向是相对的,大口卡柱3顶端设有第一螺纹槽,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第一螺柱,第一螺柱顶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盘4,小口卡柱5顶端设有第二螺纹槽,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第二螺柱,第二螺柱顶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盘6,第一支架7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贯穿在第一盖板8一端设有的第一转动圆孔中并与第一转动圆孔活动连接,第二支架9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贯穿在第二盖板10一端设有的第二转动圆孔中并与第二转动圆孔活动连接,第一盖板8的尺寸与大零件放置槽2031的尺寸相配合,第二盖板10的尺寸与小零件放置槽2041的尺寸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移动装置的时候,只需转动转动把手103,将滚轮114升起,即可实现装置的滚动;当需要固定装置的时候,也只需转动转动把手103,将滚轮114降下,即可实现装置的固定;当需要放置环形带孔零件的时候,选择大口卡柱3或小口卡柱5,取下第一限位盘4或第二限位盘6将零件放入合适的卡柱中,然后将第一限位盘4或第二限位盘6连接在大口卡柱3或小口卡柱5上;当需要放置实心零件的时候,选择大零件放置槽2031或小零件放置槽2041将零件放入合适的放置槽中,然后转动第一盖板8或第二盖板10将大零件放置槽2031或小零件放置槽2041盖住;通过大口卡柱3和小口卡柱5能够对环形带孔零件进行固定放置,方便之后取出,以免零件混在一起难以寻找,同时也能够防止搬运过程中颠簸导致零件掉落;通过大零件放置槽2031和小零件放置槽2041能够很好的对实心零件进行放置,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10能够很好的防止零件在搬运过程中掉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