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8298发布日期:2020-04-10 15:19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锁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锁的锁定一般是将斜舌推进门侧对应的斜舌孔内并将斜舌锁定后即完成了锁门的动作,但是这种锁门方式只是单纯的一级锁定,安全性不高,若要提高门锁的安全性,还需要手动旋转旋钮推动方舌锁定在门侧的锁体孔中,但是该种结构的内部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也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智能锁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锁体结构,包括相适配的上盖、下盖、挡向板和把手,所述的挡向板设置在所述的上盖与所述的下盖的侧部,所述的下盖上设置有斜舌组件和方舌板组价,所述的下盖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斜舌组件和所述的方舌板组件的控制组件,所述的斜舌组件与所述的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组件,所述的第一联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斜舌组件和所述的控制组件卡接配合,所述的方舌板组件与所述的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组件,所述的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方舌板组件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的控制组件相啮合,所述的把手与所述的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把手连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拨叉和右齿板,所述的拨叉与所述的下盖转动配合,所述的把手连杆插设在所述的拨叉内,所述的右齿板套设在所述的拨叉上,所述的拨叉的侧部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的卡接凸起与所述的第一联动组件卡接配合,所述的右齿板与所述的第二联动组件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联动组件包括拨杆、连杆和勾板,所述的拨杆与所述的下盖转动配合,所述的连杆与所述的下盖滑动配合,所述的勾板与所述的下盖转动配合,所述的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拨叉卡接配合,所述的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的连杆的第一端卡接配合,所述的勾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斜舌组件卡接配合,所述的勾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的连杆的第二端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斜舌组件包括斜舌、斜舌连杆和复位弹簧,所述的斜舌设置在所述的斜舌连杆的前端,所述的斜舌与所述的挡向板卡接配合,所述的下盖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的斜舌连杆设置在所述的安装部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的斜舌连杆的中间部处设置有卡接片,所述的复位弹簧顶设在所述的卡接片和所述的安装部之间,所述的斜舌连杆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的勾板的第一端卡接在所述的限位片上,所述的下盖上位于所述的安装部的侧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与所述的限位片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二联动组件包括左齿垫板和左齿板,所述的左齿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左齿垫板上,所述的左齿板与所述的右齿板相啮合,所述的下盖上设置有转动柱,所述的左齿垫板和所述的左齿板套设在所述的转动柱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的左齿垫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的方舌板组件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方舌板组件包括方舌板、左锁板和右锁板,所述的左锁板与所述的右锁板均与所述的下盖滑动配合,所述的方舌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套设在所述的转动柱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的方舌板上开设有呈斜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的第一导向柱内套于所述的第一导向槽内并在其内滑动,所述的方舌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柱和第三导向柱,所述的左锁板上开设与所述的第二导向柱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的右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三导向柱滑动配合的第三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导向槽的端部开设有相连通的卡接槽,所述的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的卡接槽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斜舌的开闭与方舌板的开闭均通过把手来控制,操作更加方便,内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斜舌打开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方舌板闭合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方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左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右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右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拔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左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左齿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智能锁体结构,包括相适配的上盖(图中未显示)、下盖1、挡向板2和把手(图中未显示),挡向板2设置在上盖与下盖1的侧部,下盖1上设置有斜舌组件和方舌板组价,下盖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斜舌组件和方舌板组件的控制组件,斜舌组件与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组件,第一联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斜舌组件和控制组件卡接配合,方舌板组件与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组件,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一端与方舌板组件滑动配合,第二联动组件的第二端与控制组件相啮合,把手与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有把手连杆91,控制组件包括拨叉31和右齿板32,拨叉31与下盖1转动配合,把手连杆91插设在拨叉31内,右齿板32套设在拨叉31上,拨叉31的侧部设置有卡接凸起311,卡接凸起311与第一联动组件卡接配合,右齿板32与第二联动组件相啮合,第一联动组件包括拨杆41、连杆42和勾板43,拨杆41与下盖1转动配合,连杆42与下盖1滑动配合,勾板43与下盖1转动配合,拨杆41的第一端与拨叉31卡接配合,拨杆41的第二端与连杆42的第一端卡接配合,勾板43的第一端与斜舌组件卡接配合,勾板43的第二端与连杆42的第二端卡接配合,斜舌组件包括斜舌51、斜舌连杆52和复位弹簧53,斜舌51设置在斜舌连杆52的前端,斜舌51与挡向板2卡接配合,下盖1上设置有安装部11,斜舌连杆52设置在安装部11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斜舌连杆52的中间部处设置有卡接片521,复位弹簧53顶设在卡接片521和安装部11之间,斜舌连杆52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片522,勾板43的第一端卡接在限位片522上,下盖1上位于安装部11的侧部设置有限位部12,限位部12与限位片522卡接配合,第二联动组件包括左齿垫板61和左齿板62,左齿板62固定设置在左齿垫板61上,左齿板62与右齿板32相啮合,下盖1上设置有转动柱13,左齿垫板61和左齿板62套设在转动柱13上并与其转动配合,左齿垫板6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611,第一导向柱611与方舌板组件滑动配合,方舌板组件包括方舌板71、左锁板72和右锁板73,左锁板72与右锁板73均与下盖1滑动配合,方舌板71上开设有限位槽711,限位槽711套设在转动柱13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方舌板71上开设有呈斜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槽712,第一导向柱611内套于第一导向槽712内并在其内滑动,方舌板71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柱713和第三导向柱714,左锁板72上开设与第二导向柱713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槽721,右锁板73上开设有与第三导向柱714滑动配合的第三导向槽731,第一导向槽712的端部开设有相连通的卡接槽715,第一导向柱611与卡接槽715卡接配合。

工作原理:当需要打开斜舌时,顺时针转动拨叉,拨叉带动拨杆转动,拨杆带动连杆滑动,连杆带动勾板转动,最后拨杆带动斜舌连杆,即可实现斜舌的打开,当需要闭合方舌板时,逆时针转动右齿板,右齿板带动左齿板和左齿垫板顺时针转动,此时,左齿垫板上的第一导向柱在第一导向槽内滑动,带动方舌板滑动,直到第一导向柱滑动至卡接槽内处停止,即闭合了方舌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锁体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