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在对船舶进行维修时,需要对部分零部件进行拆检,其中对于船舶尾轴螺旋桨尾轴螺母来讲,其重量一般在0.3-3吨的范围内,因此其松出和旋入等拆装工作必须采用专用型工装进行。
目前大型船舶艉轴上液压螺母的安装方式为:在液压螺母上固定吊环,用手拉葫芦带动钢丝绳吊拉吊环,将液压螺母升吊到安装位置,通过多名安装人员手扶拖动,安装到大型船舶尾轴的螺栓上,最后利用手拉葫芦或者吊车通过钢丝绳将液压螺母进一步旋紧。由于大型船舶尾轴上液压螺母安装位置的限制,液压螺母上升到安装位置时没有吊车工作的空间,所以只能利用手拉葫芦进行吊拉,但这会使得液压螺母上安装吊环的位置受到较大的力,使得此处应力过于集中,损伤液压螺母,甚至发生断裂;并且需要液压螺母与螺栓轴向的对正,转动安装液压螺母时需要多名安装人员配合耗费体力和时间,安装质量也不能保证。
现有技术(cn103522256a)公开了一种大型船舶尾轴液压螺母的专用安装工具,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船舶尾轴专用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所示,所述专用安装工具包括主体和固定在主体上的吊杠和销轴,所述吊杠和销轴都为圆柱形,所述吊杆具有吊拉部和具有外螺纹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吊杠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阻挡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吊拉部的直径;所述吊拉部上套装有套管,所述阻挡部上套装有挡板,在所述挡板右侧的阻挡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螺母;所述销轴上套装有滚筒和位于滚筒右侧的挡圈,在所述挡圈和销轴上开设有开口销穿过的通孔,所述开口销位于所述通孔内。
上述船舶尾轴专用安装工具中所述吊杠和销轴为垂直焊接在所述主体上,三截焊接式结构会导致在安装工具主体上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在吊装重量较大的螺母时在焊接处会存在断裂的风险,导致维修工程的中断、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对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该方案是所述套管套设于吊拉部上,通过其左右滑动进而实现平衡的调节,同时所述滚筒套设销轴上,通过滚筒与液压螺母一起旋转进行安装,为了承受螺母较大的重量以及其转动产生的转动惯量,所述套管以及滚筒必须采用强度更大的材料,同时也需要较大的体积,因此其自重会增加,增加了吊拉以及螺母转动时的难度。另外所述滚筒与销轴之间为套设连接,其接触面摩擦系数较大,加之安装时螺母对滚筒产生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了滚筒与销轴之间的摩擦系数,转动时两者之间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和时间消耗过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其具有操作简便、强度大、适用范围大同时安装过程不会对螺母螺纹造成破坏的优点。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的:
一种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其特包括钢板、钢轴、铜套以及轴承组,所述钢板为一体式成型且具有钩状结构,其一端设置若干个吊环孔,另一端与所述钢轴固定连接;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钢轴上;所述轴承组装配于所述钢轴上且位于钢轴与铜套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其通过设置可随尾轴螺母共同绕所述钢轴转动的铜套,并在所述铜套和钢轴之间设置滚球轴承,能够有效减少螺母与铜套在绕钢轴旋转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在同等情况下能够对重量更大的尾轴螺母进行拆装,最大能对重量为3吨的船舶尾轴螺母进行拆装,适用性强;在拆装过程中不会对螺母的螺纹造成损坏,同时螺母的旋入旋出操作更为轻便,有利于节省工作人员体力以及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呈u形。
进一步地,所述钢轴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依次增大、均呈圆柱状的钢轴主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组包括若干个套设于所述钢轴主体的滚球轴承,每个滚球轴承包括内环、外环以及设置于内外环之间的若干钢珠,其中外环与铜套紧密配合,能够随铜套同步转动,内环与钢轴紧密配合,固定于所述钢轴主体上;所述铜套包括圆筒体和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由位于圆筒体一端的内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凸环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径向外侧且位于所述轴承组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轴承组进行限位的定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钢轴主体上的定位介子和用于限位所述定位介子的弹性挡圈,所述定位介子位于轴承组的外侧,所述钢轴主体上设有环状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弹性挡圈嵌接于所述第二凹槽且位于所述定位介子的轴向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钢轴主体上的定位套,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钢轴主体上的定位套,且其其中一侧端面或两侧端面均与所述滚球轴承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用于填充空间,避免所述滚球轴承在所述铜套与钢轴之间发生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铜套与钢轴在周向与轴向均设有间隙,能够有效减少所述铜套旋转时与钢轴产生的摩擦阻力,同时在铜套向后运动时提供止动保险;所述定位套、定位介子与钢轴、铜套为间隙配合,有效减轻摩擦力同时当铜套与螺母在旋转工作过程中出现滚球轴承爆裂损毁时,全部重量能够瞬间转到定位介子和定位套上,从滚动形式变为滑动形式,防止因较大冲击造成质量事故。
进一步地,还包括o型圈;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表面上环状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o型圈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对铜套与钢轴第一连接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避免外来杂物和水分进入,对拆装工具造成影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一体式吊钩状结构的钢板,一端焊接钢轴,相对于多段式焊接结构,受力更为均匀,其能够有效地避免受力时产生应力集中区域进而导致断裂的问题;
2)通过在所述铜套和钢轴之间设置滚球轴承,所述滚球轴承外环随铜套同步转动,所述内环与所述钢轴固定连接,滚球轴承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螺母与铜套在绕钢轴旋转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在与现有技术同等情况下能够承受重量更大的尾轴螺母,能满足重量在3吨以下的船舶尾轴螺母,适用性强;同时螺母的旋入旋出操作更为轻便,有利于节省工作人员体力以及时间。
3)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吊拉部,通过左右移动调节平衡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个吊环孔,通过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便能实现对拆装工具实现对平衡的调节,能够有效减轻拆装工具的自重,使操作更为简便同时能够降低吊装难度,减少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船舶尾轴专用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钢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铜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定位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图。
图中:钢板10;钢轴20;铜套30;轴承组40;定位件50;
钢板:吊环孔12;
钢轴:钢轴主体21;第一连接22;第二连接部23;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5;o形圈26;
铜套:第一连接部32;
轴承:内环42;外环44;钢珠46;
定位件:定位套52;定位介子54;弹性挡圈5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其包括钢板10、钢轴20、铜套30、轴承组40及定位件50,所述钢板10为一体式成型且具有钩状结构。具体地,所述钢板呈u型,其上端设置若干个吊环孔12,所述吊环孔的数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所述钢板10另一端与所述钢轴20固定连接;所述铜套30套设于所述钢轴20上;所述轴承组20装配于所述钢轴20上且位于钢轴20与铜套30之间。
请参照图3,图3是所述钢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钢轴20包括图中由左到右依次连接且直径依次增大、均呈圆柱状的钢轴主体21、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与所述钢板1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上环状设置有第一凹槽24以及o形圈26,所述o形圈26与所述第一凹槽24相匹配,起到防止外来杂物以及水进入间隙的作用,以避免吊钩产生损坏;所述述钢轴主体21还设置有第二凹槽25。
请参照图4,图4是所述铜套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铜套30包括圆筒体和第一凸环32,所述第一凸环32由位于圆筒体一端的内表面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凸环3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2的径向外侧且位于所述轴承组3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3之间。
所述轴承组40包括若干个套设于所述钢轴主体21的滚球轴承,每个滚球轴承包括内环42、外环44以及设置于内外环之间的若干钢珠46,所述滚球轴承40的数目可根据所安装的螺母重量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所述外环44与铜套30紧密配合,能够随铜套30同步转动,所述内环42与钢轴20紧密配合,固定于所述钢轴主体21上,不发生旋转。
请参照图5和图6,图5和图6分别是所述定位套和定位介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套52、定位介子54和弹性挡圈;所述定位套52一端面与其中一个滚球轴承40的内环42固定连接或两端面分别与两个滚球轴承40的内环42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为后者,所述定位套52用于填充空间避免滚球轴承40发生移动;所述定位介子54位于轴承组40的外侧,其与钢轴20、滚球轴承40内环42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挡圈嵌接于所述第二凹槽25且位于所述定位介子54的轴向外侧;所述定位套52和定位介子54结合能够对轴承组40进行限位,以避免所述滚球轴承40在所述钢轴20与铜套30之间发生移动进而造成脱落。
请参照图7,图7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所述铜套30与钢轴20在周向与轴向均设有间隙(即图中a和b);所述定位套30与铜套30、钢轴主体21、滚球轴承外环44之间为间隙配合(即图中c和d),所述定位介子54与铜套30、滚球轴承外环44亦为间隙配合(即图中e和f),所述滚球轴承外环44与所述钢轴第一连接板为间隙配合(即图中g),上述间隙能够有效减少工作过程中各转动部件(铜套30、滚球轴承外环44)与各固定部件(滚球轴承内环42、定位套52、定位介子54、钢轴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另外,间隙a还可在铜套30向后运动时提供止动保险;同时当铜套30与螺母在旋转工作过程中出现滚球轴承40爆裂损毁时,全部重量能够瞬间转到定位套52和定位介子54上,从滚动形式变为滑动形式,防止因过大冲击造成质量事故。
工作时,通过钢丝或绳子连接手拉葫芦以及所述拆装工具,通过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组合的吊环孔12进行所述拆装工具的平衡调节,随后使用手拉葫芦将所述拆装工具移动至所需位置;将所述铜套30置于要拆卸的螺母内,调整手拉葫芦使铜套30的受力为所拆卸的螺母的净重或者使得人力能够对螺母轻松进行移动;随后通过使用销子插入螺母销孔,所述销子与螺母销孔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为钢棒,通过移动钢棒使螺母发生旋转,所述铜套随之绕钢轴进行转动,进而实现螺母的旋入旋出的拆装操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舶尾轴螺母拆装工具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一体式吊钩状结构的钢板,一端焊接钢轴,相对于多段式焊接结构,受力更为均匀,其能够有效地避免受力时产生应力集中区域进而导致断裂的问题;
2)通过在所述铜套和钢轴之间设置滚球轴承,所述滚球轴承外环随铜套同步转动,所述内环与所述钢轴固定连接,滚球轴承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螺母与铜套在绕钢轴旋转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在与现有技术同等情况下能够承受重量更大的尾轴螺母,能满足重量在3吨以下的船舶尾轴螺母,适用性强;同时螺母的旋入旋出操作更为轻便,有利于节省工作人员体力以及时间。
3)相对于对比文件1中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吊拉部,通过左右移动调节平衡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个吊环孔,通过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便能实现对拆装工具实现对平衡的调节,能够有效减轻拆装工具的自重,使操作更为简便同时能够降低吊装难度,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