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7567发布日期:2020-04-03 13:4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夹紧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车头盖主要由顶盖、左右翼子板和左右加强板连接组成,左右翼子板在加工或连接安装时,均需要相对应的夹紧工装将其定位夹紧固定,从而进行工作。

由于翼子板的外形为不规则的形状组成,现有夹紧工装结构均较为复杂,固定不牢固,且拆装不便,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结构简洁,便于使用,定位准确,固定稳固,便于拆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包括底板、定位支撑机构和翻转压紧机构,定位支撑机构和翻转压紧机构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且定位支撑机构和翻转压紧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支撑机构包括边缘定位机构、内壁支撑机构和侧面支撑机构;所述边缘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柱和固定在第一支柱上的第一异形块,第一异形块上设有仿形缺槽;所述内壁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柱、伸缩立板、第一气缸和多个第二异形块;所述伸缩立板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支撑柱上,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柱上,第一气缸与伸缩立板上远离侧面支撑机构一侧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异形块固定连接在伸缩立板靠近侧面支撑机构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翻转压紧机构包括顶部压紧机构、外弧面压紧机构和底部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外弧面压紧机构和底部定位夹紧机构均位于顶部压紧机构的内部,底部定位夹紧机构位于外弧面压紧机构的下方;所述顶部压紧机构包括支撑翻转柱、连接立柱、翻转弧板和第二气缸;所述支撑翻转柱与连接立柱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支撑翻转柱的侧面,第二气缸与翻转弧板一端铰接,翻转弧板另一端与连接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翻转弧板与支撑翻转柱铰接,支撑翻转柱位于第二气缸和连接立柱之间;所述翻转弧板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顶紧气缸;所述外弧面压紧机构具体有多个,多个外弧面压紧机构分别高低不等的间隔设置;所述外弧面压紧机构包括铰接座、外弧板和第一快速压钳;所述外弧板底端铰接在铰接座上同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铰接座上,顶端与第一快速压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边缘定位机构位于内壁支撑机构的一侧;所述侧面支撑机构具体有多个,多个所述侧面支撑机构分别高低不等的间隔设置在内壁支撑机构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上通过z型块连接有侧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定位夹紧机构具体有多个,均包括第四支撑柱、型面块和第二快速压钳;所述型面块固定连接在第四支撑柱的上面,第二快速压钳固定连接在型面块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采用翻转压紧机构和可伸缩式的内壁支撑机构,将翼子板定位夹紧稳定,结构简洁,便于使用,采用翻转式压紧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所述的定位支撑机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所述的翻转压紧机构立体图;

图中:1、底板;2、定位支撑机构;3、翻转压紧机构;4、边缘定位机构;41、第一支柱;42、第一异形块;421、仿形缺槽;5、内壁支撑机构;51、第二支撑柱;52、伸缩立板;53、第一气缸;54、第二异形块;6、侧面支撑机构;61、第三支撑柱;62、z型块;63、侧支撑块;7、顶部压紧机构;71、支撑翻转柱;72、连接立柱;73、翻转弧板;74、第二气缸;75、顶紧气缸;8、外弧面压紧机构;81、铰接座;82、外弧板;83、第一快速压钳;9、底部定位夹紧机构;91、第四支撑柱;92、型面块;93、第二快速压钳;10、翼子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4,一种汽车翼子板夹紧工装,包括底板1、定位支撑机构2和翻转压紧机构3,定位支撑机构2和翻转压紧机构3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且定位支撑机构2和翻转压紧机构3相对设置;所述定位支撑机构2包括边缘定位机构4、内壁支撑机构5和侧面支撑机构6;所述边缘定位机构4包括第一支柱41和固定在第一支柱41上的第一异形块42,第一异形块42上设有仿形缺槽421;所述内壁支撑机构5包括第二支撑柱51、伸缩立板52、第一气缸53和多个第二异形块54;所述伸缩立板52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支撑柱51上,第一气缸53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柱51上,第一气缸53与伸缩立板52上远离侧面支撑机构6一侧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异形块54固定连接在伸缩立板52靠近侧面支撑机构6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翻转压紧机构3包括顶部压紧机构7、外弧面压紧机构8和底部定位夹紧机构9;所述外弧面压紧机构8和底部定位夹紧机构9均位于顶部压紧机构7的内部,底部定位夹紧机构9位于外弧面压紧机构8的下方;所述顶部压紧机构7包括支撑翻转柱71、连接立柱72、翻转弧板73和第二气缸74;所述支撑翻转柱71与连接立柱72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74固定连接在支撑翻转柱71的侧面,第二气缸74与翻转弧板73一端铰接,翻转弧板73另一端与连接立柱72可拆卸连接;所述翻转弧板73与支撑翻转柱71铰接,支撑翻转柱71位于第二气缸74和连接立柱72之间;所述翻转弧板73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顶紧气缸75;所述外弧面压紧机构8具体有多个,多个外弧面压紧机构8分别高低不等的间隔设置;所述外弧面压紧机构8包括铰接座81、外弧板82和第一快速压钳83;所述外弧板82底端铰接在铰接座81上同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铰接座81上,顶端与第一快速压钳83连接。

所述底板1用于起到支撑整个机构的作用;所述定位支撑机构2用于定位并支撑翼子板10;所述翻转压紧机构3采用翻转式对翼子板10进行压紧固定;所述边缘定位机构4用于通过第一支柱41上的第一异形块42对翼子板10的边缘进行支撑,并通过仿形缺槽421对翼子板10进行定位;所述内壁支撑机构5用于通过第二支撑柱51上的第一气缸53推动伸缩立板52伸入翼子板10的内部,通过第二异形块54对翼子板10内部支撑;所述顶部压紧机构7用于通过支撑翻转柱71、连接立柱72和翻转弧板73构成龙门架,并通过翻转弧板73上的顶紧气缸75对翼子板10的上部边缘进行压紧;所述第二气缸74用于带动翻转弧板73绕着支撑翻转柱71翻转;所述连接立柱72用于连接翻转弧板73的另一端,用于固定翻转弧板73;所述外弧面压紧机构8用于通过绕着铰接座81翻转的外弧板82带动第一快速压钳83对翼子板10的外弧面压紧。

所述边缘定位机构4位于内壁支撑机构5的一侧;所述侧面支撑机构6具体有多个,多个所述侧面支撑机构6分别高低不等的间隔设置在内壁支撑机构5的下方。

所述侧面支撑机构6包括第三支撑柱61,第三支撑柱61上通过z型块62连接有侧支撑块63。所述侧面支撑机构6用于通过第三支撑柱61上通过z型块62连接的侧支撑块63对翼子板10的内侧面进行支撑。

所述底部定位夹紧机构9具体有多个,均包括第四支撑柱91、型面块92和第二快速压钳93;所述型面块92固定连接在第四支撑柱91的上面,第二快速压钳93固定连接在型面块92一侧。所述型面块92用于定位支撑翼子板10的底部,第二快速压钳93用于型面块92所支撑部分进行夹紧。

工作原理:将翼子板10放入到型面块92和仿形缺槽421内进行定位,侧面支撑机构6通过第三支撑柱61上通过z型块62连接的侧支撑块63对翼子板10的内侧面进行支撑,内壁支撑机构5通过第二支撑柱51上的第一气缸53推动伸缩立板52伸入翼子板10的内部,通过第二异形块54对翼子板10内部及上部支撑;第二快速压钳93用于型面块92所支撑翼子板10部分进行夹紧,完成翼子板10的底部夹紧;第二气缸74带动翻转弧板73绕着支撑翻转柱71翻转,连接立柱72连接翻转弧板73的另一端固定翻转弧板73,翻转弧板73上的顶紧气缸75对翼子板10的上部边缘进行压紧,完成翼子板10的上部压紧;外弧面压紧机构8通过将绕着铰接座81翻转的外弧板82翻转到位,通过螺栓组件将外弧板82固定连接在铰接座81上,外弧板81上的第一快速压钳83对翼子板10的外弧面压紧,从而完成整个翼子板10的定位夹紧。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