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0270发布日期:2020-04-14 19:2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门锁电子门锁功能多样,电子锁体需要电子部分控制机械运动,机械部分实现锁门动作,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电子驱动后,机械部分却没有按指令复位的情况,而目前市场上在检测机械运动的功能上大多只会对主锁舌做一个开关检测,根本无法准确判断锁的上锁、解锁情况,门的开、关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包括锁盒,碰舌组件,碰舌检测开关,主锁舌组件,主锁舌检测开关,用于驱动主锁舌组件开锁或反锁的开锁拔叉,离合器,推杆支架,以及用于检测推杆支架位置的离合检测开关;所述锁盒的侧板设有主舌孔和碰舌孔,所述主锁舌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主舌孔内的主舌以及用于推动主舌沿主舌孔移动的主舌推块,所述主舌推块的前端与主舌固定连接,后端随着主舌推块的移动抵接或脱离主锁舌检测开关;所述离合器内设有驱动推杆支架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推杆支架抵接或脱离离合检测开关;所述碰舌组件包括碰舌,碰舌杆,第一复位弹簧和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和碰舌检测开关分别固定在锁盒内,所述导向板贯穿有导向孔,所述碰舌杆一端与碰舌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复位弹簧和导向孔指向碰舌检测开关;当碰舌被压入锁盒内时,碰舌杆的另一端与碰舌检测开关接触,当碰舌伸出碰舌孔时,碰舌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脱离碰舌检测开关,从而判断门开和关。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还包括磁性件和门磁开关,所述门磁开关靠近磁性件的一端设有用于检测磁性件的磁感开关。

一种优选方案是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还包括门磁开关支架,以及与锁盒的侧板平行设置的门扣板;门磁开关支架与磁感开关相对设置,门磁开关支架与门扣板固定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还包括小方舌,小方舌检测开关、扭簧,小方舌拔叉和传动拔叉;锁盒的侧板设有小方舌孔,小方舌的一端穿过小方舌孔,另一端向锁盒内延伸有拉板,拉板的侧壁设有卡口,小方舌拔叉的侧壁设有旋转臂,旋转臂的自由端设有与卡口相互卡合的凸起,凸起卡设在卡口内;小方舌拔叉的底部设有第一齿形部,传动拔叉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齿形部相互啮合的第二齿形部,小方舌拔叉和传动拔叉分别转动设置在锁盒内,扭簧的固定脚与锁盒的底部固定,扭簧的转动脚与旋转臂固定连接;传动拔叉的周壁设有凸台,传动拔叉转动时带动凸台与小方舌检测开关抵接或脱离。

一种优选方案是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还包括斜舌组件和斜舌检测开关;斜舌组件包括斜舌、斜舌杆、定位片和压缩弹簧,锁盒的侧板设有斜舌孔,斜舌活动设置在斜舌孔内且与斜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片固定在锁盒内,定位片上开设导向槽,斜舌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压缩弹簧及导向槽后与斜舌检测开关抵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轴和第二复位弹簧;转动轴的一端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转动轴的外壁设有固定销且固定销位于第二复位弹簧的螺距间,转动轴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穿过推杆支架,且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杆支架连接,电机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使得推杆支架靠近或者远离检测开关。

一种优选方案是门磁开关支架包括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设有固定盖,固定管的外壁设有外卡扣,且外卡扣靠近固定盖,固定管穿过固定孔后,门扣板卡紧在外卡扣和固定盖之间;固定管内壁设有内卡扣且内卡扣远离固定盖,磁性件卡设在固定管内,门扣板固定卡设在外卡扣和固定盖之间。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碰舌检测开关用来监测门的开关状态,主锁舌检测开关用来监测主舌的状态,离合检测开关用来监测离合器的状态,磁感开关用来监测门的开关状态,通过这四种信号检测开关组合起来,就可以准确判断门锁是否有效锁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三;

图4是门磁开关支架与门扣板组装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门扣板、磁性件和门磁开关支架组装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门磁开关支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离合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锁盒、小方舌、小方舌检测开关、扭簧、小方舌拔叉、传动拔叉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碰舌杆与检测开关接触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碰舌杆与检测开关脱离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3,图11和图12所示,一种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包括锁盒10,括碰舌组件80,碰舌检测开关90,主锁舌组件41,主锁舌检测开关42,用于驱动主锁舌组件41解锁或反锁的开锁拔叉60,离合器51,推杆支架52,以及用于检测推杆支架52位置的离合检测开关54;锁盒10的侧板11设有主舌孔13和碰舌孔85,主锁舌组件41包括活动设置在主舌孔13内的主舌411以及用于推动主舌411沿主舌孔13移动的主舌推块412,主舌推块412的前端与主舌411固定连接,后端随着主舌推块412的移动抵接或脱离主锁舌检测开关42;离合器51内设有驱动推杆支架52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推杆支架52抵接或脱离离合检测开关54。括碰舌组件80和碰舌检测开关90,所述碰舌组件80包括碰舌81,碰舌杆82,第一复位弹簧83和导向板84,锁盒10的侧板11设有碰舌孔85,所述导向板84和碰舌检测开关90分别固定在锁盒10内,所述导向板84贯穿有导向孔,所述碰舌杆82一端与碰舌81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复位弹簧83和导向孔指向碰舌检测开关90;当碰舌81被压入锁盒10内时,即当关门状态下,碰舌杆82的另一端与碰舌检测开关90接触,当碰舌81伸出碰舌孔85时,即门打开时,碰舌杆82在第一复位弹簧83的弹力作用下脱离碰舌检测开关90,从而判断门开和关。

如图1至图3,图11和图12所示,具体的检测过程:当门关闭时,碰舌81被压入锁盒10内时,碰舌杆82的另一端与碰舌检测开关90接触,从而判断门已关好;如图2所示,此时,上提门把手,主舌411向锁盒10外伸出,主舌411伸出到一定位置后,主舌推块412远离主锁舌检测开关42的弹片或触点,主锁舌检测开关42可以准确判断主舌411是否已经反锁,此时,离合推杆支架52靠近并与离合检测开关54接触。

如图1至图3,图11和图12所示,当需要开门时,输入指令开门时,驱动机构驱动离合推杆支架52远离离合检测开关54,离合检测开关54发出开锁信号,开锁拔叉60驱动主锁舌组件开锁,如图3所示,此时,下压门把手,主舌411向锁盒10内缩进,主舌411缩进到一定位置后,主舌推块412开始靠近并挤压离主锁舌检测开关42的弹片或触点,从而准确判断主舌411是否已完全回到锁盒10内;开门后,碰舌杆82在第一复位弹簧83的弹力作用下脱离碰舌检测开关90,驱动机构驱动离合推杆支架52回至初始位置,并靠近检测开关54且与检测开关54接触,从而判断门已打开。

如图1至图6所示,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还包括磁性件22和门磁开关21,门磁开关21靠近磁性件22的一端设有用于检测磁性件22的磁感开关24。具体的检测过程:当门关闭时,磁感开关24与磁性件22相互靠近,磁感开关24感应到磁性件22的磁感,从而判断门已关好;如图2所示,此时,上提门把手,主舌411向锁盒10外伸出,主舌411伸出到一定位置后,主舌推块412远离主锁舌检测开关42的弹片或触点,主锁舌检测开关42可以准确判断主舌411是否已经反锁,此时,离合推杆支架52靠近并与离合检测开关54接触。

如图1至图6所示,开门时,输入指令开门时,驱动机构驱动离合推杆支架52远离离合检测开关54,离合检测开关54发出开锁信号,开锁拔叉60驱动主锁舌组件开锁,如图3所示,此时,下压门把手,主舌411向锁盒10内缩进,主舌411缩进到一定位置后,主舌推块412开始靠近并挤压离主锁舌检测开关42的弹片或触点,从而准确判断主舌411是否已完全回到锁盒10内;开门后,驱动机构驱动离合推杆支架52回至初始位置,并靠近检测开关54且与检测开关54接触;同时磁感开关24与磁性件22相互远离,磁感开关24无法感应到磁性件22的磁感,从而判断门已打开。

如图1至图7所示,磁感开关24用来监测门的开关状态,主锁舌检测开关42用来监测主舌411的状态,离合检测开关54用来监测离合器的状态,通过这三种信号检测开关组合起来,就可以准确判断门锁是否有效锁门。

如图4至图7所示,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还包括门磁开关支架23,以及与锁盒10的侧板11平行设置的门扣板30;锁盒10的侧板11与门扣板30平行设置,磁感开关24与门磁开关支架23相对设置,门磁开关支架与门扣板固定连接。门磁开关支架23与门扣板30固定连接,门磁开关21靠近磁性件22的一端设有用于检测磁性件22的磁感开关24。具体的,门磁开关支架23包括固定管231,固定管231的一端设有固定盖232,固定管231的外壁设有外卡扣233,且外卡扣233靠近固定盖232,固定管231穿过固定孔后,门扣板30卡紧在外卡扣233和固定盖232之间;固定管231内壁设有内卡扣234且内卡扣234远离固定盖232,磁性件22卡设在固定管231内,门扣板30固定卡设在外卡扣233和固定盖232之间。门磁开关支架23与门扣板30安装和拆卸方便;磁性件22与固定管51安装和拆卸方便。

如图8和图9所示,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31,与电机531主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532,与主动齿轮532啮合的从动齿轮533,转动轴534和第二复位弹簧535;转动轴534的一端与从动齿轮533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35;转动轴534的外壁设有固定销536且固定销536位于第二复位弹簧535的螺距间,转动轴534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35的一端穿过推杆支架52,且第二复位弹簧535的两端分别与推杆支架52连接,电机531通过第二复位弹簧535使得推杆支架52靠近或者远离检测开关。

如图1至图3所示,当门关闭时,磁感开关24感应到磁性件22的磁感,从而判断门已关好;如图2所示,此时,上提门把手,主舌411向锁盒10外伸出,主舌411伸出到一定位置时,主舌推块412开始远离主锁舌检测开关42的弹片或触点,从而准确判断主舌411是否已经反锁,此时,离合推杆支架52靠近并与离合检测开关54接触。

如图3,图8和图9所示,开门时,输入指令,电机531开始旋转,在第二复位弹簧535的作用下离合推杆支架52远离离合检测开关54;或使用钥匙开门时,在钥匙旋转力作用下,锁头应急拔叉15跟着旋转,从而带动离合推杆支架52远离离合检测开关54,离合检测开关54发出开锁信号,此时,下压门把手,主舌411向锁盒10内缩进,主舌411缩进到一定位置时开始挤压主锁舌检测开关42弹片或触点,从而准确判断主舌411是否已完全回到锁盒内;开门后,电机531回转复位,或松开钥匙后,在第二复位弹簧535的作用下离合推杆支架52向内缩回,回至初始位置,离合推杆支架52的尾部与离合检测开关54接触;此时,磁感开关24未能感应到磁性件22的磁感,从而判断门已打开。

第二实施例,如图1至图3,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还包括小方舌61,小方舌检测开关62、扭簧63,小方舌拔叉64,传动拔叉65;锁盒10的侧板11设有小方舌孔12,小方舌61的一端穿过小方舌孔12,另一端向锁盒10内延伸有拉板66,拉板66的侧壁设有卡口661,小方舌拔叉64的侧壁设有旋转臂641,旋转臂641的自由端设有与卡口661相互卡合的凸起642,凸起642卡设在卡口661内;小方舌拔叉64的底部设有第一齿形部643,传动拔叉65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齿形部643相互啮合的第二齿形部651,小方舌拔叉64和传动拔叉65分别转动设置在锁盒10内,扭簧63的固定脚与锁盒10的底部固定,扭簧63的转动脚与旋转臂641固定;传动拔叉65的周壁设有凸台652,传动拔叉65转动时带动凸台652靠近或远离小方舌检测开关62。

如图2,图3和图10所示,小方舌61反锁过程:沿一个方向旋转小方舌拔叉64时,小方舌61向外伸出锁盒10,传动拔叉65在小方舌拔叉64的第一齿形部643带动下,也跟随着旋转,旋转到一定角度后,传动拔叉65的凸台652开始挤压小方舌检测开关62,直到传动拔叉65旋转90度后,小方舌检测开关62可以判断小方舌61反锁是否伸出到位。

如图1,图3和图10所示,所示,小方舌61解锁过程:沿另一方向旋转小方舌拔叉64时,小方舌61向内缩进锁盒10,传动拔叉65在小方舌拔叉64的第一齿形部643带动下,也跟随着旋转,旋转到一定角度后,传动拔叉65的凸台652开始远离小方舌检测开关62,直到传动拔叉65旋转90度,小方舌检测开关62可以判断小方舌61反锁是否已完全回到锁盒10内。

第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区别是: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锁体还包括斜舌组件和斜舌检测开关70;斜舌组件包括斜舌71、斜舌杆72、定位片73和压缩弹簧74,锁盒10的侧板11设有斜舌孔14,斜舌71活动设置在斜舌孔14内且与斜舌杆72的一端固定连接,定位片73固定在锁盒10内,定位片73上开设导向槽,斜舌杆7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压缩弹簧74及导向槽后与斜舌检测开关70抵接。斜舌检测开关70可以检测斜舌71是否锁紧状态。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