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6675发布日期:2019-12-20 21:2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拆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现代机器中广泛应用的部件之一,它是标准件,失效后能更换。轴承与轴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所以拆卸比较困难,现有技术的轴承拆卸装置使用不灵活,适用范围小,而对于一些难于拆卸的轴承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乙炔气割进行切割。但是,乙炔切割涉及到动火许可,而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搬运过程中浪费时间,影响继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轴承拆卸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浪费时间,影响生产等情况而研发,结构简单合理,使用便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内圈拆卸装置,包括一个拉杆和两个半圆形的套环单元,两个所述套环单元围合形成用于套接在轴承内圈上的套环,所述拉杆的中部设置有顶丝孔,所述顶丝孔内转动设置有用于与主轴相抵的顶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套环单元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单元的内侧设置有半圆形的凸起,所述套环单元的环壁的中部与所述拉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套环单元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套环单元的中部具有两个所述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拉杆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并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二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呈l形,所述顶丝孔设置在所述拉杆的拐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所述套环单元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所述拉杆与所述套环单元均为钢材制成的结构件。

进一步地,同一套环单元上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间隙为3.9mm~4.0mm,所述拉杆的厚度为3.8mm。

进一步地,所述套环单元的壁厚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套环单元内壁的中部。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内圈拆卸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两个套环单元围合形成套环,套环内侧的凸起与轴承内圈上的滚珠沟槽凹凸相扣,锁紧两个套环单元,转动顶杆,使拉杆沿顶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拉动套环,从而拉动轴承内圈从轴上脱离,操作简单,即能有效地将轴承内圈从轴上分离,也避免现有拆卸方式的安全隐患及浪费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内圈拆卸装置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内圈拆卸装置的套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内圈拆卸装置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中:

1-拉杆,11-顶丝孔,12-安装孔;

2-套环单元,21-凸起,22-耳板,23-第一通孔,24-连接板,25-第二通孔;

3-顶杆;

4-第一螺栓;

5-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圈拆卸装置,包括一个拉杆1和两个半圆形的套环单元2,两个所述套环单元2围合形成用于套接在轴承内圈上的套环,所述拉杆1的中部设置有顶丝孔11,所述顶丝孔11内转动设置有用于与主轴相抵的顶杆3,所述拉杆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套环单元2连接固定。

所述套环单元2的内侧设置有半圆形的凸起21,作为较优的选择,所述凸起21位于所述套环单元2的中部,在拉动轴承内圈时保证施力、受力均匀,所述套环单元2的环壁的中部与所述拉杆1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的轴承内圈拆卸装置在具体使用时,两个套环单元2围合形成套环,套环内侧的凸起与轴承内圈上的滚珠沟槽凹凸相扣,锁紧两个套环单元,转动顶杆3,使拉杆1沿顶杆3的长度方向移动拉动套环2,从而拉动轴承内圈从轴上脱离。

具体地,所述套环单元2的两端均设置有耳板22,所述耳板2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3,两个所述套环单元2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23内的第一螺栓4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套环单元2的中部具有两个连接板24,两个所述连接板2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5,所述拉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12,安装时,所述拉杆1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24之间,套环单元2上的两个连接板24夹抱拉杆3的一端并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25内的第二螺栓5连接固定,采用夹抱方式连接稳固,在提拉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1呈l形,所述顶丝孔11设置在所述拉杆1的拐角处。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1与所述套环单元2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所述拉杆1与所述套环单元2均为钢材制成的结构件。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同一套环单元2上的两个所述连接板24之间的间隙为3.9mm~4.0mm,所述拉杆1的厚度为3.8mm。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环单元2的壁厚为1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